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00篇“ 血管活性物质“的相关文章
- 冠心舒通胶囊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病人血清血管活性物质、MMPs、sCD40L水平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冠心舒通胶囊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血清血管活性物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可溶性CD_(40)配体(s CD40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52例ACS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所有病人均接受PCI治疗,并于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于术后联合应用冠心舒通胶囊和EECP治疗,对照组单用EECP治疗。连续治疗6周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血清血管活性物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栓素A_(2)(TXA_(2))、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以及MMP-2、MMP-9、s CD40L水平。比较两组术后12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情况。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9%,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治疗后,两组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较治疗前减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观察组LVEDD、LVESD更低,LVEF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ngⅡ、TXA_(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CGR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AngⅡ、TXA_(2)水平更低,CGRP水平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MMP-2、MMP-9、s CD40L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MMP-2、MMP-9、s CD40L水平更低(P<0.05)。PCI术后12个月内,观察组MACCE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79%与13.16%,P>0.05)。结论:于PCI术后联合给予冠心舒通胶囊和EECP治疗能有效调节ACS病人血清相关血管活性物质、MMPs、s CD40L水平,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 王计亮李华伟沈青青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增强型体外反搏冠心舒通胶囊血管活性物质
- 麝香保心丸保护心血管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 2024年
- 麝香保心丸是目前广泛用于治疗心血管类疾病的一种中成药,由人工麝香、人参提取物、人工牛黄、肉桂、苏合香、蟾酥、冰片七味中药组成。关于其药理活性作用机制及临床合理应用的研究报道非常广泛,然而其活性成分相关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近年来麝香保心丸中各单方中药的活性物质基础研究最新成果进行综述,为该中成药的进一步研究开发、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 王柯莉侯勇
-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 双参瓜蒌汤对肺动脉高压模型大鼠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观察双参瓜蒌汤对肺动脉高压模型大鼠肺部血管紧张素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西药组(依那普利)。后4组腹腔一次性注射70 mg/kg野百合碱,诱导30 d后,形成肺动脉高压模型。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每日中药灌胃,5 mL/d。西药组采用依那普利(0.05 mg/d)灌胃。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5 mL氯化钠溶液灌胃。干预4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肺组织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血管紧张素1-7(Ang1-7),血清中炎性因子:磷脂酶A2(PLA2)、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西药依那普利组ACE2、Ang-1-7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中药高剂量组降低最为明显,依那普利组略有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炎性标志物PLA2、SA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中药高剂量组降低最为明显。结论双参瓜蒌汤具有下调ACE2、Ang1-7水平,起到扩张肺部血管的作用,同时下调炎性因子PLA2、SAA水平,减少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性凋亡,延缓血管内壁重塑,这可能是中药治疗肺动脉高压作用机制之一。
- 张强徐莺张衡中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血管紧张素1-7
- 基于TLR4炎症信号通路探讨针灸对颈性眩晕大鼠中缝背核神经元细胞活性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TLR)4炎症信号通路探讨针灸对颈性眩晕大鼠中缝背核神经元细胞活性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N)组、模型(M)组、针灸(A)组、西比灵(W)组,每组10只,M、A、W组采用颈椎失稳法建立颈性眩晕模型,N组不建立该模型,建模成功后,对A组给与针灸治疗,对W组灌胃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0.5 mg/kg,N、M组灌胃同体积生理盐水,记录各组一般情况,平衡木实验测定行为学,TUNEL法测定缝背核神经元细胞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管活性物质,Western印迹检测TLR4蛋白表达。结果N组皮毛光泽,活动自如,一般情况均正常,对外界刺激也反应灵敏,M组皮毛光泽可见降低,且活动明显受限,颈部活动受限最为明显,进食、进水量明显减少,对外界刺激反应可见明显降低,而与M组相比,A、W组一般情况明显改善,饮食逐渐恢复正常,颈部活动也明显恢复;与N组相比,M组平衡木得分显著降低(P<0.05);与M组比较,A、W两组平衡木得分显著升高(P<0.05);W组与A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与N组相比,M组中缝背核神经元细胞凋亡显著升高(P<0.05);与M组比较,A、W两组中缝背核神经元细胞凋亡显著降低(P<0.05);W组与A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与N组相比,M组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显著降低,内皮素(ET)-1、血栓素(TXB)2、神经肽(NP)Y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M组比较,S、W两组血浆中CGRP水平显著升高,ET-1、TXB2、NPY水平显著降低(P<0.05);W组与A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与N组相比,M组脑组织中TLR4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M组比较,A、W两组脑组织中TLR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W组与A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T组与W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U组比T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灸可显著抑制颈性眩晕大鼠中缝背核神经元细胞活性并有效调控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其作用
- 柳庆明田利军唐乐巩凤梅
- 关键词:颈性眩晕血管活性物质
- 雷珠单抗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房水血管活性物质和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患者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房水血管活性物质和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拟行玻璃体切除术的NVG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人)。对照组给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眼压水平,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房水血管活性物质和炎性因子表达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1 w、治疗后1 m、治疗后3 m眼压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的眼压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眼血流阻力系数(Resistance index,RI)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眼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房水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用于治疗NVG能够降低眼压,改善眼部动脉血流情况,抑制房水中的VEGF和IL-6表达,不增加不良发应。
