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91篇“ 语法化程度“的相关文章
引介对象标记“对”“向”语法程度差异
2023年
引介对象标记“对”“向”表引介动作行为指向对象的语法功能和语法程度是有联系的。语言学家Lehmann(1982)对二者的历史发展和现存状况分析,发现二者具有相似的语义来源,都经历了语义虚语法途径,但他们的语法程度不同。在表对象功能时,“对”的语法程度和使用频率高于“向”。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杨清艺
关键词:语法化程度
从搭配行为看现代汉语词类的语法程度
2023年
本研究选取现代汉语典型实词与虚词,获取节点词在一定跨距内的词搭配和类联接,分别测算熵值反映其搭配行为的多样性,进而讨论词的搭配行为与其语法程度的关系。研究发现:1.节点词的搭配行为存在左右侧差异。因此在探究语法过程中词的搭配行为变时,需将节点词的左右侧分开讨论;2.基于现代汉语实虚词左右侧搭配行为差异分析,本研究认为,在汉语语法过程中,语义弱主要发生在节点词右侧,而句法黏附特征在左侧较为显著。这一假设真假与否,还需不同跨距、更多语言加以验证;3.词类语法程度的比较需基于两种非范畴路径,以名词和动词分别作为起始点,方向性地进行特征丧失的量。就动词-介词这一动词性路径而言,随着语法程度提高,词类搭配行为的改变主要发生在右侧,表现为语义弱特征愈发显著。
余碧燕蒋跃
关键词:语法化搭配类联接词类
“这么一V”与“这么V来”的语法程度及教学思考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从汉语构式"这么一V"与"这么V来"中选取动词数量占有绝对优势的"这么一说/看"与"这么说/看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语法条件及篇章标记语特征,从"已语法"及"未完全语法"角度比较分析了两种构式的语义、句法表现差异及语法程度差异。发现"这么说/看来"的语法程度高于"这么一说/看",并由此进一步推导出"这么V来"的语法程度高于"这么一V",进而将研究结果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提出对相似构式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可供思考的建议,尝试从语言本体角度对相似构式的教学有所启发。
黄博雅乌云赛娜
关键词:语法化程度
个体话题标记内部的语法程度差异现象探讨——以话题标记“像”为例
2021年
以话题标记“像”为例,对共时平面上个体话题标记内部存在语法程度差异的现象进行探讨,依据相关语法标准和参数分析“像”的发展路径、演机制、形成动因和深层原因。结果发现:不仅汉语话题标记各成员之间存在语法程度的差异,在个体话题标记内部也存在这一差异。话题标记“像”在共时平面上表现出词汇词、准语法标记和语法标记的分,并且“像”发展至语法性话题标记可能存在多种路径。从本质上看,这一差异现象的存在取决于汉语自身的性质:汉语属于话题优先型语言,却又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和形态标记。
邓莹洁
俄语前置词单位语法程度研究
语法现象是在上世纪80、90年代认知语言学浪潮下兴起的一个当代语言学热点问题。从宏观上讲,语法研究的是语法演变,即具体语言中具体语法标志的来源和语言的整体语法结构的发展原则问题。作为一种解释语言现象的框架,语法关注...
曹觉心
关键词:功能语义场语法化程度
文献传递
副词“其实”的语法程度及走向被引量:5
2012年
"其实"的语法功能和它的语法程度是有联系的。现代汉语的副词"其实"来源于古代的偏正短语,它在语法的过程中发展出越来越多的语法功能,例如:语篇功能、人际功能等等。根据语言学家Traugott(1982)关于语法等级的说法,对照"其实"的语法功能从概念功能丰富到人际功能,我们可以说"其实"现在的语法程度已经相当高了,并且根据语法理论中的单向性假说,副词"其实"有继续向更虚的成分虚的可能性。因为"其实"已经具有一些连词的特点,比如连接功能、多重指向性,可以放在一个分句的句首等等,据此我们可以对副词"其实"今后的语法方向做出预测:"其实"具有继续向连词虚的倾向和可能性。
刘伊念
关键词:语法化语法功能副词连词
英汉动量结构语法程度对比——以time(s)和“次”为例被引量:1
2011年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研究time(s)和"次"的英汉动量结构语法程度,并围绕语法程度,研究了表量结构的语法路径、语法机制、认知解释等。从语义转变、结构转变研究英汉表量结构的语法路径,试图探寻英汉语动量结构的共性和差异。
仲桂红杨成虎
关键词:语法化程度英汉对比
新兴程度副词“狂”的语法程度被引量:10
2010年
文章运用定量和实验的方法对新兴程度副词"狂"的语法程度进行了考察。与典型的程度副词相比,"狂"在语义、语法、语音和语言社会使用等四个方面的语法程度都相对较低,因此仍处在语法的进程中。文章认为,要对某个语言成分的语法程度进行准确而全面的判定,不仅需要考察其语言系统内部的特征,还应关注其社会使用情况。
蔡冰
关键词:程度副词语法化程度
英汉表量结构语法程度对比被引量:3
2010年
英汉表量结构都经历了虚度最低→虚程度较高→虚程度更高的语法路径。英汉表量结构语法都涉及到语义演变、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方式、类推和重新分析的语法机制。通过英汉表量结构虚程度的对比,可以得出汉语中出现了典型的表量结构,其虚程度比英语表量结构高;通过对英汉表量结构语法路径的对比,证明汉语表量结构的结构更加固定,英语表量结构有着向汉语表量结构的结构发展的趋势。因此,汉语表量结构的语法程度比英语表量结构的语法程度高。
仲桂红
关键词:表量结构语法化程度英汉对比
《新编五代史平话》中“得”的语法程度层次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得”的语法问题一直是汉语述补结构研究的焦点,一直为众多学者所关注。吕叔湘(1944)、曹广顺(1995)、赵长才(2000)、吴福祥(2002)、石毓智(2006)等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得”产生发展的语法进程,也有专书断代研究考察历时背景下“得”的语法问题。本文按语法的“分层”原则,
陈东刚
关键词:语法化层次分析平话述补结构断代研究

相关作者

仲桂红
作品数:6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研究主题:英汉对比 英汉 语法化程度 表量结构 语法化
于秀金
作品数:39被引量:222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时体 跨语言 ERS 情态 类型学
施仁娟
作品数:17被引量:70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留学生 话语标记 留学生汉语 学习焦虑 汉语学习
韩琴
作品数:9被引量:70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翻译 被动语态 文化差异 翻译技巧 科技英语特点
刘伊念
作品数:9被引量:22H指数:4
供职机构:江汉大学期刊社
研究主题:科技期刊稿件 科技期刊 现当代诗学研究 群峰 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