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38篇“ 蒿属“的相关文章
一种绢种子专用清选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绢种子专用清选机,包括盖板,盖板的两侧设置有侧板,侧板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底板,底板的底端设置有振动组件,底板的上表面两端对称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的内侧设置有清洁机构,固定柱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柱的中部设置...
魏鹏李有政张妤柯梅侯钰荣兰吉勇李超宫珂康帅徐雪娇
6种绿绒植物的近红外光谱快速鉴别
2025年
目的基于近红外光谱建立物种鉴别模型,实现全缘叶绿绒、五脉绿绒、多刺绿绒、红花绿绒、杂交绿绒、总状绿绒的快速鉴别。方法收集48个居群的6种绿绒植物,共1735份,利用近红外积分球漫反射和近红外光纤探头2种光谱采集方式,Python软件建立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随机森林、极限树和TQ Analysis软件自带的距离匹配与判别分析的物种鉴别模型,筛选判别模型。结果所建模型均能鉴别6种绿绒植物,以近红外光纤探头的光谱数据为参数结合Python软件所建立的SVM模型分类效果最好,其识别率、预测率、外部验证集识别率分别为99.68%、98.47%、97.98%。结论近红外光谱可快速鉴别绿绒植物,为其质量评价与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罗西冯丹臧利艳孙菁
关键词:物种鉴别近红外光谱化学计量学
榆林沙区四种常见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
2024年
以毛乌素沙地南缘榆林沙区的四种(Artemisia Linn.)植物花粉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镜(SEM)技术,对其花粉形态详细观察。结果表明:四种花粉粒的形态具有高度一致性,符合花粉的形态特征,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种间差异性,经方差分析,极轴、赤道轴长度、其比值P/E及表面纹饰刺长差异显著(P<0.05)。极轴和赤道轴长度排序为大籽>黑沙>白沙>黄花;极轴和赤道轴长度比值P/E排序为黄花>白沙>黑沙>大籽;表面纹饰刺长及由密到疏的排列顺序为:黑沙>白沙>大籽>黄花,依次出现退化。这些种间细微差别可以作为古植物孢粉鉴别和现代植物种间分类的参考依据,也可为探索亲缘关系较近的四种植物种间进化关系及其过敏提供孢粉学依据。
乔占国吴娇娇汪芳宛涛王杰暴彦灼
关键词:花粉形态花粉粒蒿属
内蒙古三个城市及农村地区的变应性鼻炎花粉致敏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内蒙古自治区3个中心城市及农村地区花粉的播散规律以及所诱导的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临床致敏特征。方法2019年3—10月期间,在内蒙古3个中心城市(赤峰、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及农村地区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和面对面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疑似AR患者的筛选,并为其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以确诊,同时对3个地区进行花粉监测,分析花粉的分布规律以及临床致敏特征。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处理。不同年龄、性别、地区、民族之间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采用Spearman检验描述相关性分析,多个样本阳性率的两两比较用Bonferroni法。结果6393名被调查者中有1093例被确诊为AR,确诊AR患病率为17.10%(1093/6393),其中花粉诱导型鼻炎(pollen-induced allergic rhinitis,PiAR)的患病率为10.97%(701/6393),占比为64.14%(701/1093);高发年龄在青年组(20~39岁),占比46.94%(329/701);女性确诊患病率高于男性(11.35%vs.10.64%,χ^(2)值为12.304,P<0.001);少数民族患病率高于汉族(13.01%vs.10.65%,χ^(2)值6.296,P=0.008);城市患病率也明显高于农村(18.40%vs.5.50%,χ^(2)值10.497,P<0.001);内蒙古3个地区患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赤峰6.06%、呼和浩特13.46%、鄂尔多斯16.39%,χ^(2)值为70.054,P<0.001);PiAR的临床症状以喷嚏(95.58%)、鼻塞(91.73%)和鼻痒(89.30%)为主;合并疾病中,过敏性结膜炎占79.60%(558/701),慢性鼻窦炎占55.63%(390/701),哮喘占23.25%(163/701);花粉致敏模式主要是多重致敏,其合并其他过敏原过敏诱发的临床症状频次及临床疾病占比较单一花粉致敏的多;3个地区花粉的播散期均为6—10月份,于夏季8月份呈现峰值状态;PiAR患者临床症状出现频次高峰时间比花粉浓度高峰时间提早约2周,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性(R=0.7671,P<0.001)。结论植物花粉�
李椿莹刘晓佳徐海侠付强许栋岳崔晓波刘戟宋柏龙郑铭欧阳昱晖王向东刘晓玲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皮肤点刺试验蒿属花粉
黄花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治疗花粉过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2024年
目的评价黄花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治疗花粉致敏季节性变应性鼻炎(SAR)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SAR患者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确诊为花粉AR患者148例,纳入随机、安慰剂、双盲平行对照研究。所有患者经皮肤点刺试验(SPT)证实均适合接受SLIT,其中舌下免疫治疗(SLIT)组(n=74)予以黄花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含服治疗,按需辅以对症治疗(ST);安慰剂组(n=74)舌下含服安慰剂,按需辅以抗组胺药物及局部激素疗法。以鼻症状总积分(TNSS)、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变应性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QLQ)评分及Th17/Treg免疫平衡状况作为有效性评价指标,以不良事件发生状况作为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治疗9个月后,同安慰剂组比较,SLIT组在TNSS、VAS及RQLQ的评分改善方面效果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LIT组Th17细胞百分比和血清IL-17的表达均较安慰剂组降低,Treg细胞百分比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均较安慰剂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在试验周期内共观察到39例次不良事件,绝大多数为轻度、一过性的不良反应,极少有中度不良反应,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无不良转归。结论黄花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特异性免疫治疗花粉致敏AR患者,对控制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有较好效果,且未增加不良反应。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Th17/Treg免疫平衡实现的。
