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1篇“ 鼻底“的相关文章
内镜下巨大腭囊肿揭盖术1例
2024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33岁,因“左侧塞1年余”于2023-11-28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塞,右侧偶有塞,伴喷嚏、清水样涕,持续时间7年余;不伴头痛、发热、出血和面部麻木感等症状,嗅觉正常。患者既往体健,无口腔相关疾病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家族遗传病史,无部外伤及手术史。查体:内镜下见左侧中后部明显隆起,表面光滑,被覆黏膜颜色正常,触之较韧,为囊性感,未见出血表现,无压痛。
王中祎吴健有王向东张罗
入路联合超声骨刀在上颌高位埋伏多生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 探讨入路联合超声骨刀在上颌高位埋伏多生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11月9例(12颗)上颌高位埋伏牙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上颌骨高位埋伏多生牙的临床特征、拔除时机、手术入路及口腔CT、超声骨刀在其拔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9例患者中男6例,女3例;年龄7~65岁。其中1例为2颗上颌高位埋伏多生牙,1例为3颗上颌高位埋伏牙,2人伴有囊肿。所有患者均行口腔CT检查,诊断为上颌高位埋伏多生牙,牙均接近,术前定位埋伏牙,术中通过入路联合超声骨刀微创拔除换牙,术前术后给予预防性抗感染治疗。结果 9例患者均顺利拔除多生牙,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肿胀轻、出血较少。结论 口腔CT对多生牙的定位起到重要作用,入路联合超声骨刀创伤小,是上颌高位埋伏多生牙拔除的理想方式。
王琰郭倩倩陈彬罗佳吕毅敏周昌龙
关键词:超声骨刀
中隔软骨前移联合黏膜瓣修补中隔穿孔的临床疗效
2024年
目的探讨中隔软骨前移联合黏膜瓣修补中隔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38例中隔穿孔患者,全身麻醉下采用自体中隔软骨前移联合黏膜瓣修补穿孔。术后1周、4周、8周、12周、半年、1年随访复查,对比分析术前、术后患者的主观症状及内镜检查结果,分析手术成功率。结果术后均随访3个月以上,术前、术后的VAS评分及内镜检查评分均显示,该方式手术成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中隔软骨前移联合黏膜瓣治疗中隔穿孔效果明显,临床取材方便,手术操作简易,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安飞王茂鑫钟翠萍
关键词:鼻中隔软骨鼻中隔穿孔手术修补
内镜下经开窗治疗上颌骨牙源性囊肿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开窗治疗上颌骨牙源性囊肿的手术进路及方法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内镜下经开窗治疗23例上颌骨牙源性囊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内镜、CT检查。手术先经开窗切除囊肿顶壁黏膜,减压并清除囊液,修整及扩大骨性开口至囊肿边缘,再观察术中情况及术后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均能在内镜直视下良好暴露,最大限度地切除囊肿顶壁使囊腔与沟通,术后无泪管损伤、无甲萎缩、坏死及面部麻木等并发症。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逐渐消失,下甲形态良好,囊腔引流通畅,囊壁上皮化,未见囊肿复发。结论:内镜下经开窗治疗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手术操作方便、创伤小、并发症少且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唐志元曾宪海张秋航李定波王再兴
关键词:鼻内镜检查
内镜下经开窗入路、上颌窦自然口入路、泪前隐窝入路行上颌骨囊肿切除术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比较内镜下经开窗入路、上颌窦自然口入路、泪前隐窝入路行上颌骨囊肿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内镜下上颌骨囊肿切除术的上颌骨囊肿患者150例,根据手术方案将其分为A组(开窗入路)、B组(上颌窦自然口入路)、C组(泪前隐窝入路),每组50例。比较三组围手术期一般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术后6、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术后12 h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6、24 h的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同组术前比较,三组术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降低(P均<0.05);三组术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术后伤口局部感染1例、翼塌陷0例、唇麻木不适0例、双目溢泪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B组分别为1、0、0、1例及4.00%,C组分别为0、0、1、0例及2.00%;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术后复发0、0、1例,复发率分别为0、0、2.00%,三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经开窗入路、上颌窦自然口入路、泪前隐窝入路行上颌骨囊肿切除术的临床效果相近,安全性相当。
王斌王健胡晓东江雪刘卫卫
以筛动脉为蒂的中隔黏膜瓣在经蝶垂体瘤术后脑脊液漏修补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采用以筛动脉为蒂的中隔黏膜瓣修复经蝶垂体瘤术后脑脊液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耳咽喉头颈外科201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6例垂体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因既往手术采用内镜经蝶扩大入路破坏了双侧中隔后动脉,手术采用以筛动脉为蒂的中隔黏膜瓣进行修补。结果:6例患者术后随访黏膜瓣均生长良好,未再发生脑脊液漏。结论:垂体瘤术后的高流量脑脊液漏临床修复困难,对于经蝶入路破坏双侧中隔后动脉的患者,其经典的中隔后动脉黏膜瓣不可用,以筛动脉为蒂的中隔黏膜瓣是可选择的方法之一。
