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05篇“ 黄河上游地区“的相关文章
- 民国时期黄河上游地区水土保持建设成效与启示
- 2024年
- 民国时期,由于报刊的宣传普及、专家学者的讲演与培训、农业技术机构的设立和专门人才的培养,水土保持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农业发展呈现新特征,林业建设和黄河治理得到了有力的推进。尽管受当时社会环境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影响,黄河上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研究存在资金短缺、技术不成熟、设备落后、农民参与度不高等方面的局限性,但其在设立水土保持实验区和农业试验场、加大对水土保持的宣传普及、推进农林牧业协调发展、推进法治建设、实现乡村振兴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做法仍然值得我们今天借鉴。
- 张辉
- 关键词:民国时期黄河上游水土保持
- 黄河上游地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与区域差异分析
- 2024年
- 为给相关部门推动黄河流域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选取2010—2020年面板数据,从增长质量、资源消耗、环境治理、社会生活、科研创新5个维度(一级指标)构建了黄河上游地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综合指数法测评黄河上游及其四省(区)绿色发展水平,解析绿色发展水平的时序特征与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从时序变化看,2010年以来黄河上游绿色发展水平呈稳定上升态势,到2020年绿色发展一级指标评价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社会生活、资源消耗、科研创新、增长质量、环境治理;从区域差异看,2010—2020年黄河上游四省(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值呈稳定增大趋势,但仍存在上升空间,内蒙古的均值最大(为0.538),青海的均值最小(为0.346);从区域内部差异看,内蒙古绿色发展的短板是资源消耗较多,宁夏的社会生活水平较低、资源消耗较多,甘肃的增长质量水平低是绿色发展的最大障碍,青海的社会生活、科研创新、环境治理水平偏低。因此,黄河上游地区应提高增长质量和环境治理水平,实施差异化绿色发展提升措施,促进绿色转型。
- 乔志霞李佳宇臧碧莲
- 关键词:熵权法黄河上游地区
- 明代黄河上游地区丧葬礼仪服饰研究
- 丧葬礼仪作为人生礼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生命的终结。丧葬礼仪在明代已发展完备,其服饰作为丧葬礼仪的符号标志,是对封建社会的礼法秩序与等级尊卑的具体呈现。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黄河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仅塑...
- 樊春阳
- 关键词:明代黄河上游地区丧葬
- 黄河上游地区县级城市收缩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 全球处于不同程度的城市收缩状态,尤其是低层级城市收缩更明显。与大城市相比,县城大多规模小、功能单一、抗风险能力弱,更容易收缩。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
- 屈艳琦
- 关键词:影响因素黄河上游地区
- 黄河上游地区三维生态足迹自然资本可持续评价及驱动力被引量:4
- 2024年
- 本文基于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测算了黄河上游4个省区2012-2021年的人均三维生态足迹,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了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上游的人均生态足迹从2012年的2.089 9 hm^(2)·人^(-1)上升至2021年的2.536 5 hm^(2)·人^(-1),10年间仍处于生态可持续状态;研究期间黄河上游各省区的人均生态足迹深度均超过1 hm^(2)·人^(-1),人均生态足迹广度在总体上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人均三维生态足迹整体处于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内蒙古的人均三维生态足迹值偏高,2021年达到3.87 hm^(2)·人^(-1);5个时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化特征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分布格局,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为青海省和甘肃省;驱动力分析模型表明,黄河上游地区自然资本驱动力整体受人口、社会消费、生态建设、科技和环境污染多重因素综合影响。未来需因地制宜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推动黄河上游地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 郭婧魏珍周华坤
- 关键词:黄河上游地区驱动力自然资本可持续发展评价
- 明代黄河上游地区丧葬礼仪服饰文化内涵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 2024年
- 黄河上游地区的丧葬礼仪服饰在明代已发展至成熟阶段,丧服是礼法秩序的外在表现形式,葬服是社会等级尊卑的具体呈现,丧葬礼仪服饰所体现出的地域性、礼仪性与文化性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通过对明代黄河上游地区丧葬礼仪服饰文化内涵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丧葬礼仪服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不仅是对儒家孝道观念的延续,也是对富贵吉祥的美好生活的祈求。民间百姓寄情于服饰,希望死者能早登极乐之地,最终达到福佑子孙后代的目的。
- 樊春阳李俞霏
- 关键词:明代黄河上游地区丧葬礼仪服饰文化影响因素
- 黄河上游地区市域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度及提升路径被引量:4
- 2024年
