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07篇“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相关文章
-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被引量:21
- 2006年
- 背景与目的:尽管14年前我们就已报道在胸腔镜下可完成解剖意义上彻底的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但关于这一术式的争论以及胸外科医师们提出的如何完成这种手术的疑问,使这种术式的被接受程度受到了限制。随着对这一术式持支持态度的人不断增多,这一术式的开展也越来越广泛。本文将讨论该术式的手术技术,临床疗效,以及关于这种术式的各种争论。方法:1992—2005年间我们共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1315例,其中女性700例(53.2%),男性615例(46.8%),患者平均年龄71.2岁。患者术后病理诊断:良性病变53例,肺部转移性肿瘤28例,淋巴瘤5例,肺癌1015例。腺癌在原发性肺癌中占63.1%。解剖意义上彻底的肺门切除和淋巴结活检或清扫均通过观察监视器屏幕完成,切口长约5cm,不需撑开肋骨。结果:9例(0.8%)死亡(无术中死亡及出血死亡患者)。932例(84.7%)术后没有出现并发症。1100例患者中有45例(4.1%)需输血。中位住院时间3d,平均住院时间4.78d。180例(20%)患者于术后第1天或第2天出院。28例(2.5%)患者术中转为开胸手术。5例(0.57%)患者术后切口出现复发。其中2003年内,在224例肺叶切除中89%通过胸腔镜完成。结论:在胸腔镜下可完成解剖意义上彻底的肺叶切除,且并发症率和死亡率较低。术中出血及切口复发的风险很小。
- Robert J McKennaWard Houck罗晓阳
- 关键词:微创外科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癌
-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被引量:27
- 1996年
- 作者自1994年以来,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对21例患者施行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其中有16例肺癌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无重大合并症,作者就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适应证进行介绍。并认为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可行的,目前在技术尚不成熟的阶段。
- 何建行杨运有陈满荫韦兵殷伟强曾仑
- 关键词:胸腔镜肺切除外科手术
- 平行位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初步探究
- 2024年
- 目的总结平行位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90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1例采用平行位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49例采用非平行位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相关指标。结果平行位单孔胸腔镜组与非平行位单孔胸腔镜组在手术时间[(135.2±18.1)min vs.(132.7±25.6)min]、手术出血量[(100.1±27.2)mL vs.(117.3±33.5)mL]、引流管放置时间[(3.0±0.7)天vs.(3.1±0.9)天]、住院时间[(4.3±1.3)天vs.(4.8±1.5)天]及术后3年肿瘤复发率(7.32%vs.10.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平行位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技术上安全可行。
- 林镇阳徐松涛逄旭光杜超翔黄志良
- 关键词: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 一种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侧卧抱佛位体位垫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侧卧抱佛位体位垫,包括头枕、胸垫、抱枕垫、托手架及支撑架;所述托手架整体呈H型,所述托手架包括支撑板和托手板;所述托手板的两端均垂直连接有所述支撑板,在所述托手板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容纳...
- 刘晓娣徐杨汤璐怡
-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患者的效果评价
- 2024年
- 分析肺癌应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效果。方法 从医院挑选80例肺癌患者为对象,按照手术方案分组,将多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40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在术后恢复指标、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指标等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疼痛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在肺癌患者治疗中可以表现出较大优势,而不同操作孔方式疗效存在差异,通过分析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安全性高,可以取得显著效果。
- 朱呈祥徐继阳陈姚刘灿辉
- 关键词:肺癌并发症发生率
-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98例,其中行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49例(胸腔镜组)、行开胸手术49例(对照组)。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7 d的心功能相关指标[心率(HR)、每搏心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肺功能相关指标[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_(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肺气体弥散量(DLCO)]、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三磷酸腺苷结合蛋白2(ABCG2)水平,记录两组术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术后均随访3年,记录术后1、2、3年无瘤生存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HR升高而SV、LVEF、FEV_(1)、DLCO均降低,且对照组术后变化更明显(P均<0.05)。胸腔镜组手术前后MV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MVV较同组术前及胸腔镜组术后均降低(P均<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血清TSGF、ABCG2水平均降低(P均<0.05);两组术后血清TSGF、ABCG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1、2、3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NSCLC效果较好、安全性高,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 万子扬王峰唐玉梅
