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30 篇“ 视网膜炎 “的相关文章
猫抓病视 神经视网膜炎 1例 2025年 一例38岁女性患者,右眼视 力突然下降2天。欧堡眼底检查示:右眼视 盘水肿和特发性黄斑部星芒状渗出,患者有宠物狗密切接触史,血清巴尔通体抗体阳性,确诊为以视 神经视网膜炎 为首发的猫抓病。给予糖皮质激素冲击、营养神经及改善微循环等治疗3个月后,右眼矫正视 力0.4。1年后随访,右眼视 力0.6。 姜冲冲 韩克阳 褚杰 王哲关键词:猫抓病 视神经视网膜炎 HIV阴性青年男性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1例 2025年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主要发生在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最常见于艾滋病患者,尽管感染可能发生在健康个体中,但在没有免疫抑制或免疫受损的个体中发生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实属罕见。一例34岁男性患者,因左眼视 力下降4个月就诊,眼底表现为视 网膜 出血、血管鞘,视 网膜 下黄白色病灶,HIV阴性,房水宏基因组测序明确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诊断,给予全身和局部抗病毒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2个月后视 力提高,病情缓解。 郑晓霞 陶远 刘源清 赵慧 李淑婷 王红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近20年色素性视网膜炎 基因治疗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5年 目的了解2005年至2024年色素性视网膜炎 (RP)基因治疗领域研究热点。方法以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为数据源,检索RP基因治疗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05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15日。采用R软件的bibliometrix软件包对发文量年变化趋势、文献被引频次、文献国家/地区分布、载文期刊分布进行分析;采用CiteSpace软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和突现词分析。结果共纳入209篇RP基因治疗相关文献。该领域2005年至2024年年发文量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2023年发文量最多,为26篇(12.4%,26/209);2006年发文量最少,为2篇(0.9%,2/209)。相关文献引用频次整体呈增长趋势。来自美国的通信作者总发文量最多,为98篇(46.9%,98/209)。作者发文量中,美国佛罗里达大学Hauswirth最多,为25篇(12.0%,25/209);机构发文量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最多,为55篇(26.3%,55/209)。期刊发文量中,Mol Ther最多,为25篇(12.0%,25/209);且该期刊2023年影响因子最高,为12.1。关键词聚类分析共获得8个有效聚类,分别是#0 P23H、#1 AAV、#2 PDE6B、#3 CRB1、#4 RPGR、#5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6 NR2E3、#7 NRL,各聚类相互交叉,延续性较好。突现词分析显示,突现时间最长是RNAi,其次是PDE、PDE6。USH2A、CRB1、CRISPR Cas9、base editing、ORF15为近年突现的关键词,并一直持续至今。结论2005年至2024年RP基因治疗研究文献呈增长趋势,其中美国研究机构和学者发文量最多。RHO、PDE6B、CRB1、RPGR、NR2E3、NRL基因研究较多,近年USH2A、CRB1基因和RPGR ORF15区域的研究逐渐增多。CRISPR Cas9和碱基编辑基因治疗策略也正在发展。 施晓萌 张宇 刘艳 骆世平 雷博关键词:色素性视网膜炎 基因治疗 文献计量学 HIV感染者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筛查和诊疗规范(2025年) 2025年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因免疫功能被抑制易发机会性感染,其中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CMVR)是最具致盲性的眼底疾病,未及时干预可导致不可逆视 力损害。我国基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HIV感染者眼底病筛查率不足,且现有诊疗体系缺乏针对CMVR的标准化流程。本规范以CMVR为核心研究对象,基于多中心循证证据,构建“筛查-诊断-治疗-随访”全流程管理体系。通过整合检眼镜、超广角眼底照相等技术优化筛查路径,明确诱导期与维持期抗病毒治疗策略,并建立CD4+T淋巴细胞分层随访机制。本规范提出以传染病医院为主体、多学科协作的CMVR管理模式,推进HIV相关眼病的规范化诊疗,旨在降低致盲率,提升患者视 觉相关生活质量,为全球HIV眼病防控提供中国实践参考。 中国罕见病联盟/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眼科罕见病分会 魏文斌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诊疗指南 BBS基因突变致无色素性的色素性视网膜炎 临床表型和基因型分析 2025年 目的观察分析无色素性的色素性视网膜炎 (RPSP)致病基因类型及临床表型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分别于2022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2023年7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2个RPSP家系中2例患者(先证者)及其5名家系成员纳入研究。2个家系无血缘关系,均为汉族。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并行眼底彩色照相、眼底自发荧光(FAF)、全视 野视 网膜 电图(ff-ERG)检查。采集所有参与者外周静脉血,提取2例患者外周血中基因组DNA。采用全外显子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致病基因及其位点。通过Sanger测序技术筛选家系成员的特定变异位点,并进行家系共分离验证。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对候选变异进行致病性评估。结果2例先证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9、7岁。分别以双眼视 力差6、3年,弱视 治疗效果不佳为主诉就诊。家系1先证者(Ⅱ2),视 盘颜色淡红色;后极部豹纹状改变,视 网膜 动脉较细。FAF检查,黄斑区血管弓外斑驳状荧光减弱;ff-ERG检查,双眼明适应或暗适应均未记录到明显波形。双足6趾畸形,肾囊肿,体型偏胖。临床诊断为双眼RPSP。家系2先证者(Ⅱ1),暗环境下双眼视 力较差。视 盘鼻侧萎缩灶,豹纹状眼底改变。FAF检查,黄斑中心凹荧光不均匀增强。ff-ERG检查,明适应、暗适应重度异常,b波振幅和潜伏期重度下降、延迟。追问病史,全身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临床诊断为双眼RPSP。2个家系的家系成员眼部及全身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家系1先证者(Ⅱ2)携带BBS2基因c.534+1G>T(M1)纯合变异,为剪接位点变异。其父亲(Ⅰ1)、母亲(Ⅰ2)携带M1杂合变异。结合临床表现和基因检测结果,最终诊断为Bardet-Biedl综合征(BBS)。家系2先证者(Ⅱ1)携带BBS7基因c.950T>G(p.Leu317Arg)(M2)错义变异和c.849+1G>C(M3)剪接位点变异。其父亲(Ⅰ1)、� 陈子杰 陶宇菲 王云 黄钦钰 杨明民 刘旭阳 樊宁关键词:色素性视网膜炎 BARDET-BIEDL综合征 PDE6B基因变异致迟发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色素性视网膜炎 1例 2025年 患者女,54岁。