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2篇“ 青年卢卡奇“的相关文章
青年卢卡奇政治自觉建构的伦理转向——卢卡奇过渡时期文本的马克思主义特质分析
2024年
卢卡奇加入匈牙利共产党之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作为伦理问题的布尔什维主义》和之后的第一部作品《策略与伦理》,就布尔什维主义是否具有伦理的问题给出了两种对立的结论,因此比《历史与阶级意识》更能反映青年卢卡奇走向马克思的思想过程。推动卢卡奇从“浪漫的反资本主义”转变为“救世主式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内在根源,在于其对伦理的理解跳出了新康德主义范畴,走向了一种政治现实主义的政治责任。这种政治责任是指向未来和行动的连接性的集体责任,体现了青年卢卡奇走向马克思的敏锐政治自觉。
李晶
关键词:青年卢卡奇伦理政治责任马克思主义
悲剧的形而上学:作为德国浪漫派后裔的青年卢卡奇
2023年
作为青年卢卡奇的基本命题之一,心灵-形式的二元生活哲学与浪漫派的诗化哲学之间具有密切的理论联系,该问题在《悲剧的形而上学》中得到了集中反映。卢卡奇对悲剧进行了浪漫化、神秘化的处理,通过悲剧的“伟大瞬间”及“内在上帝”的纯粹自性体验,重提现代主体的悖谬性生存困境。悲剧体裁被赋予了浪漫化的伦理指涉,这使得散文时期的卢卡奇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谢林、施莱尔马赫等浪漫主义者的忠实后裔。
乔泓凯
关键词:卢卡奇悲剧反讽
青年卢卡奇的自然观“辩护”——兼论辩证法的主体意蕴被引量:1
2023年
“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最为鲜明地表达了卢卡奇的自然观。而学界就此认为卢卡奇“只见社会,不见自然”的观点蕴含着“以苏解马”的思维范式。只有回归《历史与阶级意识》论述自然概念的实际语境,才能破除这一“幻象”。青年卢卡奇视域中的自然概念具有三重意蕴,不仅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分裂和对立,也为工人解放指出了实践的路径。卢卡奇的自然观建立在其自然概念的地基上,对其自然观的探讨要深入到存在论根基。通过回应“自然还是社会”的哲学总问题与“自然辩证法还是历史辩证法”的具体问题,从总体性、过程性与目的性三个维度把握其自然观中辩证法主体思想的核心要义,目的在于正确理解卢卡奇对恩格斯的批判,并科学地得出马克思与恩格斯并不存在对立的结论。
潘智璇
关键词:青年卢卡奇自然观辩证法
青年卢卡奇的形式观及其伦理意蕴
2023年
“形式”在卢卡奇的美学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形式寄寓着现实,形式关切的背后是对现代性审美和人如何生存的伦理期许。新康德主义时期的卢卡奇局限于形式伦理的抽象性,将救赎传统经验价值瓦解的希望寄托在个体道德上。直到转向“新世界”,卢卡奇才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第二伦理”回应了现代文明的隐忧,这不仅使其形式美学中的伦理诉求从追求个体心灵的完整走向了解放人类自由的高度,而且也为其转向马克思主义作了理论准备。
李凌晨
关键词:卢卡奇
“总体性辩证法”辨析——兼论青年卢卡奇的自然观概念
2023年
在第二国际时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社会背景下,青年卢卡奇以“总体性辩证法”恢复了被歪曲的马克思主义“正统”,阐述了历史辩证法,开启了“社会—自然”的全新的理解模式。其中“自然”概念也被视为青年卢卡奇构造历史辩证法的关键所在,其蕴含的三重指代含义也有力地反驳了视卢卡奇“自然”概念为错误的理解。青年卢卡奇所开创的总体性辩证法对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功不可没,虽然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后来走上了“社会批判理论”的道路,但青年卢卡奇所创造的总体性辩证法思想仍不失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所坚守的真理,至今仍然发挥着重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窦智
关键词: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自然观
时间的空间化——再论青年卢卡奇的物化意识理论及其现代性价值
2023年
青年卢卡奇沿着“商品—时间的空间化—物化意识”的路径揭露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性物化现象,时间的空间化则是物化意识生成及批判的关键。现代社会全面商品化、抽象化,时间的空间化则以合理化的劳动时间形式,从客体侵入主体、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总体,催生物化意识的生成。时间的空间化指向一种无限进展的非质变状态,并否定“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因而揭示出物化意识非批判性、非生命意义的实质。这种对时间的理解深化了卢卡奇基于物化理论的现代性批判思想,阐扬了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时间向度,且与西方现代某些重要思潮相呼应。
胡栋材张路易
关键词:卢卡奇
从阶级意识理论到组织理论——论青年卢卡奇政治哲学的基本特点与当代价值被引量:2
2023年
