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6篇“ 草地生产力“的相关文章
氮磷添加对紫花苜蓿-羊草混播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2024年
为了明确施肥对混播草地产量稳定性的影响,在旱作基础上研究氮磷添加对内蒙古中西部轻度盐碱地紫花苜蓿-羊草人工混播草地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磷添加显著提高了混播草地中紫花苜蓿和羊草的产量,2021年9月和2022年6月混播草地豆禾总产量在施肥处理下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均为氮磷处理下的豆禾总产量最高,分别为3.57 t/hm2和4.55 t/hm2,较对照分别提高了59.38%和85.71%。(2)氮磷添加改变了混播草地中紫花苜蓿和羊草的产量占比。2021年6月,氮添加处理下羊草产量占比为56%;磷添加处理和氮磷添加处理下苜蓿产量占比高于羊草,分别为56%和54%。苜蓿的再生速度高于羊草,使得刈割后混播草地的产量占比发生明显改变。2021年9月,苜蓿产量占比在各处理中均超过76%。2022年6月,苜蓿产量占比在各处理中均超过87%。综上所述,氮磷添加可促使苜蓿-羊草混播草地产量增加。苜蓿作为优势种主导了混播草地的生物量,决定了混播草地产量的稳定性。
齐非李海港陈薇薇李轲刘锦昉
关键词:人工草地牧草产量混播
禾豆混播草地生产力、土壤养分和根际微生物研究进展
2024年
禾豆混播是人工草地建植的常用模式,具有明显的提质增产效应。本文综合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有关不同禾豆混播模式对生产力、根系构型、土壤养分及根际微生物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禾豆混播体系中植物—微生物—土壤三者的协同关系、建植混播草地及优质饲草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李菲德科加冯廷旭林伟山向雪梅魏希杰王伟
关键词:生产力土壤养分根系特征根际微生物
苜蓿混播方式及比例对混播草地生产力和稳定性的影响
2024年
为了探究适合科尔沁沙地的禾豆混播模式,将紫花苜蓿按8个水平(占单播量的5%,10%,15%,20%,25%,30%,35%,40%,B_(1)~B_(8))和2种方式(间行A_(1)和交叉A_(2))混播到2月龄的无芒雀麦草地,分析混播方式与混播比例对禾豆混播草地生产力和群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播方式对第3茬无芒雀麦产量影响显著,A_(2)处理显著高于A_(1)(P<0.05)。A_(1)处理1~3茬及全年苜蓿产量均高于A_(2),其中第3茬及全年苜蓿产量差异显著(P<0.05)。禾豆总产量除2茬A_(1)显著高于A_(2)(P<0.05)外,其余无显著差异。A_(2)处理2、3茬无芒雀麦相对密度(RD)和3茬相对产量(RY)显著高于A_(1)。苜蓿混播方式对各茬苜蓿RD和RY没有显著影响,而对全年苜蓿RY影响显著,A_(1)显著高于A_(2)(P<0.05)。A_(1)处理2茬及全年相对产量总和(RYT)显著大于A_(2)(P<0.05)。随着苜蓿混播比例增加,全年苜蓿产量、禾豆产量和RYT呈增长趋势,而无芒雀麦产量、无芒雀麦和苜蓿RD、RY均呈下降趋势。不同苜蓿混播比例下各茬无芒雀麦RY均小于1,而苜蓿RY均大于1。混播处理全年RYT均大于1,混播20%~40%苜蓿第3茬RYT>1。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A_(2)B_4组合最优,其次是A_(2)B_(3)组合。综合考虑牧草产量和群落稳定性,在固定播量的2月龄无芒雀麦草地上交叉混播15%~20%苜蓿较适宜。
张永亮滕泽郝凤于铁峰张玉霞
关键词:牧草产量群落稳定性
一种退化沙化草地生产力快速提升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草地植被恢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退化沙化草地生产力快速提升的方法。将草种与基质混合造粒,而后将其施入退化沙化草地中,进而使退化沙质草地植被快速恢复;本发明不仅解决了有机固体废弃物中矿质营养元素和有机质的回收利用...
吕林有王永翠闫庆忠李焕飞刘岩冀向海初雷赵艳谢春友褚东来张佳宁关冰石亮刘祉妤赵国军
一种用于草地生产力测定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草地生产力测定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包括箱体、箱盖和处理块,所述固定柱的顶部安装有喷水板,所述处理块的内部底壁安装有斜块,处理块的内壁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处理块的内部开设有储水槽,所述储水槽的内部顶壁...
