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83篇“ 脑电生物反馈“的相关文章
生物反馈辅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经生物反馈辅助治疗后的疗效及对认知、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30例患者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归为对照组,另30例在抗精神病药物基础上进行生物反馈疗法,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疾病严重程度(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I,CGI-SI))、活动特征(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bnormal Involuntary Movement Scale,AIMS))、症状改善情况(现状精神病症状检查(Present State Examination,PSE))、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评定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及社会功能(社会功能缺点挑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结果:治疗后两组CGI-SI评分、AIMS评分、PSE各维度评分、ADL评分及SDS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生物反馈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后,患者临床表现、不自主运动症状及认知功能均可得到明显缓解,而且其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可作为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治疗方案。
蔡云邹志伟肖翔
关键词:药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社会功能
物质依赖障碍患者采取生物反馈治疗的疗效分析
2024年
旨在分析生物反馈治疗应用于物质依赖障碍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病例研究周期为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共有参与者5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等分为两组(随机抽样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分析组加用生物反馈治疗,评价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组间数据结果比较,分析组TMT各部分用时更少(P<0.05);WCST指标值更趋于正常区间(P<0.05);HAHA治疗后降低显著(P<0.05);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 应用生物反馈治疗效果显著,具有多重治疗优势,有利于提高认知能力,改善焦虑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包颖
关键词:脑电生物反馈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感觉统合训练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孤独症患儿的效果
2024年
目的:观察感觉统合训练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孤独症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92例孤独症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孤独症状[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心理状况[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定量表(中文版)(C-PEP)]和感觉统合能力[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SIF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感觉、交往、运动、语言、生活自理等AB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PEP功能发展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病理学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IF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孤独症患儿可提高SIFS评分,改善C-PEP评分,降低ABC评分,效果优于单纯生物反馈治疗。
吴星辰张心悦
关键词:孤独症脑电生物反馈感觉统合训练心理状况
丙戊酸钠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究丙戊酸钠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PD)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3年8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心理康复医院治疗的80例B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及研究组(给予丙戊酸钠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临床总体印象疾病严重度量表-双相障碍版(CGI-s-BP)评分、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分、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细胞因子[同型半胱氨酸(Hcy)、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RMS评分、CGI-s-BP评分、PANSS评分、MOAS评分、HAMD评分、IL-6、IL-1β、MIF、S100β、Hcy均低于治疗前,5-HT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BRMS评分、CGI-s-BP评分、PANSS评分、MOAS评分、HAMD评分、IL-6、IL-1β、MIF、S100β、Hcy低于对照组,5-H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D患者接受丙戊酸钠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可改善患者精神症状,降低炎症水平,调节5-HT、Hcy、S100β,安全性较高。
杨娜肖雪何锐
关键词:丙戊酸钠脑电生物反馈双相情感障碍氧化应激炎症因子
一种基于生物反馈来检测并调节大偏侧化状态的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生物反馈来检测并调节大偏侧化状态的系统,包括极、信号采集及转换单元、波形计算单元、分析判断单元、刺激播放单元、等级设置单元;所述极用于传输大产生的信号;所述信号采集及转换单元用于采集并转换...
杨杰马亚辉
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盐酸哌甲酯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效果
2024年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盐酸哌甲酯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ADHD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哌甲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儿童行为问题[Conners父母问卷(PSQ)]评分、视听整合持续测试系统(IVA-CPT)评分、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品德问题、学习问题、心神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等PSQ各项评分和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综合注意力商数、综合反应控制商数等IVA-CP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盐酸哌甲酯治疗ADHD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IVA-CPT评分,降低儿童行为问题评分,改善睡眠质量,效果优于单纯盐酸哌甲酯治疗。
孙显婷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脑电生物反馈盐酸哌甲酯睡眠质量
生物反馈治疗联合执行功能训练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研究
2024年
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治疗中,采用生物反馈治疗+执行功能训练的方法,观察其效果。方法 病例采集于2023年7月1日--2024年1月31日,60例ADHD患儿分为两组,训练组采用执行功能训练治疗方式,生物+训练组采用生物反馈治疗+执行功能训练的方式,每组ADHD患儿数例均为30,对比两组效果情况。结果 (1)训练组治疗总有效率14(例)46.67%低于生物+训练组的19(例)63.33%,(p<0.05),两组有差异。(2)治疗后训练组症状评分均高于生物+训练组,(p<0.05),两组结果有差异性。(3)治疗后训练组注意力商数、控制商数、视觉注意、听觉注意评分均低于生物+训练组,(p<0.05),两组结果有差异性。结论 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非药物治疗中,采用生物反馈治疗联合执行功能训练的方式效果更优,可推广。
卢燕彬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脑电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究生物反馈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中医病医院收治的79例ASD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焦虑评分及Conners多动指数(CIH)总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评分及CIH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评分高于对照组,生物反馈θ/β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用于ASD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治疗中可降低多动指数,改善注意力及智力水平。
魏荣景继李博霞梁玉琼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脑电生物反馈
小儿智力糖浆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作用分析
2024年
目的:观察小儿智力糖浆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ADHD患儿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s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评分]、注意力[视觉注意力商数(Visual attention quotient,VAQ)、听觉注意力商数(Auditory attention quotient,AAQ)、综合注意力商数(Full scale attention quotient,FAQ)评分]及波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 m后观察组CBC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VAQ、AAQ、FAQ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 m后观察组β波、SMR波明显高于对照组,θ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智力糖浆联合生物反馈治疗ADHD患儿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注意力商数,改善波频率.
成慧焱薛艳利周宇航
关键词:小儿智力糖浆脑电生物反馈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在孤独症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2024年
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TMS)联合生物反馈(NFB)治疗在孤独症患儿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我市某医院中,选择80例孤独症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TMS疗法,观察组采用 TMS+NFB疗法。对两组儿童的孤独症行为检查量表(ABC)评分、儿童孤独症症候群(CARS)评分、重复刻板行为检查表(RBS-R)评分、发育商(DQ)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儿童的 ABC和 CARS得分较治疗前较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儿童的 DQ得分在治疗后都较治疗前有所提高,而观察组的 DQ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儿童的RBS-R得分都较治疗前有所降低,而观察组则较对照组有所降低,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MS联合NFB治疗方案对孤独症儿童的疗效比单独使用TMS的治疗方案要好很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行为方式,提升了DQ评分,应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应用。
郝志强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脑电生物反馈孤独症康复治疗

相关作者

王玉凤
作品数:393被引量:2,996H指数:2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研究主题: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儿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 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 共患
伏洁
作品数:134被引量:537H指数:1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肾病综合征 病理 治疗儿童 肾小球疾病
夏正坤
作品数:383被引量:1,258H指数:16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儿童 肾病综合征 儿童肾病综合征 治疗儿童 病理
高春林
作品数:131被引量:369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儿童 肾病综合征 治疗儿童 生物信息学分析 儿童紫癜性肾炎
刘光陵
作品数:273被引量:1,153H指数:16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儿童 肾病综合征 病理 治疗小儿 儿童肾病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