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96篇“ 肿大淋巴结“的相关文章
高频超声对浅表肿大淋巴结性质诊断的作用
2024年
目的:探索高频超声应用于浅表肿大淋巴结性质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70例淋巴结肿大患者,参与患者经电脑随机的方式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二维超声检查,研究组采用高频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检查效果。结果:高频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恶性(转移性淋巴结)达到98.37%,良性符合率为97.08%,二维超声与病理良性符合率为88.34%,恶性淋巴结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2.11%,而良性与恶性淋巴结肿大在L/T、淋巴门结构、内部的微小钙化灶、血流情况及囊性变等方面与二维超声相比,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高频超声对浅表淋巴结的性质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其安全性和精准度较高,利于病情的准确判断。
潘艳群
关键词:高频超声淋巴结
高频超声对浅表肿大淋巴结性质诊断的作用
2024年
研究高频超声对浅表肿大淋巴结性质诊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1年12月到2023年12月来我院进行就诊的95例疑似浅表肿大淋巴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所有患者均采用高频超声检查,并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高频超声在浅表肿大淋巴结诊断和性质判断方面的作用。结果 (1)经病理诊断确诊恶性患者65例,良性患者30例,而经高频超声检出恶性患者64例,良性患者3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高频超声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结性质的价值显著;(3)高频超声显示良性患者的图像中无血管型占比比恶性患者更高,而边缘型或混合型占比比恶性患者低,且良性患者的PSV、RI均比恶性组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高频超声应用在浅表肿大淋巴结的诊断中可以准确的判断患者的良恶性,了解患者的血流分布和血流参数情况,能指导于临床的诊治工作。
于波
关键词:高频超声淋巴结血流参数
表观弥散系数在颈部结核性肿大淋巴结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MRI表观弥散系数(ADC)在颈部结核性肿大淋巴结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2例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27例;年龄9~84岁,中位年龄51岁;结核性肿大淋巴结17例,炎症性肿大淋巴结19例,肿瘤性肿大淋巴结16例。对患者行细针穿刺病理检查并分组,采用上海联影1.5 T MRI行影像诊断。测量各组平均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核性肿大淋巴结患者根据3个月抗结核诊疗效果,比较其治疗前后平均ADC值变化。结果结核性肿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为(1.09±0.29)×10^(-3)mm^(2)/s,炎症性肿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为(1.27±0.39)×10^(-3)mm^(2)/s,肿瘤性肿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为(0.87±0.26)×10^(-3)mm^(2)/s。肿瘤性肿大淋巴结组与炎症性肿大淋巴结组、结核性肿大淋巴结组的AD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性肿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高于结核性肿大淋巴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结核治疗后淋巴结缩小组治疗前平均ADC值为(1.14±0.23)×10^(-3)mm^(2)/s,治疗后平均ADC值为(0.99±0.08)×10^(-3)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大小不变组治疗前平均ADC值(1.04±0.28)×10^(-3)mm^(2)/s,治疗后平均ADC值(0.91±0.13)×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增大组治疗前平均ADC值为(1.12±0.10)×10^(-3)mm^(2)/s,治疗后平均ADC值为(1.13±0.22)×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C值有助于鉴别诊断颈部结核性肿大淋巴结、炎症性肿大淋巴结及肿瘤性肿大淋巴结,还可用于评估颈部淋巴结核的抗结核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朱佩玉杨月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淋巴结核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应用在颈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从2022年01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60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所有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检查,统计该技术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和病理诊断相比(P>0.05)。结论 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诊断,可有效鉴别良恶性,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梁平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颈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