李君勇马磊史楠楠熊小波郭亮亮李涛傅声雷
岩溶区多花黑麦草与光叶紫花苕混播草地生产力的评价被引量:2
2023年
试验为提高岩溶区冬闲田土种草牧草产量和营养品质,在岩溶区开展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与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不同混播比例种植试验研究。试验设置多花黑麦草100%(L_(100))、光叶紫花苕100%(V_(100))、多花黑麦草30%+光叶紫花苕70%(L_(30)V_(70))、多花黑麦草40%+光叶紫花苕60%(L_(40)V_(60))、多花黑麦草50%+光叶紫花苕50%(L_(50)V_(50))、多花黑麦草60%+光叶紫花苕40%(L_(60)V_(40))、多花黑麦草70%+光叶紫花苕30%(L_(70)V_(30))7个处理,测定株高、产草量、相对生长速率及种间竞争。结果表明,第1次刈割各混播比例的多花黑麦草比单播L_(100)株高提高了0.08%~10.20%,除L_(60)V_(40)外,其余混播比例光叶紫花苕的株高比单播V_(100)提高了1.56%~20.58%,各混播多花黑麦草总高度比单播L_(100)提高1.01%~5.00%。L_(40)V_(60)、L_(60)V_(40)多花黑麦草的年产草量均高于L_(100)。第1次刈割产草量占全年总产草量的35.40%~42.86%,第2次刈割产草量占24.02%~30.21%,第3次刈割产草量占30.60%~35.02%。第1次、3次刈割,各混播比例的产草量高于第2次刈割,多花黑麦草单播L_(100)产草量呈递减趋势。L_(30)V_(70)多花黑麦草和光叶紫花苕种间存在对资源的激烈竞争,存在一定程度的拮抗,产草量低于多花黑麦草单播L_(100)。研究表明,L_(60)V_(40)混播比例(13.5 kg/hm^(2)多花黑麦草+24.0 kg/hm^(2)光叶紫花苕)产草量最高,其产草量为17136.67 kg/hm^(2),土地利用率提高了21%,岩溶区选择多花黑麦草60%+光叶紫花苕40%进行混播较好。
雷会义何仕荣邹启凯汪宇孔光英黄兴胜安海全余芳
关键词:混播草地生产力评价多花黑麦草光叶紫花苕岩溶区
拉萨河谷禾豆混播草地生产力与种间关系研究被引量:7
2023年
为探究拉萨河谷农区禾豆混播人工草地生产力与种间关系,筛选最佳混播组合及比例,以小黑麦(×Triticosecale)、燕麦(Avena sativ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混播组合及7个混播比例试验。结果表明:4种混播组合及其混播比例处理的干草产量与禾草单播或箭筈豌豆单播无显著性差异;‘中饲828’小黑麦和箭筈豌豆混播比6∶4和3∶7处理下禾豆相对产量、相对密度均大于1,表明种间相容性好、竞争小,产生混播优势;相对重要性分析表明,禾草所占比例越大,总产量越高。相关性分析表明,混播草地种间竞争以及种间促进现象同时存在,总体呈现禾草抑制箭筈豌豆生长的现象。此外,禾草、箭筈豌豆均表现为以扩张种群数量、增加空间面积的方式获取更多资源。
权欣武俊喜杨培志余成群钟志明呼天明
关键词:小黑麦混播生产力种间关系
围栏封育对藏北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2023年
近年来,随着藏北高原气候变化,草地碱化、盐渍化、沙化、荒漠化现象日趋严重,天然草地逐年退化,植被覆盖度急剧降低,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围栏封育作为一种有效的草原保护管理措施,在藏北高原植被恢复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为了探究不同封育年限管理措施对藏北草地生产力的影响,在那曲镇十四村选取2块样地,通过自然条件生长发育,在2021年~2023年每年地上生物量最高时,测定各样地植被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鲜草产量)。结果表明:围栏封育能够有效提高围栏封育样地的草地植被高度、盖度及鲜草产量,且草地生物量随着年份的推移呈现增加的态势。
妹妹张海鹏旦久罗布严俊马登科王有侠
关键词:天然草地围栏封育生物量
中国天然草地生产力遥感估算及其时空变化成因研究
草地在陆地碳循环、水源涵养及食物供给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是草地资源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人类为减缓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往往优先考虑储存在树木中的碳,而草地的作用及价值通常被低估。草地生产力的提高或生物量的积...
侯蒙京
关键词:天然草地NPP遥感
基于CLM5.0的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地生产力模拟参数优化
2023年
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作为评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植被质量的重要指标,其精准估算对于草地生态系统保护有着重要作用。陆面过程模型可对大范围NPP进行时序模拟,但受限于对植被生理生化特性的认知,应用于目标区域时,模型参数的默认设定会引起模拟偏差。为了使模型适用于呼伦贝尔草地生产力模拟,该研究基于CESM(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框架下的最新陆面过程模型CLM5.0(the community land model 5.0)开展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并采用DREAM(differential evolution adaptive metropolis)算法对最敏感的10个参数进行优化调整,最后将参数优化后的模型应用于呼伦贝尔草地NPP模拟。结果表明:1)对草地NPP模拟最敏感的是呼吸作用类参数,如冠层叶顶维持呼吸基率的截距参数、凋落池到土壤有机质池转移的呼吸分数,其次是碳循环类参数,如叶片碳氮比、细根碳氮比。2)叶片碳氮比与气孔导度参数优化后的后验概率分布为高斯分布,表明该优化为良性约束,反映了碳氮关联参数与呼吸作用参数对于优化模型模拟的有效性。3)参数针对性优化有效提升了CLM5.0对呼伦贝尔草地生产力的模拟性能,NPP年总量相对误差由33.82%降低至10.97%,且应用于在不同类型草地NPP模拟时,其相对误差分别降低了5.62%、8.06%、9.03%。该研究结果可为CLM5.0应用于呼伦贝尔地区的草地生产力模拟提供参考,对合理评估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具有积极作用。
杨倩杨倩欧阳光洲朱小华刘伟王昆
关键词:参数优化呼伦贝尔草地

相关作者

程积民
作品数:298被引量:3,555H指数:3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黄土高原 黄土丘陵区 典型草原 本氏针茅 半干旱区
雷添杰
作品数:141被引量:42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遥感 干旱 影像 灾情信息 洪涝灾害
韩国栋
作品数:301被引量:3,084H指数:34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荒漠草原 放牧强度 放牧 载畜率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
马玉寿
作品数:393被引量:2,704H指数:35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
研究主题:人工草地 黑土型退化草地 青海草地早熟禾 退化草地 高寒草甸
李世雄
作品数:167被引量:1,009H指数:19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
研究主题:人工草地 青海草地早熟禾 高寒草甸 群落特征 黑土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