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70篇“ HEK293“的相关文章
数字PCR技术对HEK293细胞系基因组DNA的定量
2025年
目的通过微流体芯片式数字PCR技术对HEK293细胞基因组DNA进行定量研究,为更加准确地定量基因以及基因组DNA相关检测提供新思路。方法首先通过柱提法获得HEK293细胞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鉴定及纯度分析,再采用传统分光光度法、Qubit法和微流体芯片式数字PCR技术分别对HEK293细胞基因组DNA进行定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光光度法测定HEK293细胞基因组DNA浓度为100.08 ng/μL,Qubit法测定值为93.98 ng/μL,数字PCR法检测拷贝数为29722.81 copies/μL,按照1个人类单拷贝基因组约3.3 pg粗略回算,分光光度和Qubit法换算的拷贝数分别约为30327和28479 copies/μL,数字PCR法测定值与分光光度法测定值的偏差仅为2%,而与Qubit法测定值的偏差仅为4%。结论本研究通过数字PCR、分光光度和Qubit法对HEK293细胞基因组进行DNA测定并比较,为DNA的定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测定方法及思路,同时也为其他核酸类物质的定量提供了参考。
毕华问芬芬陶磊魏玲慧杨靖清卢宁秦玺梁成罡
关键词:HEK293细胞DNA定量
稳定表达腺病毒ADP的HEK293衍生细胞株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表达腺病毒ADP的HEK293衍生细胞株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所述细胞株的保藏编号为GDMCC No.65235该细胞株在HEK293的AAVS1位点稳定插入Ad5E3区的ADP基因完整ORF及其表达框...
冯颖陈凌罗嘉铭孙欣欣余长发段子渊
一种基因修饰的HEK293细胞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因修饰的HEK293细胞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HEK293细胞的基因中插入有mIL‑21和4‑1BBL的编码基因,从而将构建过得到的表达mIL‑21和4‑1BBL基因修饰的HEK293细胞转为稳转细胞,...
马丽雅黄璟义水灵
非生物催芽花生白藜芦醇富集及对HEK293T细胞的保护作用
2025年
目的:探究非生物诱导催芽对花生中白藜芦醇(RES)富集的影响,并测定在最优富集条件下RES对HEK293T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光照种类、超声强度、硫酸铜浓度、发芽时间为单因素条件诱导花生发芽,根据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探究非生物诱导催芽对RES的含量影响以及最优富集条件。通过细胞活力测定,得到RES对HEK293T细胞的最高毒性。通过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探究RES对H_(2)O_(2)诱导的HEK293T细胞的抗氧化损伤的保护效果。结果:光照、超声、硫酸铜都有促进发芽花生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效果,复合催芽对白藜芦醇富集呈促进作用。最佳花生芽白藜芦醇富集参数为:蓝光照射、超声强度120 W/cm^(3)、CuSO_(4)浓度0.6 mmol/L、发芽3 d,此时白藜芦醇含量为35.79μg/g。RES干预处理可以明显恢复H_(2)O_(2)诱导产生氧化损伤的HEK293T细胞活力,减少细胞内ROS的生产,增加SOD、CAT的活力。结论:光照等多重催芽可以富集发芽花生中白藜芦醇,RES对细胞有明显的氧化应激损伤保护作用。
孙畅徐浩然秦凤贤吕呈蔚李倬林刘建李铁柱
关键词:花生白藜芦醇氧化应激损伤
首批HEK293细胞DNA含量测定国家标准品的制备
2024年
目的制备HEK293细胞DNA含量测定用国家标准品,以期为行业内HEK293细胞残余DNA的测定提供支持。方法使用Genomic-tip 500/G以及基因组DNA纯化试剂制备HEK293细胞DNA,以其为标准物质原料,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进行纯度和含量筛选,随后稀释至浓度约为100 ng/μL后,按160μL/支进行分装。组织5家不同实验室,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协作标定,并评价其稳定性和适用性。结果制备的HEK293细胞DNA国家标准品经检测,A260/A280均在1.8~2.0之间,电泳图谱为单一条带,符合规定。该标准品经5家实验室协作标定,共得到78个有效数据,平均含量为104.8 ng/μL,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4.2%,均数的95%可信区间为103.8~105.8 ng/μL,单次测定的95%参考值范围为96.0~113.6 ng/μL,平均可信限率为1.0%,推荐保存条件为-80℃。采用2个不同型号的荧光定量PCR仪进行适用性研究,该标准品在0.3~3000 pg/反应范围内适用性良好,扩增效率分别为101%和95%,标准曲线R^(2)分别为0.9992和0.9995。结论该批HEK293细胞DNA国家标准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可作为国家标准品用于荧光定量PCR检测,含量定为104.8 ng/μL,批号为270039-202301。
