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50篇“ 酚酸类“的相关文章
不同发育时期忍冬花酚酸成分含量变化
2024年
目的比较不同发育时期忍冬花酚酸成分含量,评估忍冬花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药用价值,为确定适宜采收期提供参考。方法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HPLC-ESI-MS/MS)测定12种酚酸成分含量,多元统计分析忍冬花不同发育时期酚酸成分含量差异。结果忍冬花酚酸成分总含量高低为二白期>三青期>大白期>米蕾期>银花期>金花期。结论不同发育时期忍冬花酚酸成分含量差异显著,开放花中原儿茶酸和绿原酸甲酯含量较高,提示开放花具有独特的开发利用价值。
王爱媛范李想张紫瑄姚丹阳张永清
关键词:忍冬花金银花酚酸类成分
毛相思子中黄酮及酚酸成分的研究
2024年
目的对毛相思子(Abrus mollis Hance)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明确其物质基础。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开放ODS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对毛相思子70%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并根据化合物波谱数据进行结构确证。结果从毛相思子70%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5个黄酮化合物和9个酚酸化合物,分别为2α,3α-环氧-5,7,3′,4′-四羟基黄烷-(4β-8-表儿茶素)(1)、epicatechin-[8,7-e]-4β-(4-hydroxyphenyl)-dihydro-2(3H)-pyranone(2)、(±)-墨沙酮(3)、7-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4)、2S-甘草素(5)、N-p-hydroxy-trans-coumaroyltyramine(6)、N-p-hydroxy-cis-coumaroyltyramine(7)、N-[4′-羟基-(E)-肉桂酰基]-L-色氨酸甲酯(8)、N-[4′-羟基-(Z)-肉桂酰基]-L-色氨酸甲酯(9)、阿魏酸甲酯(10)、3,5-二甲氧基-4-羟基苯乙酮(11)、香草酸甲酯(12)、反式香豆酸甲酯(13)、乙酰香草酮(14)。结论化合物1~4和6~9均为首次从相思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10~14为首次从毛相思子中分离得到。
陈亮李国昌张彩萍鞠艳梁惠杜开成汪雨濛孟大利
关键词:黄酮酚酸
一种高效分离纯化高纯度丹参酚酸组分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分离纯化高纯度丹参酚酸组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高效高选择性丹参酚酸组分制备材料,通过二维正交纯化,制备得到高纯度的丹参酚酸组分,其结果大致可以达到:对于丹参酚酸组分的纯度为80%‑95%,收率...
俞冬萍霍丽多郭志谋金高娃周永正韩紫薇张华蓉
基于酚酸成分评价不同品种金银花枝和叶的利用价值
2024年
以8个品种金银花的枝和叶为研究对象,建立8种酚酸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测定样品中酚酸成分的含量特征,将含量测定结果经聚分析、因子综合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等多元统计学方法评价。结果表明,建立的金银花枝和叶中8种酚酸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简便。8个品种金银花枝和叶中的酚酸成分总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9.4162~33.6684、40.9900~80.3068 mg·g^(−1)。不同品种间酚酸成分总含量差异较大,枝和叶中均为‘北花一号’的总含量最高,‘巨花一号’的总含量最低。聚分析发现,金银花枝中,‘北花一号’单独聚为一,其各组分含量高于其他品种;因子综合分析表明,‘北花一号’综合得分>1;PLSDA分析筛选出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阿魏酸和绿原酸可能是引起枝的酚酸含量差异的主要成分。金银花叶中,‘北花一号’和‘九丰一号’聚为一,且这两个品种因子综合分析得分>1;PLS-DA分析筛选出绿原酸、咖啡酸和阿魏酸可能是引起叶的酚酸含量差异的主要成分。总之,不同品种金银花枝和叶的主要酚酸成分特征存在差异,就酚酸成分而言,‘北花一号’和‘九丰一号’的枝和叶更有优势。本研究为金银花枝和叶的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徐小博徐萍司志敏苗瑞利张艳芳陈磊山FOTINA Hanna李勇超
关键词:金银花酚酸类资源利用
华佗豆的红外指纹图谱和薄层色谱鉴别及酚酸成分含量测定
2024年
