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79篇“ HIV感染者“的相关文章
- HIV感染者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2024年
- 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预期寿命不断延长的过程中,其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HIV感染者的生命质量普遍低于一般人群。影响HIV感染者生命质量的因素包括地区差异、人口学、临床与疾病、心理、社会等因素。本文通过检索公开发表的国内外关于HIV感染者生命质量相关的文献,对HIV感染者生命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总结,为后期开展HIV感染者生命质量研究提供参考。
- 甄心周奇文杨颖代敏闵海燕汪习成
- 关键词:HIV感染者生命质量
- HIV感染者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2024年
- 目前,HIV感染者晚发现情况不容乐观,对HIV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成本和预后以及HIV传播有重大影响,是评估HIV检测工作的重要指标。本文对HIV感染者晚发现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制定和改善我国HIV检测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
- 关明玥刘代安骥陈方方郭巍汤后林
- 关键词:HIV感染者艾滋病影响因素
- HIV感染者感知歧视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21年7月发布的《2021艾滋病防治全球进展报告》显示[1],截至2020年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达到3700多万。相关调查显示,75%的患者表示曾遭到歧视。也有学者将艾滋病歧视分为HIV感染者的内化歧视、非HIV感染者的个人歧视和来自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歧视。研究发现,HIV感染者普遍面临感知歧视,存在这种歧视会使他们隐瞒自身感染状态,并拒绝接受抗病毒治疗,放弃获取支持和关怀的机会。因此研究识别艾滋病患者的感知歧视至关重要。选择准确、高效的感知歧视评估工具是评估艾滋病患者感知歧视程度的前提。HIV感染者感知歧视评估工具内容各异,评估工具以国外为主,缺少只针对HIV感染者感知歧视的特异性量表。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感知歧视评估工具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临床工作者使用感知歧视评估工具对HIV患者感知歧视水平进行评估提供参考,并为今后国内进行相关临床研究及开发本土化特异性感知歧视评估工具提供理论依据。
- 王娟娟高海英苏杰冯静滕厉丽
- 关键词:HIV感染者护理
- 临床HIV感染者血液样本的保藏与利用
- 2024年
- 当前,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仍是人类面临的世界性且极具威胁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HIV感染会导致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发生进行性减少,机体免疫功能遭受严重破坏,从而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等疾病[1]。
- 张晖姚增涛马叶女陈威巍焦艳梅李乐宋兵黄辉煌刘妍
- 关键词:机会性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IMMUNODEFICIENCY血液样本机体免疫功能
- HIV感染者/AIDS患者衰弱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艾滋病(AIDS)患者(PLWHA)衰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6—8月长沙市某医院≥18岁的PLWHA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以及蒂尔堡衰弱量表分别评估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以及衰弱情况。结果PLWHA衰弱发生率为26.4%,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感染年限>5年的患者发生衰弱的风险为感染年限≤5年患者的2.33倍(95%CI:1.24~4.37,P=0.009);最高HIV载量≥10万拷贝/mL患者发生衰弱的风险为最高HIV载量<10万拷贝/mL患者的1.40倍(95%CI:1.05~1.85,P=0.022);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 3的患者发生衰弱的风险为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 3患者的3.60倍(95%CI:1.96~6.62,P<0.001)。结论HIV感染年限越长、当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低、HIV载量越高的PLWHA更容易发生衰弱。
- 叶纤鲁秋玲胡佩武陈丹李杏莉
- 关键词:HIV感染者/AIDS患者衰弱影响因素PLWHA
- 浙江省HIV感染者梅毒感染及相关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浙江省随访>1年HIV感染者梅毒感染及相关因素。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截至2022年12月31日现住址为浙江省、HIV确证时间>1年、年龄≥15岁HIV感染者,收集其人口学特征、病毒载量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等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梅毒感染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对象共33734例HIV感染者,梅毒感染率为5.6%(1879/33734)。在梅毒感染病例中,男性、25~34岁年龄组、未婚者、同性性传播者、外省户籍者和HIV确证前有STD史者的梅毒感染率分别为6.4%(1774/27934)、7.5%(640/8543)、7.6%(1025/13423)、8.3%(1239/14862)、6.9%(214/3080)和9.6%(602/62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aOR=2.19,95%CI:1.77~2.72)、25~34岁年龄组(aOR=1.80,95%CI:1.47~2.20)、同性性传播(aOR=1.67,95%CI:1.49~1.88)、外省户籍(aOR=1.26,95%CI:1.09~1.47)、HIV确证前有STD史(aOR=1.98,95%CI:1.78~2.20)为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已婚(aOR=0.79,95%CI:0.68~0.92)为梅毒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浙江省随访>1年HIV感染者的梅毒感染率较高,建议对男性、同性性传播和有STD史的HIV感染者加强梅毒监测和筛查频次。
- 何林潘晓红杨介者杨介者郑锦雷程伟
- 关键词:HIV感染者梅毒
