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22篇“ 胃肠手术“的相关文章
- 全面护理措施在手术室胃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 2025年
- 本篇研究聚焦于手术室胃肠手术患者护理模式的探索与优化,期望同步提升此类患者的护理服务整体效能与患者主观体验感。方法 研究自2023年1月起启动,为期两年,且受试对象的最大容量为80,遵循盲态随机机制分组依次纳入常态护理组(n=40)与全面护理组(n=40),并保证组别命名与患者所接受的护理措施一致。术后初期随访,从生理、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及不良事件预防效果、就医体验等角度出发评价两种护理策略的优劣。结果 较接受常态化护理的患者而言,接受全面护理的患者生理、功能恢复程度及并发症预防效果与就医体验度均更高(P<0.05)。结论 较采用常规护理的常态化护理组,接受全面护理的患者生理、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及不良事件预防效果、就医体验等可通过引入全面护理策略以协助此类患者在获得更全面、连贯护理关怀的同时提升护理质量与整体护理体验。
- 金妮王丽君
- 关键词:全面护理胃肠手术手术室护理
- 基于手术部位感染的胃肠手术临床亚表型分析
- 2025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胃肠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临床亚表型,明确各亚表型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为胃肠手术后SSI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全国42家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期间所有接受胃肠手术的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标准包括非胃肠手术、孕妇或接受妇产科手术、有补片等植入物的手术、接受泌尿系统手术、移植手术以及行体表包块切除患者。收集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围手术期的相关临床数据,基于SSI相关的变量,采用潜在类别分析(LCA)将患者分为不同的亚表型,分析不同亚表型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结果共纳入16087例胃肠手术患者,术后有345例(2.1%)发生SSI。LCA分析结果显示,胃肠手术患者总体可分为4种临床亚表型,分别命名为α型(3851例)、β型(1538例)、γ型(6387例)和δ型(4311例)。α型总体病情较轻[ASA评分>2:4.5%(173/3851)],以阑尾手术为主[98.9%(3808/3851)],其术后SSI发生率为0.4%(16/3851),属于SSI低风险人群;β型总体病情[ASA评分>2:17.4%(268/1538)]较α型差,以胃部手术为主[72.4%(1113/1538)],其术后SSI发生率为1.2%(18/1538),属于SSI中低风险人群;[γ型ASA评分ASA评分>2:18.0%(1148/6387)]与β型相当,但以结直肠手术为主[结肠:40.1%(2562/6387),直肠:33.6%(2143/6387)],其术后SSI发生率为1.7%(106/6387),属于SSI中高风险人群;δ型是最严重的类型[ASA评分>2:23.5%(1015/4311)],以小肠和胃部手术为主[小肠:54.0%(2327/4311)、胃部:32.3%(1392/4311)],术后SSI发生率最高(4.8%,205/4311),属于SSI的高风险人群,且其术后30 d病死率亦最高(24/4311,0.6%)。与α型和β型相比,γ型和δ型的总住院时间(α型、β型、γ型、δ型总住院时间中位数分别为:5.0、9.6、13.0和16.0 d)和术后住院时间(α型、β型、γ型、δ型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分别为:4.0、6.0、8.3和10.0 d)显著延长(均P<0.001),住院费用亦更高(α型�
- 张旭飞阳怡羽吴美琳洪之武任华建吴磊吴秀文任建安
- 关键词:胃肠手术手术部位感染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精细化护理在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 2025年
- 为了加快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本次研究将手术室护理作为研究切入点,运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精细化护理改进常规手术室护理模式。方法 研究期间选择86例腹腔镜胃肠手术病例,采用对照试验法将研究病例品骏划分为A和B两个研究小组,对前者采用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方法,对后者则运用创新后的手术室护理模式,比较不同手术室护理模式在两个研究小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干预后B组的平均肛门排气时间、手术创口愈合时间、早期活动时间、饮食恢复时间都明显短于A组,说明B组患者在术后的恢复时间更快(P<0.05)。术后1d,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偏高,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3d,两组的VAS平均分值显著下降,其中B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说明术后B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更低(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HPLPC评分偏低,两组之间的HPLPC评分结果缺乏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B组的HPLP-C各指标值明显比A组更低,说明疾病及手术治疗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更小(P<0.05)。在研究过程中,两个研究小组都出现了并发症病例,其中A组总并发症例数为17例,主要并发症类型有腹胀、便秘、腹痛、食欲不振,与之相比B组仅有5例并发症病例,两组间的并发症发展情况的差异非常显著(P<0.05)。结论 从研究结果来看,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精细化护理等都是临床上的前沿护理做法,将二者融入手术室护理能为患者术后康复提供有力保障,建议在腹腔镜胃肠手术中推动手术室护理创新,主动融入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和精细化护理等理念。
- 支艳平
-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精细化护理腹腔镜手术手术室护理
