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429篇“ 胞外聚合物“的相关文章
- 通过调控胞外聚合物和离子转运提升碱性条件硝化效率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调控胞外聚合物和离子转运提升碱性条件硝化效率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逐步提升系统pH值、运行天数控制等综合策略,诱导硝化菌胞外聚合物中分泌更多酸性多糖和酸性有机物,并调控反转运蛋白和F<Sub>0</Su...
- 葛士建师玮灿邱爽
- 一种产胞外聚合物的嗜甲烷菌株及利用该菌株生产胞外聚合物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胞外聚合物的嗜甲烷菌株及利用该菌株生产胞外聚合物的方法,属于工业生物技术领域。产胞外聚合物的嗜甲烷菌株的分类命名为胞外多聚物甲烷图瓦微菌(Methylotuvimicrobium sanxanigene...
- 费强高子熹梅佳佳
- 胞外聚合物产量、组分及除磷模型构建
- 2025年
- 针对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胞外聚合物(EPS)产量、组分及除磷性能,在TUD联合代谢模型基础上构建EPS模型(TUD-EPS).TUD模型被拓展,嵌入EPS产量、组分及除磷3个子模块,旨在全面解析EPS在污水生物中的多重角色,并使之最终产量最大化而实现潜在的高值资源化.构建模型用实验室中试规模生物营养物去除(BNR)工艺进行校正并验证,可以准确地模拟EPS产量、组分及除磷,揭示一些通过实验手段难以完成的作用机制.预测结果显示,缩短污泥龄(SRT)可以明显增加EPS产量,但对其中含磷量影响不明显;EPS对生物除磷贡献率约为11%,主要是通过吸附与转运机制促进磷去除;EPS在脱氮过程中起到吸附NH+4及临时储存作用,有助于提高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在满足BNR系统脱氮除磷需求的前提下,获得最大EPS产量的适宜SRT应≥7d.这些模拟预测为深入理解EPS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的作用及工艺优化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 郝晓地杨万邦李季郝丽婷
- 关键词:脱氮除磷
- 利用胞外聚合物识别城镇污泥水分赋存状态的方法
- 利用胞外聚合物识别城镇污泥水分赋存状态的方法,它涉及识别污泥水分赋存状态的方法,它是要解决现有的污泥中水分的分布测试方法精准度差的技术问题,本方法:提出城镇污泥的胞外聚合物溶液,测试其中的总有机碳含量,或者疏水有机物与亲...
- 魏亮亮齐赛何舒霏房睿冯立魁文超赵维鑫高哲鲁穆慧智
- 一种基于胞外聚合物数据驱动的膜污染预测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胞外聚合物数据驱动的膜污染预测方法及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运行过程中的EPS特征数据以及膜污染速率;以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运行过程中的EPS特征数据为样本,以厌...
- 王志伟牛承鑫戴若彬王雪野
- 对乙酰氨基酚对蛋白核小球藻胞外聚合物的影响
- 2025年
- 为探讨不同浓度对乙酰氨基酚(0~100 mg·L^(-1),AAP)对蛋白核小球藻叶绿素a(Chl-a)和胞外聚合物(EPS)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在第0、2、4、6、8、10、12天分别取样分析蛋白核小球藻Chl-a和EPS对AAP的响应。结果表明:AAP可提高蛋白核小球藻中Chl-a含量,并促进EPS中多糖和蛋白质分泌,且该变化呈浓度依赖性。当AAP浓度为100 mg·L^(-1)时,EPS中多糖和蛋白质含量分别由223.83、47.02μg·mL^(-1)提升至361.81、70.12μg·mL^(-1)。基于红外光谱分析EPS官能团变化发现,随AAP浓度的增加,代表C O的吸收峰强度明显增强。同时,C O位置的吸收峰发生偏移,且OH基团吸收峰的变化趋势与其相似,表明EPS中OH、C O等官能团能够与AAP发生结合。三维荧光光谱分析发现,随AAP浓度增加,类富里酸荧光强度逐渐减弱至消失,类腐植酸荧光强度逐渐增强,表明AAP能够影响蛋白核小球藻EPS化学组分的组成。研究表明,AAP可促进蛋白核小球藻Chl-a和EPS的合成,EPS中类富里酸及OH、C O等官能团则在其与AAP结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张华胜刘月敏王晓睿白滔张骁文