-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 冰冻肺门影响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冰冻肺门”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影响。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胸腔镜肺叶切除术73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11例患者因“冰冻肺门”中转开胸,中转开胸手术组因是否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分为主动中转开胸组和被动中转开胸组,分析“冰冻肺门”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影响。结果 中转开胸手术组与全胸腔镜手术组在性别、吸烟史、胸部结核或胸膜炎病史发生情况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转开胸手术组与全胸腔镜手术组在手术操作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长、术后住院天数、非计划再次手术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皮下气肿、重新置管、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肺不张、术中或术后输血、持续漏气、术后72 h内疼痛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动中转开胸手术组与主动中转开胸手术组,两组患者在手术操作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天数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冰冻肺门”增加了肺叶切除手术的难度和风险,是导致中转开胸的重要原因。因此,术者应当结合患者病史,在术前充分判读影像资料,明确是否存在“冰冻肺门”手术难点,灵活制定手术方案做好中转开胸预案,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 张兴树余明阳程学超罗倩龚明瞿文栋宋永祥
- 关键词: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 集束化护理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 2024年
- 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护理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详细分析集束化护理模式在此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及其所带来的优势。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10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胸外科手术护理,观察组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指标数据。方法 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护理满意度、肺部功能、呼吸能力、炎症反应、心理状态和疼痛程度等方面的数据表现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 廖晓玲
- 关键词: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集束化护理并发症满意度炎症反应
- 快速康复护理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对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病人开展快速康复护理所体现的价值。方法筛选本院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97例病人,都集中在2022年4月至2022年8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个组别,其中48例归在对照组全部开展常规护理,另49例归在观察组全部开展快速康复护理。从禁饮禁食时间、舒适感(口渴、饥饿)、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情况全面评价。结果观察组相较对照组来看,其禁饮时间、禁食时间都出现更明显缩短,其口渴、饥饿发生率的下降趋势更明显(P<0.05)。观察组相较对照组来看,其术后排便时间、撤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的缩短趋势都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相较对照组来看,其并发症总发生率的下降趋势更明显(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病人接受快速康复护理可缩短禁食水时间,增加术后舒适感,控制并发症出现,加快术后康复进程。
- 张静文杨少娣黄丽茹
- 关键词: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快速康复护理并发症
-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作用分析
- 2024年
- 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S)临床治疗环节中实施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探索分析该手术治疗方式的作用。方法 对晋江市医院胸外科四年期间(样本纳入时间:2016.10至2020.10)治疗的52例患者(均为早中期NSCLC),对其临床诊疗资料设实施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个体差异性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研究两个小组,均26例,前后两者分别实施开放性肺叶切除术、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两者手术状况做好对应的记录并实施分析,即手术中操作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后引流量、手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各项观察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开放性肺叶切除术)相比,研究组(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引流量、手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后切口感染、肺复张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0.00%Vs15.38%、2.56%Vs10.26%)均更低(P<0.05);然而在手术中操作时间、手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无显著(P>0.05)。结论 将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方式运用于早期NSCLC患者临床治疗环节中,效果理想,可最大化减少其手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一系列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李奕群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操作时间出血量并发症
相关作者
- 刘伦旭

- 作品数:377被引量:4,466H指数:34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肺癌 肺肿瘤 胸腔镜 非小细胞肺癌 肺叶切除术
- 车国卫

- 作品数:293被引量:3,176H指数:34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肺癌 肺肿瘤 加速康复外科 肺癌患者 预后
- 李运

- 作品数:197被引量:1,711H指数:2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全胸腔镜 胸腔镜 胸腔镜检查 肺切除术 肺癌
- 王俊

- 作品数:424被引量:3,185H指数:3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胸腔镜 肺癌 全胸腔镜 非小细胞肺癌 肺肿瘤
- 姜冠潮

- 作品数:250被引量:2,429H指数:29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全胸腔镜 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 胸腔镜检查 肺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