目的建立瑶药华佗豆药材的红外指纹图谱、薄层色谱鉴别和酚酸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构建10批华佗豆药材的指纹图谱,采用相似度分析、聚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光谱数据进行分析;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华佗豆中的绿原酸、异绿原酸A、咖啡酸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的含量。结果红外光谱法可推测出华佗豆含有有机酸、黄酮等成分,红外指纹图谱共标定9个共有峰,相似度评价>0.999。聚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分为两大,产地S1、S2、S3聚为一,其余产地为一;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5种差异性成分(VIP>1);建立的薄层色谱的供试品和对照品显示位置一致,且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华佗豆中6种酚酸成分线性关系均良好(r≥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97.77%~102.59%,相对标准偏差(RSD)均≤2.90%。结论建立的华佗豆药材薄层色谱和红外指纹图谱方法简便可行、结果稳定;建立的华佗豆中6种酚酸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可靠,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奠定科学基础。
林婧韦金玉梁洁梁炎丽魏江存陆春莲郑飘雪孙正伊
关键词:红外指纹图谱薄层色谱鉴别酚酸类成分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当归-川芎饮片苯酞、酚酸成分提取工艺
2024年
目的优选当归-川芎饮片苯酞、酚酸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以提取时间、乙醇浓度、乙醇用量为影响因素,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含量及浸膏得率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优选当归-川芎饮片苯酞成分提取工艺;以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含量及浸膏得率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优选当归-川芎饮片酚酸成分提取工艺。结果苯酞成分最佳提取工艺:加7倍量90%乙醇,每次提取130 min,提取2次;酚酸成分最佳提取工艺:加7.5倍量65%乙醇,每次提取120 min,提取2次。结论优选的当归-川芎饮片苯酞、酚酸成分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苏秦包强李喜香王雪梅殷润良王建良
关键词:酚酸类成分
UPLC指纹图谱结合一测多评法的芦蒿废弃茎叶酚酸成分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2024年
该研究建立了芦蒿废弃茎叶的UPLC指纹图谱及5个酚酸成分的一测多评法(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 marker,QAMS)。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为0.1%磷酸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检测波长330 nm,柱温30℃,进样量2μL。对指纹图谱的数据进行相似度评价及聚分析,确定13批次芦蒿废弃茎叶中的15个共有成分。以绿原酸为内参物,分别计算阿魏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的相对校正因子,实现了芦蒿废弃茎叶中5个成分含量测定的一测多评法的建立。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此5个成分的含量,结果显示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和不同产地的芦蒿废弃茎叶中的酚酸成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且木质化后的芦蒿废弃物中的酚酸含量较未木质化显著提升。综上所述,该研究建立的芦蒿废弃茎叶一测多评法能够快速准确、简便经济地用于芦蒿废弃茎叶中5个酚酸成分的含量测定,为芦蒿废弃茎叶的资源化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张国鑫刘佳琪恽辰珂郭盛朱永强张森
关键词:酚酸
基于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三种丹参酚酸成分对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影响及机制
2024年
目的研究丹酚酸B、丹酚酸A和迷迭香酸对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影响及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基础研究依据和参考。方法药效学实验: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丹酚酸B组、丹酚酸A组、迷迭香酸组、华法林对照组、各丹酚酸成分分别与华法林联合给药组,含丹酚酸成分组分别连续腹腔注射各丹酚酸成分14 d,在第8天灌胃给予华法林后,在0、4、8、12、24、36、48、72、96、120、144 h采血,用血凝分析仪测定相关凝血时间参数。