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83 篇“ 高校网络舆情 “的相关文章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网 络 舆情 事件治理研究 2025年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 技术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发展,高校 大学生与网 络 的黏连度越来越高。网 络 上的虚假消 息、不实报道、诱导分享等给高校 的安全稳定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本文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网 络 舆情 现状,分析高校网 络 舆情 的特性,做好大数据时代下网 络 舆情 监测和舆论引导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有效控制高校网 络 舆情 发 酵与传播,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和网 络 环境。 明丽丽 刘竞一 陈燕苹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高校网络舆情 高校网 络 舆情 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构建2025年 在当今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网 络 舆情 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高校 承担着培育学生价值观与世界观的重大使命,然而,网 络 舆情 的动态变化以及信息传播的自由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怎样构建协同育人的模式,引领学生妥善应对舆情 ,同时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这是高校 亟待解决的难题。本研究以两者的关系作为切入点,剖析多重挑战,并对构建协同育人模式展开探讨。通过对组织架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以及文化氛围的优化,给出了具体的建议,以推动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肖涵关键词:高校 网络舆情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创新 舆情管理 整体性治理:高校网 络 舆情 治理的一个解释框架 2025年 有效的高校网 络 舆情 治理对构建高校网 络 思政育人格局和推进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整体性治理的分析框架,通过剖析其逻辑机理,构建以领导小组领导力、舆情 主体协同力、舆情 资源整合力和舆情 治理摩擦力为核心变量的高校网 络 舆情 治理模型,指出治理理念、治理结构和治理功能碎片化是高校网 络 舆情 治理的核心问题所在。转变理念提高高校 党委领导力,重塑结构提高多元主体协同力,整合功能提高舆情 治理整合力是整体性治理解释框架下应对高校网 络 舆情 治理的策略理路。 洪丽华关键词:整体性治理 高校网络舆情 高校网 络 舆情 危机管理中的教育数字化策略研究2025年 随着网 络 多元化和数字智能化时代的到来,高校 面临着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的网 络 舆情 挑战,需要更加智能和便捷的管理方法。本研究旨在探索高校网 络 舆情 危机管理中教育数字化策略。本文介绍高校网 络 舆情 危机管理中的教育数字化的背景、理论基础、创新性,结合先进的数字技术,包括机器学习、情感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等,以制定更为精确和迅速的高校网 络 舆情 危机应对策略,可以更准确地洞察高校网 络 舆情 事件的本质,针对性地制定高校 舆情 危机处理策略,借助数字化工具建立高效的应急计划和反应机制。通过对高校网 络 舆情 危机管理中的教育数字化策略的探索研究,为高校 提供更为智能和全面的网 络 舆情 危机管理方案,探索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实现数字育人和网 络 思想政治教育。 孙文康关键词:教育数字化 高校网络舆情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熵权-TOPSIS法在高校网 络 舆情 监测预警中的应用 2025年 新媒体时代,高校网 络 舆情 是高校 意识形态管理的重要阵地。为控制高校网 络 舆情 ,发现和解决学生切实需求并引领学校坚定正确的政策方向、发展和舆论导向,帮助高校 建立网 上舆情 监控预警的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设计实现了一种高校网 络 舆情 监测预警系统,通过网 络 爬虫自动获取高校网 络 舆情 信息,根据动态权值对舆情 风险等级进行划分,生成各种舆情 事件处置方案,协助高校 构建网 络 舆情 监测预警工作机制,针对网 络 舆情 预警不精准的问题,构造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算法应用于监测预警模块。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能够对高校网 络 舆情 管理起到辅助作用。 喻啸林 周建华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 风险评估 TOPSIS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网 络 舆情 治理面临的风险及其应对 2025年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网 络 舆情 治理既拥有数智技术带来的便利与机遇,也面临许多现实风险需要积极应对。