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55 篇“ 表型多样性 “的相关文章
不同种源酸枣表型 多样性 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以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Bunge)Hu ex H.F.Chow.〕19个种源地的211份样本为研究对象,对其表型 性状(包括13个质量性状和29个数量性状)进行观测和变异分析,并采用巢式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研究数量性状的变异来源、与地理气候因子的关系及能够反映酸枣表型 特征的主要数量性状。结果表明:酸枣质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和Shannon-Weaver多样性 指数分别为11.44%~55.21%和0.34~1.65;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和Shannon-Weaver多样性 指数分别为4.57%~85.46%和0.24~2.09,极值比为1.67~14.06。陕西佳县、内蒙古元宝山和河北复兴种源的数量性状变异程度较高,辽宁喀左、陕西延川和河北赞皇种源的数量性状多样性 丰富。酸枣数量性状种源间和种源内的方差分量比例均值分别为69.86%和14.88%,表型 分化系数均值为0.82。叶长、叶形指数、可食率等12个数量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9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9.74%,叶形指数、叶柄长度、叶柄宽度等17个数量性状可作为评价酸枣种质资源的表型 性状。基于数量性状可将19个种源分为4个类群,类群Ⅰ主要特征为叶片小、果实和果核小、出核率高;类群Ⅱ主要特征为果实和果核大、可食率高;类群Ⅲ主要特征为叶片长、枣吊长、枣吊叶片数多;类群Ⅳ主要特征为二次枝长、直刺和弯刺短。综合上述研究结果,酸枣表型 多样性 丰富,种源间和种源内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种源间变异是主要变异来源,不同种源酸枣可用于选育不同表型 性状酸枣品种。 曲凯伦 张云程 王海青 李彪 康莹 董胜君关键词:酸枣 表型性状 表型多样性 地理环境因素对天山云杉球果和针叶表型 多样性 的影响 2024年 以天然分布在天山北坡的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var.tianschanica)种群为研究对象,在天山北坡天山云杉生长范围内按一定间隔距离选择不同经度的4个区域,在区域内选择4个具有代表性的天山云杉天然林作为典型种群(吉木萨尔、乌鲁木齐、乌苏、巩留);以各种群天山云杉自然分布的下限至上限为基准,每隔50 m划分为1个海拔段,每个海拔段内随机选取3株直立、健康、叶片颜色基本一致的成年(结球果)天山云杉,每株均从树冠中部的东、西、南、北方向,采集球果20枚、针叶(主枝上2年生枝条)20枚,测定球果性状(球果干质量、球果长、球果宽、果形指数、种鳞长、种鳞宽、种鳞长宽比)、针叶性状(针叶长、针叶宽、叶形指数、叶厚度、叶面积);应用巢式方差分析法、多重比较法、多样性 分析法、冗余分析法等方法,分析天山云杉球果和针叶表型 分化水平、多样性 特征及其与地理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天山云杉球果和针叶表型 分化系数均值为43.35%,表型 变异的主要来源为种群内。表型 性状重复力变幅为0.2007~0.5055、平均重复力0.3692,属于中等重复力水平;表型 性状间球果干质量变异系数最大(14.59%),种群间乌苏的变异系数最大(8.964%)。表型 性状香农-维纳(Shannon-Wiener)多样性 指数均值为2.0347、辛普森(Simpson)多样性 指数均值为0.8524,说明天山云杉具有较高的多样性 。天山云杉不同种群间,表型 分化水平、多样性 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海拔是影响天山云杉表型 性状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为降水、经度。 魏立志 叶尔江·拜克吐尔汉 唐努尔•叶尔肯 王强 徐栋关键词:天山云杉 球果 针叶 表型性状 表型多样性 地理因素 69个东北杏(Prunus mandshurica)无性系果实表型 多样性 及优良无性系筛选 2024年 【目的】深入探寻东北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筛选关键综合评价指标,提升育种效率,发掘优良东北杏无性系并高效利用。