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20篇“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相关文章
- 多普勒超声评价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新生儿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对321名出生1周内新生儿行颅脑超声检查,测定双侧M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及阻力指数(RI)。根据结果将新生儿分为对照组(83名)、PIVHⅠ级组(90例)、Ⅱ级组(106例)、Ⅲ级组(21例)和Ⅳ级组(21例),分析各组间MC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结果各组新生儿出生后1周内Vs均随着日龄增加而增高。PIVHⅠ级组新生儿3天内Vs明显低于对照组和PIVHⅡ级组(P均<0.05),高于PIVHⅢ、Ⅳ级组(P均<0.05);PIVHⅡ级组新生儿7天内Vs及3天内Vd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PIVHⅢ、Ⅳ级组新生儿7天内Vs及3天内Vd显著低于对照组和PIVHⅠ、Ⅱ级组(P均<0.05),PIVHⅢ、Ⅳ级组间比较血流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间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多普勒超声可动态监测PIVH患儿MCA血流动力学变化。
- 吴传妹李智贤刘军杰钟丹妮田桂湘丁雪明韦柳王斯达
- 关键词: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超声检查大脑中动脉
- 颅脑超声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被引量:7
- 2008年
- 魏文志刘皎然王菲刘芳杜志芳
- 关键词:新生儿颅脑出血超声诊断
- 未成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被引量:4
- 1994年
- 顾近仁
- 关键词: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未成熟儿苯巴比妥凝血因子听觉诱发电位新生儿期
- 在低出生体重儿中应用脑超声波研究脑室周围及脑室内出血
- 1989年
- 高正石
- 关键词:脑室出血低体重儿超声
- 超声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 目的探讨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的超声诊断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新生儿科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收治全部胎龄在23-34周新生儿539例及部分胎龄在35-41周新生儿1...
- 钱越
- 文献传递
- 不同程度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对婴儿期发育的影响
- 2024年
- 探讨不同严重程度早产儿PIVH对患儿神经系统与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24年5月收治的80例早产儿PIVH且出院后由新生儿科进行规律随访者。根据不同程度将其分为4组,使用Papile分级法,Ⅰ级出血与Ⅱ级出血为轻度出血组,Ⅲ级出血与Ⅳ级出血为重度出血组,出院后随访1年,使用贝利婴儿发育量表-II(BSID-II)及0-12月20项神经运动检测对婴儿神经发育系统进行评估,通过随访复查头颅彩超,对患儿脑部状况进行评估。比较轻度出血组与重度出血组出现脑室扩大、脑积水、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率;比较四组患儿智力发育及运动发育;比较轻度出血组与重度出血组20项神经运动检测情况。结果 轻度出血组患儿出现脑室扩大、脑积水、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总发生率为34.00%,重度出血组发生率为83.30%,轻度出血组发生率显著低于重度出血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与2组在矫正年龄6月时PDI、MDI评分显著高于第3组与第4组,四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与2组矫正年龄1年时PDI、MDI评分显著高于第3组与第4组,四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出血组患儿20项神经运动检测情况显著优于重度出血组患儿,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早产儿PIVH对患儿神经系统发育存在较大影响,发生脑瘫、颅脑损伤、发育迟滞率较高,定期随访、早发现、早干预治疗,有利于促进患儿生长发育。
- 田萌邓朵耿佳丽
- 关键词: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随访发育
- 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后脑积水发生现状及核心影响因素的决策树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后脑积水发生现状及核心影响因素的决策树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23年10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98例PVH-IVH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依据PVH-IVH的早产儿是否发生脑积水分为脑积水组(52例)与非脑积水组(146例),分析早产儿PVH-IVH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 Modeler软件构建早产儿PVH-IVH后发生脑积水的决策树模型,并分析早产儿PVH-IVH后发生脑积水的预测效能。结果198例PVH-IVH的早产儿中,发生脑积水52例(26.26%);脑积水组与非脑积水组患儿的胎龄、凝血功能是否异常、是否有酸中毒、出血分级、出生时是否窒息等资料对比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32周、凝血功能异常、酸中毒、出血Ⅲ或Ⅳ级、出生时窒息是早产儿PVH-IVH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P<0.05);早产儿PVH-IVH后发生脑积水的决策树模型共4层,9个节点,模型选择了出血Ⅲ或Ⅳ级、凝血功能异常、酸中毒、胎龄<32周等4个临床特征作为模型的节点,其中重要性排名第一的预测因子是出血Ⅲ或Ⅳ级。