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2篇“ 英安岩“的相关文章
一种使用英安岩和玄武岩混合生产出用于玄武岩纤维生产的原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使用英安岩和玄武岩混合生产出用于玄武岩纤维生产的原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玄武岩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将英安岩矿石和玄武岩矿石通过颚式破碎机破碎成颗粒;(2)通过精密计量将两种矿石颗粒按比例投送球磨机...
童志杰李永南周子扬
华北克拉通胶莱盆地马山地区粗面英安岩磷灰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2024年
五莲—青岛—烟台断裂是胶莱盆地重要的控盆断裂之一,控制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主要由牟平—即墨断裂和桃村断裂等多条NNE向断裂组成。前人研究表明,五莲—青岛—烟台断裂运动学转换历史先后可划分为晚侏罗世左旋走滑、早白垩世伸展断陷和晚白垩世—古新世右旋走滑三个阶段,但其新生代右旋走滑事件的持续时间仍存在争议。已有研究表明,区域上同尺度断裂走滑运动温度为550~650℃,显著高于磷灰石U-Pb体系封闭温度(350~550℃),因此磷灰石可能是记录五莲—青岛—烟台断裂右旋走滑的理想对象。本文选取胶莱盆地马山粗面英安岩中的磷灰石进行U-Pb年代学研究,拟约束五莲—青岛—烟台断裂的右旋走滑持续时间。磷灰石U-Pb年龄为(64.1±3.7)Ma,明显晚于早白垩世寄主粗面英安岩锆石U-Pb年龄(119.3±1.6)Ma,表明自早白垩世以来磷灰石至少经历了一次热事件导致其U-Pb同位素体系重置。早白垩世以来,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以及古太平洋板块由NWW向俯冲转变为NW向俯冲,导致了古新世胶莱盆地N—S向拉分和牟平—即墨断裂右旋走滑。因此,本文认为马山粗面英安岩磷灰石U-Pb年龄记录了五莲—青岛—烟台断裂右旋走滑热事件,表明其右旋走滑可能持续到古新世。
朱拓何登洋黄雅琪邱昆峰
江西相山两类流纹英安岩锆石和磷灰石矿物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2024年
为查明相山西部地区流纹英安岩和流纹英安斑岩的成岩年龄、成岩物理化学条件、岩石类型及成因模式等,对这两类岩石开展锆石LA-ICP-MS定年、锆石和磷灰石矿物化学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流纹英安岩和流纹英安斑岩的成岩年龄分别为(138.6±1.1)Ma和(137.6±1.5)Ma,成岩温度分别为706~843℃和683~788℃。这两类岩石的磷灰石饱和温度分别为943~978℃和943~966℃,锆石相对氧逸度分别为-2.09~+0.06和-2.05~-0.37,磷灰石的相对氧逸度则分别为+0.30~+1.49和+0.05~+1.25。两类流纹英安岩为同一期次岩浆活动的产物,具备高温、低氧逸度及低含水量的特征。它们的母岩浆源自地壳,无明显的壳幔混合作用迹象,岩石类型为A型花岗岩。这两类流纹英安岩为太平洋板块向SW方向俯冲,导致软流圈上涌并持续提供热源,促使偏闪长质的残余相发生部分熔融而成。
刘龙刘龙张树明张鑫
关键词:锆石磷灰石
滇东南者桑地区英安岩成因及地质意义
前人对于南盘江盆地的构造演化及其周缘古特提斯洋的研究一直以来存在各种争议。本文以南盘江盆地南缘滇东南者桑地区最新揭露的火山岩—英安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野外地质特征和岩相学特征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该岩石开展锆石SHRIM...
王博
关键词:英安岩SR-ND-HF同位素南盘江盆地
江西相山铀矿田两类流纹英安岩的岩浆演化特征——来自长石和黑云母化学成分证据被引量:3
2023年
【研究目的】长石、黑云母等岩浆分异作用形成的矿物可以作为寄主岩石岩浆演化的指示剂。相山流纹英安岩与流纹英安斑岩两者在形成时代、成因归属、物质来源和地幔物质参与等方面存在争议。【研究方法】本文借助电子探针技术对相山两类流纹英安岩中的长石、黑云母进行定量分析,对两者间的成分、物质来源、形成温度、氧逸度和岩石性质等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两类流纹英安岩的岩浆演化特征。【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相山打鼓顶组流纹英安岩可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喷溢相的流纹英安岩(K_(1)d^(2a)),另一类是侵入相的流纹英安斑岩(K_(1)d^(2b))。流纹英安岩的长石类型较流纹英安斑岩多,其中流纹英安岩的长石类型包括钠长石、钾长石、钾-透长石、更长石、中长石;流纹英安斑岩长石类型主要有钠长石、钾长石和钾-透长石。流纹英安岩与流纹英安斑岩的黑云母形成温度基本相同(750±20℃),均具有高氧逸度,同属钙碱性岩;岩浆物质来源相同,均有幔源物质加入。【结论】流纹英安岩与流纹英安斑岩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长石类型相似、物质来源相同、结晶温度相同、氧逸度一致、岩石性质相同,说明两者具有同源性。
欧阳军勇张树明张鑫刘龙夏寅初吴志春吴志春
关键词:长石黑云母岩浆演化相山铀矿田
桂东北贺州英安岩锆石年代学、Hf同位素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2022年
