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79篇“ 踝关节功能“的相关文章
体侧线训练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踝关节功能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主要是研究探讨为期6周的体侧线训练后对踝关节周围肌群肌肉力量、神经肌肉控制能力、静态姿势稳定性、以及Cumberland踝关节不稳量表评分的影响程度。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在四川省骨科医院招募到的46名慢...
徐佳欣
关键词:康复功能训练
目标激励式康复护理对改善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的作用探析
2024年
探析目标激励式康复护理对改善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的作用。方法 从2023年5月-2024年1月到河北省滦平县医院就诊患者中抽取86例进行研究(踝关节术后),将86例患者中的43例纳入对照组(安排常规护理),剩余的43例纳入观察组(安排目标激励式康复护理)。依次比对两组踝关节运动伸度、屈度、旋前度和旋后度;比较两组各项功能评分;比较两组发生伤口裂开、浅表感染以及骨折延迟愈合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对本次踝关节术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作用下显示的效果全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目标激励式康复护理可以提升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对康复训练的认知。
辛凌云
关键词:踝关节功能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探究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在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02月~2023年02月三河市段甲岭中心卫生院9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FTS护理。使用美国矫形外科足协会(AOFAS)—后足功能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症状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AOFAS—后足功能评分总分为(90.24±8.56),明显高于对照组(75.36±7.98)(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为93.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0%(均P<0.05)。结论:在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进行FTS护理,可以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并且对减少疼痛与并发症具有积极作用。
高颖慧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踝关节骨折功能评分
中药熏洗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术后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自拟伤科熏洗汤中药熏洗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武汉市汉口医院骨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7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自拟伤科熏洗汤熏洗联合运动康复训练模式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运动康复训练模式治疗,疗程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肿胀值、背伸和跖屈角度及患侧胫骨前肌、腓骨长肌主动收缩时积分肌电值(IEMG),同时通过美国足外科医师协会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1.11±0.8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6±1.00)分,肿胀值为(1.24±0.35)c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94±0.51)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踝关节跖屈角度、背伸角度分别为(42.24±1.91)°、(25.66±5.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33±5.33)°、(18.39±2.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患侧胫骨前肌、腓骨长肌主动收缩时IEMG分别为(263.84±11.78)mV、(165.24±11.49)mV,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1.87±10.70)mV、(140.84±8.70)m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踝关节AOFAS评分优良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伤科熏洗汤熏洗联合运动康复训练能有效缓解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踝关节肿胀,改善踝关节背伸肌群和跖屈肌群的收缩力及肌群协调性。
陈旭冯张颖常乐张力吴纯标徐晓阳冯世波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术后中药熏洗康复训练踝关节功能
系统疼痛护理对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症状踝关节功能及满意度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系统疼痛护理对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症状、踝关节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于泉州正骨医院行踝关节手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加行系统疼痛护理,对比干预前后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疼痛评分、踝关节功能评分、负性情绪评分的变化。结果研究组对护理的满意度(95.56%)比对照组(77.7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后足指数评分、Baird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后足指数评分、Baird踝关节评分均发生较大改变,且研究组的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后足指数评分、Baird踝关节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发生较大变化,且研究组的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开展系统疼痛护理,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的症状,缓解负性情绪,改善踝关节功能,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
颜惠玉林成凤蔡丽月
关键词:疼痛症状踝关节功能
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锁定钢板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愈合情况和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锁定钢板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愈合情况和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切开复位后采用普通钢板和克氏钉固定,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与空心螺钉固定。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术前和术后2年的踝关节活动度(背伸、跖屈、内翻、外翻)和影像学检测指标[胫骨远端前侧关节面角(TAS)、距骨倾斜角(TT)、胫骨穴角(TC)、胫骨侧位关节面角(TLS)],采用美国足外科协会(AOFAS)评分评估术后2年的踝关节功能。记录术后3个月内的并发症情况(切口感染、血肿、愈合畸形)。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的(IL-6)、IL-8、CRP水平差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年的关节活动度好于对照组(P<0.05),术后2年的TAS、TC、TLS、AOFAS评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TT差值和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空心螺钉内固定与锁定钢板结合治疗可以缩短术后愈合时间,提高术后踝关节功能
