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篇“ 输沙效率“的相关文章
复式河槽输沙效率研究进展
冲积河流多由滩槽分布明显的复式河道组成,复式河槽输沙效率多年来是河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关系到河道演变与整治。通过分析输沙水量和排沙比的概念,利用排沙比和输沙水量表征输沙效率,对目前有关复式河槽输沙效率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
邢国栋姚仕明陈栋赵占超
关键词:复式河槽输沙效率输沙能力影响因素
文献传递
黄河下游汛期输沙效率和排沙比阶段性变化及其主控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为了揭示黄河下游河道泥沙冲淤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以黄河下游花园口站和利津站1960年以来的实测水沙数据为基础,利用双累积曲线方法分析了汛期断面水沙关系的阶段性变化特征,进而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法获得了各阶段汛期断面径流输沙效率和汛期河段排沙比数值。结果表明:自1960年以来黄河下游汛期断面径流输沙效率明显存在着大小交替的5个不同变化阶段(1960—1965年、1966—1981年、1982—1987年、1988—1999年、2000—2015年),花园口和利津断面汛期的平均径流输沙效率值在这5个时期分别为2.1,4.3,2.6,4.1,0.8 t/100 m^3,而同期花园口至利津河段的排沙比分别为1.34,0.78,1.01,0.62,1.48。汛期河道断面输沙效率和河段排沙比交替性阶段变化揭示了该河段河道冲淤演变的本质特征。黄河流域的气候变化和水土保持措施仅会引起产水产沙量的变化,对黄河下游汛期输沙效率和排沙比影响有限,而不同时期黄河主河道大型水库的建成及其运行方式,则是其变化的主控因素。此外,1988—1999年中上游淤地坝的自然毁损对黄河下游同期的输沙效率和排沙比的变化影响显著。
王随继刘慰颜明颜明
关键词:输沙效率排沙比黄河下游
黄河下游河道边界条件影响输沙效率研究述评被引量:5
2019年
如何高效输沙始终是黄河下游河道治理的一个根本问题,其中河道边界条件对泥沙输送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源于两者之间存在的耦合作用。对现有河道边界条件影响输沙效率相关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河道边界条件不仅影响河道空间沿程输沙效率,而且河道边界条件的演化还决定了输沙效率的时间调整过程。这种影响在不同输沙计算方法(水文学方法、水动力学方法)中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反映物理本质相同,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能否反映水沙运动与河床变形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耦合特性,这是判断输沙模拟有效性的关键所在。河道输沙与河床变形作为泥沙赋存状态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提出了从河床演变学角度研究输沙效率的问题,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思路与参考。
申红彬吴保生吴华莉
关键词:输沙效率黄河下游
黄河下游河道汛期输沙水量及输沙效率分析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利用小浪底、花园口等水文站的水沙资料,计算黄河下游河道各水文站不同运用时期的输沙水量及其占对应时期径流量的比例,探究河道的输沙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发现,黄河下游河道汛期冲淤平衡时,各水文站输沙水量与小浪底水文站的水沙指标具有较好相关性,总体上随径流量、流量和来沙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含沙量和来沙系数增加而减小并趋于稳定,输沙水量占径流量的比重随含沙量和来沙系数增加而增加并趋于稳定。这表明,黄河下游在汛期输沙水量较为稳定,且输沙水量较小,输沙效率高。通过小浪底水沙过程调配,达到了黄河下游河道水沙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赵海滨杨春景王俊
关键词:黄河下游河道输沙水量输沙效率输沙规律影响因素
黄河内蒙古段不同流量过程输沙效率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选定黄河内蒙古段1958—2013年体现年际间的丰枯变化和年内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的94场次流量过程,以排沙比和淤积比为主要指标,分析了不同时期各级流量过程的输沙效率。结果表明:对于平均流量小于1 000 m3/s的流量过程,流量与含沙量的变化均对输沙效率具有比较显著的影响,即排沙比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含沙量的增大而减小。不同流量过程中泥沙组成的变化将导致各级粒径泥沙的输移分配比例有所不同,细沙流量过程水流的输沙能力主要表现在对粗沙的输移上,而粗沙流量过程水流的输沙能力主要表现在对细沙的输移上。
