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0篇“ HIV阳性者“的相关文章
HIV阳性者高血压发病密度及影响因素的系统综述
2024年
目的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阳性者高血压的发病密度和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综述,旨在探索HIV阳性者发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及潜在的机制。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Medline数据库系统检索HIV阳性者中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文献,摘录基本信息、发病密度及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纳入20篇研究,研究包含北美洲国家5篇,非洲国家5篇,亚洲国家4篇,欧洲国家2篇,多中心研究4篇。HIV阳性者的高血压发病密度为26.0/1000人年~320.1/1000人年。HIV阳性者新发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包括传统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BMI和腹部肥胖、糖尿病、肾病和血脂异常;特异性的影响因素包括HIV感染时间、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时长和ART药物等。结论HIV阳性者的高血压发病密度较高,且地理差异较大。HIV阳性者新发高血压的传统影响因素作用比较确定,需要在HIV阳性者的生活方式中实施初级预防的策略和措施。然而,HIV和ART相关的影响因素对高血压发生的作用尚不清楚,需要进行前瞻性研究来确定HIV特异性因素的影响,以更好地了解HIV阳性者的高血压流行病学。
何春燕徐小慧何纳丁盈盈
关键词:高血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HIV阳性者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的快速蔓延以及各种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SARS-CoV-2)变异株的相继出现并肆虐,这场大流行将不可避免对艾滋病防治带来巨大挑战,也将HIV阳性者推向更加不利的境地。本文从HIV阳性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疾病进展、新冠肺炎对艾滋病治疗、HIV阳性者诊疗以及心理的影响等角度进行综述,为针对该人群开展新冠肺炎防治研究,以及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背景下优化艾滋病防治服务提供参考。
曾广汤洁王晓辉杨峥嵘
关键词:HIV阳性者疾病进展
MSM人群HIV阳性者高危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调查了解HIV阳性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高危行为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招募年龄在18周岁及以上HIV阳性MSM为研究对象,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最近6个月的性行为状况等。采用卡方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213名调查对象,最近6个月内36.62%(78/213)有未使用安全套的高危性行为。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确诊年限、未做CD4细胞检测是HIV阳性MSM高危性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未做过CD4细胞检测HIV阳性MSM高危性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重点加强对HIV阳性MSM中已婚有配偶、离异或丧偶,未进行CD4细胞检测的防控干预。
吴晓冰席艳君雷卫平王叶子谭荣伟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男男性行为者高危行为影响因素
探讨HIV阳性者抗病毒治疗意向及影响其治疗意向的影响因素
2020年
目的:分析本市HIV阳性者的抗病毒治疗意向以及影响治疗意向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动治疗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其基本资料、艾滋病特征,通过统计分析治疗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被调查中以男性为主,占总人数的81.3%;婚姻状况已婚为主,占总人数的63.9%,收入水平以3000元以下为主,占总人数的45.6%。艾滋病患确诊时间中以最近1个月为主,占总人数的82.8%,传播途径以同性传播为主,占总人数的59.9%;自评健康状况以一般为主,占总人数的61.8%;最近3个月发生高危性行为的占54.0%。年龄在40岁以上相比较于低年龄组是影响治疗意愿的影响因素,户籍所在地、婚姻状况、学历、收入、CD4细胞计数、自评健康和高危性行为是影响治疗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政府和社会应注重低年龄段、本地户籍所在地、未婚、低学历、低收入、自评健康差等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其抗病毒治疗意愿,为防控和治疗HIV阳性者起到促进作用。
钟欣扬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抗病毒治疗影响因素