孙汐文茆松唐如李志鹏骆春雨檀少林张维天
关键词:垂体瘤脑脊液漏筛动脉
带蒂黏膜瓣联合自体筛骨垂直板修补中隔穿孔的临床观察
2022年
目的 回顾性分析带蒂黏膜瓣联合自体筛骨垂直板修补中隔穿孔的疗效。方法 19例中隔穿孔患者均采用内镜下带蒂黏膜瓣联合筛骨垂直板修补中隔穿孔,并采用纳吸棉对术后创面行填塞止血。结果19例行中隔穿孔修补的患者术后随访1~3个月,17例(89.47%)患者中隔黏膜均愈合良好,穿孔均修补成功,且形态恢复良好,2例(10.52%)患者因术后未能按时随访,未能观察疗效。结论 采用带蒂黏膜瓣联合自体筛骨垂直板修补中隔穿孔,自体组织取材方便,经济实惠,无排异反应,带蒂黏膜瓣血供好,修补成活率高,疗效可靠。
闫娟薛媛安丽拓明祥田青杨红丽
异位牙及其所致囊肿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异位牙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经治疗的6例腔硬腭区多生异位牙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内镜检查及窦CT等。结果6例患者的异位牙主要发生在切牙孔及周围,3例(50%)以腥臭味为主要症状,4例异位牙向腔生长,其中的2例(50%)合并有塞,内镜表现为凸起的新生物。窦CT检查能够清晰显示牙齿结构。有2例患者同时伴有上颌窦异位牙或含牙囊肿。6例异位牙均行内镜手术拔除,对于合并囊肿者同时切除全部囊皮或揭盖造袋。结论腔异位牙临床表现的特异性不足,内镜检查见质硬隆起时要考虑到异位牙的可能,CT检查能很好显示异位牙的结构及牙根位置。
温晓慧刘锦峰刘明宇杜晶艳戴金升王宁宇
关键词:鼻腔牙萌出含牙囊肿多生
锥形束CT定位联合入路涡轮反角手机去骨法在上颌正中高位埋伏多生牙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定位联合入路涡轮反角手机去骨法在上颌正中高位埋伏多生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78例上颌正中高位埋伏多生牙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行锥形束CT定位检查,对照组采用腭侧入路或唇侧入路涡轮反角手机去骨法拔牙(根据多生牙整体位于临近切牙的腭侧或唇侧决定),观察组采用入路涡轮反角手机去骨法拔牙。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牙齿咬合力、咀嚼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腭侧(21.57±3.31)min;唇侧(22.82±3.53)min]短于对照组[腭侧(36.44±6.39)min;唇侧(39.25±6.78)min](均P<0.05),术中出血量[腭侧(14.37±2.42)ml;唇侧(15.64±2.67)ml]少于对照组[腭侧(19.56±3.18)ml;唇侧(21.89±3.55)ml](均P<0.05);术后VAS评分[腭侧(2.87±0.42)分;唇侧(3.14±0.49)分]低于对照组[腭侧(4.75±0.67)分;唇侧(5.06±0.83)分](均P<0.05);手术后两组牙齿咬合力和咀嚼效率较手术前均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牙齿咬合力[腭侧(148.49±22.35)Ibs;唇侧(144.92±21.68)Ibs]和咀嚼效率[腭侧(92.66±16.22)%;唇侧(90.83±15.94)%]均高于对照组[牙齿咬合力:腭侧(121.27±19.81)Ibs;唇侧(118.74±18.85)Ibs;咀嚼效率:腭侧(83.47±13.76)%,唇侧(79.79±13.02)%](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锥形束CT定位联合入路涡轮反角手机去骨法用于上颌正中高位埋伏多生牙患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轻,舒适度更高,安全可靠。
尚寅耀袁晟倪进兵
关键词:拔牙
内镜下单纯开窗术治疗上颌骨囊肿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单纯开窗术治疗上颌骨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66例上颌骨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行普通开窗刮治术治疗,研究组行内镜下单纯开窗术治疗。比较两组复发率、骨质再生良好率、伤口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复发率3.0%低于对照组的27.3%,伤口愈合时间(3.6±0.1)d、手术时间(26.8±4.5)min短于对照组的(6.0±0.3)d、(41.2±7.3)min,术中出血量(36.7±4.2)ml少于对照组的(51.7±4.0)ml,骨质再生良好率97.0%高于对照组的6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1%,低于对照组的1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骨囊肿患者使用内镜下单纯开窗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复发率,缩短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廖仕芬汤自明叶波阳周志衡邱志勇
关键词:上颌骨囊肿

相关作者

巫国辉
作品数:70被引量:189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瘦素 肥胖 自分泌 大出血 下颌角截骨术
曹川
作品数:233被引量:512H指数:12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增生性瘢痕 成纤维细胞增殖 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 三羟基异黄酮 成纤维细胞
李世荣
作品数:1,129被引量:2,966H指数:22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增生性瘢痕 大肠癌 成纤维细胞 瘢痕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李小林
作品数:72被引量:196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瘦素 肥胖 自分泌 鼻畸形 脂肪细胞
夏风
作品数:6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大冶铁矿
研究主题:鼻底 手术 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 平阳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