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97篇“ 非计划拔管“的相关文章
- 一种保护性预防非计划拔管袖套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保护性预防非计划拔管袖套,包括袖套本体,所述袖套本体两端的内部均固定缝合有限位松紧带,所述袖套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延长带,所述延长带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内部贯穿有...
- 单沛君安方方张月兰
- 一种防止非计划拔管的保护衫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非计划拔管的保护衫,包括截面呈倒U型且符合人体肩部工程学的披肩衫,披肩衫的领口处安装有加长毛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截面呈倒U型且符合人体肩部工程学的披肩衫,能够紧密贴合患者的肩部,防止CVC导管...
- 冯建娣
- 肿瘤患者PICC非计划拔管的危险因素及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
- 2025年
-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留置期间发生非计划拔管的危险因素,为今后有效预测非计划拔管的风险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针对2016年1月至2023年6月在上海某专科肿瘤医院血管通路护理中心进行PICC置管、导管维护并最后拔管的27998例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置管信息、维护信息等。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和内部验证组,建立相关列线图的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为2.80%(784/2799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诊断、导管留置时间、导管脱出、导管相关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栓、继发性异位、皮炎、堵管对非计划拔管有影响(P<0.05)。年龄、诊断、导管留置时间、导管脱出、导管相关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栓、继发性异位、堵管为非计划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上述8项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非计划拔管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预测列线图的ROC曲线下面积在建模组为0.9[95%CI(0.89,0.92)],校准曲线显示模型表现出较好的预测符合度。内部验证显示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1[95%CI(0.89,0.94)],预测曲线趋势接近于标准曲线。结论年龄≥60岁、非胸部肿瘤患者、导管留置时间(≤6个月)、导管脱出、导管相关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栓、继发性异位、堵管会增加非计划拔管的风险。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模型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及区分度,利于临床筛查不同程度的风险患者,以及时做好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有效的处理措施,最终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
- 陶雍毛静玉薛嵋王丽英李颜霞闻萍管振方徐佩周林珊
- 关键词:非计划拔管
-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麻醉复苏室患者非计划拔管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 2025年
-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麻醉复苏室患者非计划拔管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2023年1月-2024年12月期间,纳入166例麻醉复苏室患者,结合就诊前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2023年1月-12月的患者作为常规组,2024年1月-12月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苏醒时间、非计划拔管发生率、躁动发生率。结果 经过比较,我们发现常规组和观察组在麻醉复苏患者护理后的苏醒时间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说,常规组患者的平均苏醒时间为(52.61±5.26)分钟,而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苏醒时间则显著缩短至(36.31±3.42)分钟。通过统计分析,P=0.000,表明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此外,进一步的数据分析还显示,两组麻醉复苏患者在护理后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躁动发生率等方面也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这些结果表明,观察组在麻醉复苏患者护理方面可能具有更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论 预见性护理用于麻醉复苏室临床护理效果确切。
- 张子桐
-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非计划拔管
- 风险预警干预策略在预防新生儿PICC置管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风险预警干预策略在预防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儿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3—10月接受PICC置管的12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61例),Ⅱ组(59例)。Ⅰ组接受风险预警干预,Ⅱ组接受优质护理措施。分别比较两组新生儿穿刺点肿胀及渗血程度、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和家属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后Ⅰ组穿刺点肿胀及渗血程度均低于Ⅱ组(P<0.05);Ⅰ组并发症(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脱出、感染)总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率低于Ⅱ组(P<0.05);Ⅰ组患儿家属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Ⅱ组(P<0.05)。结论风险预警干预策略在预防新生儿PICC置管患儿非计划拔管中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率,减轻家属焦虑、抑郁程度。
- 李平平苗金红崔璐璐李灿灿
- 关键词:新生儿PICC置管非计划拔管
- 综合护理干预在危重症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的效果观察
- 2024年
- 分析对危重症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中,使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06月~2022年06月我院ICU重症监护室治疗的48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收集和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均有一定效果,但观察组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ICU的停留时间和患者自主功能恢复所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患者的护理中,采取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这种干预手段可以有效避免患者意外拔管,可为机械通气提供稳定的基础,确保治疗过程能够顺利进行,还可以显著提高护理的安全性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推动重症护理工作的进步,值得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王海燕
-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危重症非计划性拔管
- 一种预防非计划拔管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防非计划拔管装置,属于医用配件技术领域,一种预防非计划拔管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固定环,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处设置有转轴,第一壳体通过转轴与第二壳体转动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长度相同,第...
- 沈敏丽 魏鲜方芳 严霞
- 基于HFMEA模式构建ICU成人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量表及信效度检验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以HFMEA理论为指导,构建重症监护室(ICU)成人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以HFMEA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回顾,临床资料剖析、HFMEA小组成员筛选和决策树分析、临床预调查,形成《ICU成人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量表》;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4月—10月江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ICU的526例气管插管病人进行量表调查并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正式量表共包括病人因素、导管因素、缺乏有效监督、其他因素4个维度,共13个一级条目,41个二级指标。Cronbach′sα系数为0.745,评价者间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36(P<0.001),本量表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0~1.00,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1。KMO=0.666,χ^(2)=1191.556,自由度(df)=78,P<0.01,共提取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3.23%。结论:构建的ICU成人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量表信效度良好,护理人员可有效识别气管插管病人发生非计划拔管的风险。
- 刘明超于安山钟艳谢艳梅
- 关键词:信效度检验非计划性拔管量表德尔菲法
- 防止麻醉后病人非计划拔管的胃管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公开了防止麻醉后病人非计划拔管的胃管,包括绑定块和胃管本体,绑定块两端均可拆卸固定有侧边块,侧边块上滑动设有移动板,两个移动板呈相对设置并滑动朝向绑定块中部,移动板上设有压力检测机构...
- 邱梓淇
- 一种防非计划拔管的ECMO置管管接头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非计划拔管的ECMO置管管接头,包括前连接管和后连接管,后连接管的前端设置有第一管头,前连接管的后端设置有与第一管头对接的第二管头,第一管头和第二管头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前连接管上还设置有套在第一管头之...
- 罗小平黄倩
相关作者
- 贾平

- 作品数:90被引量:267H指数:8
-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护士 ICU 非计划拔管 医护
- 潘红英

- 作品数:188被引量:1,226H指数:19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护士 护理信息学 糖尿病 护理管理
- 陈丽花

- 作品数:42被引量:123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护理 肺移植 体外膜肺氧合 重症患者 禽流感
- 陈玲

- 作品数:119被引量:715H指数:16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癌患者 PICC PICC置管 护士
- 谢艳梅

- 作品数:60被引量:216H指数:8
- 供职机构: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ICU 护理 鼻空肠管 盲插 ICU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