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1篇“ 鹭科鸟类“的相关文章
- 利用鹭科鸟类代孵朱鹮卵的初步研究
- 2023年
- 2017年4~6月,在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鹭科鸟类代孵朱鹮卵进行了初步研究。选择池鹭9巢、中白鹭1巢和白鹭1巢,共11巢,将7枚人工繁育的朱鹮卵放入鹭科巢中进行代孵。结果表明:9个池鹭巢中,有7个巢先后弃巢代孵失败,其中有2个巢成功孵化出2只朱鹮雏鸟,但孵出的朱鹮雏鸟因鹭鸟和朱鹮喂食方式不同而导致死亡。试验证明:池鹭可以成功代孵朱鹮卵,但不能将巢中的鹭卵全部取出,需要留存部分鹭卵和朱鹮卵成功实现代孵。在本次试验中,放入假卵的巢均未代孵繁殖成功,说明鹭科鸟对假卵有排斥现象。另外,白鹭也未能代孵成功,可能是白鹭对其他卵更加敏感,也可能与本次样本量较少有关。
- 袁德军黄治学祝文平溪波蔡德靖
- 关键词:鹭科鸟类
- 杭州湾鹭科鸟类集群栖息区表层土壤的磷饱和度和磷流失风险
- 2023年
- 为了评估杭州湾鹭科(Ardeidae)鸟类栖息地土壤中磷元素的流失风险,在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中,选择鹭科鸟类集群栖息的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林地、女贞(Ligustrum lucidum)林地和无鹭科鸟类栖息的水杉林地、女贞林地(对照林地)布设采样地,分别于2018年11月(鹭科鸟类迁出后)、2019年5月(集群栖息且繁殖期)、2020年1月(鹭科鸟类迁入前),采集0~10 cm深度和10~20 cm深度的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样品的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水溶性磷含量、有效磷含量、pH和电导率;采用Mehlich-3浸提法和草酸铵提取法,估算土壤磷饱和度;以土壤的磷饱和度和有效磷含量作为土壤中磷的流失风险的评估指标,评估表层土壤中磷的流失风险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在杭州湾鹭科鸟类集群栖息的水杉林地和女贞林地,0~10 cm深度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水溶性磷含量、电导率都显著大于10~20 cm深度土壤,而其0~10 cm深度土壤pH却小于10~20 cm深度土壤;有鹭科鸟类集群栖息的水杉林地0~20 cm深度土壤的全磷含量和水溶性磷含量都大于无鹭科鸟类集群栖息的水杉林地,有鹭科鸟类集群栖息的女贞林地0~20 cm深度土壤的水溶性磷含量大于无鹭科鸟类集群栖息的女贞林地;有鹭科鸟类集群栖息的水杉林地0~20 cm深度土壤的磷饱和度和有效磷含量都大于无鹭科鸟类集群栖息的水杉林地,有鹭科鸟类集群栖息的女贞林地0~10 cm深度土壤的磷饱和度和有效磷含量都大于无鹭科鸟类集群栖息的女贞林地;有鹭科鸟类集群栖息的水杉林地0~20 cm深度土壤的磷饱和度和有效磷含量都明显大于有鹭科鸟类集群栖息的女贞林地;采用草酸铵提取法得到的土壤磷饱和度和土壤的有效磷含量可以作为杭州湾鹭科鸟类集群栖息地土壤中磷的流失风险评估指标;有鹭科鸟类集群栖息的水杉林地0~20 cm深度�
- 赵亦欢邵学新余敏芬苑海静吴明
- 关键词:土壤鹭科鸟类栖息地
- 走进千鹭湖趣探生态鸟——“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鹭科鸟类大搜索”科教方案
- 2023年
- 项目背景千鹭湖,位于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集“山水林田湖草”为一体,生物多样性显著,栖息着成千上万的鹭科鸟类,是中国自然教育学校(基地)。鹭鸟体型大、形态美、动作慢,易于观察,是大自然的精灵,是湿地守护神,也是生态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志物。武平县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毗邻千鹭湖,是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自然学校。利用湿地公园丰富的鹭鸟资源,上好科学大课堂.
- 陈伟光
- 关键词:形态美湿地公园守护神鹭鸟
- 一种基于退塘还林还湿工程的鹭科鸟类栖息地恢复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退塘还林还湿工程的鹭科鸟类栖息地恢复方法,根据鱼塘生境结构和鹭科鸟类对摄食、繁殖、隐蔽和迁移的需求,退塘恢复鹭科鸟类栖息地,包括以下步骤:栖息地选址要求、鱼塘生境围城、人类干扰半径和栖息斑块规模控制、...
- 安树青康晓光张静涵张轩波陈佳秋杨棠武
- 文献传递
- 滨海湿地红树林生态修复对鹭科鸟类种群动态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通过调查厦门市下潭尾滨海湿地红树林生态修复区的鹭科鸟类物种和数量,对比海水不同潮位鹭科鸟类数量、生境分布以及红树林不同修复阶段白鹭种群数量变化,探讨红树林生态修复对鹭科鸟类种群动态的影响。2018—2019年在修复区共调查记录到8种鹭科鸟类,秋冬季鹭鸟种类较多,5—6月鹭鸟数量最多,其中白鹭为优势种;与修复初期相比,修复区在修复完成后的白鹭种群数量明显增加;修复区鹭科鸟类在海水低潮位时主要觅食于潮间带滩涂,在高潮位时大多数停歇于未被海水淹没的红树林,观察发现一些鹭鸟在繁殖季节营巢于高大的红树林。结果表明,滨海湿地红树林生态修复能够改善鹭科鸟类栖息环境,增加修复区的鹭科鸟类数量。
- 黄智君刘劲涛夏丹霞陈小麟
- 关键词:鹭科鸟类红树林滨海湿地生态修复
- 上海青浦地区3种鹭科鸟类活动性和栖息地利用的卫星追踪被引量:5
- 2021年
