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15篇“ 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相关文章
- 昌宁-孟连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厘定及其对古特提斯俯冲-造山动力学过程的制约
- 榴辉岩作为板块俯冲的直接产物,是识别缝合带的重要标志,更是精细刻画板片深俯冲与造山等动力学过程和揭示俯冲带热力学性质的理想对象(Ernst and Liou, 2008;Agard et al., 2009)。三江地区中...
- 王慧宁刘福来孙载波冀磊蔡佳朱建江
- 关键词: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俯冲带榴辉岩古特提斯动力学过程昌宁-孟连带
- 西藏松多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变质演化过程及其地质意义——以吉朗与西朗地区榴辉岩为例
- 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作为古大洋俯冲碰撞与古板块汇聚边界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全球不同时期的造山带中广泛发育。虽然在造山带中高压-超高压变质岩仅占有很小的比例,但是它记录了洋壳或陆壳物质经历深俯冲发生超高压变质作用并折返到地表的...
- 李杨
- 关键词:榴辉岩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变质演化洋壳俯冲
- 文献传递
- 柴达木盆地北缘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榴辉(闪)岩中钛载体的比对研究及地质意义
- 2019年
- 为研究柴达木盆地北缘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榴辉(闪)岩中钛矿物的赋存状态及载体之间的差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2016年地表查证,从岩相学、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人工重砂、选矿实验等方面进行了比对研究。结果表明:鱼卡和丁叉叉南坡榴辉岩中的钛载体主要为金红石,而胜利口榴闪岩中钛载体主要为钛铁矿和榍石,进一步证实了榴辉岩在退变阶段和钛成矿作用中金红石转化为钛铁矿的理论观点。研究成果为柴达木盆地北缘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内寻找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奠定了基础。
- 张海青马玉成何存发李华任文恺王军
- 关键词:榴辉岩榴闪岩金红石
- 新疆西南天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中磷灰石的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作为不同地质环境中普遍发育并能稳定存在的副矿物,磷灰石是卤素和REE、Sr、Y等微量元素的重要载体,对研究岩石成因、流体成分及演化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疆西南天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榴辉岩及高压脉体中普遍发育磷灰石。磷灰石主要以矿物包体、粒间颗粒及脉体矿物的形式产出,本文主要以后两种粒径大于0.1mm的磷灰石为研究对象。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磷灰石均为氟磷灰石,F含量变化范围为1.44%~3.56%,Cl含量则在0.09%以内变化,反映了与之平衡的流体盐度较低。LA-ICP-MS微区原位分析结果表明,磷灰石均相对富集Sr、Y和REE,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范围为10×10^(-6)~660×10^(-6),变化较大。根据稀土元素总量和分馏情况,可以把样品中的磷灰石分为稀土元素总量较低的轻稀土亏损型、稀土元素总量适中的平坦型和稀土元素总量较高的中稀土富集型3类。自形大颗粒的磷灰石具有从核部到边部稀土元素含量明显降低的成分环带,可能反映了磷灰石的生长过程,并暗示了流体成分的变化。
- 郑萌萌张丽娟吕增张立飞
- 关键词:磷灰石脉体榴辉岩西南天山
- 大别——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构造增压壳内成因”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研究发现,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基本都发育于全球或区域规模的大型构造带,产于强烈构造变形带中相对较弱应变的部位。苏鲁—大别超高压变质岩具有明显的构造变形,这成为追索构造应力-应变作用和探讨形成构造环境与演化过程的重要线索。本研究用成岩成矿深度的"构造校正测算方法",进行野外观察、岩石变形-应力测算及构造校正测算。其结果显示,超高压变质岩形成深度在23~55km之间。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岩的锆石SHRIMP年龄显示,具有环带的内核高压矿物年龄大于680 Ma,而其含柯石英幔圈里超高压变质矿物在(231±4)Ma形成,角闪岩相等退变质矿物形成在(211±4)Ma,可见超高压变质发生在陆缘和陆内的地质环境。综合研究其岩石矿物的Sr-Nd、O和He同位素含量,有力证明了岩石的壳内成因特征。深钻孔岩心的岩石矿物学系统显示,超高压变质岩及其几公里宽范围里的各类围岩普遍含有柯石英等高压-超高压矿物包体。上述实际资料,用超高压变质的"深俯冲-折返"模式已经不能得到科学的解释。本文提出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岩"构造增压壳内成因模式",认为这些超高压变质作用可能发育在陆内地块之间的强烈构造挤压环境。在230Ma左右,由于构造压力与重力压力叠加致使局部达到超高压及相应温度等条件,特别是当p≥2.8GPa时,变质的物理化学条件得到满足,可以在23~55km深处发生超高压变质作用,之后经应力松弛和拆离构造,岩石又逐步抬升并发生退变质作用。也可以说,该超高压变质岩具有构造物理化学成因。
- 吕古贤胡宝群罗毅甜刘瑞珣王方正刘智方
- 关键词:构造附加静水压力
- 西南天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带霓辉石榴辉岩岩石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 <正>本文在西南天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富Fe3+的榴辉岩——霓辉石榴辉岩,其石榴石和单斜辉石均发育主、微量元素环带。石榴石自核部向边部Mg#[=Mg/(Mg+Fe2+)]和钙铝榴石成分升高,铁铝榴石降低。...
