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65篇“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文章
椎间盘突出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介绍椎间盘突出的诊断、鉴别诊断和中西医治疗方法。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与针灸结合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4年
分析在椎间盘突出患者中实施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对患者一般情况、状等方面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12月至2024年4月期间收治的椎间盘突出患者149例,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n=74)与参照组(n=75)当中,参照组进入医院之后需要予以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入院之后则要根据患者情况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针灸结合推拿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从治疗后各方面的治疗效果指标上分析,都为实验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椎间盘突出患者中,推拿与针灸结合治疗效果好,值得借鉴。
徐康
关键词:推拿针灸颈椎间盘突出症
青少年椎间盘突出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应力分析
2025年
背景:椎间盘突出可引起肩部疼痛、上肢放射性疼痛,发病率逐年上升并趋于年轻化,充分了解青少年椎生物力学特点,对于延缓青少年椎间盘突出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重建正常青少年及青少年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椎模型,分析C_(1)-T_(1)椎椎体活动度和纤维环、髓核、终板及小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选择正常青少年和青少年椎间盘突出患者各1例,将连续扫描的椎CT原始影像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 21.0,分别重建C_(1)-T_(1);随后将建立好的模型导入3-Matic软件进行椎间盘重建,将完善的模型导入Hypermesh软件,对椎体、髓核、纤维环、韧带进行网格划分,生成有效的几何模型,赋予材料属性后将最终模型导入ABAQUS软件中。观察C_(1)-C_(7)各节段椎椎体在不同工况下的关节活动度,并分析各节段椎纤维环、髓核、终板及小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特征。结果与结论:(1)正常青少年与椎间盘突出青少年患者椎模型C1在6种工况下的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其他椎体,且正常青少年各节段椎椎体活动度均大于椎间盘突出青少年患者;(2)正常青少年椎模型纤维环及髓核应力最大值在C_(2-3)左侧屈工况(0.43 MPa,0.17 MPa),椎间盘突出青少年患者椎模型应力最大值在C_(7)-T_(1)左侧屈工况(0.54 MPa,0.18 MPa);(3)正常青少年椎模型终板应力最大值在C_(3)上终板左侧屈工况(1.46 MPa),椎间盘突出青少年患者模型终板应力最大值在C7下终板左侧屈工况(1.32 MPa);(4)正常青少年椎小关节软骨应力最大值在C_(2-3)左旋转工况(0.98 MPa),椎间盘突出青少年患者的小关节软骨在不同工况下以C_(1-2)应力增加最明显,应力最大在左侧屈(3.50 MPa);(5)提示与正常青少年相比,椎间盘突出青少年患者椎曲度改变,椎整体关节活动度下降;�
赵宇昕亮亮金凤许阳阳康志杰方源和雨洁王星王海燕李筱贺
关键词:青少年颈椎间盘突出症生物力学
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推拿联合针灸联合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椎间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推拿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观察两组VAS评分、椎活动度、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生活质量、肿胀情况与舒适度评分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椎活动度、神经系统功能、生活质量、肿胀情况与舒适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椎间盘突出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谢朝秋龙淑英
关键词:推拿针灸颈椎间盘突出症
针刺治疗对椎间盘突出微创手术后疗效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椎间盘突出(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微创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浙江省人民医院疼痛科住院行MIS的CDH病人。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和改良MacNab标准分别评估术后1个月、6个月和1年的疼痛程度、椎功能和临床疗效。比较接受针刺治疗和未接受针刺治疗病人的临床特点。结果:211名病人被纳入队列,其中102人接受针刺治疗,未接受针刺治疗病人109例。针刺治疗的病人较未接受针刺治疗的病人术后1个月、6个月和1年的VAS和NDI评分更低(P<0.001)。针刺治疗与治疗后6个月和1年时更低的改良MacNab标准评分相关(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针刺治疗是MIS术后1年良好结果的独立因素(P<0.001,OR=9.282,95%CI:3.469-24.836)。结论:针刺治疗对MIS后CDH病人的临床结果有益,是MIS后CDH病人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查紫璐计忠伟万权胡佳琦张南南茹彬徐郎海许运蔡文君李顺
关键词:针刺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疼痛
针灸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2024年
椎间盘突出治疗中,分析针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以随机法,将78个椎间盘突出病人分为39例一组,对照组口服藤黄健骨片,观察组联合针灸疗法。比较疼痛情况,和椎功能障碍程度,还有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问题。结果 治疗之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1.15±0.65分)、椎功能障碍评分(7.14±1.23分)都比对照组要低,治疗总有效率水平94.87%,比对照组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用针灸治疗椎间盘突出,效果好,安全性高。
王春梅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针灸有效性安全性
