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8篇“ 脊神经节细胞“的相关文章
- 下腰椎神经根脊神经节细胞瘤3例报告
- 2021年
- 报告3例下腰椎神经根脊神经节细胞瘤伴脊柱不稳或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例。第1例患者因腰骶部疼痛不适10余天就诊。术前诊断为L_(5)S_(1)椎间不稳、L_(5)双侧峡部裂、L_(5)S_(1)左侧椎间孔占位性病变待查术中切除肿物并送病理,同时行L_(5)S_(1)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第2例患者因左腰腿部疼痛不适1个月就诊。术前诊断为L_(4-5)椎间不稳、L_(4-5)椎间盘突出症。术中探查发现L_(5)左侧神经根肿物,手术切除肿物并送病理,同时行L_(4,5)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第3例患者因右侧腰腿部酸痛不适4 d就诊。术前诊断为L3-4、L_(4-5)、L_(5)S_(1)椎间盘突出。术中探查发现S_(1)右侧神经根肿物,呈浸润性生长,且被神经纤维紧密包围,部分切除肿物并送病理,同时行L_(4-5)、L_(5)S_(1)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3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节细胞神经瘤。3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脊神经节细胞瘤主要起源于原始神经脊细胞移行分化形成的交感神经节细胞,亦可起源于交感神经及外周神经,多见于腹膜后和纵隔内,腰骶神经根节细胞神经瘤较少见,临床上与椎间盘突出症很相近,鉴别困难,常在术中发现,术前能够明确诊断的较少。手术切除是治疗节细胞神经瘤的主要手段。
- 程立奎张振武贺元松田纪青
- 关键词:节细胞神经瘤神经节细胞瘤浸润性生长神经根下腰椎后路减压
-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神经节细胞瘤1例报告被引量:1
- 2014年
-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神经节神经节细胞瘤较少见,我院收治1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55岁。因间歇性腰痛3年,加重伴右下肢麻木、疼痛半月,于2013年4月20日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入院。3年前,患者无诱因出现腰部间断性疼痛,无明显下肢放射痛,经休息及保守治疗,疼痛可缓解。半月前,患者弯腰劳作时出现腰痛加重,向右下肢放射,弯腰行走减轻,不能平卧,无大小便异常。查体:脊柱腰段左侧弯曲,腰椎后伸受限。L5、S1棘突及两侧棘突旁压痛,叩击痛阳性。
- 张庆胜张同军张梅香杨建博魏巍李宏元
- 关键词:神经节细胞瘤脊柱腰段脊神经节神经根管
-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神经节细胞瘤1例
- 2014年
- 1病历报告
患者,男,55岁。因间歇性腰痛3年,加重伴右下肢麻木、疼痛半月,于2013年4月20日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入院。3年前,患者无诱因出现腰部疼痛,无明显下肢放射痛,经休息及保守治疗,疼痛可缓解。半月前,患者弯腰劳作时出现腰痛加重,向右下肢放射,需弯腰行走,不能平卧,无大、小便异常。
- 张庆胜张同军杨建博魏巍李宏元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骨科手术
- 丝胶对糖尿病大鼠脊髓及脊神经节细胞神经肽Y表达的作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鼠脊髓及脊神经节细胞神经肽Y(NPY)蛋白表达的变化及丝胶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模型组和丝胶治疗组(n=12)。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坐骨神经对应的脊髓节段(L4-6)和脊神经节神经细胞NPY蛋白的表达。结果 NPY蛋白免疫阳性产物为棕褐色,呈颗粒状,主要分布于脊髓前角细胞和脊神经节细胞的胞浆和胞核,以胞浆为主。模型组大鼠脊髓前角细胞和脊神经节细胞NPY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丝胶治疗组大鼠脊髓前角细胞和脊神经节细胞NPY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糖尿病模型大鼠脊髓前角细胞和脊神经节细胞NPY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丝胶可通过下调NPY蛋白的表达,保护糖尿病坐骨神经相关神经元胞体。
- 李强李山山张艳钟美蓉陈志宏
- 关键词:丝胶糖尿病脊髓脊神经节NPY
- 丝胶对糖尿病大鼠脊髓及脊神经节细胞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作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脊髓及脊神经节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作用。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丝胶治疗组(n=12)。采用SP法观察坐骨神经对应脊髓节段(L4~6)和脊神经节细胞NGF蛋白的表达。结果 NGF蛋白免疫阳性产物为棕黄色细腻颗粒状,位于脊神经节细胞和脊髓前角细胞的胞质和胞核,以胞质为主。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脊髓前角细胞和脊神经节细胞NGF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糖尿病模型组大鼠比较,丝胶治疗组大鼠脊髓前角细胞、脊神经节细胞NGF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丝胶上调脊髓前角细胞和脊神经节细胞NGF的表达,保护糖尿病坐骨神经相关神经元胞体。
