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9篇“ 葡萄炭疽病“的相关文章
- 植物微生态制剂对葡萄炭疽病田间防效试验
- 2024年
- 绿地康3号是一种植物微生态制剂,在葡萄健康枝干、叶片和果实上分离得到的有益内生芽孢杆菌,采用现代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发酵后,按比例组合配备成具有防病、增产、改善品质效能的液体菌剂。本研究旨在评估在减少40%化学农药使用量情况下,加入不同浓度的绿地康3号对葡萄炭疽病的田间防效。通过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对比绿地康3号400倍和绿地康3号600倍与常规农药对阳光玫瑰葡萄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减少40%化学农药使用量,用绿地康3号400倍与化学农药一起喷施对葡萄炭疽病的防效与单独施用化学药剂的防效相当,且对葡萄生长和品质无不良影响。实现了植物微生态制剂与化学药剂的优势互补,在减药的基础上,增加葡萄产量、提高果实品质的效果。
- 张薇李燕付学池李蕊王录俊
- 关键词:葡萄炭疽病田间防效
- 宁夏地区葡萄炭疽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2024年
- 为明确宁夏地区葡萄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差异,于2022年6月至10月对宁夏地区葡萄炭疽病病样进行采集分离,通过形态学鉴定、致病性测定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确定其病原菌种类;通过测定不同菌株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确定最优碳氮源、最适pH及致死温度。研究表明,宁夏地区葡萄炭疽病的主要病原为毁灭炭疽菌(Colletotrichum destructivum)、果生刺盘孢(C.fructicola)和暹罗刺盘孢(C.siamense)。毁灭炭疽菌最适菌丝生长和产孢的碳源为可溶性淀粉和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和乙酸铵;果生刺盘孢最适菌丝生长和产孢的碳源为麦芽糖和蔗糖,氮源为酵母膏和胰蛋白胨;暹罗刺盘孢最适菌丝生长和产孢的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乙酸铵和蛋白胨。各菌株均在pH为4~10时生长良好,致死温度均为52℃。500 g/L氟啶胺悬浮剂对暹罗刺盘孢和果生刺盘孢抑菌活性最佳,EC_(50)值分别为0.3244μg/mL和0.3869μg/mL。综上,毁灭炭疽菌、果生刺盘孢和暹罗刺盘孢是葡萄炭疽病的主要病原菌,且不同炭疽菌菌种间生物学特性差异较大,该结论可为葡萄炭疽病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蒋朝阳于泽洋杨花顾沛雯
- 关键词:系统发育分析生物学特性
- 中国滇西地区葡萄炭疽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杀菌剂筛选
- 2024年
- 本研究旨在弄清滇西地区葡萄炭疽病的病原菌及筛选有效抑制病原菌的杀菌剂.从云南西部不同地区采集葡萄病叶样品,通过分离培养和纯化共获得13株真菌纯培养,经离体叶片接种证病试验验证,其中7株刺盘孢真菌(编码PT23-01~PT23-07)为葡萄炭疽病的致病菌.通过PCR扩增获得这7个致病菌株的内转录间区(ITS)、肌动蛋白、钙调蛋白、组蛋白3和β-微管蛋白2基因(ACT,CAL,HIS3,TUB2)序列并提交到NCBI GenBank,用Megablast软件在线进行Blast-n比对结果显示,这7个菌株与刺盘孢属相应种类的相似性分别达到99.27%~100%.进一步用MEGA7.0构建基于4个蛋白基因的系统演化树分析,其显示PT23-01,PT23-03,PT23-04和PT23-05与盘长孢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jo.3)聚于同一末端分枝(BT=100),PT23-2和PT23-07与果生刺盘孢(C.fructicola AV103)处于同一分枝(BT=94),而PT23-06则与暹罗刺盘孢(C.siemense ABS125375)聚为同一分枝(BT=98),这与Blast-n比对的结果一致.在所鉴定的3种病菌中,C.gloeosporioides是优势病原菌,从滇西各地区样品中均被分离到;而C.siemense在文献中尚未见有侵染葡萄的报道,是导致葡萄炭疽病的一种新病原菌;本研究简要地描述了这3种病菌的形态特征.通过菌落生长法测定,8种供试杀菌剂都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盘长孢刺盘孢的菌落生长,不同供试药剂对同一种菌的抑菌效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25%甲硫乙唑醇SA和30%苯甲吡唑脂SA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率分别达92.25%和95.87%(p<0.01),EC 50值分别为1.103 mg/mL和1.521 mg/mL.室内测定结果显示,两种药剂对葡萄炭疽病也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控病率分别达到85.03%和91.54%(p<0.01).本研究结果为滇西地区葡萄炭疽病的正确诊断鉴定和有效控制奠定了科学基础.
- 苏奇倩何鹏搏何俊张华玲周会明冯之俊谢艳兰苏向宇于龙凤谭万忠
- 关键词:葡萄炭疽病杀菌剂筛选
- 葡萄炭疽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 2023年
- 葡萄炭疽病又名葡萄晚腐病,是一种真菌性果实病害。该病害在多雨年份发病严重,个别品种甚至绝收,对果农造成一定的损失,近年来,该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了解并掌握葡萄炭疽病的发病规律和有效的防治方法,对葡萄生产有重要指导意义。
- 袁洪丰
- 关键词:葡萄炭疽病葡萄生产发病规律果实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真菌性
- 葡萄炭疽病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
- 由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spp.)真菌导致的炭疽病是葡萄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在世界范围内葡萄产区广泛发生。该属真菌可侵染果实、叶片和枝条等部位,引起果实腐烂、枝条枯死等症状。近年来,随着宁夏地区葡萄种植面...
- 蒋朝阳
- 关键词:葡萄炭疽病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比较化学防治生物防治
- 葡萄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控药剂筛选被引量:2
- 2023年
