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6 篇“ COMT基因多态性 “的相关文章
非自杀性 自伤青少年COMT 基因 多态性 与童年期创伤的交互作用 2024年 目的探索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 )基因 多态性 与童年期创伤的交互作用对青少年非自杀性 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的影响,从而为预防和干预青少年NSSI提供依据。方法共纳入84例NSSI青少年和87例健康对照者,收取口腔唾液对COMT 基因 多态性 rs4680和rs165599进行基因 分型。使用儿童期创伤问卷、青少年NSSI行为功能评估量表、9项患者健康问卷进行心理评估。采用层次线性 回归分析,检验COMT 基因 多态性 (rs4680、rs165599)与童年期创伤对NSSI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利用约翰逊-内曼技术研究调节变量具有显著影响的区域。结果COMT 基因 多态性 rs165599与童年期创伤中情感忽视亚型的交互作用可预测青少年NSSI(β=0.251,t=2.329,P=0.022)。携带rs165599多态性 G/G型的NSSI青少年,高情感忽视组的NSSI得分显著高于低情感忽视组(F=4.579,P=0.049)。结论COMT 基因 多态性 rs165599为G/G基因 型的青少年,在遭遇童年期高情感忽视时可能会增加NSSI的易感性 。 赵萌 冯洁 王璐瑶 周波关键词:COMT基因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青少年 COMT 基因 多态性 与惊恐障碍临床疗效的关联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索惊恐障碍患者儿茶酚胺-O-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 )基因 多态性 (rs4680、rs740603)与艾司酞普兰疗效的关系。方法纳入惊恐障碍患者69例,正常对照78名。患者组使用艾司西酞普兰固定剂量10 mg/d连续治疗8周,分别在基线及第2、4、8周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焦虑症状。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所有被试COMT 基因 rs4680、rs740603位点进行基因 分型。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两位点基因 型和等位基因 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治疗第8周时,rs4680的G/G基因 型患者HAMA减分率(72.52%±11.38%)大于A/G基因 型患者(60.70%±1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8周时rs4680不同基因 型患者焦虑症状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740603不同基因 型患者HAMA减分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OMT 基因 多态性 在艾司西酞普兰对惊恐障碍焦虑症状改善中可能有作用。 高萍 贾晓菊 楚利君 李大志 孙霞 张勇关键词:COMT基因 基因多态性 惊恐障碍 艾司西酞普兰 贫困经历对青少年经济冒险行为的影响:COMT 基因 多态性 的作用 贫困经历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与贫困相关的不良生活经历。虽然全国脱贫攻坚任务已取得全面胜利,但我们仍然需要警惕脱贫人口再度返贫,并关注贫困经历对个体身心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贫困经历是否以及为何影响青少年的经... 叶婉玉 窦凯 陈丽羽关键词:COMT基因 自我控制 非自杀性 自伤青少年COMT 基因 多态性 与童年期创伤的交互作用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童年期创伤的五个亚型与青少年非自杀性 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的关联程度,以及COMT 基因 多态性 与童年期创伤的交互作用对青少年NSSI的影响,从而为预防和干预青... 赵萌关键词:COMT基因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青少年 COMT 基因 多态性 对肌肉厚度、体成分、血压及其训练敏感性 的分子预测研究 研究目的: 通过分析COMT 基因 多态性 与肌肉厚度、体成分和血压表型指标的相关性 ,探寻预测肌肉厚度、体成分、血压及其训练敏感性 个体差异的分子标记,并为不同遗传特征人群制定精准化运动健身指导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 邹余关键词:COMT基因 基因多态性 体成分 COMT 基因 多态性 及社会心理因素与抑郁症伴慢性 疼痛的相关性 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 )基因 多态性 及社会心理因素对抑郁症伴慢性 疼痛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和疼痛科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292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抽取所有患者空腹静脉血,通过TaqMan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基因 分型测序方法筛查COMT 基因 rs6269、rs4633位点的SNP。根据是否伴发慢性 疼痛将患者分为研究组(141例)和对照组(15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COMT 基因 多态性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得分、自我认同感量表(SIS)得分以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得分。采用整体疼痛评估量表(GPS)评估抑郁症伴慢性 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症患者伴慢性 疼痛的相关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社会心理因素与抑郁症伴慢性 疼痛患者疼痛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两组患者性 别、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SIS得分、SSRS得分、SCSQ中积极应对条目均分低于对照组,SCSQ中消极应对条目均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COMT 基因 rs6269位点A等位基因 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IS得分越高(OR=0.822,95%CI=0.749~0.903)、SSRS得分越高(OR=0.775,95%CI=0.704~0.855)、SCSQ中积极应对条目均分越高(OR=0.001,95%CI=<0.001~0.011)是抑郁症患者伴慢性 疼痛的保护因素(P<0.05);女性 (OR=16.557,95%CI=2.364~115.936)、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OR=43.380,95%CI=4.297~437.978)、SCSQ中消极应对条目均分越高(OR=187.293,95%CI=10.826~3240.198)、COMT 基因 rs6269位点A等位基因 频率越高(OR=2.442,95%CI=1.235~4.828)是抑郁症患者伴慢性 疼痛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IS得分、SSRS得分、SCSQ中的积极应对条目均分与GPS条目均分呈负相关(r=-0.689、-0.677、-0.736;P<0.05),与SCSQ� 胡曼娜 古力巴克然木·阿布拉 张丞 沈小琴 唐潇潇 邹韶红关键词:抑郁症 慢性疼痛 COMT基因 基因多态性 心理社会因素 COMT 基因 多态性 对双语者适应性 执行功能与决策关系的调节作用 已有研究表明,双语适应性 控制机制与多巴胺(dopamine,DA)基因 等先天性 遗传因素有关。