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8篇“ 高深知识“的相关文章
- 高深知识视角下的大学课程:内涵及评价被引量:1
- 2024年
- 文章从高深知识的角度探究大学课程的内涵,构建了包括专门化、高阶认知、研究性、跨学科性、社会适应性等五个关键特征的评价指标。通过对2021年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调查数据及质性访谈材料的综合分析,发现大学课程是本科教育的核心环节,尤其是课程的社会适应性,对所有类型高校学生的教育收获均具有重要的激发作用,但中国各类院校整体课程质量仍存在较大改进空间,尤其在社会适应性、高阶认知、研究性和跨学科性等方面有较大不足。此外,应用型院校课程质量的各项指标得分均显著低于学术型院校,在课程上未能实现特色发展以及发挥比较优势。
- 文雯周璐陈毅卓
- 关键词:大学课程课程质量评价高深知识高校分类
- 论新质生产力的生成:高深知识生产、技术元素整合与产业技术突破被引量:50
- 2024年
- 作为普通生产力的进化,新质生产力从根本上构建了现代化国家建设的中国路径。高深知识生产、技术元素整合和产业技术突破是新质生产力生成的3个关键环节。新质生产力的生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为依托,表征为新的市场需求的创造与满足,以及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其关键在于高深知识生产质量的提升、技术元素的充分整合以及产业技术实现从0到1的突破。新质生产力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面临高深知识生产的难度增加与成本升高、产业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叠加影响、追赶效应与趋同理论支配下的国家发展瓶颈等困境。以新质生产力应对剧变中的世界秩序,需要考虑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复合型结构与自我进化能力,技术元素的自我生成、自我发展和自我增强,以及创新生态的自适应性与多中心结构等因素。面对正在进行的新型工业化革命,需要建立一个面向未来的、能够将高深知识生产与产业技术突破深度融合且不断自我进化的创新生态系统,进而突破传统的消费、信贷以及货币政策驱动的生产与分配模式,在国家层面构筑一个超大型、稳定有效且具备价值提升能力的资产组合。高等教育应当成为政府和社会“永不退出的价值投资”,在世界经济整体下行的经济周期内,国家和社会更应当加大对高等教育的综合投入:根据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带的内生需求以及新型知识生产模式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集群和学科集群;基于技术要素流动与整合构建新型高等教育创新与激励机制;形成科技革命的回馈循环机制,将高等教育打造成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关键环节。
- 廖伟伟
- 人文社科博士生延期毕业成因分析——以高深知识生成逻辑为视角被引量:6
- 2022年
- 博士生延期毕业现象受到高校和政府的重点关注,但相关研究付之阙如。为探寻博士生延期毕业原因及矛盾根源,研究访谈了32位博士生及15位导师。围绕高深知识的生产、学习与传授,得出延期矛盾的根源如下:延期博士生学术基础与高深知识高深性、深奥性的失配,延期博士生学术动力与高深知识开放性、探索性的失配,延期博士生自学能力与高深知识个人性、缄默性的失配,院系培育服务与高深知识学习、传授方式的失配。为改善延期现状,研究建议:应严格把控博士招生环节,多途径提高学生科研素养;正视导学冲突的负面效应,弥合师生沟通的现实张力;加强过程监管及考核力度,回归科研评价的学术本位。
- 杨青
- 关键词:培养质量保障
- 从“普通知识”到“高深知识”的范式转型及其制度依托——以严复、辜鸿铭、王国维、陈寅恪的侨易背景与代际评价为中心被引量:2
- 2022年
- 世俗知识、普通知识、高等知识对应辜鸿铭、王国维、陈寅恪三人,呈现出现代中国的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的学术架构的知识范式转型线索,和中国现代大学与学术制度建立的宏观语境。从“普通知识”到“高深知识”的范式转型,一方面展示出个体知识人纵横勾连出的知识谱系立体交叉结构,另一方面展示出知识转型在全球化语境中的若干复杂面相,这至少包括:知识生产制度、历史生成语境、作为载体的语言、作为主体的学人、学科规训的出现、公共领域的交错等,即在个体侨易背后是更高层次的范式侨易。
- 叶隽
- 关键词:知识转型辜鸿铭陈寅恪
- 论教学专业的高深知识:困境、重构与保障被引量:5
- 2020年
- 教学专业知识对教师专业极为重要。然而,教学专业知识整体上日益陷入“高深知识旁落”“高深性受质疑”“学术性缺乏”困境。以“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育的实践特征、“临床-专业型”培养模式及教学专业属性为出发点,重构并形成了儿童发展心理学、学习科学、课标与教材分析、课程资源开发、儿童观察与研究、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课堂与班级管理、教育法、教学技能九大核心教学专业高深知识。教学专业高深知识的实现需要主体、时间、意愿、准入、物质等保障,以此为破解目前教师专业的困境探索道路。
- 毛菊朱旭东
- 关键词:高深知识教学专业教师教育
- 一流本科教育的本原价值及高深知识实践共同体的构建被引量:2
- 2020年
