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5篇“ 青铜文物“的相关文章
- 邹城博物馆馆藏青铜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研究
- 2025年
- 邹城博物馆馆藏青铜文物数量较多,造型丰富,年代特征明显,工艺价值颇高。着眼馆藏青铜文物的保护,邹城博物馆、山东文保文物修复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保护修复工作团队,历时两年完成了前期勘察、方案设计、保护修复等工作。文章对馆藏青铜文物状况进行分析,借鉴有关工作成果和技术准则,梳理汇总了馆藏青铜文物的病害类型,并对症施策,明确了相应的保护修复技术流程。
- 赵蓓蓓
- 关键词:青铜文物病害
- 一种青铜文物矫形工具
-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物矫形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青铜文物矫形工具,包括用于安装快拆机构的安装环,多个所述快拆机构以安装环的中心为圆心呈环形均匀排布,所述快拆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环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方滑动连接有活动座...
- 赵晟伟廖霖刘欣王鑫光燕然
- 青铜文物现场金相检验方法
- 本发明的青铜文物现场金相检验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步骤1:打磨青铜文物表面的氧化层,直至露出青铜本体;步骤2:对露出青铜本体涂抹封护材料,静置成型;步骤3:对青铜本体涂抹封护材料的部位进行第一次抛光和第一次清洗;步...
- 刘成张凯歌黄若茜张泽钰
- 青铜文物现场金相检验方法
- 本发明的青铜文物现场金相检验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步骤1:打磨青铜文物表面的氧化层,直至露出青铜本体;步骤2:对露出青铜本体涂抹封护材料,静置成型;步骤3:对青铜本体涂抹封护材料的部位进行第一次抛光和第一次清洗;步...
- 刘成张凯歌黄若茜张泽钰
- 青铜文物的腐蚀特征及防护策略研究
- 2024年
- 青铜文物保护是金属类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难点。介绍了青铜文物在不同影响因素作用下的锈层产生机制和典型青铜病害,重点以粉状锈为例概述了青铜文物有害锈防治策略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青铜文物保护的发展方向。
- 和天逸王海宁梁皓哲宋俊飞邹鸿立王恩泽钱佑宇董文强夏琦兴
- 关键词:青铜文物
- 考古现场出土青铜文物健康评估方式初探
- 2024年
- 大量青铜文物在考古发掘出土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劣化,其健康遭受威胁。科学评估出土文物的健康状态,不仅是文物现场提取、包装和运输方式选择的重要依据,也是后续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基础支撑。本文从评估指标、分析手段、评价方法等方面对考古现场出土青铜文物健康评估进行探索,尝试建立了一种考古现场出土青铜文物健康评估方式,并应用于咸阳机场考古工地,验证了评估方式的可行性,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示范效益。
- 李立李娟相建凯张亚旭
- 关键词:青铜器
- 一种青铜文物馆藏环境温湿度控制的风险评估方法
- 2024年
- 维持适宜的温湿度以降低环境对文物的破坏作用,是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基本要求。受地域气候差异影响,执行统一的温湿度标准可能导致能耗增加,不利于文物的科学保护。本研究探讨了一种青铜文物馆藏环境温湿度控制的风险评估方法。通过石英晶体微天平进行反应性监测实验获得的不同温湿度下青铜文物模拟材料的腐蚀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建立起特定温湿度区域内较高精度的腐蚀速率预测模型。将腐蚀速率作为环境温湿度风险的量化指标,提出了四等级制的青铜文物馆藏温湿度风险评估建议标准。考虑气压对湿度的影响,加入了相对湿度转换系数以扩大适用范围,并设计了便于实际应用的图形用户界面工具。根据该方法划分出的青铜文物馆藏温湿度风险建议评估标准,使得管理者可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因地制宜进行温湿度控制。
- 陆凯李丹丹闫莹周浩吴来明蔡兰坤
- 关键词:青铜文物
- 媒介融合视域下文物形象的数字构建与价值重塑——以青铜文物为例
- 2024年
- 青铜器作为博物馆、展厅等的热门单元,肩负着传达古代青铜历史与文化的重任。媒介融合时代,青铜文物形象逐渐从实体走向虚拟,形成了从线下的数字智慧展馆到线上的数字博物馆、数字藏品、短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介形态。文章聚焦金面铜人头像、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等代表性青铜文物的数字化构建,文物形象在进行数字加工与全新二创的同时,也伴随着从宏大到个体、从单向到双向、从真实到虚拟的价值重塑。这种价值的嬗变在打破文化圈层的桎梏与时空的束缚走近大众生活的同时实现了现代大众与传统文物从文化到情感的代际对话,为文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 徐晨
- 关键词:青铜媒介融合数字化价值重塑
- 一种凝胶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去除脆弱青铜文物锈蚀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凝胶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去除脆弱青铜文物锈蚀中的应用,属于文物保护技术领域。该凝胶清洗剂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铜离子螯合剂0.1%‑0.8%,成膜剂2%‑10%,保湿剂1%‑10%,弱酸0.1%‑3%,...
- 张荔 朱瑶鸽 陈香李朱建锋
- 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分析
- 2024年
- 青铜文物源远流长,既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种类繁多,拥有悠久的历史,加之青铜器造型各异,工艺精湛,富有超高的艺术观赏价值。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青铜文物受到不同因素影响,致使诸多青铜器存在腐蚀、变形、残缺等问题。为了确保青铜器在日后的收藏与陈列,既要保障青铜文物的保护与展示效果,还要尊重青铜器的历史信息与原貌。故此,本文就青铜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技术展开分析。
- 金晓辉
相关作者
- 周浩

- 作品数:136被引量:307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青铜 青铜文物 缓蚀剂 石英晶体微天平 银
- 万俐

- 作品数:106被引量:186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博物院
- 研究主题:AMT 青铜 文物保护 青铜文物 青铜器
- 徐飞

- 作品数:65被引量:102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博物院
- 研究主题:AMT 文物保护 青铜文物 彩绘 缓蚀剂
- 蔡兰坤

- 作品数:139被引量:498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缓蚀剂 微生物燃料电池 银 青铜 文物保护
- 闫莹

- 作品数:60被引量:74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缓蚀剂 青铜 石英晶体微天平 碳钢 酸洗缓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