【方法】采用多样性 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69个东北杏无性系的45个果实表型 性状(23个质量性状和22个数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41个表型 性状变异系数大于0.1,数量性状的平均Shannon-wiener多样性 指数(1.91)高于质量性状(0.62),数量性状的多样性 较质量性状更丰富。聚类分析将69个东北杏无性系分为3类,A类适用于薄壳、出仁率高的品种类群;B类可用于选育高产、大仁型品种,属优良仁用杏品种类群;C类可作为高出核率和出仁率的重要育种材料。果肉薄、果小的无性系出核率更高;核壳薄、单核质量小的无性系出仁率更高;单核质量大的无性系产核量更高。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4.42%,能够反映22个数量性状的基本信息。结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22个数量性状可简化为果肉厚度、果纵径、单果质量、单核质量、单仁质量、出核率、出仁率、产核量共8个关键评价指标,筛选出10个果实经济性状表现优异的无性系。【结论】东北杏无性系的果实性状表现出丰富变异,经多指标综合评价筛选出的803、777、783、720、721、725、719、711、731和784号无性系可用于东北杏良种选育及开发利用。 任婷婷 张云程 陈建华 曲凯伦 孙永强 董胜君关键词:表型性状 综合评价 国内四地赤苍藤种质表型 多样性 分析及评价 2024年 为筛选出枝叶生长旺盛、性状优良的赤苍藤种质类型,对云南、海南、广西及贵州10类赤苍藤种质的8个叶性状及4个枝条性状进行标记,探究各类赤苍藤种质的表型 特性及其遗传多样性 ,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各赤苍藤种质间叶、枝条性状差异表现为枝条性状>叶性状,叶及枝条变异范围分别为3.44%~24.15%和58.33%~108.93%。但一部分叶及枝条性状种质间差异不显著,同一类种质内性状变异程度高于不同种质类型间。(2)性状间相关性分析表明,枝条性状与叶性状间关系较密切,多数指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但叶柄长、叶厚度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赤苍藤叶与枝条的生长发育关联性较强,而枝条的加长、增粗生长近乎同步进行。(3)10类赤苍藤种质经系统聚类可分为3类。其中,云南、贵州种质因地理位置接近,聚类时多分在同一小类。(4)模糊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各类种质综合得分由大到小依次为云南5>云南1>云南2>海南乐东>云南3>贵州荔波>云南4>贵州安龙>假赤苍藤>红芽赤苍藤。云南5表现最佳,叶大且枝条生长旺盛,适宜引种至南宁市进行栽培推广,云南1、云南2次之。假赤苍藤、红芽赤苍藤植株稀缺、叶片较少、枝条生长缓慢,仍待进一步收集并研究。 马道承 韦晟珠 杨有兴 易标 庞艳萍 莫艺莛 王凌晖关键词:种质 表型多样性 聚类分析 蕙兰艺草表型 多样性 研究 2024年 蕙兰艺草是蕙兰中最具观赏价值的变异类型,其表型 多样性 研究可为艺草分类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以收集的795株蕙兰艺草为研究对象,采用形态学方法,对蕙兰艺草7个叶片性状进行多样性 分析。结果表明,蕙兰艺草可分为边艺、缟艺、斑艺和水晶艺4大类,斑艺类型最多共有331株,水晶艺和边艺较少,分别有84株和47株;蕙兰艺草叶色多样性 指数最高,叶姿为半直立的占总数75.22%,叶艺为条纹状的占总数57.86%;4种类型中边艺的3个质量性状多样性 指数均最低,缟艺叶色多样性 指数最高,水晶艺叶姿多样性 指数最高,斑艺叶艺多样性 指数最高;蕙兰艺草4个数量性状中,水晶艺的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均最高;相关分析显示,叶艺与叶片数和叶宽呈显著负相关,与叶长宽比、叶色、叶姿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蕙兰艺草表型 多样性 主要由叶艺、叶色和叶片大小决定。 王奎 张越 刘建国 汪荣凤 刘财国 王善康 肖庆良 贾小明关键词:蕙兰 表型多样性 39份朱槿品种资源表型 多样性 分析 2024年 表型 性状是育种的基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物种遗传变异情况,探讨朱槿品种表型 多样性 ,为种质资源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本研究以39份朱槿品种资源为研究对象,收集测量其25个表型 性状数据,包括9个数量性状及16个质量性状,并进行多样性 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多样性 分析结果表明:39份朱槿品种资源存在丰富的变异,9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9.49~31.05,其中花梗长度变异系数最大,叶片长宽比变异系数最小,多样性 