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4篇“ 配合力效应“的相关文章
- 早熟陆地棉主要性状配合力效应及遗传参数分析
- 2024年
- 选用12份不同来源的陆地棉为亲本材料,按照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置32 (4×8)份杂交组合,对亲本及F_(1)代的13个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配合力和杂种优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陆地棉杂交组合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籽棉产量、皮棉产量、铃重、衣分、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伸长率同时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影响,单株铃数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株高、始果节位、始果节高、整齐度以基因非加性效应为主;W1 (LZD)为大铃丰产亲本,L2 (辽棉43)为高衣分丰产亲本,W6 (19-ZHGC)、W7 (中91)为优质亲本,L2 (辽棉43)和W2 (新石K28)为各性状均表现较好的优良亲本;组合W1×L1 (LZD×辽棉38)、W5×L3 (惠远720×辽棉27)具有较大的育成品种的潜力;多数性状杂种优势明显,其中以皮棉产量和籽棉产量的竞争优势最大,分别达到15.5%和10.5%,纤维长度和断裂比强度平均竞争优势分别为5.7%、5.3%。由此表明,杂种优势利用可以有效提高棉花产量、改进纤维品质。
- 李海燕吴晓东赵丹王天硕闫烨史鸿儒徐敏王子胜
- 关键词:陆地棉主要性状配合力
- 玉米自交系配合力效应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以3份来源于同一基础材料的玉米自交系J216-12642、J216-12622和J216-13FA14为被测系,以1256-1131、3568-2114和PH6WC为测验种,配制成9个杂交组合,对出籽率、百粒重、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产量等7个性状就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份姊妹自交系在产量、穗长和穗粗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穗行数、行粒数、出籽率和百粒重上差异不显著;3个姊妹自交系中,J216-12622是产量一般,但配合力最高、穗部性状表现较好的自交系;组合J216-13FA14×PH6WC具有较强的杂交优势和综合表现。本研究可为选择新自交系、选育出优良玉米新品种奠定基础。
- 张正洁杨国华郭瑞红程凯华
-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
- 尾粗桉杂交亲本配合力效应分析
- 2022年
- 本研究以东门林场3个尾叶桉U517、U520、U524作为母本,8个粗皮桉P96、P97、P98、P100、P102、P103、P104、P105作为父本,按照测交遗传交配设计进行控制授粉,基于杂交子代的生长表现分析亲本的配合力,旨在为选育速生、抗性强的尾粗桉杂交新品种提供亲本选配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枝呈极显著差异,冠幅呈显著差异,重复区组间的差异不显著;父本的一般配合力(GCA)达极显著水平,父本较母本有优势;亲本的特殊配合力(SCA)达到极显著程度;父本粗皮桉P97的胸径、单株材积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最大,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较大,同时在各性状上均是正向效应,适合作为杂交父本。U524×P105组合在胸径、单株材积上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最高,在今后杂交育种中可作为高特殊配合力组合加以利用。
- 赵英伟杨卫星马忠才彭智邦李霞熊涛张磊王建忠
- 关键词:杂交育种配合力亲本选配
- 8份糯玉米自交系配合力效应及遗传参数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利用8个自选糯玉米自交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成32个组合,对株高、穗位高等7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穗位高等7个性状GCA效应在亲本间存在显著差异,且SCA效应在组合之间差异显著;M 7、F 4、M 1和M 2等4个自交系综合表现较好,具有较大的育种潜力,易组配出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可在今后的糯玉米品种选育中重点利用。M 7×F 4是一个高杆大穗型品种,在抗倒伏性过关的前提下,其具有较好的利用前景。对遗传参数估算可知,株高、穗位高、穗长、秃尖长和穗行数等性状宜早代选择;穗粗和行粒数中晚代选择为宜。
- 王薪淇孟令聪代秀云侯国生周小辉
- 关键词:糯玉米自交系配合力
- 快中子诱变突变体的表型鉴定及配合力效应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为明确252 CF裂变快中子辐照诱变得到的6个玉米突变体的配合力效应,评价其在玉米育种实践中的利用价值,以昌7-2、Mo17、B73、LY0986和LY1621为测验种父本(P1),6个突变体fu 18312、fu 1603、fu 17138、fu 18321、fu 18398和fu 18362为被测系母本(P2),在前期表型鉴定的基础上,对11份参试材料的11个农艺性状,按NCII设计(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分为两组,组配30个杂交组合进行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6个突变体的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效应值在同一性状或不同性状上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矮秆、低穗位突变体fu 18312株高和穗位高的GCA效应为负效应,降秆作用显著,可用于抗倒性的改良;叶夹角突变体fu 1603和黄绿叶突变体fu 17138多数性状的GCA效应均为正效应,可用于高秆、大穗、多粒型丰产品种的选育,但应注意与矮秆品种搭配,以防倒伏。尽管fu 17138叶缘黄化,但结实正常,与对照相比单株产量降低,因此,可作为标记性状在种子生产上加以利用,以保护知识产权。所配组合中,(LY0986×fu 17138)为强优势杂交组合,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SCA)表现为较高的正效应,为品种选育奠定了种质基础,为快中子诱变突变体的进一步改良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刘忠祥杨彦忠王晓娟连晓荣周文期何海军周玉乾寇思荣