- 赵晓丽张延红张风侠王冬钟美蓉陈志宏
- 关键词:丝胶糖尿病脊髓脊神经节
- 双重组合染色法对兔脊神经节细胞尼氏体形状的染色观察
- 2009年
- 目的:调整染色技术观察兔脊神经节细胞尼氏体常态下的形态与结构特征。方法:通过煌焦油紫(Bright cresyl violet)、甲苯胺蓝(Toluidine blue)、硫堇(Thionin)和橙黄G、磷钨酸(Orange G,Phosphotungstic acid)双重组合染色法(简称BTT-OP法)显示脊神经节(C1~L7)细胞尼氏体形状。结果:小细胞尼氏体染色多呈均匀细颗粒状;大、中型细胞的尼氏体形状分3种:(1)尼氏体呈小块状围绕核呈同心圆状排列;(2)尼氏体呈小块状,在核周均匀分布;(3)尼氏体呈小颗粒状。结论:BTT-OP染色法可清楚显示兔脊神经节细胞尼氏体形态结构,通过观察发现脊神经节大、中、小细胞尼氏体形状与排列不同。
- 薛志琴杨文清白鑫梁培强薄聪聪甘子明
- 关键词:脊神经节细胞尼氏体
- 离子刀髓核成形术颈椎脊神经节细胞HSP70表达意义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能量颈椎间盘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Coblation Nucleoplasty,CN)脊神经节细胞HSP70表达及椎间孔处温度变化,探讨HSP70(Heat shock protein70)的表达与温度关系及意义,为CN临床安全有效应用提供基础研究。方法分别通过相同时间1、2、3档不同能量等离子刀行羊颈椎间盘髓核成形术,切取CN椎间盘节段两侧颈椎脊神经节,并对脊神经节细胞行HSP70免疫组化染色,观察CN后羊颈椎脊神经节细胞HSP70的表达,记录CN前后椎间孔处温度变化,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档组HSP70阳性表达,阳性率95%,1、2档组及对照组无表达,脊神经节细胞HSP70的表达4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实验组温度比较其中1、2、3档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温度与能量相关分析成正相关,r=0.958(P<0.01),脊神经节细胞HSP70的表达与温度升高有关。结论CN时椎间孔温度随着档位能量的升高而升高,颈椎CN脊神经节细胞HSP70的表达与温度升高有关,HSP70可作为CN热损伤的判定指标。
- 康波史晨辉李宽新
- 关键词:颈椎间盘颈椎间盘突出热休克蛋白70
- 脱细胞神经基质移植物对脊髓前角和脊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 目的
近年来,研究者应用组织工程学原理和方法,对周围神经进行脱细胞处理,制备了神经细胞外基质移植物;并用此种移植物修复周围神经缺损,获得了促进受损神经纤维再生及其功能恢复良好的效果。然而该种移植物对发出相关神经...
- 刘金超
- 关键词:神经再生脊髓前角细胞脊神经节细胞
- 文献传递
- 培养脊神经节细胞酸性磷酸酶的超微分布被引量:1
- 2002年
- 石玉秀韩芳韩景松刘冬娟二宫孝文
- 关键词:脊神经节细胞酸性磷酸酶超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中枢神经细胞
- 培养脊神经节细胞酸性磷酸酶的超微分布
- 石玉秀韩芳韩景松刘冬娟二宫孝文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彭裕文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128被引量:382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 研究主题:NMDA受体亚单位 脊神经节 大鼠海马 NR2B NR1
- 王健本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43被引量:88H指数:6
- 供职机构:同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心脏 心内神经节 神经节 组织化学 CGRP
- 翟秀岩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44被引量:9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研究主题:尼古丁 免疫细胞化学 糖尿病大鼠 坐骨神经 大脑皮层
- 石玉秀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283被引量:785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研究主题:创伤后应激障碍 神经元 PTSD 电镜 神经干细胞
- 刘才栋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57被引量:190H指数:8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 研究主题:脊神经节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雪旺细胞 体外培养 脊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