王光裕杨靖清魏长龙周泽鑫杨志行黄钰周勇
关键词:HEK293细胞国家标准品荧光定量PCR
群体倍增水平评价悬浮培养HEK293细胞的传代稳定性
2024年
目的采用群体倍增水平(population doubling level,PDL)评价悬浮培养HEK293细胞的传代稳定性,并进行验证,以期为该细胞工业化生产培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工作种子批HEK293细胞连续传代60 d,每2 d传1代,评价PDL增加至10~60时的细胞稳定性。通过相关研究结果计算获得当HEK293细胞传代培养至2500 L规模时,各代PDL应控制在2±0.2范围内。将工作种子批HEK293细胞经摇瓶(125、500、1000、3000 mL,共传4代)、细胞扩增系统(cell expansion system,CES)(25、25及50 L,共传3代)、生物反应器(100、500、500,共传3代)阶段培养,各代PDL均控制在2±0.2范围内,共培养3批,并分析细胞密度、活率、结团率、直径等指标。500 L生物反应器培养HEK293细胞72 h,按MOI=5~10接种工作种子批腺病毒,培养2 d,收获病毒培养液,检测病毒颗粒数。结果工作种子批HEK293细胞连续传代至PDL达60时仍能维持较高的细胞密度和活率。将PDL控制在2±0.2范围内,3批HEK293细胞在摇瓶、CES、生物反应器培养阶段的密度均>2.0×10^(6)个/mL,活率均>96%,细胞直径约为17μm;结团率均<35%。3批500 L生物反应器培养的HEK293细胞接毒2 d后,病毒颗粒数分别达11.68×10^(10)、12.55×10^(10)和9.38×10^(10)vp/mL。结论采用PDL评价HEK293细胞传代稳定性是可行的,可更科学地反映传代细胞的生长状态。
王朋超孙志华崔晓峰孟丽尚雪王夏楚时琪琪李玉华李津安文珏潘若文
关键词:HEK293细胞传代稳定性
新型PCV2衣壳融合蛋白在HEK293F细胞瞬时表达研究
2024年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衣壳(Capsid)蛋白是制备抗猪圆环2型病毒亚单位疫苗的有效免疫抗原,能在大肠杆菌及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中获得表达,然而在哺乳细胞中的表达研究仍然缺乏。瞬时表达条件考察结果显示,采用宿主HEK293F细胞及PEI-40kDa转染试剂能获得35%病毒PCV2 Capsid基因细胞转染效率。转染试剂PEI(Polyethylenimine)与DNA比例差异会影响复合物形成大小及形态,复合物形成15~80 nm颗粒有利于转染效率的提高。实验以免疫逃逸型猪圆环病毒2b型NDSU41513病毒株,设计了新型PCV2 Capsid (△1-41aa)-Fc(pig) protein(PCFP)分子。在3 L反应器中成功实现了HEK293F细胞瞬时表达PCFP,表达水平达到3.8 mg/L。PCFP蛋白能够自主装形成约为41 nm类病毒颗粒,诱导小鼠机体内产生强烈的体液免疫反应,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
罗清平彭妍ALI Mohsin庄英萍郭美锦
关键词: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
应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RIG-Ⅰ基因敲除的HEK293细胞系被引量:1
2024年
为了揭示维甲酸诱导基因Ⅰ(retinoic acid inducible-geneⅠ,RIG-Ⅰ)基因敲除对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的影响,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了RIG-Ⅰ基因敲除的HEK293细胞。首先设计了3条针对靶标基因的单向导RNA(single guide RNA,sgRNA),并构建了pX459重组载体。重组载体转染HEK293细胞后,通过嘌呤霉素筛选细胞株,再以聚肌苷酸-聚胞苷酸(polyinosinic acid-polycytidylicacid,poly I:C)为病毒模拟物转染细胞,通过基因测序、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RIG-Ⅰ基因的敲除情况,同时对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中的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elanoma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protein 5,MDA5)、干扰素β1(interferonβ1,IFNβ1)和核转录因子kappa B p65[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kappa B p65,NF-κb(p65)]等关键因子以及细胞活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构建了2株稳定敲除RIG-Ⅰ基因的HEK293细胞株(S1和S3),RIG-Ⅰ在S1和S3中的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野生型细胞(P<0.05)。S1和S3细胞株的MDA5和IFNβ1基因转录水平和S3细胞株的NF-κB(p65)蛋白质水平显著低于野生细胞株(P<0.05);细胞免疫荧光分析结果表明,poly I:C转染细胞后,与野生型相比,S1细胞株核外存在较多的NF-κB(p65)蛋白。此外,polyI:C转染细胞48h后,显著降低了野生型和S1细胞株的活力(P<0.05),但是不影响S3细胞株的活力。综上所述,本实验通过CRISPR/Cas9系统成功构建了2株RIG-Ⅰ基因敲除的HEK293细胞,为进一步研究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机制提供了稳定的细胞模型。