- 关键词:表型鉴定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合力效应分析
- 糯玉米农艺性状配合力效应及遗传参数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利用9个骨干糯玉米自交系,按完全双列杂交配制72个组合,随机区组种植于大田,成熟期测定各组合农艺性状,用GriffingⅣ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株高、穗位高、茎粗、穗上叶片数、雄穗一级分枝数、穗叶长一般配合力效应在亲本间存在显著差异,且特殊配合力效应在组合之间差异显著,而穗叶宽性状在亲本间及组合之间差异不显者。株高、穗位高、雄穗分枝数、穗叶长的狭义遗传力较高,应早代选择;茎粗和穗上叶片数狭义遗传力低,应以晚代选择为主。
- 陈坚剑李向楠吕桂华吴振兴郭国锦
- 关键词:糯玉米农艺性状配合力
- BMR基因型高粱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被引量:3
- 2018年
- 采用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以19份BMR基因型高粱(Sorghum bicolor)不育系为母本,以3份BMR基因型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为父本,从7个主要农艺性状上分析了57个F1杂交组合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结果表明,株高、主茎叶片数、中部叶片长度、中部叶片宽度4个农艺性状具有正向中亲优势;株高、中部叶片长度2个性状具有正向超亲优势;主茎叶片数、叶片中部长度、叶片中部宽度3个性状具有正向竞争优势;而单株分蘖数、主茎直径、主茎穗长均表现为负向优势。各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区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组合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主茎直径、主茎穗长的遗传受基因的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共同作用,株高、单株分蘖数、主茎叶片数、中部叶片长度、中部叶片宽度的遗传受基因的非加性影响较大;主茎穗长宜在早代选择,而株高、单株分蘖数、主茎叶片数、主茎直径、中部叶片长度5个指标宜在高代选择。综合得出,BMR基因型高粱不育系以AMP454、AMP19、T98A的一般配合力较高,筛选出配合力较高的杂交组合为AMP19×ZS-102和AMP454×ZS-102。
- 李源游永亮赵海明武瑞鑫刘贵波
- 关键词:高粱不育系农艺性状配合力
- 杂交水稻(Oryza sativa L.)亲本11个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效应与SNPLDB的关联分析
- 杂交水稻籽粒产量高、营养价值好、对生物和非生物肋胁迫的抵抗力强。与常规品种相比,杂交水稻由于遗传背景的多样性,农艺性状优良,使其能够提高20%的产量。配合力分析是鉴定优势配组亲本不可缺少的方法。在以往的研究中,曾用分子标...
- IMDAD ULLAH ZAID
- 关键词:杂交水稻亲本
- 文献传递
- BMR基因型高粱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
- 采用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以19份BMR基因型高粱(Sorghum bicolor)不育系为母本,以3份BMR基因型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为父本,从7个主要农艺性状上分析了57个F1杂交组合...
- 李源游永亮赵海明武瑞鑫刘贵波
- 关键词:饲草高粱农艺性状配合力遗传力
- 玉米杂交组合的配合力效应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选出具有较高配合力的亲本及具有特殊配合力的玉米杂交组合。[方法]通过运用增广NCII遗传模型的配合力方差分析方法,进行一般配合力方差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方差效应估算。[结果]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比较高的有B1、B2、B5和B19,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比较高的组合有B10×B19(23.35)、B1×B19(23.17)、B2×B18(17.35)、B14×B8(15.76)、B2×B19(14.03)、B4×B19(13.21)。[结论]B1、B2、B5和B19这4个自交系可以作为常规玉米高产品种选育的优良亲本应用;而小区产量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分析表明:在组配的42份杂交组合中,B10×B19、B1×B19、B2×B18、B14×B8、B2×B19、B4×B19具有较高的产量,可作为苗头组合参加多地区网点试验。
- 仲义焦仁海徐艳荣代秀云刘兴二
- 关键词:玉米配合力方差分析
相关作者
- 刘宗华

- 作品数:122被引量:716H指数:14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玉米 自交系 玉米杂交种 玉米籽粒 选育
- 胡彦民

- 作品数:108被引量:701H指数:16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玉米 愈伤组织 QTL分析 玉米幼胚 玉米杂交种
- 李浩川

- 作品数:76被引量:172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玉米 单倍体 玉米单倍体 玉米籽粒 籽粒
- 谭晓军

- 作品数:20被引量:77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 研究主题:玉米 自交系 玉米籽粒 基因型玉米 基因型
- 汤继华

- 作品数:236被引量:912H指数:17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玉米 编码蛋白 分子标记 玉米籽粒 调控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