针刀为主综合治疗后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以针刀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治疗后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泉州市正骨医院针灸推拿科收治的82例后外侧型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针刀结合手法、药物、牵引等综合疗法治疗。记录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椎功能障碍情况、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结果(1)痊愈20例(24.2%),显效36例(43.9%),有效19例(23.2%),无效7例(8.5%),总体有效率为91.5%。(2)治疗前,患者平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为(5.268±0.969)分;治疗后,VAS评分为(2.317±0.9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为(434.965±4.182)分;治疗后,NDI评分为(12.122±4.4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患者平均生活质量调查问卷(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ore30 items,QLQ-C30)评分为(50.622±10.426)分;治疗后,QLQ-C30评分为(82.136±3.9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期间1例患者因针刀对椎的刺激而发生血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结论针刀为主综合治疗后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肯定,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椎功能障碍,是治疗此疾病的一种较理想的疗法。
翁文水王金鑫薛铭福苏良喜洪如意成彦斌徐杰廖伟东
关键词:针刀VAS评分临床疗效
后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
2024年
探讨在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当中采取后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择取30例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后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对患者手术基本情况、术后的疼痛情况(VAS评分)以及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指数)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最短为65分钟,最长为212分钟,平均时间为(80.31±7.43)分钟;住院时间最短为2天,最长为10天,平均时间为(3.32±0.44)天。术后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轻度状表现经过对应处理后消除。疼痛情况分析,手术后各个时间段的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即P<0.05。椎功能障碍情况分析,手术后各个时间段的NDI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即P<0.05。结论 在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中采取后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椎功能,减轻疼痛感,可将这一治疗方法在此类疾病治疗中广泛应用。
王亮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突出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椎间盘突出(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的临床表现与危险因素,为CDH的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普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宁市洪阳镇中心卫生院)骨科收治的CDH患者86例为研究组,分析86例CDH患者的临床表现。另选同期于本院体检的非CDH健康志愿者8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对象的13个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86例CDH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CDH好发于年龄30~55岁的人群。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头部外伤史、体育锻炼<1次/周、每日低头伏案工作持续时间>4 h是CDH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8.33、1.96、2.48,P<0.05),枕头压缩高度(仰卧5~8 cm,侧卧7~14 cm)是CDH发病的独立保护因素(OR=0.53,P<0.05)。结论CDH危险因素有多种,CDH好发于30~55岁,尤其是有头部外伤史的人群,加强体育锻炼、减少持续低头伏案工作的时间,调整适宜的枕头压缩高度可能有助于预防CDH的发病。
吴晓鹏黄南海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原因
椎间盘突出的微创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椎间盘突出是骨科多发病,具有难治、易复发的特点,严重者需接受手术治疗。微创介入技术具有手术伤口小、临床疗效佳、经济负担相对较低等优点,易被患者接受,临床上取得广泛应用。该文着眼于椎常见微创介入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对各类技术的优势与不足进行综述,指出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微创介入技术的前景进行展望。
张久国张盈王平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

相关作者

王卫东
作品数:340被引量:1,501H指数:20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研究主题:内窥镜 颈椎 颈椎间盘突出症 椎动脉损伤 腰椎间盘突出症
刘浩
作品数:788被引量:1,844H指数:2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前路 颈椎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 单节段 手术治疗
任先军
作品数:309被引量:1,200H指数:18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椎动脉损伤 颈椎 椎动脉 颈椎间盘突出症
宋跃明
作品数:969被引量:2,954H指数:2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 手术治疗 经皮内镜 前路 汶川地震
初同伟
作品数:414被引量:2,709H指数:27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研究主题:内窥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METR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