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30篇“ 艺术概念“的相关文章
- 艺术本质还是艺术观念?——从教材编纂看艺术概念的界定问题
- 2024年
- 对艺术概念的深度探讨,其学理性的表达有艺术本质和艺术观念两种说法,“艺术观念”说更为准确。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观念,是传统形态的观念艺术,与后现代主义的“观念艺术”不同。对艺术的界定,其深层的内在特质与艺术的发生、发展论有密切的关联,体现了艺术的核心理念。艺术的外在形象性与审美性,既是艺术的外在特质,也是艺术的内在特质的外现。以艺术概念的探讨为例,可以反思艺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即避免纯粹概念的抽象讨论,而是要以门类艺术理论的研究与交叉艺术理论的研究为基础。
- 陈磊
- 关键词:艺术理论艺术本质艺术观念艺术定义
- 技术、艺术与巫术——阿多诺对艺术概念的理解及其启示
- 2024年
- 从美的概念来说,美中一定包含了合理化的要素,但这个要素对丑的东西进行了整合。美是动态的,艺术也是动态的。艺术中的合理化是在人征服自然、摆脱恐惧中发展起来的,传统的巫术就是人摆脱恐惧的一种方法。艺术是从巫术中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合理化的要素不断得到强化。在合理化过程中,艺术作品中也保留了巫术遗迹,包含了技术与巫术、合理化与模仿之间的冲突。合理化过程中所保留下来的模仿使艺术作品包含了“实际内容”,即艺术中的亲和性要素。然而在现代艺术中,合理化的极端发展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技术发展的极端合理化会把外在的目的内化,从而使作品获得一种特殊的“实际内容”。从表面上看,人工智能艺术也有这样的特点,但人工智能艺术与这种彻底合理化的技术还是有差别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作品就不是艺术。只有当人工智能艺术不是被简单地当作一种固化的产品,它才有艺术的特性。
- 王晓升
- 关键词:艺术巫术阿多诺
- 如何应对艺术概念的开放性?——论塔塔尔凯维奇的析取性定义被引量:1
- 2023年
- 在当代有关艺术定义的争议下,一种析取性的艺术定义观既坚持了维特根斯坦以来对艺术的反本质主义立场,又试图通过筛选传统中有关艺术本质的某些特征来裁定出含糊的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塔塔尔凯维奇的析取性艺术定义观便是其中的一种代表性主张。其定义策略的特殊性在于,他从概念史分析的方法入手,揭示出析取性定义法的根本特征及其困难。即该方法一方面依赖于艺术定义的历史主义叙事所提供的合法性,但同时在根本上又揭示出这些艺术“特征”仅仅是出于一种功能性目的而选用的。当析取性艺术定义以这种方式来积极回应艺术概念的开放性所带来的疑虑与期待时,它的确体现出了一种出于调和与便利目的而采取的适用性举措,但这种方法也显现了历史主义方法的优势。当艺术定义旨在应对当代艺术现象的挑战时,传统的艺术定义主张并非毫无价值,它们至少提供了一些常规所认可的参照标准,让当代人在比较与筛选中明确其研究对象,并在新旧艺术现象的差异中思考新对象的艺术特征与价值何在。
- 孙冰冰周计武
- 关键词:历史主义
- 论公共艺术概念与城市空间塑造被引量:3
- 2023年
- 近年来,公共艺术越来越成为一个时髦的话题,但是提及公共艺术的概念,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本文从广义的角度出发,就公共艺术的“概念”“与城市雕塑的关系”“动力来源”“城市空间塑造”等核心问题进行论述,指出公共艺术是现当代艺术变革下的自然产物,是艺术走出展厅走向架下的又一种形式,更是营造城市空间、凸显城市文化与特色的重要载体。公共艺术并不是为了迎合社会公众的审美趣味,而是对社会公众审美趣味的超越,具有前卫性、创造性,是对思想与精神的体现。
- 熊时涛
- 关键词:公共艺术公共性城市雕塑
-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 2022年
- 艺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但在现代美学产生之前,学者们并没有真正从艺术自身的层面上去加以辨析。当代艺术与艺术哲学使传统的艺术理论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甚至于艺术能否被定义也成为了20世纪艺术理论的核心问题。丹托与迪基的“程序主义”是一种规避了艺术定义这一问题本身的定义路径,这一理论虽然将艺术置于更大的社会与历史的范畴之中,但也因为其没有正面回答问题而被一些学者所诟病。本文首先反驳了艺术不可定义论,并在承认惯例有效性的基础上指出艺术存在一种定义自身的传统,在艺术的内部与外部关系之间来理解艺术的定义问题。
- 伍茂国黄思杰
- 关键词:艺术艺术定义艺术哲学
- AI时代艺术概念的产生方式及其反思被引量:10
- 2022年
