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篇“ 藻类病毒“的相关文章
海洋藻类病毒与赤潮防治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赤潮灾害不仅在较大程度上直接破坏了海洋环境稳定的生态系统,更是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了海洋体系,导致海洋生物锐减。海洋藻类病毒能够通过水平基因的转移和变化来操控海洋藻类或浮游生物等的基础代谢活动,裂解藻类控制赤潮,造成大面积的海洋赤潮灾害发生。在此背景下,本文探究了海洋藻类病毒和赤潮之间的密切关系,分析海洋藻类病毒前提下赤潮发生的区域性、单一性和时间性特征,并针对海洋藻类病毒以及赤潮发生的原因进行根本性探究,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海洋藻类病毒和赤潮防治的相关策略,旨在为我国海洋藻类病毒与赤潮防治水平的快速提高带来更多参考和启迪。
赵天河
关键词:海洋藻类赤潮
海洋藻类病毒与赤潮防治被引量:1
2012年
病毒是海洋中丰度最高的生物,全球海洋中大约有1030个病毒,海洋病毒的宿主包括从细菌到大型海洋生物等几乎所有的海洋生物.海洋病毒在调控种群结构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病毒可以通过水平基因转移来操控宿主的代谢活动.藻类病毒能够通过裂解藻类从而起到控制赤潮的作用.随着藻类病毒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分离到大量的藻类病毒,包括双链或单链的DNA病毒及RNA病毒,其分布于细胞质或细胞核中.本文简要概述了海洋病毒研究方面的发展现状,及海洋病毒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集中综述了藻类病毒(包括原核藻类病毒和真核藻类病毒)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海洋藻类病毒与赤潮生物的关系.介绍了藻类病毒在赤潮控制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展望了藻类病毒调控赤潮的前景.我国在藻类病毒方面的探索研究还只是刚刚起步,研究藻类病毒的前景十分广阔.
柏仕杰王慧郑天凌
关键词:海洋病毒藻类病毒赤潮生态环境
海洋藻类病毒多样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
2012年
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藻类病毒在微生物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为病毒在治理赤潮藻华问题方面具有诸多优势,所以利用藻类病毒治藻已成为一个热点的研究方向。目前已分离鉴定出许多种类的藻类病毒,并且人们对藻类病毒的实际应用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发现病毒在实际的生态系统中作用比较复杂。于是,针对藻类病毒生态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众所周知,藻类病毒的遗传多样性极其丰富,但其分布是否具有全球性,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检测和分析等都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本综述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藻类病毒研究的相关进展和本实验室开展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了概述,尤其对藻类病毒的生态分布、遗传多样性、研究中所涉及的靶基因及主要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提出海洋藻类病毒的研究展望。旨在为藻类病毒生态学、赤潮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陈章然郑伟郑伟
关键词:多样性藻类病毒海洋环境
保持病毒活性的高通量切向流分离海洋藻类病毒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持病毒活性的高通量切向流分离海洋藻类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在4~8℃的低温和暗室条件下进行一级过滤,去除直径大于0.2μm的非病毒性颗粒或细菌;然后经切向流系统进行浓缩处理,可获得粗浓...
杨季芳吴庆喜程凯陈吉刚
文献传递
溶藻细菌噬菌体和抗噬菌体溶藻细菌的研究及夏门海域藻类病毒的多样性分析
海洋病毒可以通过直接侵染并裂解有害赤潮藻控制赤潮的发生与消亡,也可以通过间接调节溶藻细菌的动态变化来影响赤潮的生消过程。本论文拟通过对溶藻细菌噬菌体和抗噬菌体溶藻细菌的研究及厦门海域病毒群落结构的分析,完善“浮游植物-细...
蔡雯蔚
关键词:海洋病毒溶藻细菌噬菌体藻类病毒
保持病毒活性的高通量切向流分离海洋藻类病毒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持病毒活性的高通量切向流分离海洋藻类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在4~8℃的低温和暗室条件下进行一级过滤,去除直径大于0.2μm的非病毒性颗粒或细菌;然后经切向流系统进行浓缩处理,可获得粗浓...
杨季芳吴庆喜程凯陈吉刚
海洋微藻类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初探
病毒感染、杀死和裂解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普遍现象,且病毒感染是导致浮游植物自然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病毒控制着浮游植物群落的丰度和结构,并对赤潮的生消起着调控作用。一个可能的假设就是藻类病毒可以用于...
张彦锋
关键词:海洋微藻浮游植物病毒感染微生物学
文献传递
藻类病毒与宿主之间微生态关系被引量:3
2009年
病毒感染、杀死和裂解微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普遍现象,在自然海洋环境中,有多种因素可以导致浮游植物细胞的损失,其中微藻的自然死亡(即细胞裂解)率是导致微藻损失的一个重要因素。由病毒介导的宿主死亡不仅可影响藻类物种的种间演替,也可能会影响种内演替、藻类群落的丰度及多样性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病毒可以通过减少宿主种群数量或防止藻类宿主种群数量达到高峰的方式来控制浮游植物动力学指标。因此,藻类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赤潮动力学和感染的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病毒具有高度特异性宿主范围的发现拓展了我们对微藻种群动力学过程的认识。本文从病毒-微藻稳定感染系统模型、病毒对微藻种群动力学的调节、病毒介导的微藻死亡、宿主对病毒侵染的防御以及影响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环境因素等方面综述微藻类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关系。
刘静雯董双林张稚兰张彦锋
关键词:海洋病毒
藻类病毒研究40年被引量:28
2003年
综述了藻类病毒研究40年来的重要发现。前期研究着重于病毒的分离和生物学特性,20世纪80年代后一度研究陷于停顿,90年代发现蓝藻病毒在海洋中的重大生态意义后,近年来又掀起藻类病毒研究的热潮.我国在藻类病毒方面的探索研究还只是刚刚起步,由于水体的丰富多样,以及"水华"和"赤潮"的严重爆发,我国研究藻类病毒的前景十分广阔.
赵以军裴达石正丽程凯
关键词:藻类病毒噬藻体
武汉东湖浮游病毒宏基因组学及藻类病毒的研究
淡水湖泊是多种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这种交叉生境为病毒的种间及跨种传播提供了条件。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淡水环境中蕴含着丰度极高、多样性极其丰富的浮游病毒,对于调节淡水水体中微生物群体的生态平衡...
王媚娘
关键词:藻类病毒基因表达

相关作者

郑天凌
作品数:277被引量:2,156H指数:29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研究主题:微生物 赤潮 多环芳烃 塔玛亚历山大藻 杀藻
程凯
作品数:131被引量:361H指数:12
供职机构:湖北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噬藻体 铜绿微囊藻 噬藻体PP 蓝藻 脱氨
杨小茹
作品数:30被引量:27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研究主题:杀藻 塔玛亚历山大藻 赤潮 土壤 海洋微生物
于国政
作品数:67被引量:191H指数:9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经济合作 地缘 对外贸易 国际经济合作 东北亚经济合作
苏建强
作品数:28被引量:240H指数:1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研究主题:塔玛亚历山大藻 赤潮 杀藻 海洋微生物 培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