- 从发病的‘红地球’葡萄果实上分离得到36株真菌,确定葡萄炭疽菌为优势种,且编号PTTJ033被鉴定为炭疽菌属葡萄炭疽菌(Colletotrichum viniferum)。选择生产上常用的6种杀菌剂对葡萄炭疽菌株进行室内药剂筛选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杀菌剂的抑菌效果排序为: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吡唑醚菌酯>二氰蒽醌>代森锰锌;田间试验的防效排序为: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00倍>430g·L^(-1)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500倍>450g·L^(-1)咪鲜胺水乳剂1500倍>22.7%二氰蒽醌悬浮剂800倍>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由此可见,本研究中三唑类药剂的杀菌效果显著优于其他药剂,将为葡萄炭疽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 张新龙张国福杨素梅金岩张耀中范昆付丽
- 关键词:葡萄炭疽病病原菌鉴定药剂筛选
- 江苏省葡萄炭疽病菌群体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 2023年
- 为明确江苏省葡萄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群体对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戊唑醇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和抗性水平,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来自江苏省7个地区的68株葡萄炭疽病菌对上述4种药剂的敏感性,建立敏感基线,并分析菌株抗性水平和抗性频率。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戊唑醇对供试68株葡萄炭疽病菌的EC_(50)范围分别为0.03~1.20、0.05~3.48、0.14~1.20 mg/L和0.50~12.30 mg/L;对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和咯菌腈的敏感基线分别为(0.53±0.032)(1.00±0.15)mg/L和(0.38±0.024)mg/L。68株菌株对戊唑醇的EC_(50)平均值为3.61 mg/L,因敏感性频率分布不符合建立敏感性基线要求,故未建立敏感性基线。供试菌株对苯醚甲环唑均表现为敏感,对吡唑醚菌酯和咯菌腈呈现一定的低抗水平,抗性频率分别为4.41%和3.03%;对戊唑醇呈低抗和中抗水平,抗性频率分别为16.18%和5.88%。该研究为防控江苏省葡萄炭疽病提供了理论指导。
- 闫莉春钱亚明王西成王壮伟王博吴伟民
- 关键词:杀菌剂抗药性
- 福安巨峰葡萄炭疽病发生特点与绿色防控技术
- 2023年
- 通过2018~2021年在福安市赛岐镇苏阳村、象环村、松罗乡龙沃村、晓阳镇首洋村等地巨峰葡萄园观察调查,初步掌握了巨峰葡萄炭疽病的发生特点。主要危害葡萄果实,在果实着色期至成熟期发生,高温高湿、多雨天气有利于该病发生,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雨后易积水、环境潮湿、栽培过密、通风透光差、有机肥施用量少等果园发病较重。采取农业防治、生态调控、避雨栽培、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能够有效控制炭疽病的发生危害。
- 林武
- 关键词:巨峰葡萄炭疽病
- 葡萄炭疽病菌防治技术研究
- 2023年
- 本研究旨在通过室内药剂筛选结合田间试验,确立葡萄炭疽病的防治方法,阐明化学杀菌剂和微生态制剂的促生防病效果。利用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对葡萄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viniferum)菌丝生长有抑制效果的化学药剂,选用其中3种抑制效果最好的药剂结合氟菌·肟菌酯及微生态制剂绿康威在贵州省三都县进行田间防效试验。实验室药剂筛选结果表明:代森锰锌、丙森锌、咪鲜胺、苯甲·丙环唑、吡唑·福美双对C.viniferum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达95%以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氟菌·肟菌酯、咪鲜胺与绿康威混合施用对葡萄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高达96.7%,其次是氟环唑、咪鲜胺和绿康威混施以及氟环唑和咪鲜胺混施,防效均在95%以上。部分处理还能够显著增加果实单穗质量、p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叶片长度。代森锰锌、丙森锌、苯甲·丙环唑、氟环唑和咪鲜胺能显著抑制葡萄炭疽病菌的菌丝生长;苯甲·丙环唑、氟环唑和咪鲜胺分别与绿康威混和施用,在实际生产中能够较好地防治葡萄炭疽病。
- 陈晨廖佳兴王琦
- 关键词:葡萄炭疽病
- 山东省葡萄炭疽病的发生情况与防治方法被引量:1
- 2022年
- 山东省是我国葡萄的主产区之一,但是目前关于山东省葡萄炭疽病发生情况未具有全面的调查。本研究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在山东省济南、临沂、烟台、济宁、淄博、潍坊市进行葡萄炭疽病的病害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山东省葡萄炭疽病的发生情况,并提出防治方法。
- 陈徐飞胡海瑶卯明成龚慧玲付学池李燕王琦
- 关键词:病害调查葡萄炭疽病
相关作者
- 刘长远

- 作品数:188被引量:780H指数:15
-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葡萄 葡萄霜霉病 辣椒疫病 葡萄白腐病 葡萄霜霉病菌
- 王英姿

- 作品数:199被引量:779H指数:15
- 供职机构: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复配 复配杀菌剂 田间防效 葡萄霜霉病 组合物
- 梁春浩

- 作品数:135被引量:586H指数:14
-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葡萄 葡萄霜霉病菌 葡萄白腐病 花生网斑病 葡萄霜霉病
- 吉沐祥

- 作品数:403被引量:914H指数:16
- 供职机构: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草莓 杀菌剂 大棚草莓 咪鲜胺 水稻
- 赵奎华

- 作品数:121被引量:748H指数:15
-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葡萄 葡萄白腐病 葡萄炭疽病 葡萄霜霉病菌 黄瓜黑星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