陈姿亦吴怡蓉张雨婷高有领
关键词:基因敲除HEK293细胞干扰素
白头翁皂苷B4在HEK293细胞中的跨膜转运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白头翁皂苷B4(anemoside B4,以下简称B4)在HEK293细胞中的跨膜转运,探索其转运机制。方法: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得出B4的安全给药浓度;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PLC-MS/MS)系统建立B4含量的质谱检测方法;UPLC-MS/MS检测不同给药浓度和处理时间的B4在细胞内的含量,观察B4的转运摄取;采用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s)抑制剂和有机阳离子转运体(OCTs)抑制剂与B4共同处理细胞,检测胞内的B4含量变化,观察其对B4的细胞跨膜转运的影响;利用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抑制剂和P-gp小干扰RNA(siRNA)转染技术,考察P-gp是否参与B4的外排转运。结果:B4质量浓度<156μg·mL^(–1)时给药48 h内没有细胞毒性;细胞内的B4含量在给药1 h时达高峰,且随质量浓度依赖性增加;OCTs抑制剂西咪替丁明显抑制B4转运进入细胞;抑制P-gp对胞内B4含量没有明显影响。结论:B4通过被动转运进入HEK293细胞,OCTs参与B4的转运过程,B4外排不依赖于P-gp。
龚琴龚琴王木兰王木兰冯育林李俊杜力军
关键词:白头翁皂苷B4HEK293细胞P-糖蛋白
花生红衣中反式白藜芦醇对HEK293T细胞抗氧化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花生红衣中的白藜芦醇成分,探究其主要成分反式白藜芦醇(RES)对人胚胎肾细胞293(HEK293T)抗氧化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花生红衣中的白藜芦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分析花生红衣中白藜芦醇粗提液的组成成分。通过测定细胞活力,检测RES对HEK293T细胞的最高毒性。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及免疫印迹试验检测其对Keap1-Nrf2-ARE抗氧化信号通路的影响,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HPLC-MS结果表明,花生红衣中含有白藜芦醇苷、白皮杉醇和RES。由于白藜芦醇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反式白藜芦醇形式存在,因此选择RES进行后续试验。细胞存活力检测结果表明,RES对HEK293T细胞的最高无毒浓度为50μmol/L,体外抗氧化作用呈浓度依赖性。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表明,RES显著诱导了ARE介导的转录激活。免疫印迹结果显示,RES能诱导Nrf2介导的3个抗氧化蛋白表达【血红素氧合酶1(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和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GCLM)】表达。此外,DPPH自由基清除率测定结果表明,RES能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具有体外抗氧化能力。结论:花生红衣中白藜芦醇的主要成分RES对HEK293T细胞有抗氧化作用,可通过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激活潜在的抗氧化活性。
孙畅周春田岳玉兰吕呈蔚李云飞黄威李铁柱胡济美
关键词:花生红衣白藜芦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抗氧化

相关作者

毛伟平
作品数:32被引量:131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镉 HEK293 细胞凋亡 凋亡 单链抗体
田婷
作品数:4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HEK293 镉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作用
冷洪涛
作品数:7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肾毒性 枸杞多糖 人胚肾 HEK293 顺铂所致
高丽萍
作品数:115被引量:403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顺铂 肾毒性 顺铂所致 葡萄籽原花青素 类球红细菌
李军
作品数:757被引量:3,176H指数:26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