符来想陈前永夏克丁涛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空心螺钉锁定钢板踝关节功能
多元化康复锻炼护理对踝关节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程度与踝关节功能影响分析
2024年
研究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不同护理的作用价值。方法 选取踝关节骨折患者68例(对照组n=34例,常规护理)(多元组n=34例,多元化康复锻炼护理),比较不同护理的干预效果。结果 多元组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时间高(低、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踝关节功能与生活质量比较,无差异性P>0.05。护理后,多元组踝关节功能与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多元化康复锻炼护理护理策略,不仅能够加速骨折愈合的过程,还能显著提升踝关节功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也会得到提高,值得推广。
韦晴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骨折愈合时间疼痛踝关节功能
骨折内固定联合下胫腓螺钉固定术对踝关节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骨代谢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骨折内固定联合下胫腓螺钉固定术对踝关节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骨代谢的影响。方法按手术方案不同将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就诊于医院的9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接受骨折内固定+下胫腓螺钉固定术治疗,术后均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骨折愈合情况、手术相关指标、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功能、骨代谢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研究组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踝关节背伸、跖屈、内翻、外翻等活动度均比对照组大(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美国矫形外科足协会-后足评分表(AOFAS)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Ⅰ型胶原羟基端延长肽(PⅠCP)水平均比对照组低,骨钙素(BGP)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相比,骨折内固定+下胫腓螺钉固定术后痛感更轻,更利于调节踝关节骨代谢水平,提升踝关节活动度,加快踝关节功能恢复。
王建建王振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骨折内固定踝关节功能
单侧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其与Danis-Weber分型和穴形态的关系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单侧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其与Danis-Weber分型和穴形态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82例单侧踝关节骨折患者。入院后行踝关节X线及CT检查,判断骨折Danis-Weber分型、穴形态。行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1年随访评估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显示优42例,良25例,可15例。踝关节功能优的患者Danis-Weber分型A型的比例高于踝关节功能可的患者,且C型的比例低于踝关节功能可的患者(66.67%vs.26.67%;4.76%vs.46.67%;P<0.05)。踝关节功能优的患者的穴高度差值、穴宽度差值、穴深度差值、冠状位角度差值、矢状位角度差值为(0.28±0.04)mm、(0.84±0.21)mm、(1.56±0.40)mm、(2.37±0.60)°、(1.22±0.31)°,均小于踝关节功能良[(0.32±0.05)mm、(1.03±0.26)mm、(2.17±0.55)mm、(4.64±1.17)°、(2.45±0.62)°]、可[(0.40±0.08)mm、(2.75±0.69)mm、(3.89±0.98)mm、(5.80±1.46)°、(4.69±1.20)°]的患者(P<0.05)。年龄≥60岁(OR=2.815)、Danis-Weber分型C型(OR=3.053)是影响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单侧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与Danis-Weber分型和穴形态密切相关,高龄、穴形态异常的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不良的风险较高。
邱大权胡靖
关键词:踝关节踝骨折
个性化功能锻炼结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关节活动度、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析个性化功能锻炼结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以本体感觉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个性化功能锻炼,两组均持续干预8周。比较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和关节活动度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ADL、Baird-JackSon及AOFAS-AH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伸、屈、旋前及旋后角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功能锻炼结合本体感觉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的踝关节恢复,增强关节活动度。
冀希孙娜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关节活动度踝关节功能

相关作者

张晖
作品数:412被引量:1,019H指数:1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内固定 挤压综合征 LISFRANC损伤 地震 创面
陈宇
作品数:109被引量:475H指数:1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基质金属蛋白酶 踝关节骨折 切开复位 免疫组织化学 踝关节功能
洪建军
作品数:194被引量:571H指数:12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内窥镜 游离肩胛皮瓣 软组织缺损 内固定 骨折固定术
余可和
作品数:78被引量:222H指数:9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骨折固定术 微创内固定 外固定治疗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耻骨联合分离
方跃
作品数:464被引量:1,434H指数:2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内固定 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 髋臼骨折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