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4篇“ 髋臼指数“的相关文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在髋臼指数测量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构建一种能够快速、准确测量髋臼指数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系统,并评估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儿童医院2014年4月至2018年12月共10219张标准骨盆平片,从中随机选取9219张,用于训练和验证深度学习系统,剩余的1000张骨盆平片用于测试。所有骨盆平片由13位临床医生组成的专家委员会通过图像存档及通信系统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标注测量髋臼指数。随后,从测试集中随机抽取200张由另外8位医生独立测量。使用Bland-Altman检验对系统与临床医生测量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测试集共1000例(2000髋),与专家委员会测量相比,深度学习系统测量根据Bland-Altman方法确定的95%一致性界限(95%limits of agreement,95%LOA)为-4.02°~3.45°(bias=-0.27°,P<0.05)。在深度学习系统与8位临床医生测量评估中,与专家委员会测量相比,测量误差最小医生95%LOA为-2.76°~2.56°(bias=-0.10°,P=0.126);深度学习系统95%LOA为-2.93°~2.86°(bias=-0.03°,P=0.647);测量误差最大医生95%LOA为-3.41°~4.25°(bias=0.42°,P<0.05)。和8位医生相比,深度学习系统测量误差仅大于一名高年资医生。结论深度学习系统能够快速且准确的测量标准骨盆平片的髋臼指数,其测量髋臼指数数据与临床医生测量数据一致性好,且更接近高年资医生测量水平。
吴青杰张思成刘传彬谢洪涛马海龙孙军
关键词:下肢畸形先天性髋臼指数儿童人工智能
一种用于在X线胶片上测量髋臼指数的测量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在X线胶片上测量髋臼指数的测量器,包括直尺、第一量角器、第二量角器、第一指针及第二指针,直尺设有滑槽,滑槽沿直尺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一量角器的底边与滑槽滑动连接,第二量角器的底边与滑槽滑动连接,...
吴德超
MRI测量前后髋臼指数评估儿童髋关节前后髋臼发育情况及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MRI测量前后髋臼指数评估儿童髋关节前后髋臼发育情况及影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发病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74例疑似DDH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受试儿童的临床资料、出生体质量、孕臀位等资料,并行MRI扫描检查。采用不同方案对髋臼指数进行分析,方案一:股骨头中心至髋臼最薄弱处连线与髋臼最薄弱点至骨性髋臼前/后壁外缘的夹角记为A/PBAI,髋臼最薄弱处至股骨头中心连线与髋臼最薄弱点至软骨性髋臼前/后壁外缘夹角记为A/PCAI;方案二:双侧Y形软骨中点连线至骨性髋臼前/后壁外缘夹角记为A/PBAI,双侧Y形软骨中点连线至软骨性髋臼前/后壁外缘夹角记为A/PCAI。利用ICC评估髋臼指数一致性,采用Forward Logistics回归分析模型探讨影响DDH的独立性因素。结果方案一测量髋臼指数ABAI、ACAI、PBAI及PCAI的一致性明显高于方案二,且方案一检测各指标的ICC均>0.75;DDH组与非DDH组孕臀位、双下肢不等长、先天肌性斜颈、襁褓体位、关节弹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臀位、双下肢不等长、先天肌性斜颈、襁褓体位、关节弹响是影响DDH发生的独立性威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DDH影像学检查MRI中,以髋臼最薄弱点到股骨头中心点连线为基线测量髋臼指数方法一致性较高,可准确评估儿童髋关节前后髋臼发育情况,且孕臀位、双下肢不等长、先天肌性斜颈、襁褓体位、关节弹响是影响DDH发生的独立性威胁因素。
刘爱宁闫翠娇魏华滨武红蕾全冠民
利用骨盆数字重建影像探究儿童髋臼指数的标准化测量方法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利用骨盆数字重建图像(digital reconstructed radiographs,DRRs)研究如何选择正确的髋臼外上缘参考点测量儿童髋臼指数(AI)并初步探究其解剖对应关系。方法回顾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骨科进行髋关节CT检查的研究对象共177例,收集满足条件患儿的髋关节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包括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技术(VRT)。校正骨盆模型至标准位置后在CT后处理工作站中生成DRRs影像,分别采取髋臼外上部高密度弧线影终点A和其下方低密度骨性覆盖影最外上方点B作为参照点,测量其相应的髋臼指数(AAI和BAI);选取通过股骨头最大直径的骨盆冠状位MPR图像,测量其CT髋臼指数(CTAI),计算其差异。按旋转轴将骨盆模型进行前后倾斜,每增加或减少3°生成一张DRR图像,观察连续角度变化中A、B两点的位置改变,记录两点重合时的骨盆倾斜角度。利用配对t检验验证CTAI、AAI、BAI之间差异的有效性;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各组AAI和BAI差值的比较;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Bland-Altman分析检验两种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纳入研究对象总共33例,年龄(2.90±1.32)岁;其中男8例,女25例,共52髋。CTAI与AAI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2,其差值为(-0.41±1.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AI与AAI具有良好的一致性;CTAI与BAI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8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AI与BAI的差值为(3.06±3.06)°,该差值与骨盆X线片上髋臼显影形态有关。骨盆倾斜过程中,25髋在骨盆后倾时出现A、B点重叠,8髋在骨盆前倾时出现重叠,显示B点在不同髋关节中为髋臼前缘或者后缘的最外缘投影。结论选择不同的髋臼外上缘点测量儿童髋臼指数将会导致巨大的差异,通过髋臼外上部高密度弧线影终点A测量的髋臼指数更加接近于真实的髋臼指数,能够更好的反映髋臼对股骨头的骨性覆盖。
杨溢叶文松徐璐杰徐静芳李立李海冰
关键词:髋臼指数髋关节发育不良
四种3D序列在儿童双髋关节结构显示及各髋臼指数测量方面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对比分析三维双回波稳态序列(3D-DESS)、三维稳态进动结构相干序列(3D-CISS)、三维多回波合并成像序列(3D-MEDIC)及三维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3D-True FISP)对儿童双髋关节的结构显示及各髋臼指数测量的可靠性。方法:34例6~12岁小儿均通过3.0T MRI成像系统行四种3D序列扫描,对股骨头、关节软骨信噪比、组织对比信噪比、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各髋臼指数测量结果分析。结果:研究显示软骨信噪比方面3D-MEDIC>3D-DESS、3D-CISS>3D-True FISP,股骨头信噪比方面3D-DESS、3D-CISS>3D-MEDIC>3D-True FISP,组织对比信噪比方面3D-MEDIC、3D-True FISP>3D-DESS、3D-CISS,主观评分方面3D-MEDIC、3D-DESS>3D-CISS>3D-True FISP,四种序列在髋臼指数测量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D-MEDIC序列在软骨显示上更具优势,且对比信噪比高,3D-DESS、3D-CISS序列在骨质结构方面显示更有优势。
吴倩倩刘鸿圣陈元凯邝民伟刘振清
关键词:髋关节髋臼磁共振成像
测量骨盆髋臼指数的量角器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测量骨盆髋臼指数的量角器,包括基线尺,所述基线尺上开设卡槽,左测量尺通过第一轴连接于所述卡槽中,右测量尺通过第二轴连接于所述卡槽中,所述左测量尺的连接端及右测量尺的连接端分别呈圆周...