- 张丽娟张立飞初旭
- 关键词:岩石学
- 文献传递
- 大别山东北缘桐城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构造解析及其对郯庐断裂带的制约被引量:7
- 2016年
- 通过对郯庐断裂带南段桐城地区高压-超高压变质带详细的岩石学和构造学研究,将研究区从空间结构上划分为三个构造单元:上部低温-高压单元、中部中温-高压单元和下部超高压单元。根据研究区多期构造变形分析,共识别出了五期有区域构造地质学含义的事件(D_1-D_5):D_1代表高压-超高压变质岩中-晚三叠世同碰撞早期折返过程;D_2表征了高压-超高压变质岩晚三叠世同碰撞晚期折返过程;D_3记录了早白垩世中大别变质核杂岩的形成,也即整个中国东部晚中生代大规模伸展构造在研究区的表现;D_4可能标志着郯庐断裂走滑构造对高压-超高压造山带的叠加;D_5表现为脆性正断作用,控制了晚白垩世-古近纪潜山半地堑盆地的形成。这些结果表明了研究区所经历构造演化的复杂性,其构造几何形态很难用郯庐断裂左行平移南大别超高压变质岩来解释,也不支持桐城地区存在巨大走滑作用的证据。
- 林伟冀文斌石永红李秋立王清晨
-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大别山造山带
- 南阿尔金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早古生代多期花岗质岩浆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 阿尔金山位于青藏高原的北缘,东邻祁连山,西接昆仑山,处于塔里木板块与柴达木微板块之间,占有突出重要的构造部位,其造山过程及时限对探讨各相邻地质单元的对比连接和我国西部构造演化具有重要地质意义。本文通过对南阿尔金地区花岗岩...
- 康磊
- 关键词:早古生代花岗岩岩浆作用
- 新疆西南天山哈布腾苏河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中榴辉岩和蓝片岩的岩石学及变质演化被引量:2
- 2014年
- 对西南天山哈布腾苏河一带出露的典型榴辉岩和蓝片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矿物化学和温压条件综合研究。榴辉岩可分为蓝闪石榴辉岩、钠云母榴辉岩、绿帘石榴辉岩和蓝闪石榴角闪岩(退变榴辉岩)4类,蓝片岩可分为含蓝闪石石榴白云母钠长片岩、石榴白云母蓝闪片岩和石榴白云母蓝闪石英片岩3类。新鲜榴辉岩主要矿物组合为石榴石+绿辉石+钠云母+绿帘石,退变榴辉岩则为石榴石+蓝闪石+角闪石;蓝片岩主要矿物组合为石榴石+蓝闪石+多硅白云母+钠云母+钠长石+石英。榴辉岩和蓝片岩中石榴石变斑晶均保存进变质生长环带,从核部到边部XMn和XFe降低,XMg和XCa升高,指示了升温进变质的演化过程。根据榴辉岩矿物共生组合、石榴石内部包体组合分布特征及传统地质温压计估算结果,确定榴辉岩经历了4阶段的变质演化:早期硬柱石蓝片岩相进变质阶段、峰期榴辉岩相变质阶段(t=543~579℃,p=1.5~1.6 GPa)、峰后绿帘蓝片岩相退变质阶段(t=~450℃,p<1.0GPa)和晚期蓝闪绿片岩相退变质阶段(t<400℃,p<0.5 GPa)。利用p-T视剖面图计算的榴辉岩、蓝片岩峰期变质温压条件与传统地质温压计估算结果十分相近,其中榴辉岩的峰期变质条件t=520~550℃,p=1.7~1.9 GPa;蓝片岩峰期变质条件t=520~620℃,p=1.7~2.3 GPa。本文估算的榴辉岩峰期变质压力条件与前人根据柯石英的发现而认为研究区部分榴辉岩及其围岩曾经历超高压变质作用的认识明显相悖,原因可能如下:①后期退变质作用引起研究区榴辉岩全岩成分、矿物化学成分的调整,在采用Grt-Cpx-Phe温压计和以全岩成分为基础的相平衡模拟方法估算峰期温压条件时受到影响,从而使估算峰期压力条件普遍偏低;②西南天山的榴辉岩可能并非全都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高压、超高压榴辉岩可能分别代表了不同变基性岩块在不同俯冲深
- 施建荣刘福来刘平华孟恩刘超辉杨红王舫蔡佳
- 关键词:榴辉岩蓝片岩西南天山
- 大别-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榴辉岩和脉体中磷灰石氯含量和流体盐度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流体的盐度对含羟基变质矿物组合的稳定温压条件和岩石-流体的相互作用有重要影响。流体的盐度可从矿物中氯含量的角度加以研究。磷灰石是一个含氯矿物,作为副矿物广泛分布在各种岩石中,且能在较宽的温压范围内稳定存在。本文选择大别-苏鲁造山带中典型的高压、超高压岩石开展了磷灰石成分的研究,结合前人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结果,探讨了榴辉岩相条件下流体盐度和磷灰石中的氯含量之间的关系。榴辉岩和脉体中磷灰石的XClAp/XOHAp比值与已有的流体包裹体盐度呈很好的线性正相关。榴辉岩和脉体中磷灰石的XClAp/XOHAp比值范围为0.00~0.35时,对应的流体包裹体盐度约为0~40%NaCleqv。
- 张灵敏刘景波程南飞叶凯郭顺陈意毛骞
- 关键词:大别-苏鲁造山带榴辉岩磷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