超微血管显像联合超声造影用于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超微血管显像(SMI)联合超声造影(CEUS)鉴别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秦皇岛市第四医院收治的82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均接受SMI和CEUS检查,以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为“金标准”,以Kappa分析SMI和CEUS单独及联合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显示,82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的97枚浅表肿大淋巴结中34枚为良性淋巴结,63枚为恶性淋巴结。SMI检查结果显示,97枚浅表肿大淋巴结中37枚为良性淋巴结、60枚为恶性淋巴结,经一致性分析SMI鉴别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具有较好的价值,与穿刺活检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712);CEUS检查结果显示,97枚浅表肿大淋巴结中36枚为良性淋巴结,61枚为恶性淋巴结,经一致性分析CEUS鉴别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具有较好的价值,与穿刺活检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21);SMI联合CEUS检查结果显示,97枚浅表肿大淋巴结中35枚为良性淋巴结,62枚为恶性淋巴结,经一致性分析SMI联合CEUS鉴别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具有较好的价值,与穿刺活检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86)。结论:SMI和CEUS检查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均有较好的价值,且二者联合可进一步提高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提高诊断价值,对临床筛查恶性淋巴结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静邓彦东孙立娟王笑梅
关键词: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结节
颈部肿大淋巴结压迫颈动脉窦引起反复晕厥的淋巴瘤诊疗1例
2024年
报道1例76岁淋巴瘤患者在化疗后出现反复晕厥,结合患者晕厥发作史及相关检查结果,考虑患者晕厥系颈部肿大淋巴结压迫颈动脉窦引起的可能性大,但进一步完善动态心电图却发现窦房结功能障碍。予安装临时起搏器,行鼻咽部及颈部淋巴结局部放射治疗后,患者颈部淋巴结病灶较前缩小,且未再发晕厥。
王艳春钟志鸿王潇杨李捷陈曦陈浩张妍
关键词:淋巴瘤颈动脉窦综合征窦房结功能障碍晕厥
微创肿大淋巴结切除手术技巧
2023年
目的盆腹腔肿大淋巴结常侵犯大血管、神经、输尿管等,切除过程中肿大淋巴结可能破碎,瘤液外渗,且可能出现损伤大血管等情况导致切除失败,以1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为例,探讨无夹持整块切除肿大淋巴结的微创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肿瘤中心就诊的1例局部晚期宫颈鳞癌ⅢC1r,接受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分期手术,术中同时除盆腔肿大淋巴结,术后同步放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接受da Vinei Xi机器人微创手术,术中秉承“easy first”原则由简至难逐层推进,根据“隧道原理”钝锐结合稳步分离,保护血管、“保护”淋巴结,间隙出现“热兵器”,紧密贴合“冷兵器”整块切除盆腔巨块淋巴结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术中出血少、无损伤,手术病理分期为宫颈鳞癌Ⅲ C2p,术后13 d开始同步放化疗,并在60d内放疗结束,副反应为Ⅰ级胃肠道反应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治疗后评估达CR,随访两年无异常。结论采用无夹持整块切除方法切除局部晚期宫颈癌盆腹腔肿大淋巴结是安全可行的,可有效避免淋巴结破损导致的肿瘤外溢,减轻瘤负荷,不延长放疗开始的时间。
雷翠蓉马丽芳邹冬玲
关键词:局部晚期宫颈癌手术技巧
超声造影在辅助颈部不同大小肿大淋巴结穿刺活检中的价值
2023年
目的 分析超声造影在辅助颈部不同大小肿大淋巴结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2年3月于溧阳市人民医院行颈部肿大淋巴结穿刺活检的1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对照组给予常规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观察组采取超声造影引导穿刺活检,对两种检查的不同淋巴结直径取材成功率、诊断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观察组1.3~2.3 cm穿刺取材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3 cm、>2.3 cm穿刺取材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观察组诊断阳性39例,阴性1例,超声造影引导穿刺活检与金标准诊断一致性较好(Kappa=0.898);对照组诊断阳性30例,阴性5例,常规超声引导穿刺活检与金标准诊断一致性中等(Kappa=0.433)。结论 超声造影在辅助颈部肿大淋巴结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非常高,可显著提高取材成功率,且能够准确鉴别诊断淋巴结性质,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了可靠的指导依据。
韩彬
关键词:超声造影颈部肿大淋巴结穿刺活检
基于超声及临床特征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浅表肿大淋巴结淋巴瘤发生风险
许多
导丝定位联合示踪剂亚甲蓝在腋窝反应性肿大淋巴结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探讨导丝定位联合示踪剂亚甲蓝在腋窝反应性肿大淋巴结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收治的102例存在腋窝反应性肿大淋巴结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前对腋窝反应性肿大淋巴结进行超声导丝定位及亚甲蓝示踪剂染色。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方法前哨淋巴结(SLN)的检出情况及灵敏度。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SLN阳性35例,阴性67例。亚甲蓝示踪剂染色联合超声导丝定位SLN的检出率、灵敏度高于单纯亚甲蓝示踪剂染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导丝定位联合亚甲蓝示踪剂在腋窝反应性肿大淋巴结的乳腺癌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杨青中秦红风穆为民李毅

相关作者

杨亚英
作品数:279被引量:1,066H指数:16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CT 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淋巴结
贲志飞
作品数:61被引量:137H指数:8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造影 颈动脉斑块 触诊 组织成像 缺血性脑卒中
程敬亮
作品数:1,415被引量:4,854H指数:2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MRI表现 MRI诊断 磁共振
赵卫
作品数:537被引量:2,347H指数:20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磁共振成像 颅内动脉瘤 子宫肌瘤 栓塞治疗
刘健
作品数:257被引量:1,207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造影 超声检查 缺氧 超声 超声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