- 82例门诊HIV感染者/AIDS患者人口学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皮肤性病就诊者中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发现方式,为制定HIV筛查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某皮肤病专科医院2018年3月至2023年10月上报的82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信息,对其人口学特征、伴发疾病和发现方式等进行频数和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82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中,男80例,女2例,年龄17~71岁,平均(37.40±12.28)岁,单身55例,大专及以上学历26例。本省其它地市48例,其他省12例。76例有男男性接触史,56例因皮肤症状就诊发现,26例因高危性行为或曾患性病主动查体发现,71例在性病门诊发现。结论:皮肤性病就诊者中HIV感染/AIDS患者具有包括多数为男性、性活跃人群、单身、文化程度较低、外地人为主等特征,有高风险性行为和皮肤性病症状的就诊者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筛查。
- 黄娜黄娜初同胜侯建玲田洪青初同胜刘殿昌
- 关键词:HIV合并疾病
- HIV感染者/AIDS患者自我表露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长沙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自我表露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2022年1—5月,便利抽样法抽取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定点诊治医院的281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量表、Berger HIV感知歧视量表和痛苦表露指数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定点诊治医院281名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自我表露总分为(34.09±9.65)分。社会支持总分为(30.53±7.20)分,主观支持(18.00±4.21)分,客观支持(6.39±2.65)分,社会支持利用度(6.20±2.09)分。感知歧视得分为(110.42±13.02)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各维度得分为个体化歧视(48.31±6.69)分,担心公开(32.09±3.55)分,负面自我印象(33.53±4.89)分,关注公众态度(57.27±7.75)分。自我表露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0.465、0.524、0.664,均P<0.05),与感知歧视呈负相关(r=-0.573,P<0.05)。在排除了控制变量(居住情况、婚姻、感染途径)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自我表露的干扰后,社会支持和感知歧视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可与控制变量共同解释自我表露58.9%的变异量。结论长沙市281名HIV感染者/AIDS患者自我表露水平处于中等偏下,社会支持对自我表露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感知歧视对自我表露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医护人员应综合考虑社会支持与感知歧视对患者自我表露的影响,制定心理护理计划,提高其自我表露水平,减轻表露压力。
- 李程娟杨永康满延立马素敏何莹范小艳
- 关键词:自我表露社会支持
- HIV感染者/AIDS患者疾病接受度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 2024年
-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疾病接受度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制定干预措施,并为改善其临床结局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某医院AIDS定点治疗门诊接受治疗的555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疾病接受度、疾病自我管理效能和临床结局(即生活质量、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病毒载量)。结果HIV感染者/AIDS患者疾病接受度平均为(26.08±5.3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宗教信仰、疾病自我管理效能是影响患者疾病接受度的相关因素(均P<0.05),可解释HIV感染者/AIDS患者疾病接受度30.4%的变异,且患者的疾病接受度与其生活质量紧密相关(P<0.001)。结论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疾病接受度处于中等水平。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宗教信仰情况和疾病自我管理效能水平,以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疾病接受度,从而进一步促进患者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
- 秦子琪曹桂英谢建平王笑李怡轩陆乔悦王红红肖雪玲
-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生活质量
- HIV感染者/AIDS患者病耻感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由于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传播途径的特殊性,社会公众对其还存在着偏见、歧视以及不公平对待,多数患者也因此常伴随病耻感。病耻感不仅会影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还会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可见,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来缓解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病耻感,本文主要针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病耻感的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 周振李蓓张冬平张泽波
- 关键词:病耻感干预措施
相关作者
- 何纳

- 作品数:384被引量:2,102H指数:2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研究主题:HIV感染者 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 影响因素 HIV
- 卢洪洲

- 作品数:900被引量:3,530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 研究主题: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患者 抗病毒治疗
- 段松

- 作品数:170被引量:1,190H指数:19
- 供职机构:德宏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者 HIV 影响因素
- 张子宁

- 作品数:139被引量:487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疾病进展 HIV感染者 HIV HIV/AIDS患者 HIV-1
- 丁盈盈

- 作品数:97被引量:44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HIV感染者 艾滋病病毒 抗病毒治疗 影响因素 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