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5篇“ 鼻烟窝动静脉内瘘“的相关文章
探讨鼻烟动静脉在血液透析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2023年
观察鼻烟动-静脉在血透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之间,本院收治的100例被证实为尿毒症且需要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部分:实验组(n=50例,行鼻烟动静脉)与对照组(n=50例,行传统前臂标准)。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信息并加以分析,对比两组动静脉成熟时间、成熟后头静脉可穿刺长度,成熟后头静脉径、血流量、透析后栓塞率以及体狭窄率。结果 对照组在成熟时间、成熟后头静脉直径及血流等指标上明显大于实验组(P<0.05);而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其的栓塞率和体缩窄的比率明显降低,有显著性(P<0.05)。但实验组的可供入的血管较对照组的可供入的血管更长(P<0.05),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与常规前臂标准相比,鼻烟动静脉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其可穿刺长度较长,血管利用率更高。但其血流量,成熟时间,成熟度方面没有传统动静脉的明显优势。
周晶瀛陈巧琼李桂兰陆光兴李燊宇
关键词:鼻烟窝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
鼻烟动静脉术和前臂动静脉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比较鼻烟动静脉术和前臂动静脉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徐州民政医院收治的25例进行鼻烟动静脉术的患者和31例进行前臂动静脉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25例进行鼻烟动静脉术的患者设为鼻烟动静脉组,将31例进行前臂动静脉术的患者设为前臂动静脉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后均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吻合口的长度、血流量的大小、手术的时间、手术的成功率、局部血栓形成率、心衰的发生率、术后一年的通畅率。结果 :鼻烟动静脉组患者的手术吻合口长度及手术的时间短于前臂动静脉组患者,其血流量少于前臂动静脉组患者,其局部血栓的形成率及心衰的发生率低于前臂动静脉组患者。(P<0.05)。结论:与进行前臂动静脉术的血液透析患者相比,进行鼻烟动静脉术的血液透析患者其进行血液透析的效果更好。
张翅琼邹海明王琦张立元
关键词:血液透析
侧侧吻合术建立鼻烟动静脉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侧侧吻合术建立的鼻烟动静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因终末期肾病行首次动静脉手术的患者67例,将行侧侧吻合术建立鼻烟动静脉的3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行端侧吻合术建立腕部桡动脉-头静脉的3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6周动静脉可使用率)、2年通畅率、2年后吻合口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2年通畅率、2年后吻合口流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6.06%vs.23.53%,P<0.05)。结论侧侧吻合术建立的鼻烟动静脉具有端侧吻合术建立的腕部桡动脉-头静脉相同的功效及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推荐作为血液透析患者首次动静脉手术的首选。
陆磊郭治宇张浩
关键词:侧侧吻合鼻烟窝动静脉内瘘端侧吻合
扩张头静脉建立鼻烟动静脉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扩张头静脉建立鼻烟动静脉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37例尿毒症患者分两组分别实施鼻烟(72例)与腕部(65例)桡动脉远心端与头静脉近心端血管吻合术制作动静脉,观察比较两种手术的吻合口径、成熟时间和初次透析的血流量及1年随访观察透析使用时间、通畅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37例手术均一次成功,鼻烟的患者头静脉扩张后口径明显增大(P<0.05),扩张前口径小于腕部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的透析使用时间、畅通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肝素生理盐水的冲扩,鼻烟路径术后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更小(P<0.05)。结论鼻烟动静脉可作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较佳的血管通路选择。
武煜王玲朱仁明
关键词:头静脉鼻烟窝动静脉瘘肾透析
鼻烟动静脉制作及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鼻烟动静脉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1例尿毒症患者实施显微镜下鼻烟桡动脉远心端与头静脉近心端血管吻合术制作动静脉。结果 49例手术一次性成功,手术成功率为96.08%,4周、1年、2年、3年、5年通畅率分别为93.88%、78.57%、75%、50%及23.08%。初次使用时吻合口平均血流量为(612±104)ml/min,透析平均血流量253 ml/min。结论鼻烟动静脉可作为血管条件较好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最优先选择的血管通路。
卢正华张继国南云广胡明娴彭浩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鼻烟窝血液透析尿毒症显微外科手术