- 袁思佳张相冉王延武
-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 复方丹参滴丸对慢性心衰患者血管活性物质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医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CHF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管活性物质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38/40),比对照组77.50%(31/40)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II,AngⅡ)、内皮素1(Endothelin 1,ET-1)及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均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 CRP)水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6,IL-6)水平均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CHF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效果满意,可抑制血管活性物质生存,调节炎性因子水平。
- 汪春华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复方丹参滴丸炎性因子血管活性物质
- 阿司匹林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子痫前期的疗效及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子痫前期的疗效及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湘潭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联合治疗组(n=40)与拉贝洛尔组(n=40)。拉贝洛尔组予以盐酸拉贝洛尔片,联合治疗组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盐酸拉贝洛尔片,2组均治疗至分娩前。比较2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管活性物质[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sFlt-1)、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结束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低于拉贝洛尔组(P<0.01);2组PT、APTT、TT延长,血浆Fib水平降低,且联合治疗组改善幅度大于拉贝洛尔组(P<0.01);2组血清NO水平升高,血清ET-1、sFlt-1、ADMA、IL-6、TNF-α、hs-CRP水平降低,且联合治疗组高/低于拉贝洛尔组(P<0.01)。联合治疗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与拉贝洛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 vs.10.00%,χ^(2)=2.368,P=0.124)。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子痫前期可降低血压,抑制炎性反应,调节血管活性物质的平衡,改善血管功能和凝血功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 蒋小青杨金枝
- 关键词:子痫前期阿司匹林拉贝洛尔凝血功能血管活性物质
- 温针灸联合腹针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功能恢复及血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研究温针灸联合腹针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功能恢复及血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接诊的120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温针灸联合腹针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周,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痉挛指数评分、10 m步行时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紧张素-1(Ang-1)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MBI评分、BB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MBI评分、BBS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痉挛指数评分、10 m步行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痉挛指数评分、10m步行时间均降低/缩短,且研究组低/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EGF、Ang-1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EGF、Ang-1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腹针能有效地促进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功能恢复,这可能与血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升高有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朱苏生虞美华
- 关键词:脑卒中下肢痉挛性瘫痪温针灸腹针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对血管活性物质和TCD参数及血清sCD40L、MMP-9、HMGB-1水平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管活性物质、TCD参数及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于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患者行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1 d,术后1、7、21 d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ET)、血管升压素(AVP)]、TCD参数[收缩期峰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RI)]及血清sCD40L、MMP-9、HMGB-1水平。结果术后1、7及21 d,研究组和对照组血清ET(F=77.469、25.806,P均<0.001)、AVP(F=252.399、68.781,P均<0.001)、s CD40L(F=121.190、70.891,P均<0.001)、MMP-9(F=140.814、265.522,P均<0.001)、HMGB-1(F=224.247、27.162,P均<0.001)水平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以上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7及21 d,研究组和对照组Vs(F=5.314、5.535,P均<0.001)、Vd(F=15.620、15.357,P均<0.001)、Vm(F=8.053、8.640,P均<0.001)较术前明显升高,RI较术前明显降低(F=30.872、29.244,P均<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恢复患者血管舒缩功能,降低颅内压,减轻炎性反应,改善预后。
- 袁明忠陈自强刘星袁秋万丽萍叶锋
- 关键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血管活性物质
- 基于三叉神经通路探讨头痛方对偏头痛模型大鼠中血管活性物质的干预作用研究
- 凌艳琴
相关作者
- 郭艺芳

- 作品数:627被引量:2,694H指数:25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高血压 昼夜节律 降压治疗 心血管疾病 血压
- 石湘芸

- 作品数:330被引量:887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高血压 心肌梗塞 内皮素 肾上腺髓质素 肥胖
- 唐朝枢

- 作品数:1,478被引量:7,595H指数:40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
- 研究主题:内皮素 肾上腺髓质素 高血压 硫化氢 牛磺酸
- 刘恒亮

- 作品数:171被引量:826H指数:14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中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高血压 糖尿病 脉搏波速度 冠心病
- 刘剑刚

- 作品数:519被引量:2,766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 研究主题:血液流变学 动脉粥样硬化 阿尔茨海默病 心室重构 急性心肌梗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