- 虽然艺术理论领域有生命力的新概念不断涌现,但AI创作论领域却只有“共生创造力”等少数的新概念能够被大众与学界一直沿用。与AI艺术相关的新概念时有出现,但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计算机与艺术领域却没能通过学科间的互动创造有持久生命力的理论体系。从当下AI艺术领域新概念主要遵循的两种构词规则中,可以看出新概念产生的两种方式及其社会影响:第一种是“叠加式”概念,它们由计算机技术从业者命名,这些概念在大众媒介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第二种是移植了20世纪“法国理论”(French Theory)的“原创式”概念,虽然在学界内部有认知,但多数被实践者和消费者抛弃。这种情况导致了AI艺术理论建立过程中,艺术理论界话语权的弥散甚至丧失。
- 耿弘明
- 关键词:计算机艺术生成艺术
- 论中国彩塑艺术概念
- 2022年
- 彩塑,千百年来在大众心里是个固有的概念,今天拿出来再从学术上梳理,是因为在中国传统雕塑里彩塑与彩绘木雕、彩绘石刻经常被混为一谈,再就是随着西方现当代雕塑的涌入和艺术多元化的拓展,各种带有色彩的雕塑不仅让人感到眼花缭乱,也更混淆了彩塑的概念。那么,该如何界定中国彩塑,其内涵与外延又是什么呢?
- 胥建国
- 关键词:彩塑艺术艺术多元化
- 后现代思想语境下的酷儿艺术概念探析
- 2022年
- 在中国,“酷儿”一词的概念常被误读或者简化,对“酷儿艺术”的理解更是常常片面化。解读“酷儿”的核心要义并不仅仅在于对其身份性质的阐释,而更有必要在后现代的思想语境中来剖析与品味酷儿的深层内涵与精神态度,理解其作为一种强调多元差异与主体性态度的精神抱负。厘清何为酷儿,何为酷儿艺术,对异性恋霸权中心主义的反驳,与后现代文化的深层关联,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议题,与坎普美学风格的交织,这些都是绕不开的议题。活生生扎根于人类生活的酷儿文化艺术因与众多问题的交织,而不再局限于性别领域,成为一个无比庞杂的社会学课题。毋庸置疑的是,酷儿艺术在后现代精神旗帜下所呈现的强大包容性,它的先锋与大胆,它对生命自身的顽强肯定,它所拥有的爱与激情。
- 郭梦丹
- 关键词:性别后现代坎普
- 从徐冰的作品认识到艺术概念
- 2021年
- 中国到底有没有当代艺术一直是社会舆论的重点话题之一。在多元文化中,徐冰找到了一种将西方艺术的独特性运用到中国传统艺术中来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方式。在东西方的艺术观念区别之间,寻找到其中的平衡点是一个长久的问题。所以说,西方当代主义的临时性和随意性与中国千年文化的融合和碰撞,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核心问题。文章通过对徐冰作品的分析来试析中国当代主义的根本运行原则和艺术案例。
- 杜易轩黄雨蒙
- 关键词:多元文化艺术概念中国传统艺术社会舆论中国当代艺术
- 公共艺术概念发展过程中新类型公共艺术案例分析
- 2021年
- 在21世纪,随着科技与建造水平的发展以及新材料、多媒体的诞生,诸多新类型的公共艺术百花齐放,点缀着我们的城市。通过对其中具有代表性案例的背景、手法以及对周围环境影响的客观分析,得出新旧公共艺术形式内在与外在的差异以及二者的联系。
- 叶韵风
- 关键词:公共艺术雕塑多媒体
相关作者
- 彭锋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267被引量:1,025H指数:1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艺术 美学 艺术批评 艺术学理论 当代艺术
- 高建平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160被引量:592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美学 艺术 中国美学 西方美学 文学理论
- 孙晓霞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56被引量:11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
- 研究主题:艺术 艺术学理论 艺术学 艺术史 艺术批评
- 邢莉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31被引量:126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艺术教育 艺术概念 艺术学理论 艺术理论 文艺复兴
- 徐望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158被引量:297H指数:10
- 供职机构: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 研究主题:文化产业 文化消费 文化资本 美育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