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1篇“ 髓内针固定术“的相关文章
固定支架联合髓内针固定术治疗犬股骨骨折被引量:2
2022年
股骨干骨折多是由强烈的直接外力所导致,常伴有周围软组织损伤,引起患肢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手固定可在短时间内减少疼痛并恢复运动功能。外固定支架由固定、连接杆和固定夹组成,具有操作简便、切口小等优点,是兽医临床上较常见的骨折固定方法。论文报道了1例犬股骨骨折先行接骨板固定经历失败,继而用外固定支架联合髓内针固定术治疗过程。结果表明,第二次手后,该犬患肢运动功能恢复良好。
张宛玉赵彬劳小香李恭贺吴文德郑喜邦
关键词:股骨开放性骨折接骨板外固定支架
一例犬肱骨骨折髓内针固定术的诊治被引量:1
2020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宠物犬走进我们的生活。犬打架、车祸、摔伤等因素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中四肢骨骨折十分常见。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根据骨折的情况可选择性采取外固定和内固定的方法。本病例是肱骨中段骨折,采取髓内针和钢丝环扎相结合,达到预期效果。
刘相洋
关键词:肱骨骨折内固定髓内针
微创钢板固定与带锁髓内针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对比微创钢板固定与带锁髓内针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驻马店市中医院骨科治疗的87例肱骨干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A、B两组。A组接受微创钢板固定术治疗,B组接受带锁髓内针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时间、出血量、恢复时间、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法)以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手时间和出血量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骨折恢复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共发生不良反应7例(15.56%),B组共发生不良反应6例(14.2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钢板固定术和带锁髓内针固定术在临床肱骨干骨折治疗中都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两者在临床实际应用中也有不同的优缺点,应根据患者骨折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式。
韩申
关键词:肱骨干骨折
肱骨干骨折经皮微创钢板固定与带锁髓内针固定术的疗效
2017年
目的观察分析带锁髓内针固定术和经皮微创钢板固定两种治疗手段对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66例在该院2015年6月—2016年3月接受手的成人肱骨干骨折患者,按照抽签方式将其均分为两组,第1组33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第2组33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针固定术方法进行治疗。对比2组的手时间、康复时间、中出血量和肩关节功能评分,统计2组手总有效率,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观察组的手时间、中出血量、康复时间、肩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7%,对照组为90.9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针固定术有效地缩短手时间,减少中出血量,加快康复速度和获得较高的肩关节功能评分,带锁髓内针固定术效果更佳,有临床推广价值。
杨坚陈凯
关键词:肱骨干骨折
红花香附汤对弹性髓内针固定术治疗儿童长骨骨干骨折后恢复情况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红花香附汤对儿童长骨骨干骨折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长骨骨干骨折患儿70例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均接受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对照组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红花香附汤治疗,比较2组后骨折愈合效果、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手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变化。结果:骨折愈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8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1月,2组肿胀、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髓内针固定联合红花香附汤治疗儿童长骨骨干骨折疗效显著。
李俊杰李雄峰李建有
关键词:长骨骨干骨折
附加钢板单侧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针固定术后肥大性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附加钢板单侧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针固定术后肥大性骨不连的植骨必要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  2007年7月到2012年7月,我科收治股骨干骨折髓内针固定术后肥大性骨不连患者23例,失访3例,入选20例,其...
潘耀峰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髓内针固定术
文献传递
用带锁髓内针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探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用带锁髓内针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100例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我院使用带锁髓内针固定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骨折部位恢复的优良率、手的时间、中的出血量、骨折部位愈合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和发生后并发症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部位恢复的优良率、中的出血量、骨折部位愈合的时间、住院的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手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后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带锁髓内针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具有效果好、手间短和患者发生后并发症的几率低等优点。因此,该手可作为治疗胫骨骨折的优选方法。
王德刚
关键词:胫骨骨折带锁髓内针
超声监测下长骨骨折复位髓内针固定术的可行性初探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评价中超声监测闭合性复位长骨骨折行髓内针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GE VIVID S6、VIVID E9实时超声诊断仪,对19例股骨干骨折及15例肱骨干骨折患者实施超声监测下闭合复位髓内针固定术中根据超声检查了解骨折移位情况及是否存在神经血管损伤。在超声监测下将导丝引入骨折远端行骨折复位,将合适的髓内针送入髓腔,然后锁钉固定。根据中超声检查结果决定是否切开修复神经血管。结果临床19例股骨干骨折及15例肱骨干骨折手均顺利完成,后X线显示骨折复位良好,同一者与既往C-臂X机监测下手时间接近。1例桡神经损伤患者超声检查延续性良好,未行切开修复,患者3周后开始恢复神经功能,3个月后神经功能完全恢复。结论中超声引导下行长骨骨折复位安全、可靠、费用低廉、临床效果良好,便于了解神经血管损伤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医、患双方暴露于放射线下。
张志桐申素芳胡长青王顺义马战备李辉
关键词:外科手术超声监测骨折复位髓内针固定术长骨骨折
体表划线技在粗隆间骨折髓内针固定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体表划线技髓内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运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3月~2012年3月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的8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24例,女57例,平均年龄75.5(40~96)岁,骨折类型按AO分型为:A1.1,16例;A1.2,20例;A1.3,1例;A2.1,2例;A2.2,20例;A2.3,12例;A3.1,3例;A3.2,2例;A3.3,5例。其中38例患者中采用体表划线技进行内固定术(体表划线组),余43例患者采用传统内固定术(传统手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时间、中出血量、中X线透照次数,后侧位相中螺旋刀片固定角度。结果体表划线组与传统手组手时间分别为(62.0±7.0)分钟、(82.0±12.0)分钟,中透照次数分别为(25.0±4.5)次、(45.5±5.5)次,后侧位相螺旋刀片固定角度分别为(1.95±0.28)°、(5.04±0.61)°,以上三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出血量分别为(139.4±71.5)ml、(150.5±59.5)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体表划线技可以缩短手时间、减少中X线透照次数及中出血量,并能更准确的打入拉力螺钉。
贾鹏李玲刘生赵栋王志强王文良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拉力螺钉外科技术
接骨续筋胶囊对胫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针固定术后的疗效观察
毛大江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马战备
作品数:51被引量:183H指数:8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穿支蒂皮瓣 内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外科皮瓣 腓动脉
王顺义
作品数:39被引量:139H指数:7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穿支蒂皮瓣 外科皮瓣 腓动脉 肌腱移植 冻干
张志桐
作品数:45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检查 超声诊断 穿支蒂皮瓣 外科皮瓣 腓动脉
胡长青
作品数:89被引量:245H指数:11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穿支蒂皮瓣 腓动脉 外科皮瓣 软组织缺损 皮瓣修复
成德元
作品数:7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日照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后交叉韧带损伤 膝损伤 膝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