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1篇“ 高温中暑“的相关文章
- 2018—2021年张家港市高温中暑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分析2018—2021年张家港市高温中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为政府部门制定高温中暑预防措施和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8—2021年张家港市中暑病例报告信息和5—9月高温天气气象资料,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8—2021年张家港市累计报告中暑病例709例,报告总发病率为13.14/10万,其中轻症病例582例(82.09%),重症病例127例(18.09%),死亡6例,病死率为0.85%。中暑病例行政区划集中在经开区(杨舍镇,48.66%),时间集中在7—8月,7月上报的病例数最多257例(36.25%);男性538例,女性171例,男女性别比为3.15∶1。重症病例中,男性107例,女性20例,男女性别比为5.35∶1。轻症中暑男性病例数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病例平均年龄为(45.2±15.99)岁,女性病例平均年龄为(43.57±18.83)岁,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暑人数最多的是50~<60岁年龄组。当气温高于35℃,中暑病例数快速增加,以轻症中暑为主;当气温高于37℃,重症中暑病例的比例增加;当气温高于39℃,中暑病例总数呈下降趋势。结论每年的7—8月是中暑的高发月份,以男性病例为主,轻症病例多;年龄集中在30~<60岁之间。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在高温天气采取积极综合措施并有效应对,以减轻高温对公众及职业人群的健康危害。
- 王志刚张育萍李娜李娜
- 关键词:高温中暑重症中暑
- 上海市宝山区高温中暑病例发生情况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联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分析上海市宝山区近年高温中暑病例的发生情况,探究其与气象因素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13—2022年每年6月15日—9月30日逐日的高温中暑病例信息和对应时间的相关气象信息,使用等级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中暑发生与气象因素的关联强度,并计算用于中暑预警的气温参考值。结果2013—2022年宝山区中暑病例共计173例,男女比例6.2∶1,中暑病例的平均年龄为(45.08±17.85)岁,有114例(占65.9%)中暑病例发生在7月。等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湿度每升高1%,出现中暑的风险降低至原来的0.901倍;相较于不发生降雨,发生降雨时出现中暑的风险降低至0.340倍;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每升高1℃,出现中暑的风险分别升高至原来的2.005倍、1.736倍和1.906倍;热浪和高温日时发生中暑的风险相较于非热浪和非高温日分别升高至11.896倍和15.819倍;移动3 d平均气温(即当日和前两日气温均值)中,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每升高1℃,出现中暑的风险分别升高至原来的1.926倍、1.699倍和1.957倍;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暑超高风险气温预警值的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3种气温分别为35.55℃、40.58℃、31.07℃,中暑高风险气温预警值的3种气温气象条件分别为28.87℃、33.31℃、25.21℃。结论宝山区每年7月是高温中暑的高发时期,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的升高均会增加高温中暑发生的可能性,持续3 d的相对较高的日最低气温更易发生中暑。
- 杨程严丽丽袁震季鹏沈先标
- 关键词:中暑高温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
- 2013—2018年上海市闵行区高温中暑与高温热浪的关系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了解2013—2018年上海市闵行区高温中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高温中暑与高温热浪的关系,为制订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8年上海市闵行区高温月期间气温数据和高温中暑个案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年间共监测中暑病例101例,集中分布于6—8月,男性多于女性,其中51.5%(52/101)为重症中暑,40~59岁、≥60岁人群重症中暑发生比例均显著高于<40岁人群。重症中暑人数与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均呈显著正相关,轻症中暑人数与日最高气温呈正相关(P<0.05)。识别出的15个热浪期间共报告病例86人,占当年病例总数均>50%,对于2个可识别风险的热浪段,热浪期间病例发生风险均出现显著增加。【结论】上海市夏季高温形势严峻,男性、老年人群是高温中暑防控的重点对象。中暑主要集中于7—8月,高温日、尤其是热浪期是中暑防控的重点时期。除须关注日最高气温对中暑的影响,日最低气温对重症中暑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 陈丽宫志敏应圣洁顾怡勤
