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2篇“ 脾脏外伤“的相关文章
腹腔镜技术在脾脏外伤治疗中的价值
2019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脾脏外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42例行腹腔镜探查及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腹腔镜探查后保脾成功,6例行腹腔镜下部分脾脏切除术,2例行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6例中转行开腹脾切除术。无死亡病例,随访6个月-2年无迟发性脾破裂和凶险性感染发生。结论对于脾脏损伤患者在充分术前准备的条件下采取腹腔镜探查及治疗,手术风险小、保脾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郑刚闫鹏吴青峰
关键词:脾破裂腹腔镜技术
射频消融在脾脏外伤后保脾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在保脾手术治疗脾脏外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科室于2010年7月至2015年3月期间行保脾手术治疗的23例脾脏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均利用了射频消融技术。结果 23例患者均保脾成功,其中11例行射频消融止血修补术,12例行射频消融联合部分脾脏切除术。手术时间为75~150 min,平均117 min;术中出血量为40~500 mL,平均223 mL;术中见腹腔出血量800~2 000 mL,平均1 452 mL,均行自体血回输;术中见脾脏裂伤程度:Ⅰ度10例,Ⅱ度11例,Ⅲ度2例;拔除引流管时间为术后2~5 d,平均2.8 d;术后住院时间为6~15 d,平均8.5 d。术后出现发热3例,腹腔再次出血1例,血小板计数升高7例。术后获访16例,随访时间8~26个月,中位数为11个月。随访期间患者健康情况良好,未见血小板计数异常、脾脓肿等情况。结论射频消融在保脾手术治疗脾脏外伤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吕涛蒋晓忠罗洪陶友江
关键词:脾脏外伤射频消融保脾手术
38例脾脏外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5年
总结了3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对3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意识、生命体征的观察,静脉通路的迅速建立,腹部体征的观察,急诊术前准备等。认为严格、规范、合理的护理流程,对于脾脏外伤患者的急诊救治及术后康复至关重要。
刘伟静
关键词:外伤脾破裂护理
腹腔镜下三明治缝合修补技术在严重钝性脾脏外伤保脾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三明治缝合技术在严重钝性脾脏破裂保脾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因钝性伤造成脾脏严重破裂非手术治疗失败后,接受腹腔镜下三明治缝合修补技术行止血与保脾手术患者,评价腹腔镜下三明治缝合保脾手术的技巧、手术结果、术后恢复及随访结果等。结果24例患者中,21例(88%)行腹腔镜下三明治缝合修补技术完成止血及保脾,2例因脾脏破裂伤复杂须转为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1例因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转为剖腹手术切除脾脏。止血时间(36.7±22.0)min,手术时间(136.3±40.3)min;术中失血量(1598.0±940.0)ml;住院天数(10.8±5.4)d。患者均康复出院,无死亡。随访3个月,无再出血、脾脏完全梗死、脾脏脓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三明治缝合修补技术可有效应用于严重钝性伤患者的保脾手术。
林恒甫陈盈达林耿立陈石池
关键词:腹部损伤腹腔镜
多层螺旋CT、3.0T MRI联合检查在脾脏外伤诊断中的价值意义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3.0T MRI对外伤性脾损伤的诊断价值意义。方法收集外伤性脾损伤患者32例,男22例,女10例,平均年龄42岁。18例为车祸撞击致伤,6例为打击伤,8例为高处坠落伤,29例病例经CT诊断确诊,27例患者手术证实,其中3例CT检查可疑性挫裂伤,最后经MRI和临床确诊。结果脾实质内斑片状高密度影或稍高密度影,脾周新月形等低密度混杂影,是外伤性脾破裂的主要CT表现,MRI检查主要表现脾实质内斑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边界不清。脾包膜下血肿,CT表现沿脾侧边缘向外新月形低密度影,增强脾实质明显强化,而血肿不强化。脾内血肿呈类圆形或斑片状高密度影。脾撕裂伤在脾实质内见低密度带,MRI表现为脾周外缘长T1长T2的新月形包膜下血肿,脾脏内部斑片状T2WI高信号影或高低混杂信号影。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能显示绝大多数外伤性脾破裂的典型CT表现,并能明确分型,对于轻微的脾实质内挫裂伤,MRI独特的异常信号特征是诊断脾挫裂伤最好的检查方法,明显优越CT及超声检查。
王科星
关键词:多层螺旋CT
脾脏外伤35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2年
目的:对脾脏外伤保脾治疗和切脾治疗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遵循保命第一,保脾第二,切脾第三的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伤情,对35例患者分别选择保脾治疗或切脾治疗。结果:35例患者中,有8例采取保脾治疗,27例采取切脾治疗,全部病例获得了良好的疗效,临床观察效果好,无死亡病例。结论:遵循该切则切、该保则保的原则,对不同伤情的患者分别选择保脾治疗或切脾治疗的方式,具有安全性、可行性和有益性,值得临床推广。
张育华赵丽娟何盈鲍盈生
关键词:脾脏外伤保脾治疗
腹腔镜在脾脏外伤保脾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脾脏外伤保脾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腹腔镜脾破裂止血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15例,24例患者行开腹手术,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13例顺利完成腹腔镜下手术,手术时间(108±31)min。2例因损伤大血管导致术中出血过多中转开腹。平均住院时间(6.5±2.2)d;术后无1例发生再出血,无脾窝脓肿和切口感染。结论遵循腹腔镜保脾术的原则,腹腔镜下行脾脏外伤保脾治疗对无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陈永年罗光辉苏兴桂杨冠宁张玉松
关键词:保脾术腹腔镜开腹手术
超声诊断脾脏外伤4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超声在脾脏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综合超声检查,并由手术或CT证实的脾脏外伤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手术及CT符合率达96%。结论:综合超声检查是诊断脾外伤的首选方法。
李晓超
关键词:超声诊断脾脏外伤
脾脏外伤的治疗现状被引量:3
2010年
脾脏是腹部内脏中最容易受到外伤而发生破裂的器官[1].脾破裂发病突然,易引起创伤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因此对脾破裂的治疗要求及时、准确、合适.目前脾破裂的治疗方法临床上有多种,现综述如下.
段雅琦
关键词:脾破裂脾切除术外伤
超声造影在脾脏外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外伤患者脾脏不典型病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43例常规超声发现脾脏内病灶,但难以定性的外伤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不同病灶造影增强过程的特点。结果 43例脾内不典型病灶,常规超声表现:病灶呈低回声25例,高回声5例,无回声6例,混合回声7例;病灶边界清晰14例,边界欠清或不清29例。超声造影表现:血肿27例,血管瘤6例,分叶脾2例,脾先天性切迹3例,动脉瘤5例。脾脏病灶常规超声正确诊断35例,超声造影正确诊断42例,误诊1例不完全灌注的血管瘤为血肿。结论超声造影对脾脏外伤不典型病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霍敏中梁彤
关键词:超声检查造影剂脾脏外伤

相关作者

何德林
作品数:17被引量:113H指数:7
供职机构:荆州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脾脏外伤 胆囊切除术 腹腔引流
邵如庆
作品数:23被引量:146H指数:7
供职机构:荆州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腹部外伤 器械 电视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庞典付
作品数:36被引量:234H指数:8
供职机构:荆州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结直肠肿瘤 外科学 肿瘤复发 腹腔镜治疗
龚建平
作品数:670被引量:2,597H指数:19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KUPFFER细胞 肝移植 腹腔镜 免疫耐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孙成耘
作品数:5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荆州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脾脏外伤 保脾治疗 保脾手术 下行 电视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