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60篇“ ELASTOPLASTIC“的相关文章
饱和土有限应变弹塑性本构模型研究
2025年
在城市地下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土体普遍处于饱和状态,而众多地下工程事故的发生与饱和土体的大变形行为紧密相连,但目前大部分本构模型都建立在小应变条件下。为了深入揭示饱和土体的大变形力学特性,本研究以有限应变理论为基础,结合超弹性模型与修正剑桥模型,引入上下负荷屈服面的概念来描述土体的超固结特性和结构性。利用具有数值计算优势的返回映射算法,求解本构模型的非线性响应,并推导出能够加速计算收敛并提高计算精度的一致切线刚度矩阵。在主应力空间内,建立了一个能够同时考虑结构性、超固结特性以及大变形等力学特性的饱和土有限应变弹塑性本构模型。通过对比试验数据与模型计算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本构模型的准确性。进一步通过模拟等围压三轴排水剪切试验和三轴固结试验,分别探讨了初始超固结比、初始结构性、超固结控制参数和结构性控制参数对土体力学特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超固结比增大,土体峰值强度逐渐增大,但最终体变由剪缩转为剪胀行为;(2)随着土体初始结构性的增强,土体的峰值强度显著提高,且应变软化的程度也随之增加;(3)超固结控制参数的增大或结构性控制参数的减小,土体峰值强度均有所提升。研究结果为解决大变形工程中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翁天赐熊勇林韩哲
关键词:大变形超固结弹塑性本构模型
饱和软黏土的ESF弹塑性模型及其验证
2025年
为描述饱和软黏土的强度变形特性并解决传统弹塑性模型中屈服面角点处塑性应变增量方向不够明确的问题,建立了一种饱和软黏土的蛋形屈服面弹塑性本构模型.首先,基于蛋形函数(ESF),采用相关联流动法则,以塑性体应变作为内变量,建立了饱和软黏土的ESF弹塑性模型.模型通过引入封闭光滑的蛋形屈服面,克服了传统屈服面的角点缺陷.通过调整蛋形形状控制参数,将屈服面灵活转化为包括子弹形、椭圆形在内的多种形式,体现了模型的可退化性及通用性.然后,开展了杭州地区饱和软黏土的应力路径三轴不排水剪切试验,分析了软黏土的力学特征,并据此研究了模型参数在不同围压下的稳定性;最后,编制隐式积分算法有限元程序,利用杭州地区饱和软黏土和相关文献中饱和高岭土在不同围压下的等压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对比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说明该模型能够合理预测不同类型饱和软黏土的不排水剪切特性.
徐日庆俞天赐吴明明张岗平鞠露莹徐启良
关键词:饱和软黏土弹塑性本构模型有限元程序
基于Mohr-Coulomb准则的岩石弹塑性行为研究
2025年
本文基于Mohr-Coulomb准则,对岩石的弹塑性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引入Mohr-Coulomb准则的基本原理和假设,以及其在岩石力学中的应用,提出了基于Mohr-Coulomb准则的岩石弹塑性模型,并详细讨论了其本构关系和参数确定方法。结果表明,基于Mohr-Coulomb准则的岩石弹塑性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岩体的应力分布、变形特征和破坏模式。最后,讨论了该模型的局限性并提出了研究的展望。本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岩石的弹塑性行为,提高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吴文祥孙世国尤洋彭瑞雪
关键词:MOHR-COULOMB准则本构模型破坏模式
基于B可微方程组的弹塑性动力接触问题的研究
2025年
该文基于B可微方程组法,提出了一种求解弹塑性动力摩擦接触问题的算法。将接触条件表示成B可微方程组的形式,可精确满足库仑-摩擦条件;将接触求解嵌套在本构方程的求解过程中,可有效减少接触柔度阵由于刚度阵的变化而引起的更新次数,从而节省计算时间;采用带一维Armijo型线搜索的阻尼Newton-Raphson法保证了接触方程在迭代过程中的数值收敛性。在算例部分,通过与基于增广拉格朗日算法的ANSYS的结果对比,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准确性,并利用一个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与鲁棒性。
高航舵胡志强尹昭林皋
关键词:摩擦接触问题弹塑性问题
基于ABAQUS的核电厂取水盾构隧道三维动力弹塑性分析
2025年
以三门核电1、2号机组取水盾构隧道为工程背景,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开展典型取水盾构隧道结构的三维动力弹塑性及损伤分析工作,考虑不同地基形式以及不同峰值加速度的影响,分别从变形、强度、延性等角度,研究盾构结构地震损伤破坏的局部化形成、破坏扩展、结构失效的过程及其规律,分析其在强震作用下的破坏失效模式,结果表明,变形最大值出现在圆环上部,最大应力主要分布在管片结构连接处,淤泥质黏土地基条件下结构破坏更加严重。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取水管涵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钱博王建山
关键词:盾构隧道ABAQUS弹塑性分析动力损伤
A cohesive-frictional elasto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for rock joint
2025年
Rock joints always have a smaller strength,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rock mass.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rock joints is mainly governed by the surface topography,normal stress,and failure degree.In this study,a series of direct shear tests for four different rough rock joints under five normal stresses was carried out.The shear and normal stiffnesses were first determined,and the shear shrinkage effect was represented by a shear-normal coupling coefficient.Assuming that the strength of the joint is composed of frictional and cohesive parts,the evolutions of cohesion,friction angle with joint roughness coefficient(JRC),and plastic shear displacement are obtained.The dilatancy behavior is described by the dilation angle,which is considered a function of JRC,plastic shear displacement,and normal stress.A cohesive-frictional elasto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is hence proposed.The theoretical curves under constant normal stress conditions of the proposed model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The shear behaviors under constant normal stiffness and constant normal displacement conditions can be predicted using the new constitutive model.