- 关键词:高温中暑流行病学特征
- 上海市青浦区高温中暑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2011-2018年上海市青浦区高温中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为制定和改进高温中暑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8年6-8月间高温中暑患者的报告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SPSS 24.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1-2018年,共报告高温中暑患者342例,其中轻症210例(61.40%),重症132例(38.60%)。轻症患者平均年龄(40.66±16.05)岁,低于重症患者的(52.08±17.6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59,P=0.000)。2011-2018年高温日合计有141 d,高温日和中暑病例均以7月居多。中暑病例数和日最高气温(r=0.567,P=0.000)、日均气温(r=0.567,P=0.000)均呈正相关;与日均湿度呈负相关(r=-0.374,P=0.000);每年中暑病例数和当年高温日天数呈正相关关系(r=0.538,P=0.000)。结论高温中暑患者以男性和轻症为主,多发生于7月;中暑病例数与气温呈正相关,与湿度呈负相关。
- 徐兴兴赵锦江高红梅
- 关键词:高温中暑流行病学气象因素
- 预防车内人员高温中暑、窒息的安全系统及车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防车内人员高温中暑、窒息的安全系统,包括检测系统和执行系统;执行系统包括:控制车窗升降的执行器和用以快速降低车内温度的降温装置,降温装置包括用于储存冷却剂的储液装置和用于将冷却剂转化为雾化的液滴而喷...
- 刘新玲李光霁
- 文献传递
- 2018年大连市高温中暑发病情况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2018年大连市高温中暑发病情况,为制定大连市高温中暑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和汇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18年大连市高温中暑病例报告,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8年大连市高温中暑病例集中出现在7-8月,7月占7.68%(43/560),8月占92.32%(517/560),各区(市)县中沙河口区报告率最高为16.61%(93/560)。2018年大连市报告高温中暑560例,平均年龄为(70.59±17.35)岁,其中轻症中暑占54.82%(307/560),重症中暑占45.18%(253/560);死亡4例,均为重症中暑,病死率为0.71%(4/560)。男性高温中暑332例(59.29%),女性228例(40.71%);男性重症中暑154例(46.39%),女性99例(43.32%);男女高温中暑不同类型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P>0.05)。高温中暑年龄比较,男性[(67.98±17.87)岁]低于女性[(74.38±15.8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0~89岁人群高温中暑发生人数为164人,其中男性85人,女性79人;按年龄分层后,50~59岁人群不同性别发生高温中暑的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8年大连市高温中暑集中出现在7-8月,轻症中暑比重症中暑病例多。发生率与性别无关。80~89岁老年人为高温中暑易发人群,应加强对老年人高温中暑的预防和救治。
- 张毅王越楼洪雅洁
- 关键词:高温中暑
- 浙江长兴2016—2018年高温中暑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2016—2018年长兴县高温中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高温中暑预防措施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长兴县2016—2018年中暑病例报告信息。使用Excel 2007软件整理原始数据,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2016—2018年长兴县累计报告中暑288例,总报告发病率为15.15/10万,其中轻症病例220例(76.39%),重症病例68例(23.61%)。死亡1例,病死率为0.35%。中暑病例集中在城区(48.96%),时间上集中在7—8月,7月份上报的病例数最多(62.50%)。其中男性216例,女性72例,男女性别比为3∶1;重症病例中,男性52例,女性16例,男女性别比为3.25∶1。轻症中暑男女病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病例平均年龄为(47.95±15.19)岁,女性病例平均年龄为(51.04±21.62)岁,男性病例平均年龄低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暑人数最多的是50~59岁年龄组。当气温高于35℃,中暑病例数快速增加,以轻症中暑为主;当气温高于37℃,重症中暑病例的比例增加;当气温高于39℃,中暑病例总数呈下降趋势。结论每年的7—8月是中暑的高发月份,以男性病例为主,轻症病例多;年龄集中在30~60岁之间。需要在高温天气采取积极措施,并有效应对,以减轻高温对公众的健康危害。