侯红枝辛学东徐海侠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花粉症
基于药用植物亲缘学的蒙古族药材药味、药性及传统功效探究被引量:1
2024年
Artemisia植物是菊科药用植物中最为丰富的类群之一。基于药用植物亲缘学的理论基础,该研究采用系统发育分析、关联分析等方法对蒙古族药材的植物亲缘关系、药性、药味、化学成分、传统功效进行了系统梳理,深入讨论了其中的关联及规律。结果表明,蒙古族药材依据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可分为2个主要类群。第一个类群为艾组Sect.Artemisia,该组药味以苦味为基础,且多具有辛味,温性药物占比85.71%;第二个类群为非艾组,包括莳萝组Sect.Absinthium、艾组Sect.Abrotanum、龙组Sect.Dracunculus和牡组Sect.Latilobus的药用植物,药味以苦味为主,且偏寒性药物占比80%。化学成分与药味分析显示:药用植物含有丰富的挥发油类、黄酮类、萜类、苯丙素类等成分。其中,挥发油类成分是药用植物独特气味的重要来源。药性与传统功效分析显示:在设定分析参数下运算,可得到8条蒙古族药材药性与传统功效的关联规则。其中,寒性蒙古族药材与感冒发烧、凉性蒙古族药材与呼吸系统疾病、温性蒙古族药材与妇科疾病的关联规则在各自药性组内提升度分值最高。研究为建立药用植物亲缘学与药材的药味、药性及传统功效之间的新联系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
黄聪颖刘昊临畅佳音孟祥玺冯潇纬庄亚风陈星雨李旻辉
关键词:药性药味茵陈蒿
一种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1)将所述植物的外植体在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丛生芽;2‑1)将所述丛生芽在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未生根的幼苗;或1‑2)将所述植物的外植体...
马婷玉丁自勉向丽师玉华
植物花粉过敏原、应用及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花粉过敏原,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所述植物花粉过敏原为热休克蛋白70kDa,所述热休克蛋白70kDa的氨基酸序列如SEQNO.1所示,编码所述热休克蛋白70kDa的基因的碱基序列如SEQNO.2...
欧阳昱晖张罗许昭俊杨军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过敏性植物识别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过敏性植物识别方法及系统,涉及植物识别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系统包括采集植物图像的多光谱采集终端、对植物图像进行处理的图像处理模块、识别过敏性植物的深度学习识别模块和存储数据的数据存储...
王晓强李少波郭利彪红英王志国
花粉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建立花粉致敏的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方法将12只无病原体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模型组,模型组小鼠每周致敏1次,致敏4次后于第25~29天连续滴鼻激发5 d。在第30天时,检测小鼠气道阻力和肺部顺应性后,杀鼠取材检测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otal immunoglobulin E,T-IgE)和大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pecific immunoglobulin E,sIgE)水平,检测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细胞因子含量,进行肺组织病理评估分析、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 analysis,WB)。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模型组小鼠气道阻力升高,肺部顺应性下降;血清中T-IgE、sIgE和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5、IL-9、IL-13的含量均显著升高。肺组织苏木精和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及高碘酸希夫(periodicacid-schiff reaction,PAS)染色分析发现,模型组小鼠支气管狭窄、炎症细胞浸润、肺部结构破坏、杯状细胞增生。WB分析发现,模型组小鼠的sIgE抗体主要与分子量为9 kDa~70 kDa的蛋白质结合,花粉过敏患者血清sIgE抗体主要与分子量为28 kDa和70 kDa的蛋白质结合。结论本研究建立了花粉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其可用于花粉过敏性哮喘发病机制和特异性免疫治疗相关研究。
郑卉爽李俊达茹一尚腾泽关凯
关键词:过敏性哮喘动物模型蒿属花粉

相关作者

贺学礼
作品数:327被引量:1,815H指数:23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
研究主题:AM真菌 土壤因子 深色 物种多样性 内生真菌
林有润
作品数:45被引量:44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研究主题:菊科 蒿属 蒿属植物 植物园 植物区系
孙会忠
作品数:117被引量:450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扫描电子显微镜 菌株 烟草 绢蒿属 生防菌
王铁娟
作品数:71被引量:381H指数:12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蒿属 白沙蒿 RAPD 科尔沁沙地 差不嘎蒿
昝珂
作品数:185被引量:834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研究主题:吡咯里西啶生物碱 风险评估 冬虫夏草 高效液相色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