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篇“ BAUMANN角“的相关文章
- 不同石膏外固定方法对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肘关节近期功能和Baumann角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分析不同石膏外固定方法对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肘关节近期功能和Baumann角的影响。方法对32例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进行闭合复位内固定后,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16例,伸直130°石膏管型固定)和对照组(16例,伸直130°石膏托固定)。术后4周拆除石膏,术后6~8周拔除内固定。比较两组患儿术后1 d、4周、12周的Baumann角;比较两组患儿术后12周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提携角。结果 32例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周。术后4、12周,两组患儿的Baumann角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两组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两组的提携角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膏管型固定对于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Baumann角的维持和预防肘内翻发生具有一定作用,且效果优于石膏托固定。
- 姚永锋庞帅王延军
- 关键词:石膏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
- Baumann角、侧位肱骺角在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后的疗效评价应用
- 目的探讨测量Baumann角、侧位肱骺角判断复位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科收治并获随访的利用Baumann角、侧位肱骺角(与前倾角互为余角关系)判...
- 申毅程富礼
- 关键词:肘关节髁上骨折
- 文献传递
- 测量Baumann角判断复位在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探讨测量Baumann角(the Baumann angle,BA)判断复位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并获随访的利用BA判断复位的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58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闭合复位内固定(closed reduction and percutaneous pinning,CRPP)组(33例)和切开复位内固定(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组(25例)。对两组在住院期间、拆除石膏后和末次随访时的BA以及肘内翻发生率等进行比较,以Flynn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获随访12.0~45.0个月(平均14.7个月)。58例患者均骨性愈合,无切口或针道感染、血管神经损伤、骨化性肌炎、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等并发症。CRPP组肘内翻发生率12.12%,肘关节功能优良率84.85%;ORIF组肘内翻发生率8.00%,肘关节功能优良率84.00%,两组的肘内翻畸形发生率、关节功能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复位后BA≥80°与〈80°的患者的肘内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位后及时测量BA,以其是否〈80°作为标准判断是否予以纠正复位,再行微创克氏针内固定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一种疗效可靠的方法。
- 张启锋杨将张鹏程施海泉
- 关键词:肱骨骨折放射摄影术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移位程度与Baumann角关系的分析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应用Excel软件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桡尺侧移位值和Baumann角进行数值拟合分析,得出相关数据曲线,以期用于指导临床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间就诊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病例56例(年龄3~14岁;男34例,女22例;桡偏型15例,尺偏型41例)。采用数据测量工具MB-Ruler,测量各病例X线片骨折的移位值及Baumann角,将数值录入于Excel,分别对56组骨折的移位值和Baumann角,以及15组桡偏型、41组尺偏型数值行拟合分析,并对所得数据曲线进行分析。结果:用2种方式进行拟合所得出结果相近,即尺偏切线斜率>桡偏切线斜率;当桡偏系数<-0.18,尺偏系数>0.50时,Baumann角有反向改变的趋势,即Baumann角变化范围在65.70°~96.77°;当尺偏系数≥0.15时,Baumann角≥82°。结论: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尺偏移位对Baumann角的影响大于桡偏移位,当尺偏系数≥0.15时应注重纠正,预防肘内翻发生。
- 樊燕华汤小康童培建
- 关键词:儿童肱骨骨折BAUMANN角
- 动力型支具对稳定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中后期Baumann角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使用自行研制的动力型肘关节支具,通过观察其患健侧Baumann角(B角)角度差的变化,评估其用于预防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的作用。方法: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X线片诊断为GartlandⅡ、Ⅲ型闭合性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共120例,分为治疗组和与对照组。治疗组62例,男48例,女14例,年龄(7.27±4.36)岁,病程(1.48±1.26)d;对照组58例,其中男47例,女11例,年龄(8.02±3.82)岁,病程(1.20±1.11)d。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组复位15d后使用肘支具,直至90d观察结束。对照组使用小夹板外固定,30d后去除小夹板。两组于复位后即刻、15d、30d、60d、90d、6个月、1年拍X线片测量B角,复位后同时摄健侧X线片测量健侧B角,并计算患侧与健侧B角差。复位后90d及1年时参照Flynn标准进行肘关节功能评价。结果:所有病例有1年以上随访,均达到骨折治愈标准。随访肘内翻发生情况:治疗组无,对照组4例。患健侧B角差随时间的推移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复位后30d开始至90d对照组B角差增加的幅度比治疗组大(P<0.01)。结论:应用动力型弹性外固定支具对稳定肱骨髁上骨折中后期B角有确定性效果。