- 闫福施长苗罗康李胜
- 关键词:高温中暑重症中暑
- 2011—2019年上海市长宁区高温中暑病例特征分析
- 2020年
- 目的分析2011-2019年上海市长宁区高温中暑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高温中暑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1-201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上海市长宁区高温中暑病例,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由于中暑病例数小于40例,单因素分析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共收集37例高温中暑病例,年龄中位数56岁;其中,男性28例(75.68%),年龄中位数48岁,男性中暑患者发生中暑的地点以室外工作场所为主,有21例(75.00%);女性9例(24.32%),年龄中位数78岁,女性中暑患者发生中暑的地点以家中为主,有6例(66.67%)。轻症中暑16例(43.25%),年龄中位数57岁;重症中暑21例(56.75%),年龄中位数52岁。中暑病例时间分布主要在7月、8月,分别占83.78%、16.22%.中暑病例数与高温热浪天数存在相关性(r=0.004,P<0.01).结论上海市长宁区高温中暑男性病例明显多于女性病例;室外劳动者及退休老人为中暑的高危人群;7、8月为中暑的高发时间。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中暑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
- 张晟杰钱蕾唐传喜吴金贵夏庆华
- 关键词:高温中暑流行病学
- 淄博市2018年高温中暑发病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描述淄博市2018年高温中暑患者发病特征,分析中暑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制定高温中暑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8年6月1日-9月30日淄博市高温中暑病例报告以及同期淄博市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和湿度等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淄博市2018年共报告高温中暑178例,其中重症中暑104例(占58.4%),死亡5例,病死率为2.8%;男性126例(占70.8%),女性52例(占29.2%);男性平均年龄(59.3±19.5)岁,低于女性的(68.4±19.8)岁(P<0.01)。60岁以上年龄组高温中暑病例占50.6%。30~59岁年龄组中,男性在重症中暑中占比更高(P<0.05)。淄博市2018年高温中暑发病率为4.1/10万。患者以临淄区最多,占31.5%。患者以农民和工人较多,分别占38.8%和36.5%。农民在重症患者中占比高(P<0.05)。104例重症中暑患者中,中暑时身处户外的有86例(占82.7%),室内中暑的有18例(占17.3%),户外发病的患者以农田劳作和户外工作较多。户外重症中暑病例分布的工作场所主要包括石化生产、建筑工地、物流企业等。男性在户外中暑的比例高于女性(P<0.01)。轻症中暑、重症中暑病例数与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淄博市2018年高温中暑病例多发于7-8月,重症中暑病例较多且主要分布在临淄区,户外工作人群以及老年群体是重点防控人群。建议改善工作环境,减少高温接触时间,加强对气温、气湿等气象数据的监测,进一步推进职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 侯学文李广益孙晓晨姜程
- 关键词:高温中暑发病特征气象因子防控策略
- 预防车内人员高温中暑、窒息的安全系统及车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车内人员高温中暑、窒息的安全系统,包括检测系统和执行系统;执行系统包括:控制车窗升降的执行器和用以快速降低车内温度的降温装置,降温装置包括用于储存冷却剂的储液装置和用于将冷却剂转化为雾化的液滴而喷出的...
- 刘新玲李光霁
相关作者
- 王自正

- 作品数:429被引量:1,522H指数:16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放射性核素显像 放射免疫分析 冠心病患者 流式细胞术 生长抑素受体
- 王长来

- 作品数:35被引量:180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中暑 高温中暑 热应激蛋白70 HSP70 抗体水平
- 王书奎

- 作品数:350被引量:1,214H指数:15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流式细胞术 胃癌 肿瘤 肿瘤转移 结直肠癌
- 陈胜

- 作品数:113被引量:426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热应激蛋白 热应激蛋白70 血浆 HSP70 热休克蛋白
- 戴国强

- 作品数:53被引量:175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中暑 热应激蛋白70 危重病 高温中暑 HSP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