徐大鹏毛永敏
文献传递
骨盆空间位置与儿童髋臼指数测量关系的研究
目的利用儿童骨盆数字重建影像,探究骨盆空间位置改变对儿童髋臼指数测量的影响,并寻找利用二维参数估计骨盆空间位置的方法。方法回顾收集2015年入上海新华医院儿童骨科进行髋关节双源CT检查并满足条件的研究对象共33例,按不同...
杨溢
关键词:髋臼指数髋关节发育不良
文献传递
一种三维髋臼指数的自动计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髋臼指数的自动计算方法,通过将二维AI指数测量扩展到三维,允许获取环绕整个髋臼半球面边缘的所有AI指数,从而能够更准确地表现DDH的病变状态;此外本发明建立的3D AI指数的自动计算方式,避免了传统2...
刘欣卢虹冰赵黎梁正荣史正星孟杰
文献传递
正常儿童及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骨性及软骨性髋臼指数的发育
目的:   通过测量磁共振及普通平片上正常儿童及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的骨性髋臼指数及软骨性髋臼指数,明确青春期前儿童髋臼指数的发展变化规律。   方法:   收集本单位因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行磁共振检查的病例共...
黄韬
关键词:磁共振检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发育髋臼指数
骨性髋臼指数的三维测量与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通过对骨性髋臼指数的研究,能够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的不同病理类型做出客观的评价,并针对DDH的病理类型为选择合适的髋臼矫形术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3年6月~2005年4月对57例有记录资料的单侧髋关节进行了研究。年龄1岁6个月~6岁,平均3岁2个月;其中男15例,女42例;右髋37例,左髋20例。入选正常髋关节均符合统一的标准:(1)无髋部疼痛症状;(2)髋关节外展不受限;(3)Trendelenburg征阴性;(4)望远镜征阴性;(5)X线表现:①Shenton线连续性好;②股骨头位于Perkin方格内下象限;③髋臼指数小于22°。患儿仰卧,双下肢完全伸展,双足并拢,垂直于检查床。检查前确保无骨盆倾斜及膝关节、髋关节屈曲。扫描数据传输至3D工作站,使用表面遮盖显示法(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去除所有的软组织影及伪影,进行髋臼骨组织三维重建。以双侧髋臼"Y"型软骨中点o点连线为轴线,旋转骨盆从0(前侧髋臼缘)至90°(外上方髋臼缘)至180°(后侧髋臼缘),每旋转10°,得到一个截面,测量这个截面的髋臼指数并记录数据。[结果]0~180°反映的是过轴线水平面以上骨性髋臼的整体形态,其中髋臼前外侧缘(0~40°)的骨性髋臼指数95%参考值范围依次为:48.4°±7.82°,40.1°±15.41°,35.1°±15.44°,26.6°±10.07°,22.6°±6.66°;髋臼外上缘(50°~120°)的骨性髋臼指数95%参考值范围依次为:20.6°±5.57°,19.6°±5.45°,19.1°±5.23°,18.9°±6.82°,19.6°±6.33°,20.9°±8.21°,22.4°±9.64°,24.2°±11.35°;髋臼后外侧缘(130°~180°)的骨性髋臼指数95%参考值范围依次为:26.0°±12.70°,30.1°±15.68°,35.7°±16.78°,41.3°±15.93°,49.8°±14.74°,55.3°±10.07°。外上缘髋臼指数分布间距范围窄且曲线平滑,前外侧缘髋臼指数分布范围及后外侧缘髋臼指数分布间距范围较宽且曲线较倾斜。[结论]本研究介绍了一种对骨性髋臼形态�
赵黎李海张劲松孟杰颉强宦怡王金峰
关键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髋臼指数

相关作者

张立军
作品数:165被引量:742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儿童 发育性髋脱位 髋脱位 髋关节
赵黎
作品数:237被引量:968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研究主题: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儿童 自体静脉移植血管 髋关节发育不良 马蹄内翻足
吴欣乐
作品数:69被引量:139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西省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治疗儿童 小儿 桡骨颈骨折
张劲松
作品数:221被引量:1,352H指数:18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CT 扩散加权成像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李连永
作品数:114被引量:31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发育性髋脱位 儿童 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