- 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蛋白核小球藻胞外聚合物叶绿素A
- 一种基于胞外聚合物荷电性原位检测评价杀藻效能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胞外聚合物荷电性原位检测评价杀藻效能的方法,属于地表水有害蓝藻治理技术领域。检测蓝藻胞外聚合物的荷电性能以及蓝藻细胞表面电势分布。该方法基于蓝藻胞外聚合物的原位荷电性能变化的检测,能够评价胞外聚合物影...
- 刘佩蕊李坤程紫悦陈咨霖张道勇潘响亮
- 一种来源于绿色紫球藻的高抗氧化胞外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来源于绿色紫球藻的高抗氧化胞外聚合物,所述胞外聚合物来源于绿色紫球藻Porphyridium sp.Fan‑3,该绿色紫球藻Porphyridium sp.Fan‑3的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
- 范建华何宇龙季亮孙丽云
- 一种分子层面解析胞外聚合物在紫外/过氧乙酸消毒过程中物质转化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子层面解析胞外聚合物在紫外/过氧乙酸消毒过程中物质转化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含有胞外聚合物的水中加入过氧乙酸,然后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体;步骤S2.将步骤S1得到的混合液...
- 王林丁义哲孙启雅李咏梅平倩
- 胞外聚合物对MR-1还原含镉水铁矿过程中相转化特征和镉迁移的影响
- 2025年
- 异化铁还原菌(DIRB)在土壤环境中广泛存在,因介导铁氧化物的相转变过程而对其负载重金属的迁移产生影响.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s EPS)是异化铁还原菌在生长过程中分泌出的生物活性物质,构成细胞周围的微环境,对次生矿物的形成以及重金属的迁移有重要影响.本文探讨了EPS对含镉水铁矿异化铁还原过程(希瓦氏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介导)中相转化和Cd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EPS能促进水铁矿的还原溶解,在无磷培养基中,EPS可以诱导蓝铁矿的生成,且该过程受pH值的影响.pH值在6.5的条件下,EPS可以促进水铁矿相转变为蓝铁矿,pH值在7.2的条件下,次生矿物均为未定形矿物.MR-1还原水铁矿的过程中,矿物中的镉先释放至溶液中,再被生成的次生矿物固定.其中形成的次生矿物与溶液中Cd通过形成Cd−O键,加强了对Cd的固定.通过形态提取发现,在pH值为6.5的条件下,矿物中的Cd主要以铁氧化物表面结合态形式存在,显著降低了Cd的迁移性.而对于pH值在7.2的条件下,固相中存在更多可交换态Cd,虽然降低了Cd的迁移性,但存在一定的释放风险.本研究为理解土壤环境中Fe、P和Cd等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
- 董灼郝鑫瑞王衡黄雅婧汪小尧易筱筠
- 关键词:胞外聚合物异化铁还原镉蓝铁矿
相关作者
- 张海丰

- 作品数:189被引量:637H指数:13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
- 研究主题:膜生物反应器 胞外聚合物 膜污染 MBR 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
- 孙宝盛

- 作品数:131被引量:973H指数:20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膜生物反应器 胞外聚合物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 PCR-DGGE MBR
- 龙向宇

- 作品数:48被引量:234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胞外聚合物 活性污泥 阳离子交换树脂 超声波 表面电荷
- 唐然

- 作品数:47被引量:225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胞外聚合物 活性污泥 阳离子交换树脂 超声波 生物除磷
- 彭永臻

- 作品数:2,288被引量:8,964H指数:48
-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厌氧氨氧化 短程硝化 城市污水 深度脱氮 反硝化除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