因双眼晚上视 物模糊4年、加重2年(白天视 物无异常),于2024年4月25日到成都爱迪眼科医院就诊。既往身体健康。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眼部检查:双眼祼眼视 力1.0;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0、13 mm Hg(1 mm Hg=0.133 kPa)。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眼底检查,双眼视 盘、视 网膜 色泽红润,黄斑区颜色、形态基本正常;后极部以视 盘、黄斑为中心,边界清楚呈对称性环形萎缩区,色泽晦暗,其间可见骨细胞样色素沉着,萎缩区外视 网膜 色泽、形态未见明显异常(图1A,1B)。眼底自发荧光(FAF)检查,双眼病灶呈边界清晰的弱荧光区(图1C,1D)。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双眼环形萎缩区椭圆体带(EZ)连续性中断,视 网膜 色素上皮(RPE)层萎缩、变薄和不规则,脉络膜层厚度明显变薄(图1E,1F);周边视 网膜 EZ正常。全视 野视 网膜 电图(ERG)检查,各波形态正常,仅部分波形振幅不同程度降低(图2)。30°视 野检查,双眼呈与萎缩区相吻合的对称性巨大环形暗点(图3)。OCT血管成像(OCTA)检查,双眼萎缩区视 网膜 全层血流密度无明显改变;脉络膜中小毛细血管层可见边界清楚的萎缩区域,血管床密度、血流量降低;脉络膜大血管层受累相对较轻,血管床密度、血流量重度降低(图4)。患者母亲、兄妹、女儿均否认夜盲史。其中母亲眼底检查正常。女儿眼前节、眼底视 网膜 色泽、脉络膜全层结构和血流量未见异常。临床诊断:双眼色素性视网膜炎 (RP)可能。 胡玉章关键词:色素性视网膜炎 基因突变 病例报告 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射治疗AIDS合并CMV视网膜炎 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性(CMV)视网膜炎 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AIDS合并CMV视网膜炎 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异同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予更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射治疗,2组均治疗3周。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眼压、视 力、免疫功能指标(CD8^(+)、CD4^(+)、CD4^(+)/CD8^(+))。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相较于对照组(73.33%)更高(χ^(2)=6.405,P=0.011)。治疗3周后,2组眼压组内、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视 力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0.01);2组CD8^(+)、CD4^(+)及CD4^(+)/CD8^(+)组内、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射治疗AIDS合并CMV视网膜炎 的疗效肯定,患者视 力可明显改善。 杨玲玲 陈焓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更昔洛韦 玻璃体腔 眼压 一种阿克曼氏菌标准株ATCC BAA-835在减少视 网膜 新生血管面积及减轻视网膜炎 症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克曼氏菌标准株ATCC BAA‑835在减少视 网膜 新生血管面积及减轻视网膜炎 症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应用一株阿克曼氏菌标准株ATCC BAA‑835,发现其具有在减少视 网膜 及脉络膜新生血管... 陈建欢 杨凯彤 翟齐啸 任春艳 姚金平 李玉宁难治性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1例 2024年 报道1例难治性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的诊治过程, 患者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基础病, 治疗过程中出现更昔洛韦耐药和膦甲酸钠过敏, 最终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免疫功能重建而病情得以控制。 陈艳 侍效春关键词:巨细胞病毒 视网膜炎 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 的诊断和治疗 2024年 目的探讨一组脉络膜视 网膜 病变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收集3例典型的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 患者和1例急性后极部多灶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APMPPE)患者及1例匐行性脉络膜病变患者资料。对比患者病史、全身及专科检查,完善最佳矫正视 力(BCVA)、裂隙灯、双目间接眼底镜、眼底照相、自发荧光(AF)、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等辅助检查,及血常规、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输血全套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和总结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 患者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经验。结果有3例患者经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 ,对症治疗后视 力均明显提高。结论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 眼底表现复杂,需仔细追问病史、完善全身及各项专科及辅助检查,早期明确诊断并及时对症治疗后,预后较好。 刘鹏飞 胡玉章关键词:梅毒 脉络膜视网膜炎 HIV
相关作者
孙挥宇 作品数:45 被引量:153 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地坛医院 研究主题: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艾滋病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玻璃体切除术 叶俊杰 作品数:135 被引量:589 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玻璃体切除术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急性视网膜坏死 并发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杨培增 作品数:234 被引量:940 H指数:18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葡萄膜炎 BEHCET病 免疫抑制剂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前葡萄膜炎 李丹 作品数:32 被引量:74 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艾滋病 并发症 谢连永 作品数:24 被引量:56 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研究主题: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获得性免疫缺陷 综合征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