搜索到3914篇“ 职业院校学生“的相关文章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增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025年
增值评价不仅是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探索实践,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文章基于增值评价理论,探寻增值评价的意蕴价值,借鉴现有增值评价模型,梳理增值评价的要素来源,探索性地构建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增值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思想道德、职业能力、运动能力、审美能力和劳动能力等5个一级指标及思想品质、职业价值观、人文素养、专业技术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等11个二级指标,对指标的要素来源及具体内容进行解读,可为相关研究提供一种实用工具。
张莉飞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教育
新时代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赋能研究
2025年
“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是强国建设支撑,学校作为“科技、教育、人才”的结合部,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旋律,承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必须加强学校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的提质培优。新时期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发展,职业院校必须秉承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理念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念,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赋能研究。立足阐析数字化赋能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意蕴,分析数字化赋能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的问题,从构建新型数字教育模式、优化数字教育环境、制定数字治理体系、强化数字素养能力、构建德法规范体系五个层面完善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赋能研究。
沈云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职业院校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研究
2025年
职业院校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措施,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通过发挥课程思想教育作用、精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自身素质的发展和加强实践教育等多种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邱小霞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健全人格
数字经济背景下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分析
2025年
一、前言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毕业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其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和技能要求发生了显著变化,具备数字化技能和创新思维的人才成为市场的稀缺资源。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学生的就业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洪凤莲
关键词:大众化教育职业院校学生精英教育稀缺资源创新思维
“00后”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
2025年
目的:探讨“00后”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常见问题、现状以及优化模式,旨在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可行性指导。方法:结合当下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状况,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汇总“00后”职业院校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以期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优化提供可靠支持,不断提高“00后”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结果:在职业院校中,“00后”学生面临人际交往、学习和就业压力、自我认知与价值观冲突等心理问题,对其学习和未来的成长造成了影响。当前,职业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不够重视、课程体系不够科学、教育方法落后以及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构建科学完善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改进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四个方面优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结论:通过四点优化路径,职业院校形成多系统育人合力,最大范围凝聚家校社主体力量,实现育人、育才和育心相结合,有效提升“00后”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为源源不断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赋能。
司家瑜
关键词:职业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生涯发展理论视角下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开发
2025年
当下,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对于职业院校而言,提升学生就业能力需充分考虑学生个人特质和市场需求,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技能型人才供给体系。基于生涯发展理论,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存在不足之处,应通过构建多元生涯教育共同体、开展多维度生涯指导教育、创新职业生涯教育理念等路径,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水平。
陈杭琪
关键词:生涯发展理论大学生就业能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广西职业院校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策略研究
2025年
本文探讨了广西职业院校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如何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针对学生在外语、国际视野、实践机会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强化外语教育、引入国际化课程、加强技术创新、增强跨文化交流、教师培训和定期评估等策略。旨在通过这些措施,提升学生的全球胜任力,为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与交流作出贡献。
卢珊珊
关键词:跨文化沟通能力
职业院校学生数字化劳动素养评价模型的响应式构建
2025年
随着产业链的数字化升级和劳动形态的迭代发展,构建数字化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成为迫切需要。很多职业院校在传统测评范式不变的基础上尝试扩展评价维度、增加评价方法和扩大评价范围,不仅没有契合数字化劳动素养测评的特点和需求,反而面临着评价指标维度的聚合叠加、评价标准阐释的效度转嫁以及评价体系构建的静态封闭等现实困境。数字化劳动素养结构性的变化和发展,根本上需要进行评价范式的转换。响应式建构主义以解释学的辩证方法论作为指导开展评价,标准是由多方利益相关者互动协商的结果,聚焦协商中的分歧和争议,持续辩证地进行回应,螺旋式推进评价体系的构建和不断完善。基于响应式建构主义开展的职业院校学生数字化劳动素养评价,需要多维聚焦响应式探索数字化劳动素养的评价标准,多种场域内嵌式观察数字化劳动素养的情境表现,多元主体协商式建构数字化劳动素养的评价模型。
王惠颖
关键词:数字化建构主义
消费者行为理论视角下职业院校学生专业课教材使用研究
2025年
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设计问卷,对全国8个省份的2991名职业院校学生进行调查,综合分析了学生在使用专业课教材过程中的预期目标、过程体验和使用收获。结果发现,职业院校学生使用专业课教材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升学、就业、备赛和考证;学生对教材配套资源和内容设计的使用体验评分较低,部分专业大类教材的编写规范亟待提高;学生使用教材的总体获得感较高,专业课教材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潜在”教育作用。基于此,建议从关注学生需求、提升教材质量以及拓展教材功能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增强教材的育人功能,以期促进职业教育教材向“学材”转变,更好地发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支撑作用。
麦艳航陈沛酉
关键词:专业课教材消费者行为理论
职业院校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和不安全性行为风险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职业院校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和不安全性行为风险的关系。方法2023年9月至10月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法对扎兰屯职业学院2023年新入学的160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为性与生殖健康知识问卷和不安全性行为风险评估量表。采用潜变量剖面分析,将样本分成特征不同的类别,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不同类别与性风险评分的关系。结果性与生殖健康知识主要分为3类,Q1组以高艾滋病和低性病知识为主,Q2组以高避孕和低性病知识为主,Q3组以高性病知识为主。三组女生占比均高于男生(P<0.05);与Q1组比较,Q2和Q3组医学系、高职、城市户口、父母文化程度较高及父母婚姻关系较不和睦的青少年占比较高(P<0.05);Q1组不安全性行为风险评分高于Q2组和Q3组(P<0.05);Q1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评分低于Q2和Q3组(P<0.05);三组婚前性行为态度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生殖健康知识水平的增加,模型1、模型2、模型3不安全性行为风险均降低(P<0.05)。结论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分类对降低学生不安全性行为风险具有重要价值,设计性健康教育和干预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性知识分类的差异性。
贾洪丽张亚丰马宇杰黎玉辉刘仲伟
关键词:青少年

相关作者

邓宏宝
作品数:118被引量:541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工匠 职业教育 职业院校 高职院校 高校
徐大真
作品数:108被引量:569H指数:12
供职机构: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高职生 世界技能大赛 技能大赛 职业教育 文献计量分析
罗兰芬
作品数:72被引量:125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广西高校 大学生 就业 高职院校 现代职业素养
李奕
作品数:13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职业院校学生 荀子 义利观 传统优秀文化 个体社会化
赵红深
作品数:42被引量:84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高职院校 职业院校 生活质量 后勤服务 职业院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