早产儿PVH-IVH后发生脑积水的决策树模型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是0.837(95%CI:0.779~0.886),早产儿PVH-IVH后发生脑积水的logistic回归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790(95%CI:0.727~0.845),决策树模型与logistic回归模型的delong检验结果为Z=2.044,P=0.041。结论胎龄<32周、凝血功能异常、酸中毒、出血Ⅲ或Ⅳ级、出生时窒息是早产儿PVH-IVH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基于临床数据的早产儿PVH-IVH后发生脑积水的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患儿发生脑积水的可能性,并为预防和治疗早产儿脑积水提供了科学依据。
- 闫学爽肖娜娜王丹陈源张彩宁
- 关键词: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脑积水
- 脑室镜血肿清除术治疗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脑室镜血肿清除术治疗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25例PIVH患儿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若病情恶化则行侧脑室钻孔引流术;另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在该院小儿外科接受治疗,且一般资料与对照组均衡可比的29例PIVH患儿设为观察组,给予脑室镜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神经行为(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法,NBNA)、随访6个月后记录遗症发生情况及发育商(DQ)。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儿的NBN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儿的DQ状态优于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脑室镜血肿清除术治疗新生儿PIVH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患儿的预后,降低后遗症发生率,具有操作简单、微创、易于掌握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蓝吉斌李志星
- 关键词:颅内出血脑室引流术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血肿清除术
- 颅脑超声对宫内窘迫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颅脑超声对宫内窘迫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6例宫内窘迫新生儿行颅脑超声及常规MRI检查,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MRI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根据脑损伤情况分为脑损伤组(n=46)和无脑损伤组(n=100),分析比较2组新生儿大脑中动脉和前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脑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146例宫内窘迫新生儿中46例存在影像学异常征象,阳性检出率31.74%(46/146),其中MRI的检出率为91.30%(42/46),明显高于颅脑超声的65.22%(30/46,χ^(2)=9.200,P=0.002)。缺氧缺血性脑病(12.33%比5.48%,χ^(2)=4.222,P=0.040)、硬膜或蛛网膜下腔出血(2.74%比0,χ^(2)=4.056,P=0.044)的MRI检出率明显高于颅脑超声(P<0.05),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颅脑超声检出率明显高于MRI(11.64%比4.79%,χ^(2)=4.540,P=0.033)。脑损伤组新生儿大脑中动脉和前动脉PSV、EDV小于无脑损伤组,RI大于无脑损伤组(P<0.05)。ROC曲线显示,大脑中动脉和前动脉PSV、EDV和RI诊断脑损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0、0.786、0.625和0.740、0.819、0.613。结论颅脑超声可早期发现宫内窘迫新生儿脑组织结构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在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方面的检出率优于MRI,但脑损伤诊断效果不如MRI,临床可根据患儿情况选择合适检查方案。
- 邱敬涛王晨雨
- 关键词:宫内窘迫新生儿颅脑超声脑损伤大脑前动脉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 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及影响发病的相关因素研究
- 2023年
- 探讨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的发生率及影响发病的相关围产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0月本院15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早产儿PIVH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150例早产儿中,PIVH发生率是26.00%。经多因素分析,早产儿PIVH发生影响因素有低氧血症、羊水量异常、分娩方式、胎龄、体重。结论 早产儿PIVH影响因素有很多,临床上根据具体因素采取针对性治疗,并对分娩方式合理选择;早发现、早治疗早产儿高危因素,降低PIVH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
- 蔡磊许风芝李怀玉
- 关键词: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