- “数字中国”与“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解析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是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文章以黄河上游17个地级市为研究区,基于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与障碍度模型,剖析2010—2019年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关系时空演变特征及障碍因子,进而提炼不同类型区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发展的提升路径。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耦合协调度呈“V”字形态势,形成北部优于中、南部的空间格局,且多中心趋势明显。(2)影响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2个子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突出问题集中于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与人才的投入以及对人民生活和环境的影响。(3)研究区耦合协调发展类型区可划分为高数字化—高绿色化区(H-H型)、高数字化—低绿色化区(H-L型)、低数字化—高绿色化区(L-H型)、低数字化—低绿色化区(L-L型)4类。(4)H-H型应以城市群或中心城市为发展核心,H-L型应以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导向,L-H型应以健全数字经济产业基础为发展手段,L-L型应以吸引外部投资与承接产业转移为发展关键。
- 杨千龙陈慧媛文琦
- 关键词:黄河上游地区数字经济耦合协调度基础设施
- “农文旅”融合发展,赋能黄河上游地区乡村振兴实践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 2024年
-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以生态农业为核心基础,黄河上游地区乡村旅游与生态资源、文化底蕴在产业对接中有机融合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逐渐成为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以甘肃省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甘肃省农文旅融合的经济民生价值、文化历史价值、生态美学价值,阐明甘肃农文旅发展中特色农业资源丰富、景观旅游资源多样、文化旅游资源丰厚、地理位置独特等多种优势,最后总结甘肃在发展农文旅过程中的困境。据此,针对性地提出品牌建设主导策略、集聚专业人才策略、数字技术赋能策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策略以及区域协作互动策略主导下的优化路径,以期为甘肃农文旅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 刘文瑞闫翔
- 黄河上游地区径流量的转折性变化及其成因被引量:3
- 2023年
- 利用1961—2021年唐乃亥水文站61 a的径流量资料和流域气温、降水量、蒸发量等气象观测资料以及高原季风、西风环流等气候指数,分析黄河上游径流量的基本特征,揭示影响径流量变化的气候成因。研究表明:1991年前后,黄河上游径流量出现由降到升的突变,自2001年以来显著增长;径流量具有8 a的显著性变化周期,气候暖湿化是引起1991年以来黄河上游地区径流量显著增大的主要原因,大气环流及其影响的转变,是黄河上游地区造成径流量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1991年以来在干燥的西风环流减弱和暖湿的高原季风增强的共同作用下,黄河上游地区径流量增加。
- 马有绚张调风温婷婷马占良来晓玲段丽君
- 关键词:径流量气候变化大气环流黄河上游
- 基于多源数据的近40年黄河上游地区草地变化特征被引量:3
- 2023年
- 草地不仅是黄河上游畜牧业发展的关键依托,而且其变化会对黄河上游水源涵养能力产生深远影响。探究黄河上游近40年草地植被的时空变化规律和突变特征,对其草地生态系统的治理和保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从13个常见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ULC)数据集中,提取了黄河上游地区的草地面积进行精度评价,再对精度最高的LULC数据集以及NDVI数据集,应用趋势分析法、累积距平法、M-K突变检验法和BFAST法分析黄河上游草地面积和NDVI的趋势变化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的LULC数据集在黄河上游区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其中CLUD-A数据集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黄河上游草地面积的变化特征。2)近40年间,黄河上游草地总面积呈现非显著(P>0.05)减小趋势;空间栅格尺度上,草地面积在黄河上游93.6%的区域保持不变,在西部和东部的少部分区域呈现减小趋势;5.4%区域的草地面积发生突变,且70%以上突变区域在突变后保持减小趋势;2001年是草地面积突变的关键年份。3)针对NDVI的分析显示,在黄河上游草地分布区域中,50.1%的区域呈现NDVI显著(P<0.05)增加趋势,集中在黄河上游的东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10.9%区域的NDVI发生突变,且75%的突变区域在突变后呈现增长趋势,2005年是NDVI突变的时间节点。综上可知,近40年间,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综合影响下,黄河上游西部和东部部分地区的草地面积和NDVI趋势变化较为明显,2001-2005年是两者突变的关键时间段;整体而言,黄河上游地区的草地面积呈现非显著减小趋势,草地生长状态往好的方向发展。
- 刘佳朱求安王乐张江朱超凡瞿莉莎
- 关键词:黄河上游MANN-KENDALL
相关作者
- 张春山

- 作品数:115被引量:1,591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质灾害 滑坡 泥石流 地应力测量 危险性
- 马寅生

- 作品数:172被引量:2,072H指数:30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柴达木盆地 石炭系 地质灾害 构造应力场 新生代
- 李仑格

- 作品数:34被引量:245H指数:9
- 供职机构:青海省气象局
- 研究主题:人工增雨 黄河上游 气溶胶 黄河上游地区 春季
- 曲继松

- 作品数:160被引量:472H指数:13
- 供职机构:宁夏农林科学院
- 研究主题:柠条 日光温室 适应性 生长发育 基质
- 张丽娟

- 作品数:140被引量:424H指数:12
- 供职机构:宁夏农林科学院
- 研究主题:柠条 日光温室 适应性 生长发育 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