信息失真与数据冗杂问题、多维关联与群体极化现象、认知茧房与沉默螺旋效应、技术风险与数据安全危机是导致高校网 络 舆情 治理风险的原因所在。建构长效机制是应对风险的关键,应聚焦监测预警机制、分析研判机制、处置应对机制、评价调节机制,着力建构高校网 络 舆情 治理机制体系。优化人工智能时代高校网 络 舆情 治理,需要细化“全周期”治理流程、完善“全要素”协同治理格局、强化“全过程”技术监管、深化“全方位”价值引导。 聂小雄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 全媒体时代高校网 络 舆情 的特点、症候、成因及诊治理路 2025年 随着科技的迭代更新以及全媒体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及信息获取的便利性正深刻推动着舆论环境发生裂变。层出不穷的高校网 络 舆情 事件由于溯源难度大、传播速度快等原因,为高校 科学应对网 络 舆情 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全媒体时代,高校网 络 舆情 呈现出信息繁杂、载体多元、过程复杂、算法偏颇、时段聚焦的显著特点,同时折射出了高校 应对网 络 舆情 在顶层设计、队伍建设、应对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文章以大学生自身网 络 素养不高、多元社会思潮冲击以及高校 意见反馈平台不畅通等网 络 舆情 成因为切入点,提出了具有现实性、可操作性的应对高校网 络 舆情 的举措。 刘俊利 渠晨斐 张彦平 贾伟锋关键词:全媒体时代 高校网络舆情 舆情引导 基于大学生心理视角的高校网 络 舆情 传播特征及引导研究 2025年 随着社交媒体的深度渗透,高校网 络 舆情 因其主体特殊性及传播复杂性,日益成为影响校园治理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参与网 络 舆情 的行为受匿名性与自我表达、社群互动与信息需求、认知失调与归因偏差、去个性化与责任分散四类核心心理需求驱动,而高校网 络 舆情 传播也相应体现出呈现即时裂变、舆情 内容多元性等特征。本文基于大学生心理视角系统探讨高校网 络 舆情 的传播特征及引导策略,创新性地将心理学需求动机引入舆情 传播分析,揭示了大学生心理特质与网 络 行为间的深层关联,旨在为高校网 络 舆情 管理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维护高校 的和谐稳定与学生的健康发展,对优化校园网 络 生态具有现实意义。 刘斐关键词:大学生心理 高校网络舆情 全媒体时代高校网 络 舆情 特征与对策研究 2025年 近些年,大学校园中网 络 舆情 频发,尤其是部分突发的负面网 络 舆情 造成了比较片面的观点、舆论甚至谣言,为高校网 络 舆情 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目前,高校 在处理网 络 舆情 时出现了诸多问题,包括不能适应学生快速变化的思想、舆情 治理观念陈旧、舆情 研判机制缓慢等。对此,高校 应着力树立网 络 舆情 应对新思维,完善高校网 络 舆情 管理的预防机制、优化高校网 络 舆情 管理的预警机制、强化高校网 络 舆情 管理的反馈机制,以此提升网 络 舆情 的应对能力。 应吉日木吐 王春林关键词:全媒体 高校 网络舆情 新形势下高校网 络 舆情 安全风险的识别与防范 2025年 随着互联网 的发展,学校管理工作已经从现实世界延伸到了网 络 空间,做好网 络 舆情 管理工作是学校综合管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乃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着重要影响。结合有关高校 舆情 事件案例和数据,从物理、事理、人理三个层面列出风险清单并进行权重分析。确定高校网 络 舆情 安全的关键风险因素为物的管理因素,在具体指标中,师德师风、作风纪律、涉留学生问题、网 民媒体、高校 日常管理与运行、安全事故等是关键因素。为此,应关注重点风险因素以化解舆情 风险,提升网 络 素养教育以营造良好生态,创新整体整治机制以优化治理模式,加强事件分析研判以增强舆情 预判,有效引导舆论发展以做好舆情 应对,注重事后检查恢复以完善舆情 评估,从而提高高校网 络 舆情 安全管理能力。 刘鸿滨 孙海清关键词:高校 网络舆情 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
相关作者
夏顺辉 作品数:15 被引量:28 H指数:4 供职机构: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信息化背景 高校网络舆情 信息化 高校 网络舆情 吴淑娟 作品数:14 被引量:95 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图书馆 研究主题:高校网络舆情 中小型高校 信息素养 网络舆情 媒介素养 聂钰石 作品数:24 被引量:28 H指数:3 供职机构:金陵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高校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 思想政治教育 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 卢萧 作品数:16 被引量:40 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高校网络舆情 思想政治教育 地区高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郭峰 作品数:9 被引量:9 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研究主题:高校网络舆情 高校 网络舆情 预警机制研究 预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