指数范围为1.7592~2.0299,其中花柱长度多样性 指数最高,花梗长度多样性 指数最低;16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 指数范围为0.3898~1.3203,其中花心眼区大小多样性 指数最高,花型多样性 指数最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花径和花瓣长度、最外层花瓣形态和花瓣次色、叶片长度和叶片宽度、花瓣长度和花柱长度、花径和花柱长度、花瓣长度和花瓣宽度、花径和花瓣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花瓣宽度和花型、花柱长度和花型、叶片宽度和叶片长宽比、花瓣长度和花型呈极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为20时,可将39个朱槿品种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包含33份朱槿品种资源,主要特征是花径在11~17 cm之间,可进一步划分成2个亚类;第Ⅱ类群包含2份品种资源,主要特征是重瓣,花径较小,在10~11 cm之间;第Ⅲ类群包含3份品种资源,主要特征是单瓣、花径大,花径在18~20 cm之间;第Ⅳ类群只包含1份品种资源。主成分分析共提取了9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9.85%,通过主成分计算39份朱槿品种资源的综合评分,综合评分最高的品种是火凤凰,其次为情人节、茉莉亚空中花园、飞将军;综合评分最低的是月夜彩虹和巧克力蛋糕。 杨思霞 黄旭光 陆炎松 黄爱玲 黄宇寒 霍行 廖堂贵关键词: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多样性 伊犁野果林新疆忍冬表型 多样性 分析 2024年 以伊犁野果林13个不同居群分布的87份新疆忍冬为试材,采用嵌套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枝条、叶片、花、果实的16个表型 性状进行分析,研究了新疆忍冬种质资源表型 性状的多样性 和遗传变异来源,以期为现有新疆忍冬资源的保护、应用及多样 化开发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供试的87份新疆忍冬种质资源表型 平均变异系数为29.00%,Shannon-Wiener多样性 指数范围在1.06~1.89,均具有较大的离散程度。表型 分化系数为16.85%~70.68%,伊犁野果林新疆忍冬植物表型 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间。主成分分析提取5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这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56.98%。新疆忍冬表型 性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叶片各性状,其次是新梢,以及果实的部分性状,花表型 影响较小。新疆忍冬各居群聚类结果基本与地理位置相近,乌图布拉克居群较为特殊。综上,新疆忍冬作为伊犁野果林的重要伴生种,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多样性 较丰富。 王妍欣 陆彪 管岳 阿克居力得孜·努尔改里得 刘春燕 周龙关键词:种质资源 表型多样性 28份大刍草种质资源表型 多样性 分析 2024年 大刍草(Zea mays subsp.parviglumis)是禾本科玉蜀黍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产量高、品质优良和再生性强等特性。为了解大刍草种质资源的表型 遗传多样性 ,以28份来源于墨西哥的大刍草种质资源为材料,于2022年6月在湖南省浏阳市沿溪镇湖南农业大学科研基地开展大田试验,对不同材料的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8份大刍草种质存在丰富的性状变异,聚类分析将参试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其中A组的茎粗和千粒质量较高,B组的叶长、叶宽、株高、穗长和穗位高较高,C组的分蘖数较多,可用于进一步筛选优良的个体。主成分分析显示,主成分1与株高、茎粗、穗位高和叶长有关,且株高对其贡献率最大;而穗位高对主成分2的贡献率最大。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茎粗、叶长、叶宽、分蘖、穗位高和千粒质量相关性较强,且各数量性状间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综合分析,高秆、多分蘖、粗秆的亲本材料可用于选育高产优质的饲用大刍草和青贮玉米品种。 