李学春杨峰李瑞
关键词:输沙效率黄河
流量波动对黄河下游输沙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总结黄河下游输沙效率研究的相关成果,结合黄河下游流量和输沙过程的实测资料,对流量过程中的相对变差给出了波动比的量化指标,并分析了此指标对黄河下游输沙效率的影响,发现原型河道中流量波动比在0.6左右时,各站的输沙水量最小,说明适宜的流量波动比能提高黄河下游河道输沙效率。在原型数据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黄河下游进行了动床概化模型实验,发现波动比对输沙水量的影响规律与实测资料是一致的,都随波动比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进一步研究了流量波动对输沙效率的影响,发现模型实验中流量标准差4.03L/s(即波动比为0.375)、周期1h的水沙过程输沙效率最高。
严军刘蛟梁标
关键词:河流泥沙工程学输沙效率动床模型黄河下游输沙水量
流量与含沙量相关性对输沙效率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从流量与含沙量的相关性出发,推导出当流量与含沙量呈正相关时,水沙过程的波动性会减少输沙用水量;通过实测资料分析,黄河下游天然河道中流量和含沙量是基本呈正相关的,而通过小浪底调水调沙人工塑造的水沙过程,流量与含沙量相关系数越大,输沙用水量越小,输沙效率的增幅越高。
段圆圆周祖昊刘蛟梁标
关键词:黄河下游水沙过程输沙用水量输沙效率调水调沙
黄河下游洪水的输沙效率及其与水沙组合和河床形态的关系被引量:26
2009年
以1950-1985年间274次洪水的资料为基础,对黄河下游洪水的输沙效率进行了研究,查明了场次洪水排沙比随流量变化的3个临界点。同时还发现,当场次洪水平均含沙量小于34.02kg/m3时或当来沙系数小于0.01kg.s/m6时,下游河道可以不淤。黄河下游游荡段排沙比最小,过渡段次之,限制性弯曲段最大,可见窄深河段的输沙效率要高于宽浅段。上述3个河段处不冲不淤状态时的临界含沙量依次增大,证明窄深河段可以在含沙量较大时保持临界不冲不淤状况。
许炯心
关键词:洪水泥沙输移输沙效率调水调沙黄河下游
提高管道输沙效率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
2005年
随着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进一步开展,淤背固堤泥沙输送距离不断增加。目前,排距超过3 000 m的越来越多,部分淤背固堤工程排距甚至超过10 000 m。随着排距的增加,接力输送方式的使用,机械设备的选择与配套、接力站安设位置准确与否对系统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淤背固堤工程分析研究,提出以提高泥浆浓度、泥沙输送效率的手段,提高系统的生产效率。并利用水力学水头计算理论,结合生产实践论述如何进行设备配套以及接力站位置确定。
王世忠郑利民侯典坤
关键词:泥浆
黄河下游洪水输沙效率及其调控被引量:12
2004年
针对黄河下游洪水输沙的复杂性,根据1980~1998年实测洪水资料,以花园口-高村河段为例,建立了洪水输沙用水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提高洪水输沙用水效率为目标,根据控制原理对洪水输沙过程调控进行了模拟与仿真.根据洪水输沙的实际情况,系统设计中采用了开环控制和反馈控制两种不同的控制结构.开环控制系统中,对不同含沙量条件下洪水平均流量对输沙用水量的控制过程做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河段流量对输沙用水量的调控作用明显受到含沙量的影响,当含沙量小于20kg/m3时,流量对输沙用水量减小有很好的调控作用.反馈控制系统中,对给定控制目标下河段入口断面含沙量和流量对输沙用水量的调节过程分别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如果设定合理的控制目标,花园口-高村河段洪水输沙过程可通过入口断面的含沙量和流量进行调控.最后,根据上述方法,对黄河下游其他河段洪水输沙进行了模拟与仿真.根据综合分析,黄河下游花园口以下河段水流含沙量为20 kg/m3时,适宜的调控流量范围是2390~2900 m3/s.
倪晋仁刘小勇李天宏赵业安金玲
关键词:黄河下游洪水

相关作者

刘蛟
作品数:10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黄河下游 城市雨水 回灌 调水调沙 输沙效率
赵安平
作品数:10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黄河河口管理局
研究主题:黄河口 黄河 汇流 管道输沙 黄河调水调沙
苏运启
作品数:31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黄河下游 二级悬河 黄河 平滩流量 小浪底水库
王世忠
作品数:2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河流保护 黄河 水利枢纽 水利工程 生态环境
吴华莉
作品数:59被引量:76H指数:6
供职机构:长江科学院
研究主题:河流 泥沙淤积 河段 河工模型 河床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