- 为了解上海青浦地区混群繁殖鹭类的活动规律以及夜宿地和觅食地利用的种间差异,本研究选择青浦地区3种鹭类优势种——池鹭(Ardeola bacchus)、白鹭(Egretta garzetta)和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作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6月和7月在青浦郊野公园捕捉鹭类并佩戴GPS-GSM追踪设备,截至2019年7月底,共获得了5只追踪时间在86~377天之间的活动信息(1只池鹭、2只白鹭和2只夜鹭).结果显示:这5只鹭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长距离迁徙,仅扩散到离巢区不远的范围,最远达淀山湖以南的沪浙交界处,活动范围的面积存在较大的种内和种间差异.池鹭与白鹭的活动节律相近,均为白天活动、夜晚休息,但栖息地利用具有明显差异,池鹭夜晚和白天的主要栖息地分别是林地和莲池水塘,白鹭夜晚和白天的主要栖息地分别是林地和农田.夜鹭多在夜间活动,但两只夜鹭个体在夜间的栖息地也存在很大不同.连续追踪一整年的白鹭个体的每日移动距离在冬季明显增加,这可能与冬季食物资源较少有关.本研究表明鹭类主要利用农田和莲池水塘等人工栖息地,适宜强度的农业活动可能并不影响鹭类的种群维持.
- 赵天天邝粉良邝粉良薄顺奇刘雨邑王正寰谭坤柯娩娟钟晨威唐晓东马志军
- 关键词:生境扩散人工湿地
- 一种基于退塘还林还湿工程的鹭科鸟类栖息地恢复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退塘还林还湿工程的鹭科鸟类栖息地恢复方法,根据鱼塘生境结构和鹭科鸟类对摄食、繁殖、隐蔽和迁移的需求,退塘恢复鹭科鸟类栖息地,包括以下步骤:栖息地选址要求、鱼塘生境围城、人类干扰半径和栖息斑块规模控制、...
- 安树青康晓光张静涵张轩波陈佳秋杨棠武
- 文献传递
- 13种鹭科鸟类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B基因初步研究
-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基因是脊椎动物体内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的一个的基因家族,其基因编码的蛋白在调节免疫系统识别自身和异物之间起着重要的作用。MHC...
- 李力
- 关键词:鹭科鸟类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基因家族
- 文献传递
-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鹭科鸟类巢址选择被引量:7
- 2013年
- 2011年4~5月、2012年4~5月,采用样线调查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鹭科鸟类巢址与影响其选择的因子进行研究。t-检验结果显示,红树基径、盖度、距地面平均高度、植株密度及秋茄比5个参数在巢区样方(n=23)与对照样方(n=37)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桐花比、距道路距离、距村庄距离与距池塘距离4个参数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0.01)。主成分分析表明,植被结构和干扰条件是影响鹭科鸟类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植被结构不仅能够影响鹭科鸟类群落结构,还受到鹭科鸟类集群繁殖影响。
- 谭飞吴秋城林英华方柏州周冬良张明海
- 关键词:鹭科鸟类巢址选择主成分分析
- 福建漳江口繁殖期鹭科鸟类觅食及巢位空间生态位分离被引量:2
- 2013年
- 依据2012年4~5月在漳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对繁殖期鹭科鸟类种类、数量、巢位情况、觅食生境类型调查数据,运用生态位理论,对5种鹭科鸟类的生态位分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漳江口地区繁殖的鹭科鸟类数量共计有2 439只,其中白鹭为该地区的优势种,数量1 422只,占到所有鹭科鸟类的58.29%;鹭科鸟类的巢位表现出明显的水平分布规律和对红树树种的选择性,通过错开繁殖的高峰期,利用不同的食物资源,在不同的时间段觅食以及在不同的生境觅食4个方式,对食物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使不同鹭科鸟类都能够占据一定的繁殖空间。红树林的结构决定了鹭科鸟类的巢位空间分布。生境类型的多样性为鹭科鸟类提供了多样的食物来源,为生态位分离提供了保障。不同鹭科鸟类占据不同的生态位,减弱了种间的竞争,提高了鸟类群落的多样性。
- 谭飞林英华张明海
- 关键词:鹭科鸟类
相关作者
- 陈小麟

- 作品数:98被引量:485H指数:14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黄嘴白鹭 金定鸭 白鹭 鹭科鸟类 鸟类群落
- 周晓平

- 作品数:21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黄嘴白鹭 鹭科鸟类 繁殖 白鹭 鹭类
- 林清贤

- 作品数:34被引量:20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 研究主题:黄嘴白鹭 白鹭 鹭科鸟类 湿地鸟类 群落多样性
- 方文珍

- 作品数:44被引量:238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黄嘴白鹭 白鹭 台湾海峡 爪哇根结线虫 鹭科鸟类
- 谭飞

- 作品数:8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
- 研究主题:鹭科鸟类 黑土区 功能群 红树林 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