-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人类教育轴心期所确立的三大教育价值则成为范导其实践的本原价值。具体而言,柏拉图的理念倾向于客观事物之本质或规律的归纳,探索的是物之性,表现为真;孔子的仁侧重于人事关系之本质或规律的抽象,探索的是人之性,表现为善;老子的道则是宇宙运演之规律,探索的是自然之性,是理念或仁之所以发生运转的依据,表现为和谐之美。美是真善的和合,也是真善的皈依。道、仁和理念这三个概念组成为一个统一的教育价值结构有机体,与一流本科教育在实践与价值相统一的意义上互为表里,相滋共进。受泛化的物质功利主义哲学和精致的计算主义哲学的影响,一流本科教育实践弱化了教育本原价值的存在,致使其内涵建设和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为了从根本上提升本科教育质量,促其一流化建设和发展,新时代的大学需要遵循教育的本原价值,立足社会的真实需要,以社会的真实需要为知识发生的逻辑起点,致力于高深知识的学习、创新和应用,彰显高深知识的人文塑造性、技术转化性、社会服务性、世界生成性和存在解放性等五大基本性质,破解人性和物性之双螺旋结构无限优化完善的秘密。根据现实的大学存在形态,不同类型的大学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教育的本原价值为基本圭臬,分类建构高深知识实践共同体。分而言之,文理科为主的大学主要围绕学理性的基础研究,工科为主的大学主要围绕技术的创造发明,产业/行业型大学主要围绕技术的应用,音乐、师范等特色专业型大学则应围绕艺术的实践磨练等建设学术共同体。总之,必须使教育的本原价值不仅在基础和应用研究、创新创业和产教融合中,还要在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在学生鲜活的人格形塑中得到全面澄明和实现。如是,一流本科教育的内涵�
- 黄英杰
- 关键词:双螺旋高深知识实践共同体
- 高深知识与大学的因缘及其价值生成
- 2018年
- 高等教育是高深知识最为重要的制度化载体,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域,高深知识与大学紧密地联结在了一起。在大学中,既要把高深知识更充分地贯穿于大学的学科、课程、专业之中,也要让选择以学术为志业的大学教师能够去发现、探究、传承、应用高深知识,同时还要让高深知识在大学中能够促成大学生灵性智慧的生成,以更好地促成高深知识的价值在大学得以生成。
- 曾维华
- 关键词:高深知识
- 从高深知识到大学课程:一个学术性的生成过程被引量:13
- 2018年
- 大学课程的生成过程既是一个高深知识的探索、发现、判断和选择过程,也是一个高深知识的专门化、逻辑化、系统化和立体化过程,这些过程充满了学术性。大学课程的生成过程是高深知识的探索、发现、判断和选择过程,大学课程是高深知识的"有机集合体",高深知识性是大学课程最本质的特征。大学课程的生成过程是高深知识的专门化过程,既是一个高深知识的分化过程,也是一个高深知识的整合过程,高深知识的分化与整合是大学课程生成的生态机制。大学课程的生成过程是高深知识的逻辑化过程,大学课程的知识编排或知识组合,一方面要遵从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也要遵从一定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大学课程的生成过程是高深知识的系统化过程,大学课程以高深知识为要素,按照某种逻辑和比例关联成系统,不同的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单元与知识单元之间、知识板块与知识板块按照高深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比例关系生成大学课程,这是大学课程管理必须坚守的法则,也是不同的高深知识实现"整体功能涌现"的基石。大学课程的生成过程是高深知识的立体化过程,必须以一种全新的思维逻辑重构或建构立体化的大学课程,顺应全新的高深知识生产模式,这就意味着,教师不是一个传教士,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材不是唯一的学习内容,课堂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正确的答案需要在逆向思维和多维视域中寻找。
- 李枭鹰
- 关键词:高深知识大学课程学术性
- 作为高深知识的高等教育被引量:6
- 2016年
-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在于其高深性、专门性、学术性,高深学问是大学产生发展的历史与逻辑基点,高深知识也是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与存在的合法性基础。高等教育作为高深知识发现、传播、探究、整合、应用及生产的学术中心,大学的各项活动都要围绕高深知识这一基点而展开。作为从事学术职业的大学教师,必然离不开高深知识的探究活动。
- 曾维华王云兰刘洪翔
- 关键词:高深知识高等教育寂寞学术自由学术自治
- 高深知识:高等教育功能释放的基础被引量:4
- 2015年
- 高等教育与高深知识是一个"关系共同体",甚至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依凭经验考察、历史总结和理性推理可知,高深知识是走进高等教育的入口,是理解高等教育的一把钥匙,高等教育功能或价值则依凭高深知识而释放:高深知识既是高等教育孕生的必要条件,又是判定高等教育特殊性的根本所在,也是高等教育、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形成超循环关系的链条;大学学科是高深知识不断分化与综合的产物;大学课程是专门化、逻辑化和系统化的高深知识。
- 唐德海牛军明
- 关键词:高深知识高等教育
相关作者
- 李志峰

- 作品数:169被引量:1,046H指数:17
-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学术职业 高校教师 高校 高等教育 高校学术
- 张德祥

- 作品数:76被引量:1,091H指数:20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高等教育 学科 大学治理 高校 高深知识
- 李枭鹰

- 作品数:147被引量:1,196H指数:17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强国 学科建设 教育
- 李明忠

- 作品数:67被引量:501H指数:13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高等教育 有效性
- 胡钦晓

- 作品数:65被引量:429H指数:12
-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学术资本 社会资本 文化资本 非正式制度 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