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4篇“ 菌草技术“的相关文章
菌草技术
菌草技术是为扶贫和保护生态环境从“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有技术。为适应世界各国菌草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们把菌草技术研究及其应用的主要成果整理成此书。为让读者能直观了解菌草技术及应用概况,本书以图片为主,全书...
林占熹
“一带一路”背景下科技援外实践与思考——以福建省菌草技术援外为例
2024年
聚焦福建省科技援外实践,梳理福建技术援外20年的工作成效。运用个案研究法,基于菌草技术在科技援外上的成功经验的梳理,介绍分析福建省科技援外的工作实际。为加大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和地区科技援外的力度、促进受援地经济水平提高、拓展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和地区国际技术转移的深度,从构建机制和健全体系两方面提出提高福建省科技援外质量的建议。
曹安琪
关键词:国际技术转移
共生式国际发展合作新范式下的中国对外技术援助——以菌草技术援外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传统技术援助是国际发展援助的重要形式之一,并随着国际发展援助向国际发展合作的演化而呈现转型升级之势。中国对外技术援助特别是农业技术援助在中国引领全球发展新态势下表现亮眼,在中西援助范式比较视野下独具特色。发达国家主导的南北援助固守一种寄生式国际发展援助旧范式,极易导致援助依赖或援助负担。旧范式下的传统技术援助受制于供给驱动、单向灌输、制度导向、最佳实践等模式,其有效性存在争议。相较而言,南南合作框架下的中国对外援助正在或已然开创一种共生式国际发展合作新范式,有望兼顾发展有效性和合作可持续性。新范式下的中国对外技术援助内含供需对接、多向交流、发展导向、在地实践四大机制,致力于“授人以渔”。菌草技术援外既是新范式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援外扶贫的品牌项目,对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与全球发展议程具有重要意义。
王翠梅
关键词:技术援助范式创新中国对外援助
多媒体在菌草技术援外项目推广中的应用与优化对策
2023年
多媒体技术凭借其多元化传播媒介相结合的强大功能,深入应用于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大数据和移动终端的广泛应用,对国际商务合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国际商务合作的理念需要更新,合作的方式、方法和工作流程也需要更新。该文以菌草技术援外项目为例,探讨多媒体在新时代国际商务合作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关应对举措。
朱洛佳李芮蓝
关键词:多媒体菌草技术国际商务
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技术推广的生成逻辑与关键机制——基于“菌草技术推广”的扎根理论分析
2023年
作为中国特有的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技术,菌草技术推广在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对外援助、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菌草技术推广模式的理论研究却滞后于实践。基于扎根理论,借助Nvivo11软件对菌草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的相关政策、新闻报道、文献和访谈等文本资料进行编码,进而揭示菌草技术成功推广的形成机制以及内在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起综合开发利用技术有效推广的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娴熟、组织氛围、社会期望、政府态度是促进菌草综合开发利用技术成功推广的重要因素,影响因素可以进一步解析为技术、组织、环境3个维度;综合开发利用技术推广也会反向作用于技术娴熟、组织氛围、社会期望和政府态度;技术娴熟和组织氛围相互影响,政府态度和组织氛围相互影响,社会期望和技术娴熟相互影响。基于此,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技术推广的关键机制在于充分考虑技术、组织和环境不同层面要素之间的联动匹配,做到“组织-政府-社会”三方协同合作。研究结论将菌草技术推广实践理论化,为其他综合开发利用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谢晓佳林欣怡郑义刘朋虎
关键词:扎根理论农业技术推广
生计资本对农户菌草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
2022年
基于福建、宁夏、甘肃三省的调研数据,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t模型和ISM模型,实证分析生计资本对农户菌草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及其层级结构。研究发现:农户菌草技术采纳意愿的显著影响因素共9个。其中,风险承受能力和技术效益认同度是表层直接因素,家庭耕地面积、家庭牲畜数量、家庭年收入、农业技能水平、参加合作社和技术掌握能力是中层间接因素,受教育程度是深层根源因素。据此提出,应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以增强农户风险承受能力,宣传菌草产品附加值以提升农户技术效益认同度,加大农村教育培训力度以提升农民综合素养等,从而提升农户菌草技术采纳意愿,推进菌草产业可持续发展。
黄洋萍郭楠郑子健阮晓菁
关键词:生计资本农户
菌草技术在顺昌县少数民族村落的推广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近年来,菌草技术成果在顺昌县少数民族村的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提高农户收入,助力乡村振兴。本文介绍了菌草技术在顺昌县的技术应用模式和推广模式,并提出发展建议。
李晶林占熺林冬梅刘艳玲林桂荣严飞
关键词:菌草技术
新手口译员的多维适应与选择 ——以一带一路菌草技术培训班现场口译实践为例
生态翻译学作为翻译研究的新兴范式正不断吸引译界人士的关注,该理论以生态视角对翻译进行纵观的整体性研究,明确提出译者在翻译活动的主体性地位,并站在译者角度对翻译的环境、过程、适应与选择等方面做出新的描述和解读。本文是一个实...
林锦春
关键词:口译生态翻译学译者中心
文献传递
黄河沿岸治理中的菌草技术推广模式评价
黄河是我国最为严重水土流失地区之一,脆弱的生态环境已严重影响到当地人民的生产与生活。从2013年开始,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黄河沿岸多个地区开展了菌草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的示范推广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菌草...
林良辉
关键词:黄河沿岸生态治理菌草技术农业技术
文献传递
中国菌草技术,助力全球减贫
2017年
源自中国福建的菌草技术再次走进联合国15月20日,“实现2030计划:加强发展中国家通过菌草技术发展可持续农业以减轻贫困和促进生产性就业能力”研讨会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福建农林大学菌草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焙在会上为菌草技术做全球推介。
王凡凡王文清
关键词:菌草技术减贫首席科学家可持续农业就业能力

相关作者

林占熺
作品数:274被引量:747H指数:16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
研究主题:菌草 灵芝 灰树花 菌草栽培 栽培
林冬梅
作品数:111被引量:406H指数:14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
研究主题:菌草 菌草栽培 灵芝 灵芝多糖肽 杏鲍菇
郑金英
作品数:28被引量:143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菌草技术 农业产业化 农业标准化 农业合作 农产品出口
曹秀明
作品数:13被引量:59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
研究主题:菌草 菌草栽培 灰树花 猴头菌 子实体
杨新国
作品数:117被引量:842H指数:18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
研究主题:荒漠草原 人工柠条林 中间锦鸡儿 柠条 种子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