广州地区HIV阳性者合并HPV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艾滋病病毒(HIV)阳性人群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基因型特征及与HIV阴性人群的差异。方法选择门诊患有尖锐湿疣或疑似尖锐湿疣患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外生殖器部位进行HPV检测,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共选择HIV阳性者320例和HIV阴性2 619例。在HIV阳性组中,HPV感染率为76.88%(246例),高危型HPV感染率为57.19%(183例),低危型HPV感染率为58.75%(188例);HIV阴性组三感染率分别为30.58%,23.10%,13.0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检出率,男性HIV阳性组中为80.00%(232/290),HIV阴性组为52.56%(226/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1,P<0.01);女性HIV阳性组中为46.67%(14/30),HIV阴性组为26.27%(575/2 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P<0.05)。低危型HPV在HIV阳性组检出率前三位为HPV 6(32.19%)、11、CP8304,在HPV阴性组检出率与之排序相同,但HPV6的检出率仅4.54%。高危型HPV在HIV阳性组检出率前5位依次为HPV16、52、58、51和18型,在HIV阴性组前5位依次为HPV16、52、58、18和39型。HIV阳性组最多有十重感染,HIV阴性组最多有八重感染。三重及以上感染,HIV阳性组为49.59%(122/246),HIV阴性组为14.11%(113/801)。HIV阳性组中有253例同时检测了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个/μL和≥500个/μL两组分别在HPV阳性率、低危型HPV感染率、多重基因型感染率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高危型HPV感染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IV阳性人群中HPV总感染率,高危型HPV感染率,低危型HPV感染率,男,女性HPV感染率均明显高出HIV阴性组,需要高度重视,从多方面做好HPV相关性恶性肿瘤的预防。
高鸣李丽雅陈伟烈邓西子聂源李凌华李锋贾卫东胡凤玉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人乳头瘤病毒
无偿献血HIV阳性者的病毒载量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艾滋病病毒(HIV)阳性标本的病毒载量水平及无偿献血人群HIV的携带状态,为评估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风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2018年国内25家血站HIV筛查反应性(R)的血浆标本683(人)份,根据HIV反应性类型分为ELISA双试剂反应性组(ELISA R-R)、核酸检测(NAT)反应性组(NAT R),ELISA单试剂反应性组(ELISA R-NR),使用电化学发光试剂法做HIV抗原抗体检测,使用核酸定量试剂做HIV RNA定量检测,核酸定量检测低于检测下限(80 IU/mL)的标本以WB法确认。结果本组无偿献血筛查R标本中,1)HIV确认阳性率为27.1%(185/683),确认阳性样本ELISA R-R标本占89.2%(165/185),ELISA NR-NR+NAT-R占8.1%(15/185),ELISA R-NR占2.7%(5/185),3(种)组病毒载量(IU/mL)分别集中在10^(4.605±0.047)、10^(3.472±0.328)和10^(5.196±0.655)(P<0.05);HIV窗口期标本病毒载量(IU/mL)>10~5占20.0%(4/20),其中2例来自ELISA R-NR组,2例来自NAT R组;30.0%(6/20)为10~4,其中2例来自ELISA R-NR组,2例来自NAT R组;其余50.0%(10/20)为10~1—10~3,其中1例来自ELISA R-NR组,剩余9例来自NAT R组。2)在HIV确认阳性者中发现3名疑似HIV精英控制(ECs)。结论我国无偿献血HIV ELISA R-R感染病毒载量较抗原抗体窗口期感染高;HIV窗口期感染中多为低载量病毒感染。疑似HIV ECs的发现揭示我国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态日益复杂多样化,需要加强对血液筛查实验室检测质量的管理,探究更合理的HIV筛查策略。
赵俊鹏常乐郭飞张路姬慧敏姜心怡王露楠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病毒载量
男性HIV阳性者HIV阴性对照饮酒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分析男性HIV阳性者HIV阴性对照的饮酒状况及其差异,探索饮酒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7年1-12月浙江省台州市“HIV与衰老相关疾病前瞻性队列研究”基线数据,选取18~80岁男性HIV阳性者HIV阴性对照纳入此分析。采用面对面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最近1个月饮酒行为数据,并依据美国国立酗酒和酒精滥用研究所标准,分为不饮酒、轻/中度饮酒和重度饮酒。采用多类别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轻/中度和重度饮酒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367例男性HIV阳性者和2418例男性HIV阴性对照。男性HIV阳性者的当前饮酒率(35.2%,481/1367)和重度饮酒率(5.0%,24/481)均低于阴性对照(48.0%,1161/2418;23.5%,273/1161),但其饮白酒和黄酒的比例(21.8%,105/481;9.1%,44/481)明显高于HIV阴性对照(13.5%,157/1161;5.8%,67/116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腰围偏大、当前吸烟、体育锻炼与男性HIV阳性者的重度饮酒行为显著相关;年龄≥30岁、当前吸烟、体育锻炼、抑郁得分较高、异性性传播途径、基线CD4+T细胞计数为200~499个/μl与男性HIV阳性者的轻/中度饮酒行为显著相关。结论浙江省台州市男性HIV阳性者中的饮酒比例低于HIV阴性,但要加强饮酒与腰围较大、吸烟等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干预。