- 激励式结合预警式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分析激励式结合预警式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胃肠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抽样法原则分为两组,常规组(n=30)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n=30)采用激励式结合预警式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组,心理状态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手术患者经激励式结合预警式护理后,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护理满意度更高。
- 金芳
- 关键词:胃肠手术生活质量心理状态
- 胃肠手术的个性化治疗
- 2025年
- 糖尿病,这一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的慢性疾病,长期困扰着无数患者,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传统的糖尿病治疗手段,如控制饮食、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注射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病情,但对于部分患者来说,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与此同时,胃肠手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曾经,胃肠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的器质性病变,如肿瘤、溃疡等。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胃肠手术对糖尿病的病情有着意想不到的影响。这一发现打破了我们对糖尿病治疗的固有认知,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之光。
- 焦德圣
- 关键词:胃肠手术胰岛素注射个性化治疗糖尿病治疗控制饮食慢性疾病
- 全麻腹腔镜胃肠手术后杓状软骨脱位3例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 2025年
- 杓状软骨脱位(arytenoid cartilage dislocation,ACD)是气管插管或喉钝挫伤的一种罕见且经常被忽视的并发症,最常见的症状是持续性声音嘶哑。咽喉部置管、检查、监测、治疗等操作均是引发ACD的潜在因素。本文报道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3例患者,于全麻腹腔镜胃肠手术后出现声嘶、呛咳、发音困难等症状,雾化治疗无效,请耳鼻喉医生会诊,确诊为ACD。经耳鼻喉医生手法复位和语音训练,患者康复。本文就ACD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
- 都淑萍周业建王志娟
- 关键词:杓状软骨脱位
- 胃肠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
- 2024年
-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其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1]。胃肠道手术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治疗方式,但该手术容易引发相关并发症,可能会导致患者腹腔感染,严重者甚至会造成器官功能障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胃肠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的好坏是影响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是否顺利康复的重要因素,围术期的护理质量与术后患者的好转及预后密切相关。
- 刘君
- 关键词:器官功能障碍胃肠道手术围术期护理胃肠道疾病相关并发症胃肠手术患者
- 胃肠手术辅助定位与导航系统
- 本发明涉及胃肠手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胃肠手术辅助定位与导航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胃肠道动态形变预测与补偿模块、温度监控与调节模块以及手术器械跟踪模块,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实时采集患者胃肠道的术中影像数据和手术器械操作...
- 邢智远 杨健 张凤娟
- 一种普外科胃肠手术用减压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普外科胃肠手术用减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且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物柜,所述储物柜的内部...
- 陈健
- 营养支持护理在胃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观察营养支持护理在胃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胃肠手术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营养支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免疫功能、营养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进食及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清蛋白(Alb)、转铁蛋白(Tf)、前清蛋白(PA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Tf、PA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护理中采用营养支持护理的效果较好,有助于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调节免疫功能水平,改善营养状态,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 谢继红
- 关键词:胃肠手术营养支持胃肠功能营养状态
相关作者
- 詹文华

- 作品数:489被引量:3,409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胃肿瘤 胃癌 预后 外科手术 结直肠肿瘤
- 黎介寿

- 作品数:1,875被引量:20,130H指数:68
-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院
- 研究主题:营养支持 小肠移植 腹腔感染 肠内营养 谷氨酰胺
- 韩伟

- 作品数:54被引量:231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快速康复外科 护理 胃肠手术 快速康复 腹腔化疗
- 李志莹

- 作品数:26被引量:93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
- 研究主题:呼出气冷凝液 气道炎症 CC16 肺部并发症 胃肠手术
- 谢正勇

- 作品数:39被引量:511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快速康复外科 结直肠癌 胃癌 前哨淋巴结 胃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