Hongying WangQiang ZhangRicheng LiuTao LiXiaowei QuanYujing Jiang
考虑衬砌作用下的软岩巷道弹塑性解
2025年
考虑衬砌作用下的软岩巷道,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准则,结合围岩变形三分区模型和三阶段应变软化模型,分析中间主应力、黏聚力、衬砌等因素的影响,推导巷道围岩应力、塑性区大小、塑性区径向位移的解析解,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围岩变形各因素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中间主应力等各因素对巷道围岩塑性区均具有重要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控制黏聚力大小、提高中间主应力和衬砌弹性模量均能够有效地控制围岩的变形和塑性区的发展。
刘俊杰杨自友贺杨
关键词:统一强度理论软岩巷道衬砌
基于MDEM的非线性半刚性空间钢框架的弹塑性动力分析
2025年
基于三维杆系离散元法(MDEM)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地进行具有半刚性节点的三维钢框架结构动力分析的计算方法,该法可同时考虑结构的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以及梁柱节点连接的半刚性非线性。其中,几何非线性行为利用刚体运动学进行处理,而材料非线性行为则通过引入精细塑性铰模型进行考虑。与此同时,该文中在半刚性节点处设置了虚拟的具有3个平动自由度和3个转动自由度的空间弹簧单元,该弹簧单元以线性分配的方式将三维梁柱节点的半刚性特性量化到与之相邻的接触单元各方向刚度,进而根据能量等效原理推导了上述接触单元刚度的修正公式,且通过独立硬化模型考虑了半刚性节点的非线性滞回性能。多个数值结果与已有研究成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文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精确性。
叶继红许玲玲
关键词:空间框架结构动力分析
Subloading-elastoplastic constitutive equation of glass
2024年
Elastoplastic constitutive equation of glass is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which is formulated based on the subloading surface model which possesses the various distinguished advantages for the description of the plastic deformation,i.e.,the smooth elastic-plastic transition,the continuous variation of the tangent stiff-ness modulus tensor,the automatic controlling function to attract the stress to the yield surface during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process,etc.It would be the firstly proposed three-dimensional elastoplastic con-stitutive equation of glass,which is furnished with the basic properties,e.g.the ellipsoidal yield surface with the dependence of the third deviatoric stress invariant,undergoing the flattering to the deviatoric direction with the plastic compression and the plastic volumetric hardening with the associated flow rule.The validity of the description of the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glass will be verified by comparisons with some test data for silica glass specimens.
Koichi HashiguchiHiroki YamazkiShingo NakaneYoshinari KatoGustavo Rosales-SosaMasami Ueno
关键词:GLASSELASTICITYPLASTICITYDENSIFICATION
复合超导线圈的电热失稳机理与弹塑性分析
2024年
高温超导磁体通常是由复合超导带材绕制而成的线圈组合成的系统.实际运行中线圈可能因局部热源、局部退化及过载流运行等因素而发生失超,整体结构在热应力和电磁力作用下出现弹塑性变形甚至局部破损现象.由于局部失超的随机性和多原因触发特性、复合带材组分过多且宽厚比过大、线圈内电磁-热-力耦合和非线性特性,这些都为精准预测复合超导线圈的电热失稳与力学变形带来了极大困难.已有的数值研究大多通过对局部失超区域精细化建模而剩余区域均匀化处理来降低自由度,无法处理随机失超情形且无法给出失超传播区域各材料层的力学信息.文章在磁场-磁标势方程、热传导方程和弹塑性力学方程基础上,结合非线性幂律模型和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发展了一套高效准确的超导磁体电磁-热-力耦合行为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磁场方程来模拟超导层、铜层、银层和哈氏合金层等导电区域的电磁行为,而采用磁标势方程来模拟绝缘层和周围液氮等非导电区域的电磁行为,通过切口法并引入磁标势的不连续性,使得非导电区域从多连通变成单连通并遵守安培定律,其计算速度可以比当前主流的磁场法快近4倍.在复合超导盘形线圈的多场耦合分析中,采用该方法详细讨论了局部热源、局部退化及过载流运行等多因素下整体线圈结构的失超传播机理与各材料层的弹塑性演化规律.
黄晨光王富生吕晨杨陈龙
关键词:失超弹塑性

相关作者

张欣
作品数:19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集装箱运输 船体强度 艺术设计 仿生设计 仿生
吴旭
作品数:7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
研究主题:伺服转台 从节点 CANOPEN RT-THREAD 服务数据对象
韩顺杰
作品数:110被引量:155H指数:6
供职机构:长春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氩氧精炼 铬铁合金 AOD炉 工程车辆 支持向量机
王群京
作品数:605被引量:2,529H指数:27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
研究主题:球形电机 转子 永磁同步电机 三电平逆变器 永磁
郭小明
作品数:88被引量:197H指数:7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研究主题:混凝土 混凝土材料 板片空间结构 变分不等式 弹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