研究区位于南岭成矿带西段湘—桂交界处,该区中生代岩浆活动频繁,成岩成矿作用显著,尤以燕山期最为强烈。为厘定桂东北贺州开山镇孔子庙英安岩的成岩时代和探讨其岩浆源区,文章对其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锆石Lu-Hf同位素研究。锆石U-Pb定年结果限定了英安岩的侵位年龄为157.1±0.9 Ma。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显示,其εHf(t)值变化范围较大(-5.68~-0.97),对应的T;值主要分布在1.26~1.54 Ga,指示原岩主要来源于中元古代结晶基底地壳物质,并可能伴随有少量幔源物质的混入。结合前人对华南燕山期成岩成矿作用的研究,认为研究区英安岩与桂东北地区燕山早期形成的岩体及矿床同属华南燕山期第一次大规模岩浆活动的产物,英安岩的形成可能与华南燕山期岩石圈的板内伸展—减薄作用有关。
王永强时毓李响刘希军唐远兰孙艺容
关键词:桂东北英安岩LU-HF同位素燕山期
冻融循环条件下英安岩损伤劣化力学机理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岩石的变形及破坏是高寒地区较为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为了揭示岩石在冻融环境下的损伤及变形破坏演化深层规律,选取西藏如美水电站中坝址右岸出露的英安岩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分析。首先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meter,SEM-EDS)对英安岩进行矿物成分分析,随后开展单轴压缩试验并结合相关、偏相关分析确定对试样力学特性影响最大的矿物成分。通过模拟研究区真实的冻融环境开展冻融循环试验,结合不同冻融次数下试样物理性质及细观结构的变化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采用数值仿真模拟重现冻融循环过程中试样内部温度及应力应变的演化特征,揭示英安岩冻融损伤劣化的力学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英安岩呈现脆性破坏主要是由斜长石和石英的损伤劣化所引起的,其中斜长石和石英矿物晶体间产生的脆性裂纹以及两者游离态晶体颗粒的析出是英安岩劣化微裂隙扩展的关键因素,沿石英和斜长石晶体晶界结构所产生的脆性断裂是英安岩细观损伤延伸扩展的主要形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冻融循环过程中英安岩内部的温度变化响应及分布形态主要受细观结构控制,裂隙端部所产生的拉应力及剪应力集中区是裂隙延伸扩展的力学基础。
汪鑫郑达吴鑫泷姚青
关键词:冻融作用英安岩矿物分析细观结构
赣南古家营盆地英安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古家营盆地位于南岭构造带东部、钦杭结合带中段东侧,由于盆地内岩石出露不好,遭受强烈风化,所以长期被认为是中生代火山岩系一部分;前人曾对本区域火山岩做过研究,但由于缺少野外地质证据、岩石样品分析数据不全,岩石类型存有争议,...
张山
关键词:英安岩锆石U-PB年龄火山弧活动大陆边缘
文献传递
山东即墨马山粗面英安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2021年
山东即墨马山地区出露罕见的发育柱状节理的中酸性火山岩,对于其年代学及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鲜有讨论。岩石薄片与主量元素分析结果证明马山柱状节理火山岩属于粗面英安岩。利用LA-ICP-MS对马山柱状节理火山岩中的锆石进行UPb测年,确定其形成时间为113.2±1.3 Ma,属于早白垩世晚期。原位Lu-Hf分析获得锆石εHf(t)值范围为−19.5~−0.4,对应的二阶段模式年龄范围约为1.97~3.26 Ga,暗示其源区岩浆成生于古老地壳的熔融。马山粗面英安岩具有SiO_(2)和Al_(2)O_(3)含量较高,MgO含量低及富含碱的主量元素的特征。其稀土元素总量较低,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模式,Eu轻微负异常,Sr含量高而Y和Yb含量低。马山粗面英安岩的主微量元素显示其具有埃达克岩特征,推测其来源岩浆可能形成于燕山期华北东部区域性地壳增厚后下部老地壳的熔融。
朱晓青侯方辉侯方辉郭兴伟刘洪滨郭兴伟安郁辉李凤春
关键词:锆石U-PBLU-HF早白垩世埃达克岩
复杂构造条件下英安岩卸荷损伤演化对地下洞室稳定性影响研究
本文以LCRM水电站地下洞室为例,查明研究区地质背景、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以及天然地应力,以英安岩为研究对象,设计室内三轴加卸载-应变采集-声发射监测试验,揭示卸荷作用下岩石变形破裂机制、应力-应变关系、力学参数...
张元帅
关键词:英安岩卸荷损伤地下洞室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顾尚义
作品数:104被引量:669H指数:16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铅锌矿 重金属 稀土元素 冰期
毛健全
作品数:83被引量:434H指数:14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
研究主题:岩溶 地球化学 渗漏 金矿 渣场
汪洋
作品数:326被引量:1,964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研究主题:滑坡 地质意义 花岗岩 地球化学 大地热流
万国江
作品数:180被引量:2,847H指数:3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沉积物 湖泊 湖泊沉积物 地球化学 红枫湖
邓辉
作品数:194被引量:1,540H指数:20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滑坡 稳定性 数值模拟 稳定性分析 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