- 李伟强郭跃明何健卢凤珊
- 关键词:肱骨骨折畸形外固定器儿童
- 基于Baumann角测定在预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的发生率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从Baumann角上探讨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的发生率。方法通过随访我院屈肘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146例,测量复位后,解除固定时及随访时的Baumann角,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复位后Baumann角平均为(73.26±6.89)°,解除固定时的Baumann角(78.63±9.08)°,2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复位后Baumann角与肘内翻发生率的关系,4组肘内翻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当肱骨髁上骨折尺侧倾斜得到纠正,复位后Baumann角恢复正常范围(65°~75°)时,肘内翻发生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 庄志强林乔龄洪嘉志黄庆生杨嘉毅
-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BAUMANN角
- 儿童侧位肱骺角与改良投射Baumann角的影像学研究
- 本研究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儿童侧位肱骺角的测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背景: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最常见的骨折,因肱骨髁上区骨组织稀薄与韧带松弛而好发于5~10岁的儿童。胧骨裸上骨折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是肘内翻畸...
- 黄淑明
-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骨骺损伤BAUMANN角影像诊断
- 文献传递
- 改良X线体位在Baumann角测量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09年
- 赵晓君黄淑明白光辉严志汉孔建中
- 关键词:BAUMANN角肘内翻
- 术中Baumann角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内翻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术中Baumann角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内翻中的作用。方法2000年1月~2007年10月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68例。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3.5~14.5岁,平均7.2岁,伸直尺偏型35例,伸直桡偏型31例,屈曲型2例。在C臂X射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骨折的三维移位,测量并纠正患侧B角,术中、术后X射线片证实与健侧B角之差。结果68例平均随访时间36.1个月。B角患侧平均为73.4°,健侧平均72.5°;提携角(C角)患侧平均7.8°,健侧平均9.4°,其中5例发生C角减少5°~10°、其中3例发生轻度肘内翻。根据Flynn评价标准,术中Baumann角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最后一次随防时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0°角度差<2°(A组),42例,其中:优26例,良1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5.24%;2°≤B角度差<4°(B组),14例,其中:优8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5.71%;4°≤B角度差(C组),5例,其中:优0例,良1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20.00%。A组与B组比较,χ2=1.4359,P>0.05;A组与C组比较,χ2=22.7121,P<0.05;B组与C组比较,χ2=7.3634,P<0.05。肘关节伸屈功能平均为-6.5°(伸)138°(屈),优良率为97.9%。克氏针固定时损伤尺神经1例,未出现Volkmann挛缩。结论整复时强调完全纠正尺偏移位及内倾,B角恢复满意后,采用经皮克氏针固定,固定可靠,能避免肘内翻,可提前功能锻炼时间,不需极度屈肘外固定,能防止前臂Volkmann挛缩的发生,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 俞星作
- 关键词:肱骨骨折BAUMANN角
- 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临床治疗及Baumann角测定在治疗中应用的研究
-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和临床如何利用Baumann角预防肘内翻的发生。
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8月~2008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治疗的儿童Gartlan...
- 陈长见
-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BAUMANN角肘内翻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徐华梓

- 作品数:577被引量:2,273H指数:25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生物力学 腰椎 内固定 微创 胸腰椎骨折
- 孔建中

- 作品数:150被引量:751H指数:15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骨折固定术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骨折 动力髋螺钉 跟骨
- 郭跃明

- 作品数:82被引量:299H指数:9
-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手法整复 肱骨骨折
- 申毅

- 作品数:21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市骨科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治疗儿童 侧位 BAUMANN角 研究性
- 程富礼

- 作品数:178被引量:174H指数:6
- 供职机构:郑州市骨科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治疗儿童 弹性髓内钉 股骨干骨折 闭合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