谌宇娟 龚缘雪 谭炎广 徐倩 胡龙兴关键词:大刍草 种质资源 表型多样性 农艺性状 三江源地区小花棘豆表型 多样性 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24年 为了探究三江源地区野生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表型 多样性 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对三江源地区6个主要且具代表性的小花棘豆天然居群的18个表型 性状进行变异特征和主成分分析,基于这些表型 性状对6个居群进行聚类分析,并对这些表型 性状与经度、纬度、海拔、土壤pH值和土壤电导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单株花序数和种形指数外,其余表型 性状的F值均达到显著(p<0.05)水平,其中,花序长的F值最大,叶形指数和种子千粒质量的F值较大。供试居群18个表型 性状的变异系数为0.30%~53.79%,均值为14.99%,其中,叶形指数、单株花序数、花序长和单荚果种子数变异系数的均值均在20%以上,而种子千粒质量变异系数的均值最小(0.47%)。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仅单叶鲜质量与纬度呈显著负相关,开花后株高和冠幅与海拔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单叶鲜质量和种子千粒质量与土壤电导率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2.960%,说明这3个主成分能够反映小花棘豆表型 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居群被分成2组,其中,甘德县柯曲镇和天峻县木里镇居群为一组,其余居群为另一组。综上所述,三江源地区小花棘豆表型 性状变异较为丰富,但仅个别表型 性状受纬度、海拔和土壤电导率的影响显著。 吕亮雨 刘青青 蔡宗程 雷莎清 施建军关键词:小花棘豆 表型性状 环境因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广西地方紫云英种质资源收集及表型 多样性 评价 2024年 以农业农村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为契机,开展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与评价鉴定。结果表明,收集到的58份地方资源主要分布在桂东北以及0~400 m的中低海拔地区。12项农艺性状表型 分析显示其遗传多样性 丰富;主成分分析将12个农艺性状分为3个主成分,分别为种子产量、生物产量及生育期特征,累计贡献率达72.089%;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得出综合排名前10位的种质资源为GXLF20180011、GXLF2019109、GXLF2019156、GXLF2019118、GXLF2019112、GXLF2019117、GXLF20180006、GXLF2019125、GXLF2019111、GXLF2019136;排名前10位的种质资源全生育期为134~147 d,盛花期茎粗(直径)为2.83~3.66 mm,盛花期株高为41.63~54.73 cm,单株分枝数为2.83~4.19个,每分枝花序数为5.85~6.99个,总花序数为17.55~26.23个/株,结荚花序数为14.33~19.97个/株,鲜草产量为10458.15~48792.75 kg/hm^(2),干草产量为1037.36~5724.34 kg/hm^(2),种子产量为246.75~991.20 kg/hm^(2)。 韦彩会 董文斌 李忠义 唐红琴 曾成城 莫永诚 何铁光关键词:种质资源 表型多样性
相关作者
罗建勋 作品数:194 被引量:1,031 H指数:17 供职机构: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云杉 麻疯树 山桐子 表型多样性 香椿 韦革宏 作品数:160 被引量:891 H指数:18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根瘤菌 豆科植物根瘤菌 16S_RDNA 豆科植物 表型多样性 李树发 作品数:161 被引量:688 H指数:16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高山杜鹃 月季 切花月季 杜鹃 蔷薇属 辜云杰 作品数:152 被引量:635 H指数:14 供职机构: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桢楠 表型多样性 麻疯树 人工林 香樟 蹇洪英 作品数:137 被引量:525 H指数:15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月季 蔷薇属 切花月季 核型 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