鼻烟动静脉对中青年及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对比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通过比较老年及非老年患者建立鼻烟自体动静脉应用于尿毒症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来探讨老年患者建立鼻烟动静脉的临床特点。方法根据患者就诊及随访情况,记录患者的基本病情,建立鼻烟动静脉的时间,血管的情况,成熟所需时间,第一次穿刺时间,透析时的初始血流量,用于透析的时间,的畅通情况,发生的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病情,建立鼻烟动静脉的平均吻合口径,成熟时间,透析时的初始血流量,用于透析的时间以及分别在1个月、1年、2年及3年的畅通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建立鼻烟自体动静脉用于尿毒症血液透析安全有效。
赵金文陈敏王桂花
关键词:鼻烟窝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
“降落伞式”缝合技术在鼻烟动静脉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降落伞式"连续缝合技术(PSRS)在鼻烟桡动脉-头静脉(RCF)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尿毒症患者PSRS行鼻烟RCF的资料。结果左鼻烟36例,右鼻烟6例,手术时间45~120 min,出血5~30 mL。所有患者术后扪及震颤,39例术后5~6周经行透析,3例术后6周血流量低于220 mL/min,均为女性,其中2例为糖尿病肾病患者,1例为高血压肾病患者。结论鼻烟采用PSRS行RCF可确保吻合口的质量,大大降低吻合的难度,提高造成功率。
周忠信刘正军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血管吻合尿毒症
血液透析用鼻烟动静脉28例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鼻烟动静脉的制作方法、通畅率、并发症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7年7月以来,对2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者在腕关节以远的解剖"鼻烟"部建立动静脉,采用头静脉与桡动脉的背侧支端侧吻合,6周后用于临床血液透析。结果 28例均为首次行术,术中即刻通畅率100%。3例术后近期因血管闭塞,2例因流量不足在腕部行标准动静脉术。28例患者得到术后随访,随访时间2月至4年。透析后1年通畅率为75%,使用良好,并发症少。结论鼻烟动静脉扩大了可穿刺范围,保护了近端血管,可成为血管条件良好的长期血透患者的首选血液透析通路。
朱仁明陈学明李晨宇冯海于宏志张喆房杰刘彬高翔
关键词:血液透析鼻烟窝动静脉瘘
慢性血液透析患者鼻烟动静脉的彩超评价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通过对慢性血液透析患者鼻烟动静脉的彩超监测,并与常规前臂动静脉比较,以评价鼻烟动静脉的应用价值。方法 51例慢性血液透析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二组,其中鼻烟动静脉组30例、前臂动静脉组21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比较二者手术1年后通畅率、吻合口径、吻合口平均血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鼻烟动静脉组与前臂动静脉组手术1年后通畅率分别为90.0%(27/30)和90.5%(19/21);吻合口径分别为(3.10±0.11)mm和(3.40±0.12)mm;吻合口平均血流量分别为(368.4±6.2)ml/m in和(381.2±6.0)ml/m in;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3/30)和23.8%(5/21)。二者比较在手术1年后通畅率、吻合口径、吻合口平均血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烟动静脉与前臂动静脉比较,在手术1年后通畅率、吻合口径、吻合口平均血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可做为慢性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术式之一。
陈小武汪奠亚张慧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鼻烟窝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
手背鼻烟动静脉术46例体会
2010年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技术用于手背鼻烟施行动静脉术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鼻烟动静脉术4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鼻烟动静脉术中38例仅1次手术,有6例血管栓塞先后施行第二次手术。该6例中改为前臂下段造2例,且有2例因血流量不足而放弃使用。36例使用良好。动静脉使用1个月至5年,最长已穿刺达300余次,仍使用良好。结论手背鼻烟施显微外科动静脉手术操作简便,吻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能最大限度利用血管资源,可成为外周血管条件较好者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首选方法。
廖集海
关键词:显微外科技术动静脉内瘘

相关作者

范瑛
作品数:98被引量:271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肾病 CD146 血液透析 糖尿病肾病患者 糖尿病
俞岗
作品数:69被引量:32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肾脏病 血液透析 急性肾损伤 鼻烟窝动静脉内瘘 维持性血液透析
汪年松
作品数:958被引量:3,342H指数:2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肾病 慢性肾脏病 血液透析 急性肾损伤 慢性肾脏病患者
崔勇平
作品数:58被引量:27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血液透析 慢性肾脏病 鼻烟窝动静脉内瘘 维持性血液透析 鼻烟窝
盛晓华
作品数:130被引量:60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血液透析 糖尿病肾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急性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