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7篇“ 颜延之“的相关文章
论《诗品》对颜延之、鲍照诗的评价
2024年
《诗品》评颜延之诗“喜用古事”,对这一观点后世基本认同。用典繁密其实与钟嵘的审美理念相悖,但在钟嵘心中颜延之是雅正的典范,所以还是把他列于中品。《诗品》评鲍照诗“危仄”“险俗”,针对这一观点则存在较多争议。理清其背后的涵义还需结合《诗品》原文以及《文心雕龙》等对“危仄”“险俗”的解读。钟嵘将鲍照列于中品也有他自己的考量。
王春雨
关键词:《诗品》颜延之
精锐细密坚实:个案研究的新突破——以《颜延之生平与著述考论》为例
2023年
颜延之的研究很长时期都比较冷落,杨晓斌《颜延之生平与著述考论》是该领域的最新成果。本书基于求真求实的学术态度,以及揭示历史真貌的学术理念,在研究上突出体现了三个特征,即精锐的问题意识、细密的考辨论证、坚实的文献基础。书中对颜氏生平疑点的考证、著述的辑佚以及传世《颜延之集》版本的考论,条分缕析,切中肯綮,非常具有说服力。《颜延之生平与著述考论》为颜延之研究解决了诸多基本问题,是作家个案研究的新突破。本书不仅在具体问题上提出了精审的见解,而且对于同类学术领域和学术问题的研究,在研究体系和研究理路方面也树立了可资师法的范式。
马燕鑫
关键词:个案研究
颜延之《秋胡诗》入《文选》“咏史”类初探
2022年
颜延之是刘宋时期的庙堂大手笔,本文通过探讨其《秋胡诗》进入《文选》“咏史”类的原因,发现颜延之采用图写情兴的方式,借鉴了乐府诗的创作艺术,有裨益教化的意图。
张霁文
关键词:文选咏史诗颜延之秋胡戏妻
刘柳仕履与颜延之起家时间考辨
2022年
《宋书·颜延之传》载颜延之三十岁时尚未出仕,其起家官为后将军行参军,府主为后将军、吴国内史刘柳。然而由《宋书·谢瞻传》等可以推知,刘柳任吴国内史时,颜延之约二十岁。为避免时间冲突,有研究者认为《宋书·颜延之传》所载刘柳任吴国内史时间有误,进而将颜延之的起家时间提前十年左右。这种解释与现有史料存在三处明显矛盾,难以成立。由刘柳仕履来看,刘柳曾两次任吴国内史,第一次在元兴二年(403)至义熙元年(405),为建威将军、吴国内史;第二次在义熙十年(414)至十一年(415),为后将军、吴国内史。如此则史籍所载颜延之起家年龄及刘柳官职等均无误,可与相关文献材料自洽兼容,而不必臆改原始文本。
王学军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史《宋书》仕履颜延之
颜延之生平与著述考论
颜延之(384-456)是魏晋南北朝刘宋时期重要的文学家,与谢灵运并称为“颜谢”,并以“雕绘”之功与谢灵运平分秋色,在当时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部分是关于颜延之里籍、门第、家世,及其生平中重要问...
杨晓斌作
陶渊明“无弦琴”与心性自由--从颜延之对陶渊明“无弦琴”的品题谈起
2022年
颜延之品第观下,陶渊明是最高品第的“士”,能够达到心性自由之境。“无弦琴”品题主要有三层内涵:其一,“无弦琴”承载了陶渊明之“文德”,与“贫”“意”“独”的“心性品题”一样,是主体超越世俗桎梏的心性本体显现;其二,“琴”是陶渊明追寻心性自由的超越方式,从“有弦琴”到“无弦琴”体现了其心性修炼历程;其三,无论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清琴”“书琴”,抑或“鸣琴”“七弦”,都引发了审美共情,在审美接受中都成了蕴含陶公心性自由的“无弦琴”。“无弦琴”因陶公而灵性,又因颜延之及后世文人的雅意而隽永。
廉水杰
关键词:无弦琴文德
颜延之《赭白马赋》作年、主旨考论
2022年
由于《文选》李善注本与五臣注本的歧错,《赭白马赋》作年存在着淆乱,进而影响对其主旨的解读。通过细绎元嘉政局、《文选》次文要窍及赋文本,可以推定此赋当作于元嘉十八年(441)刘义康集团覆灭而文帝重掌大权之时,主旨乃形塑文帝威仪赫赫的精神气格。尤具匠心的是,颜延之通过赋末“乱曰”的精巧用典,嗣承楚骚的谲谏精神,冀望于将自己晚年因买田纠纷而遭到弹劾的隐衷上达天听。
李凯
关键词:主旨谲谏
颜延之诗歌用典论
2021年
颜延之的诗文创作总体上大量用典,故而历来诗话都以“用典为博”来概括其诗文创作的特点。但是通过对颜延之现存诗歌用典的考察,发现其用典的数量存在明显的多与寡的区别,这与其诗歌创作动机及创作心理有必然的联系。因此,颜延之现存的诗歌作品难以显示其用典好“博”好“密”的自觉创作特色,更多的是受制于文体特征与创作语境需要下的主观且被动的斟酌与润色,体现出颜延之文学随从身份下文学创作的局限与无奈。
庄亮亮彭健
关键词:颜延之用典诗歌高雅
颜延之诗歌清代接受研究
本文旨在立足已有研究成果,对颜延之诗歌在清代诗学背景下的接受情况进行探讨,力图立体地展现其接受的特质,及其在诗歌接受史上的定位。  清代颜延之诗歌的接受从选录、评点、拟作等多方面展开。  颜延之诗歌在清代古诗选本中得到了...
张琳琳
关键词:诗歌颜延之清代
文献传递
南朝“诗运转关”中的颜延之——兼谈颜延之诗体演进之功
2021年
通过追溯史部文献对颜延之的评价和集部文献对颜延之诗作的选录情况,阐述了颜延之作为“庙堂诗人”的诗坛地位;从诗歌写法转变的视角分析了颜延之诗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诗谈玄的不良风气,成为近体诗定型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反思了历史上的“颜谢优劣论”,指出谢灵运诗歌与颜延之诗歌分别代表了“感发兴会”与“思索安排”两种不同的创作思路,认为颜延之的诗歌为诗歌体式的演进过程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路径,相较之下更具意义。
张煜孟庆丽
关键词:南朝颜延之谢灵运

相关作者

杨晓斌
作品数:36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颜延之 辑佚 考辨 考论 颜之推
陆立玉
作品数:18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研究主题:颜延之 诗歌 意境 愁情 艺术特色
叶飞
作品数:19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开封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颜延之 用典 钟嵘《诗品》 疏证 诗教
吴怀东
作品数:161被引量:202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杜甫 考论 唐传奇 陶渊明 文体
王学军
作品数:26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研究主题:礼乐 颜延之 题旨 礼仪 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