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这种后天习得性 认知锻炼是否能战胜先天影响,使双语执行功能的优势能迁移到在其他认知领域。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刘东雪关键词:双语者 脑电 睡眠障碍、APOE、COMT 基因 多态性 与脑卒中的相关研究 第一部分中国40岁以上人群睡眠相关因素的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目的:调查中国社区40岁以上人群睡眠情况,分析低睡眠质量、鼾症及夜班人群的脑卒中危险因素,探讨睡眠质量、打鼾症状以及夜班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依托2016年度全国... 张雅静关键词:睡眠障碍 APOE 基因多态性 COMT 基因多态性 脑卒中 多巴胺D4受体和COMT 基因 多态性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中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讨论多巴胺D4受体(DRD4)基因 第3外显子48bp可重复序列多态性 (exonⅢ48 bp VNTR)和COMT val158met基因 多态性 及其交互作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对30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组,分为伴攻击行为组(研究组)和不伴攻击行为组(对照组),分别进行社会人口学资料、阳性 和阴性 症状量表(PANSS)测定,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 片断长度多态性 技术检测DRD4 exonⅢ48 bp VNTR和COMT val158met基因 多态性 。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DRD4 exonⅢ48 bp VNTR和COMT val158met基因 多态性 及其交互作用的效应。结果:除既往攻击行为史(t=13.118,P<0.01)外,两组间社会人口学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RD4 exonⅢ48 bp VNTR和COMT val158met基因 的等位基因 及基因 型频率分布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232,14.384,9.108,4.436;P<0.05);COMT Val/Met和DRD42/2/2、2/4、3/4基因 型多态性 的交互作用可影响精神分裂症的攻击行为,其OR值(95%CI)为0.195(0.042~0.918)。结论:(1)DRD4 exonⅢ48 bp VNTR和COMT val158met基因 多态性 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存在关联;(2)COMT Val/Met和DRD42/2/2、2/4、3/4基因 型多态性 对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存在负交互作用。 陈玄玄 刘寒 严文佳 杨道良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多巴胺D4受体 COMT基因 氯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COMT 基因 多态性 关系研究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氯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 )基因 多态性 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组,给予氯氮平片药物治疗;选择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80名为对照组。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 片段长度多态 分析(PCR-RFLP)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COMT 基因 分型;同时选择临床总体印象评定量表(CGI)以及阳性 和阴性 综合征量表(PANSS)对氯氮平片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两组基因 型、等位基因 频率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V/V基因 型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M/M基因 型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V、V/M和M/M基因 型的首发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NSS量表总分及各因子评分以及PANSS 5因子评分、CGI中SI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EI指数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后,V/V、V/M和M/M基因 型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以及CGI中SI指数均较各自治疗前降低(P<0.05),且EI指数均较各自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COMT 不同基因 型间PANSS、CGI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COMT 基因 多态性 与健康群体相比有一定特征,氯氮平片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不同COMT 基因 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氯氮平药物治疗效果无明显不同。 孙丽敏 付华东关键词:氯氮平片 精神分裂症 COMT 基因多态性
相关作者
董建义 作品数:9 被引量:15 H指数:3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COMT基因多态性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基因多态性 精神分裂症患者 赵敏 作品数:524 被引量:1,700 H指数:1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海洛因依赖者 海洛因依赖 甲基苯丙胺 内爆 苯丙胺类兴奋剂 杜江 作品数:178 被引量:436 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海洛因依赖者 海洛因依赖 美沙酮维持治疗 甲基苯丙胺 依赖者 汪栋祥 作品数:151 被引量:396 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研究主题:基因多态性 多态性 精神分裂症 阿尔茨海默病 基因 孙海明 作品数:52 被引量:200 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海洛因依赖者 海洛因依赖 苯丙胺类兴奋剂 环境线索 复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