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1篇“ 长春七“的相关文章
利用系统药理学分析秦药长春在骨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英文)
长春(Libanotis buchtormensis,LBD)是秦药之一,生长于秦岭地区,数千年来被当地民众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骨质疏松症、风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长春中含有多种化合物,但其对疾病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
Rundong FengLifang WangHu ChaiJie JiaoPeng ZhangXu ZhengHaijing LiuWenjuan ZhangSuli Wu
关键词:传统中药长春七信号通路
陕产长春挥发油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以挥发油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实验优化陕产长春挥发油的超声提取工艺,并考察了长春挥发油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确定长春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乙醚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53(g∶mL)、超声时间20 min、超声温度26℃,在此工艺条件下,挥发油提取率为13.6392%,与理论值相差0.0024%,说明此方法可行。长春挥发油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均有较高的清除率,且随着浓度增大清除能力增强,长春挥发油清除DPPH自由基线性范围在1.4~1.8 mg·mL^-1为最佳,长春挥发油清除ABTS自由基线性范围在2.5~3.5 mg·mL^-1为最佳。为进一步有效开发利用陕西“太白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侯敏娜侯少平许海燕刘艳红王珊赖普辉
关键词:响应面法抗氧化活性
长春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长春脂溶性成分。方法:采用乙醇回流、乙醚萃取法,提取了三批长春样品的脂溶性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及分析。结果:从1号样品中鉴定出42个成分,主要为萜类(35.38%)、烷烃类(17.08%)、脂肪酸类(11.65%)和香豆素类(10.00%)。从2号样品中鉴定出39个成分,主要为萜类(37.60%)、香豆素类(14.06%)、脂肪酸类(11.65%)和烷烃类(10.88%)。从3号样品中鉴定出37个成分,主要为萜类(39.99%)、香豆素类(16.79%)、脂肪酸类(14.94%)和烷烃类(13.61%)。结论:本研究全面分析了长春的脂溶性成分,为长春的开发利用及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
倪文骐闫涵威李萍张雅李卫燕曹蔚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法
长春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及理化性质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长春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及理化性质研究,以长春为原料,对其根部进行粉碎,经过水提醇沉得到粗多糖,然后经过除蛋白、脱色等步骤进一步得到总多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色法等分析其单糖组成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长春多糖主要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阿拉伯糖-岩藻糖(17.2∶1.0∶18.0∶38.6∶16.2)构成;含总多糖63.03%,蛋白质9.21%,硫酸根6.56%,糖醛酸26.39%。
闫涵威李萍倪文骐李卫燕曹蔚
关键词:长春七多糖理化性质单糖组成
秦岭太白山16种常用易混中草药的简易鉴别及扩展长春药用部位的实验研究
目的:为区分秦岭太白山中草药在采集、收购、临床应用、科学研究等方面因形态相近以及同名异物,异物同名方面的混淆不清,经过多年研究,提出部分陕西秦岭太白山常用易混品种的简易鉴别方法。方法:通过植物形态、药用部位、叶面细胞、薄...
毛水龙毛卫鸽
文献传递
长春超临界提取物镇痛、镇静和抗炎作用的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研究长春超临界提取物(SELB)的镇痛、镇静和抗炎作用。镇痛实验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镇静实验采用与戊巴比妥钠协同催眠法和小鼠自主活动法;抗炎实验采用大鼠足跖肿胀法和小鼠耳肿胀法。结果显示:SELB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热板致痛小鼠的痛阈和醋酸致痛小鼠的扭体抑制率;高、中剂量组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能显著延长小鼠睡眠时间,高、中、低剂量组能显著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高、中剂量组能显著抑制蛋清致大鼠的足跖肿胀率,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的耳肿胀度。SELB具有的镇痛、镇静和抗炎作用与长春的功能主治及临床应用相符。
石娟赵林涛傅强宋杰康军
关键词:长春七超临界提取物镇痛作用抗炎作用
野生长春驯化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11年
长春广泛用于治疗风湿疼痛、风寒感冒、跌打损伤等病症。长期以来过度采挖已对种植资源保护以及药材产量和质量构成威胁。本文主要对长春的生物学特征、生态习性进行了研究,并选择适生区进行野生移栽和种子繁殖,取得成功。
薛智龙
关键词:驯化栽培技术
长春滴丸制备及质量控制研究
2010年
目的:制备长春滴丸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常规方法制备滴丸,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HPLC法测定蛇床子素含量。结果:制得的滴丸大小均匀、圆整光滑、硬度适中。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中,蛇床子素含量在0.202~2.42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22%(RSD=1.33%)。结论:该制备工艺合理可行;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孙宝平李渊源刘艳红张培芳宋小妹
关键词:蛇床子素
长春滴丸制备工艺研究
2010年
目的优选长春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通过试验,选择适宜的基质、药物与基质配比、滴制温度和冷却液温度。以光滑圆整度和丸重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对滴距、滴口径及滴头厚度和滴速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选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工艺为A1B2C3,即滴距为6cm、滴口径为3/4.5(mm/mm)、滴速为50d.min-1,聚乙二醇-6000与聚乙二醇-4000的比例为10:1,药物与基质配比1:2,滴制温度为70℃,冷却液温度为5~10℃。结论本法工艺简单、可行、稳定、重现性好,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对滴丸制剂的要求。
张培芳冯改利王薇侯敏娜宋小妹
关键词:正交设计
长春的生药鉴别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对长春进行生药鉴别。方法:采用性状、显微和薄层色谱的方法进行鉴别。结果:长春的药材性状、根和根茎的横切面及其粉末的显微特征明显;薄层色谱法可检出蛇床子素和β-谷甾醇。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长春的药材鉴定、资源利用和质量标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石娟王杰鹏宣伟王飞虎何平张志宏
关键词:长春七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

相关作者

石娟
作品数:52被引量:237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长春七 化学成分 抗炎药物 回收溶剂 黄精
宋小妹
作品数:318被引量:1,249H指数:18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珠子参 南五味子 化学成分研究 药理作用
梁波
作品数:12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挥发油 长春七 果实 MIC
王薇
作品数:177被引量:660H指数:14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珠子参 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化学成分研究
曹军毅
作品数:5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长春七 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研究 总香豆素 总皂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