药动学实验:将大鼠随机分为华法林对照组、各丹酚酸成分分别与华法林联合给药组,联合给药组连续14 d分别腹腔注射各丹酚酸成分,第8天灌胃给予华法林后在0.5、1、1.5、2、4、8、12、24、36、48、72、96、120、144 h采血;血浆蛋白结合率实验是将大鼠分为华法林对照组、不同剂量(低、中、高)的各丹酚酸成分分别与华法林联合给药组,联合给药组连续8 d分别腹腔注射各丹酚酸成分,第8天灌胃给予华法林后1.5 h采血。采用UPLC-MS/MS测定华法林对映体血药浓度,用DAS 2.0软件测定药动学参数。结果药效学研究表明,单独应用丹酚酸B和丹酚酸A并不影响凝血时间,但联合华法林后可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无显著变化(P>0.05);迷迭香酸单独或联合华法林,均可延长PT、APTT和INR值(P<0.05)。药动学研究表明,丹酚酸B联合华法林后,R-华法林的药动学参数C_(max)、AUC_(0-t)、AUC_(0-∞)分别升高34.17%、53.44%和60.14%(P<0.01),t_(1/2)延长28.37%(P<0.01),CL/F降低35.48%(P<0.01),S-华法林的C_(max)、AUC_(0-t)、AUC_(0-∞)分别升高11.11%、22.13%和24.05%(P<0.05),t_(1/2)延长14.26%(P<0.05),CL/F降低19.44%(P<0.05);丹酚酸A联合华法林后,R-华法林的C_(max)、AUC_(0-t)、AUC_(0-∞)分别升高19.59%、49.98%和53.31%(P<0.01),t_(1/2)延长17.29%(P<0.05),CL/F降低34.19%(P<0.01),而S-华法林的药
赵月孙佳慧姜爽刘艳嘎力巴李棋魏凡舒杨春娟刘高峰
关键词:华法林丹酚酸B丹酚酸A迷迭香酸抗凝作用
不同陈化方式对宛艾中酚酸和黄酮物质含量的影响
2024年
酚酸中的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和黄酮的棕矢车菊素、异泽兰黄素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研究宛艾自然陈化与加速陈化过程中酚酸和黄酮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加速陈化过程中,大多数酚酸物质含量增加,黄酮棕矢车菊素含量逐渐减少,黄酮异泽兰黄素含量明显增加;在自然陈化过程中,黄酮物质棕矢车菊素、异泽兰黄素含量逐渐增加,酚酸物质随陈化时间的增加变化各异。研究结果对宛艾大健康产品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谭春斌周瑶苏智敏李娟陈岗
关键词:陈化方式酚酸类物质黄酮类物质
绣球防风中酚酸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2024年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唇形科绣球防风属植物绣球防风Leucas ciliat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得到17个酚酸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及通过与文献对比,分别鉴定为4-hydroxyphenethyl ethyl succinate(1)、4-hydroxyphenethyl methyl succinate(2)、2-(4-hydroxyphenyl)ethyl acetate(3)、对羟基苯乙基茴香酸酯(4)、决明顺反二聚苯丙素(5)、对香豆酸(6)、3,4-二羟基苯丙酸甲酯(7)、咖啡酸(8)、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9)、对羟基苯乙酸甲酯(10)、对羟基苯乙醇(11)、丁香酸(12)、香草醛(13)、原儿茶酸(14)、水杨酸(15)、对羟基苯甲醛(16)和diorcinol(17)。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10、12、14、16~17为首次从绣球防风属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绣球防风中分离得到。通过检测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一氧化氮(NO)的产生评价化合物1~17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5、7、9表现出显著的抗炎活性,IC_(50)为(10.14±0.36)~(21.17±0.11)μmol·L^(-1)。
况家才余章昕岑福凌李小宝李小宝陈光英
关键词:化学成分酚类化合物抗炎活性

相关作者

毛志泉
作品数:435被引量:2,350H指数:28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苹果 平邑甜茶 连作障碍 连作 类黄酮
段金廒
作品数:1,618被引量:11,091H指数:45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当归 中药资源 中药 药材
梁宗锁
作品数:760被引量:9,403H指数:48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丹参 黄土高原 干旱胁迫 土壤干旱 毛状根
陈学森
作品数:626被引量:4,759H指数:43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苹果 连作障碍 平邑甜茶 类黄酮 功能型
沈向
作品数:274被引量:2,067H指数:25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苹果 平邑甜茶 连作障碍 连作 苹果砧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