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3篇“ 被捕食者“的相关文章
- 基于自由扩散下被捕食者-捕食者模型的图灵不稳定分析
- 2023年
- 研究了具有Beddington-DeAngelis功能反应的被捕食者-捕食者模型在自由扩散模式下的图灵不稳定性.分析了系统在无自由扩散情形下的耗散性和一致持久性的充分条件以及非负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并通过刻画系统非负平衡点的图灵不稳定性条件,确定产生图灵斑图的分岔参数满足的条件以及相应的图灵区域.数值实验结果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揭示了波色数、分岔参数和交叉扩散系数对斑图产生的定量影响.
- 赖婷袁权杨喜艳王浩华
- 被捕食者的生存战术
- 2021年
- 乍看奇怪的姿态和行为也是一种有效的策略?昆虫和植物的巧妙进化生物通过在捕食和被捕食的残酷生存竞争中存活下来,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进化。其中,被捕食的生物倾尽全力发展出了各种生存策略。本文将聚焦于昆虫和植物,介绍它们为了躲避被捕食而实现了怎样的进化。模拟周围的景物或有毒的生物以欺骗敌人、逃避敌害,即使被吃掉了依然有可能繁殖……下面,让我们一起领略被捕食者通过与捕食者的竞争而磨炼出的各种巧妙的生存策略吧。
- 财部薫乃子魏俊霞(翻译)
- 关键词:被捕食者捕食
- 微生物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系统的生态动力学研究
- 2021年
- 微生物系统的捕食与被捕食是常见的种群间相互作用类型.构建一个微生物捕食者(N_(1))与被捕食者(N_(2))模型,结合稳定性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得到菌群灭绝和稳定共存的控制条件,从而发现捕食细菌的死亡率(γ_(1))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研究表明,模型系统平衡时的种群相对丰度与捕食细菌的生长速率、捕食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该研究结果为理解微生物系统的动力学特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预测,对研究医学、农牧业和食品加工等相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指导意义.
- 郑国玺唐彩虹毛俊雯
- 关键词:稳定性分析
- 两个离散Schoener捕食者--被捕食者模型的研究
- 生物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建立连续的或离散的种群模型,它们能很好地刻画某些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性态,研究者们发现在某些情况下离散模型更符合实际.近年来两种群捕食者-被捕食者模型深受广大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针对几类离散两种群...
- 郑沁
- 关键词:种群系统全局渐近稳定性动力学性态
- 复杂网络上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博弈研究
- 翁同峰
- 基于色关联高斯噪声理论下捕食者-被捕食者模型中被捕食者的平均灭绝时间被引量:1
- 2018年
- 在经典的捕食者—被捕食者模型中,引入分析猎物演化趋势的平均灭绝时间,利用最快下降法,通过理论计算推导得到该模型的平均首次通过时间的解析表达式,对噪声强度及其关联对被捕食者(猎物)和系统的平均灭绝时间之间的影响进行分析.理论计算结果的数值分析研究表明:(1)被捕食者的平均灭绝时间T+(x-→xu)随加性噪声强度D的变化趋势呈现出单调递减函数图像.(2)平均灭绝时间T-(x+→xu)随着D的增加而迅速减小,即T-(x+→xu)关于D呈现出单调减函数的关系图.(3)随着乘性噪声强度Q的增加,T(x±→xu)出现一个迅速增加并达到峰值的过程,然后迅速减小.(4)噪声间关联强度λ对平均灭绝时间T-(x+→xu)和T+(x-→xu)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影响方式.上述结果可以从统计物理学的角度为濒危物种、稀有珍贵物种保护提供一定理论指导,以确保生物多样性保护更有力地开展.
- 王国威付燕彭荣荣
- 关键词:噪声稳定性
- 被捕食者感染疾病的Lotka-Volterra捕食—被捕食模型的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建立了被捕食者感染疾病的Lotka-Volterra捕食—被捕食模型,讨论了其平衡点及稳定性、中心流形上的周期解,并给出了传染病流行的阈值R_0.结果表明:当R_0>1时,传染病流行;当R_0<1时,传染病将消亡.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本文的主要结果.
- 王丽莎赵建东
- 关键词:周期解
- 非齐次环境下捕食被捕食者模型半平凡解的稳定性分析
- 本文主要考虑在空间非齐次环境下,研究带有Holling第二型反应函数的捕食被捕食模型的动力学行为,研究扩散速率以及空间非齐次对该系统半平凡解稳定性的影响.和空间齐次相比,该模型在空间非齐次环境下,半平凡解的稳定性要复杂很...
