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3篇“ 语言保护“的相关文章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语言保护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2025年
语言保护作为我国语言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在近些年得到高度关注。本研究采用CiteSpace软件对1995—2023年我国语言保护研究的期刊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通过分析发文信息、研究热点和演进趋势,预测未来研究趋势。研究发现我国语言保护研究自1995年出现后关注度攀升,历经起步、发展、成熟进入到深化阶段。热点研究主题集中在语言文字保护规划、濒危语言抢救保护语言资源科学保护语言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语言文字权利保护等方面。语言保护研究由关注语言濒危现象,逐步转向国家战略和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引领下,探讨语言保护研究未来发展趋势。
朱振华许云赖振宇
关键词:语言保护可视化分析CITESPACE
少数民族濒危语言保护与传承——以土家语为例
2025年
语言文字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是人类意识的载体,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语言的支撑。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内部的语言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其中,土家族文化绚烂多彩,语言深邃广博。然而,土家族语言因未形成书面语言而面临消亡的危险,亟需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保护并传承少数民族语言,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互鉴,是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举措。
朱丹
关键词:少数民族语言土家族文化书面语言土家语濒危语言沟通交流
戴庆厦少数民族语言保护理念研究
戴庆厦是蜚声中外的著名语言学家,主要从事汉藏语系语言语言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尤其在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其少数民族语言保护理念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和访谈法来揭...
许晖
关键词:濒危语言语言和谐
探析中国少数民族中俄罗斯族的语言保护与传承
2024年
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语言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俄罗斯族作为55个少数民族中的一员,其独特的语言及文化在民族文化层面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俄罗斯族,尤其着重于他们的语言保护与传承,构建了一种研究模式。运用深度采访和参与观察的研究方法,探索了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俄罗斯族在语言保护和传承方面的真实情况。研究发现,虽然各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内部原因,如语言使用者较少,语言教学资源有限等因素,俄罗斯族语言保护与传承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大对少数民族语言保护的力度,如创设与俄罗斯族文化相关的课程,支持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同时促进其与其他民族语言的交流,以此来实现民族语言的传承和发展。这项研究的结果对于了解中国少数民族,特别是俄罗斯族的语言文化保护和传承有重要价值。
陈伟丽
关键词:俄罗斯族少数民族
濒危语言保护视域下的濒危曲种保护、传承
2024年
曲艺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有着鲜明民族文化符号的表演艺术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一系列围绕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条例相继出台,相关部门、文艺工作者、展演平台联动“三改”(改戏、改制、改人),使得曲艺淬火新生。然而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过程中,曲艺原有的保护、传承格局与形式发生深刻变化,现代化曲艺保护与传承机制尚未健全,纯粹自然和自流自衍成为当前曲艺发展的主要特征。
盛书琪
关键词:物质文化遗产文艺工作者文化强国战略
城镇化背景下黔南民族杂居区语言关系及语言保护研究
2023年
文章基于城镇化大背景,以贵州黔南都匀毛尖镇民族杂居村寨为研究个案,通过田野调查,对都匀毛尖镇民族杂居区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现状、语言兼用及转用情况、语言态度等的定量、定性分析,结论认为,黔南都匀毛尖镇民族杂居区语言关系呈多语和谐的样态。具体表现为:单一民族相对聚居的民族村寨,母语使用较为稳定;多民族散杂居的民族村寨,母语使用功能正在弱化或趋于濒危;全民普遍自觉地兼用汉语;不同语言功能互补;语言态度开放包容。总体看,黔南都匀毛尖镇民族杂居区少数民族语言正走在弱化、濒危甚至消亡的道路上,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对策和措施予以保护
杨建
关键词:城镇化民族杂居区语言保护
信息化时代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保护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2
2023年
少数民族语言保护是我国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少数民族语言使用规模缩减、少数民族语言出版面临竞争处于劣势、人口流动影响语言代际传承、少数民族语言教育承受冲击等。面对现实困境,我们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特征,构建多元化保护体系,具体路径包括构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数字化信息共享平台、加大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数字化出版力度、利用网络促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代际传承等。
贾连庆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少数民族语言
非遗视角下少数民族语言保护与发展研究——以广西靖西市为例
2023年
少数民族语言是构成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对其进行合理的保护与发展,有利于增强文化认同、促进文化自觉、提高文化自信、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本文通过对靖西市居民的壮语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期由小见大,对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和发展工作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李春艳许廷福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语言
数字时代的语言技术与语言保护:以欧洲为例被引量:9
2022年
语言技术影响语言的未来,关系到数字时代的语言多样性和语言保护。虽然欧洲奉行多语主义,尊重语言文化多元,但是不同语种的语言技术开发参差不齐。良好的语言技术使英语获得数字语言生活(尤其是网络语言生活)的优势地位,渗透进其他语言使用者的网络空间,而薄弱的语言技术或技术缺位则使一些语言在网上被边缘化,甚至陷入数字化消亡困境。从长远看,语言技术不但能解决跨语言交流问题,还有助于语言保护,但语言技术面临一系列问题,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在这方面,多语欧洲技术联盟十多年来的努力值得借鉴,其代表性成绩是出版了数字时代的32种欧洲语言白皮书。不过,从目前取得的成绩来看,通过语言技术破除交际障碍、保护所有欧洲语言,依然任重道远。
戴曼纯
关键词:语言多样性语言技术语言保护
欧洲少数民族语言保护计划个案研究——以苏格兰盖尔语为中心被引量:1
2022年
近几十年,欧洲各地在保护、振兴和推广少数民族语言方面开展了大量活动。其中一项重大举措是欧洲理事会于1998年颁布的《欧洲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宪章》(即ECRML,以下简称《宪章》)。在各国政府同意对少数民族语言提供不同程度的保护和支持的前提下,《宪章》可以作为直接的指导。截至2015年,《宪章》覆盖了79种语言。有些语言,如丹麦语,在一个国家是本国语言,在另一个国家可能就被划为少数民族语言。其他语言,如苏格兰盖尔语,虽是苏格兰当地的语言,但也出现了少数民族化的倾向。论文将苏格兰盖尔语振兴计划作为欧洲少数民族语言保护的案例加以探究。目前,在苏格兰只有57375人使用盖尔语,仅占苏格兰总人口的1.1%。
阮桂君
关键词:濒危语言语言保护

相关作者

瞿继勇
作品数:30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濒危语言 濒危语言保护 语言态度 和而不同 母语
戴庆厦
作品数:241被引量:1,376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研究主题:景颇语 藏缅语 语言 汉语 少数民族语言
苏剑
作品数:47被引量:243H指数:9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研究主题:语言经济学 语言 语言距离 小语种 语言保护
王莉宁
作品数:29被引量:139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
研究主题:汉语方言 语言资源 声调 语言保护 全浊
曹志耘
作品数:52被引量:785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
研究主题:汉语方言 方言 语音特点 韵母 地理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