卢卡奇认为西方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危机,强调解决这一危机的根本途径就是破除那种立足于近代理性主义方法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证化的做法,把以变革社会现实为目的的“总体性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基础,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价值功能,培育成熟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卢卡奇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作为方法论,系统论述了阶级意识的内涵、功能,揭示了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特点、内在矛盾和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特质,强调只有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才能真正把握历史发展的总体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基于这一认识,他提出了以“阶级意识理论”为核心的西方革命战略,并根据当时马克思主义阵营中关于革命策略的争论,提出了以“组织理论”为核心的西方革命策略,由此构成了其政治哲学的完整内容。不同于那种以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二分为基础,抽象探讨正义、自由和平等等主题的西方政治哲学,卢卡奇的政治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追求无产阶级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目的的解放政治学。卢卡奇的政治哲学无论是对于建构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政治哲学,还是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雨辰
关键词: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
作为理智诗作的论说文何以是一种艺术类型?——青年卢卡奇《论说文的本质与形式》解读
2023年
《心灵与形式》的纲领性论说文《论说文的本质和形式》集中体现了青年卢卡奇的世界观、文学观和哲学观。青年卢卡奇认为论说文与其他文本的根本区别在于形式,即表达心灵的个体化方式。在青年卢卡奇看来,论说文介于文学与哲学文本之间,又超越此二者构成一个新的统一体,因而蕴含决定性飞跃的可能。卢卡奇继而从作品内容的生活、创作主体和书写的使命三个层面具体探讨了论说文的性质,强调他所指的论说文是引领人揭开真理遮蔽,走近将临现的真正哲学的最佳方式。
张亮
关键词:卢卡奇论说文
青年卢卡奇的列宁革命观
2022年
作为20世纪初世界政治变局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卢卡奇重新构建以哲学方法、阶级基础、组织条件、国际局势和国家政权为理论框架的列宁革命观,为纾解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困局贡献了自己的理论思考。青年卢卡奇的列宁革命观不仅为其晚年社会主义民主观奠定了思想基础,还建立起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第二国际机会主义革命观的批判范式。此后,卢卡奇坚守革命道路的理论态度和强调行动的基本原则被当代西方左翼学者所继承,集中体现为他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考如何激活革命能动性问题。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力量对比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重新审视青年卢卡奇的列宁革命观为我们挖掘和运用当今资本主义危机中的革命因素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陈文旭刘涵
关键词:青年卢卡奇
走向马克思主义的道路——论青年卢卡奇理论阶段性的发展与完善
2022年
青年卢卡奇理论具有阶段性的发展特征,其发展于德国传统学院派文艺批评的话语之中,以批判资本主义为立场,将“心灵与形式”概念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点。新康德主义的局限性,促使他接受了黑格尔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将“心灵与形式”进一步转变为“总体性”概念,强调现代人被分裂的困境,试图建立具有乌托邦色彩的新世界。而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让卢卡奇摆脱了乌托邦式的空想,在韦伯、黑格尔与浪漫主义等不同方面的推动作用下,最终走向马克思主义。就理论发展而言,青年卢卡奇理论自身的缺陷,是卢卡奇走向马克思主义的另一推动因素。
张泽恒
关键词:卢卡奇马克思主义

相关作者

张一兵
作品数:602被引量:3,047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历史唯物主义 青年马克思 列斐伏尔 西方马克思主义 鲍德里亚
邹之坤
作品数:58被引量:94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历史辩证法 历史唯物主义 卢卡奇 青年卢卡奇 总体性
王雨辰
作品数:31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研究主题:西方马克思主义 卢卡奇 马克思主义理论 阿尔都塞 马克思主义研究
王志昂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卢卡奇 青年卢卡奇 恩格斯 阶级意识 本体论
王雨辰
作品数:302被引量:1,473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
研究主题:西方马克思主义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理论 生态文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