- 何俊阳
- 关键词:稳定性
- 文献传递
- 防御性被捕食者可利用量的波动可调节六斑月瓢虫的功能反应曲线(英文)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本研究评价了在被捕食者波动条件下,在花生蚜Aphis craccivora Koch和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Kaltenbach)上六斑月瓢虫Menochilus sexmaculatus(Fabricius)4龄幼虫的功能反应。萝卜蚜是一种含烯丙基异硫氰酸酯的防御性被捕食者。我们推测,在试验的被捕食者条件下,在最适量被捕食者或丰富的被捕食者条件下饲养的幼虫比在缺乏被捕食者条件下饲养的幼虫表现出更好的功能反应。而在萝卜蚜上六斑月瓢虫的功能反应曲线的斜率比在花生蚜上要低。【方法】将六斑月瓢虫4龄幼虫从饲养条件(缺乏被捕食者/最适乏被捕食者/丰富的被捕食者)突然转移到不同的试验条件(极为缺乏被捕食者/缺乏被捕食者/次适量被捕食者/最适量被捕食者/丰富的被捕食者)下,外推出其功能曲线。【结果】尽管被捕食资源发生了改变,但是六斑月瓢虫4龄幼虫在花生蚜上表现出Ⅱ型反应,而在萝卜蚜上表现出改变的Ⅱ型反应。此外,在5个试验条件下,不管是哪种被捕食者,在最适量被捕食者/丰富的被捕食者条件下饲养的4龄幼虫均表现出正常的捕食率。但是在缺乏被捕食者条件下饲养的4龄幼虫突然转变到最适量/丰富的被捕食者实验条件下时,它们通过取食比平时更多的被捕食者的生物量来补偿食物的短缺。不过,它们在丰富的被捕食者条件下的取食量最高,在极为缺乏被捕食者的试验条件下的取食量最低。而且,在花生蚜上记录到较高的攻击率和较低的猎物处理时间。【结论】结果说明,萝卜蚜可利用量的波动可改变六斑月瓢虫幼虫的功能反应。然而,对于六斑月瓢虫而言,花生蚜比萝卜蚜是更为合适的被捕食者。
- Priya PATELBhupendra KUMARDinesh KUMAR
- 关键词:瓢虫蚜虫
- 噪声对捕食者—被捕食者模型中猎物灭绝时间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把平均灭绝时间引入到捕食者—被捕食者模型,利用最快下降法,得到了该模型的平均首次通过时间的表达式,分析了噪声强度及其关联对被捕食者(猎物)的平均灭绝时间的影响.对计算结果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1)当猎物处于x-这个稳定态时,加性噪声强度D增加弱化猎物群体的稳定性,D的增加导致猎物灭绝时间T+(x-→xu)减小.同时,乘性噪声强度Q增加强化猎物群体的稳定性,Q的增加导致猎物灭绝时间T+(x-→xu)增大.(2)当猎物处于x+这个稳定态时,加性噪声强度D增加强化猎物群体的稳定性,乘性噪声强度Q增加弱化猎物群体的稳定性,Q的增加导致猎物灭绝时间T-(x+→xu)减小.(3)T+(x-→xu)随λ变化以D为参量的曲线出现了一个类似于共振峰的极大值,λ存在一个范围(0.4<λ<0.8),在这个范围内,猎物的平均灭绝时间较长,猎物不易灭绝,这对防止猎物灭绝具有积极意义.(4)T-(x+→xu)随D变化以Q为参量的曲线出现了一个类似于共振峰的极大值,此时一定范围内的乘性噪声强度Q(Q>0.5)会造成极大值消失的情况,这会导致猎物群体系统的稳定性下降,平均灭绝时间变短,对防止猎物灭绝是不利的.
- 王国威付燕
- 关键词:噪声稳定性
相关作者
- 仇云鹏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5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悖论 采收方法 捕食者 被捕食者 高耗能
- 张道祥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44被引量:74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传染病模型 英文 时滞 周期解 精确解
- 周文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39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随机模拟算法 传染病模型 时滞 化学反应系统 脑区
- 吕翔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4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
- 研究主题:捕食者 KRASNOSELSKII不动点定理 被捕食者 生态动力学模型 反应函数
- 丁伟伟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4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正周期解 捕食者 KRASNOSELSKII不动点定理 被捕食者 生态动力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