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篇“ 食管血管瘤“的相关文章
- 超声内镜用于食管血管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用于食管血管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2010年11月-2018年10月期间诊治的食管血管瘤患者52例作研究对象,并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组:将采取常规外科手术治疗者设为对照组(n=26),将在超声内镜辅助检查下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者设为研究组(n=26),就2组患者一次性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研究组的一次性完整切除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2)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是3.85%,低于对照组的34.62%(P<0.05);(3)研究组患者术后一年的复发率是0,与对照组的7.6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内镜检查在食管血管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指导价值显著。
- 陈丹峰柴艳苏显扬张成华
- 关键词:超声内镜检查术食管血管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复发率并发症
- 食管血管瘤超声内镜检查及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的应用价值
- 目的: 评价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对食管血管瘤的诊断特点及诊断价值,并与胃镜进行对比,以病理诊断为标准,比较两者对食管血管瘤诊断的准确率,并根据超声内镜检查的特点,选择...
- 俞珊
- 关键词:食管血管瘤超声内镜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临床疗效
- 超声内镜检查在食管血管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指导价值被引量:6
- 2017年
- 食管血管瘤是来源于间叶组织的一类良性肿瘤,临床上较为罕见[1]。患者常缺乏典型临床症状,存在潜在破裂出血的风险。传统治疗方法以定期随访、外科手术、内镜下套扎和硬化剂注射为主。随着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的广泛应用,肿瘤与管壁层次的关系、瘤体影像和回声特点得以清晰显现,可协助诊断血管瘤并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2]。
- 俞珊任于晗周辛欣徐承富季峰
- 关键词:超声内镜检查食管血管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良性肿瘤临床症状硬化剂注射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食管血管瘤二例并文献复习
- 2016年
- 目的探讨食管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报道我院2例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食管血管瘤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以'食管血管瘤'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以'esophageal hemangioma'和'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为关键词在Pub Med、Elsevier、Springer、Wiley、OVID、EBSCO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截止2016年3月31日。结果检索到中文文献6篇,但均无食管血管瘤患者的详细资料。检索到英文文献4篇,剔除重复报道。共检索到3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食管血管瘤病例,与我院报道的2例病例进行汇总分析。5例中,男2例,女3例,年龄29~64岁。2例无症状,3例表现为吞咽困难。5例食管血管瘤超声内镜下均起源于黏膜下层,4例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1例为边界不清的高回声。4例行胸部CT检查,2例病变为软组织密度影,1例病变为高密度组织影,1例病变为强化组织影。术前仅1例行胃镜下活检病理检查,但提示炎性渗出及坏死组织,未能确诊。术后病理4例为海绵状血管瘤,1例为毛细血管瘤。术后随访2例6个月无复发,1例8个月无复发,1例6周无复发,1例无随访资料。结论食管血管瘤临床罕见,胃镜、超声胃镜、胸部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病理组织学检查是其诊断金标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食管血管瘤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朱振朱海杭刘丹印健王璐陈磊
- 关键词:血管瘤食管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中国食管血管瘤临床特点及治疗48例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食管血管瘤是一罕见的食管良性肿瘤.现对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至目前为止的食管血管瘤个案报道47例及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尚未报道的1例做一回顾性分析.方法:2014-01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1978-2013),万方数据库(1982-2013),检索题名或摘要"食管、血管瘤",共检索出全国各地个案报道47例加上本院1例一共48例并对文献中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病理学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所得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汇总计算.结果:人口学特征:全国各地皆有分布,48例中男女比例约为3∶2,平均发病年龄为48.58岁±15.11岁.临床表现:常见的症状有进食异物感、吞咽困难、胸部及上腹部不适、消化系出血,另外也可表现为呼吸困难、食欲不振、乏力等.体格检查:除部分患者查体见不同程度贫血貌外,余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主要有内镜、食管钡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超声胃镜、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等.病理学检查:海绵状血管瘤(21/48)、血管瘤(未分型,12/48)、毛细血管瘤(6/48)、静脉瘤(6/48)、混合型血管瘤(3/48).治疗方法:有31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5例采用内镜治疗,5例未治疗,3例具体治疗方法不详,1例采用腔内导管电凝治疗,1例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预后:31例外科手术及5例内镜治疗患者,术后恢复可,其中有8例随访1-5年不等,未见复发;2例死亡;余预后不详.结论:目前对于食管血管瘤的诊断主要依赖病理,而治疗主要依赖于外科手术,但是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治疗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 刘文文肖飞于莲珍林琳施瑞华杨树平
- 关键词:食管血管瘤
- 巨大食管血管瘤成功切除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14年
-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0岁,主因下咽哽噎感半年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哽噎感,以进食干硬食物为主,无反酸、烧心,无呕血、黑便,症状逐渐加重。于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见食管中下段2条不规则纵行结节状扭曲静脉,黏膜光滑,考虑为食管静脉曲张。来我院就诊复查胃镜,距门齿35~45 cm处见3条隆起性病变,局部呈半球状,囊性感,考虑食管隆起(1、囊肿?2、静脉曲张?)。由于考虑到可能引起出血,故未行活检。胸部CT检查见食管中段及下段增厚(图1)。
- 李宝重何明陈新朱辉徐新建李飞
- 关键词:食管血管瘤食管中下段隆起性病变胃镜检查食管中段食管良性肿瘤
- 食管血管瘤内镜下的诊治体会
- 2004年
- 贺莉黄涛陈颖萍
- 关键词:食管血管瘤内镜
- 胸腔镜治疗食管血管瘤一例报告
- 食管血管瘤为十分罕见的食管良性肿瘤,因其可导致致命的大出血,故主张积极治疗.作者介绍一例采用胸腔镜技术手术治疗该病取得成功的临床资料.
- 李运李剑锋李梦赞王俊
- 关键词:食管血管瘤微创手术胸腔镜病理诊断并发症
- 文献传递
- CT和MRI诊断食管血管瘤1例被引量:3
- 2002年
- 王玉锦孙清荣张冬张哉根
- 关键词:CTMRI食管血管瘤
- 原发性食管血管瘤1例
- 2000年
- 徐琦谢家声等
- 关键词:病例病检
相关作者
- 张冬

- 作品数:191被引量:524H指数:12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CT 脑星形细胞瘤 X线计算机
- 谢伟宁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充盈缺损 胸背疼痛 混合性血管瘤 毛细血管瘤 食管中段
- 刘文文

- 作品数:2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临床特点及治疗 食管血管瘤 超声胃镜检查 胸骨后不适 毛细血管瘤
- 吴秋良

- 作品数:273被引量:1,506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研究主题:预后 鼻咽癌 免疫组织化学 鼻咽肿瘤 病理学
- 肖飞

- 作品数:4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随访研究 随访 食管肿瘤 治疗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