乔晓彤陈潇潇林海江宁晨曦许圆圆沈伟伟赵丹丁盈盈何纳
关键词:HIV饮酒吸烟
广西柳州1998-2018年新发现HIV阳性者基因亚型亚簇变化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了解广西柳州1998—2018年新发现HIV阳性者基因亚型亚簇变化情况。方法选取HIV阳性者,采集全血标本进行DNA提取、pol基因区扩增、测序和判定亚型。采用趋势卡方检验分析不同时间段亚型亚簇变化情况。结果自2007年起检测发现CRF01AE的cluster 3和cluster 4两个亚簇,自2010年起检测发现CRF5501B亚型。广西柳州地区流行的亚型、亚簇种类在增加。1998—2006年、2007—2009年、2010—2014年和2015—2018年这四个时间段,CRF01AE亚型的构成比分别为95.3%(346/363)、96.7%(734/759)、94.8%(1 536/1 620)和88.0%(499/567);CRF01AE亚型cluster 1的构成比分别为93.4%(339/363)、91.8%(697/759)、89.3%(1 447/1 620)和79.5%(451/567),趋势卡方检验表明CRF01AE亚型和cluster 1感染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P<0.01)。CRF5501B亚型在2010—2014年和2015—2018年分别发现为7和12人。结论CRF01AE为广西柳州市的主要流行亚型,但该亚型感染的构成比有下降趋势;该地区CRF01AE亚型中亚簇和HIV亚型种类的增加,提示可能存在新的HIV毒株传入。
康瑞华罗柳红陈欢欢李剑军梁淑家朱秋映蓝光华沈智勇唐振柱杨文敏廖玲洁冯毅邵一鸣邢辉阮玉华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基因亚型
HIV阳性者HIV阴性对照睡眠障碍特征的聚类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对HIV阳性者HIV阴性对照的睡眠障碍特征进行聚类分析以识别主要睡眠障碍类型,分析比较两组不同睡眠障碍亚型的分布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利用2017年1-12月浙江省台州市“HIV与衰老相关疾病前瞻性队列研究”基线数据,选取符合睡眠障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5或Jenkins睡眠量表4个睡眠相关问题应答符合标准)HIV阳性者459例和HIV阴性对照798例共1257例研究对象。对15项睡眠问题进行潜类别的聚类分析。结果1257例睡眠障碍存在的睡眠问题分为3类,分别为睡眠启动维持困难组(第一类)、症状轻型组(第二类)和夜间不宁日间障碍组(第三类),在HIV阳性者HIV阴性对照中分别占19.4%(89/459)和13.8%(110/798)、63.8%(293/459)和60.5%(483/798)、16.8%(77/459)和25.7%(205/798)(χ^2=16.62,P<0.001)。HIV阳性者中,第一、三类的高年龄比例和衰弱得分显著大于第二类,第一类抑郁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类,第三类低体重和超重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29,P=0.039;χ^2=23.33,P<0.001;χ^2=25.71,P<0.001;χ^2=15.37,P=0.004)。HIV阴性对照的3类人群在年龄、抑郁和衰弱得分差异与HIV阳性者结果一致。此外,其第一类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比例高,第一、三类腰臀比超标比例显著高于第二类(χ^2=30.59,P<0.001;χ^2=11.61,P=0.003)。结论HIV阳性者HIV阴性对照的睡眠障碍类型构成比不同。精神心理因素和身体健康状况是睡眠障碍的主导因素,针对这些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是改善睡眠障碍的关键。
宁晨曦陈潇潇林海江乔晓彤许圆圆沈伟伟赵丹何纳丁盈盈
关键词:HIV流行病学分布特征聚类分析
新治疗策略下HIV阳性者抗病毒治疗意向和高危性行为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分析新治疗策略下广州市尚未开始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HIV)阳性者的治疗意向及其与高危性行为的关系。方法通过立意抽样,在广州市抽取六个区对尚未开始抗病毒治疗的HIV阳性者采用横断面调查,收集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特征、高危性行为状况及抗病毒治疗意向。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探究高危性行为对治疗意向的影响。结果共调查501人,完整回收问卷465份,完成率92.8%。69.5%(323/465)的HIV阳性者具有治疗意向;艾滋病相关特征中,确诊时间距今较长、通过注射毒品感染、超重/肥胖、自评健康较好是治疗意向的危险因素;校正人口学及艾滋病相关特征后,过去3个月与配偶/固定性伴发生高危性行为[比值比(OR)=2.18,95%可信区间(CI):1.04~4.56,P=0.038]的HIV阳性者治疗意向更高。结论新治疗策略下,广州市尚未具有治疗意向的HIV阳性者比例仍然较高,高危性行为发生率高,与配偶或固定性伴发生高危性行为的阳性者治疗意向高,应予以综合干预。
郭芃菲吴凌云杜璇顾菁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高危性行为抗病毒治疗

相关作者

申丽洁
作品数:97被引量:301H指数:10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旋毛虫 弓形虫 旋毛虫成虫 旋毛虫病 HIV阳性者
李伟
作品数:424被引量:1,750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研究主题:鼠疫 鼠疫耶尔森菌 分子分型 鼠疫菌 噬菌体
陈凌娟
作品数:11被引量:24H指数:4
供职机构:大理学院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弓形虫 HIV阳性者 HIV阳性 刚地弓形虫 巢式PCR
顾菁
作品数:117被引量:1,029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艾滋病 影响因素 抗病毒治疗 美沙酮维持治疗 HIV
聂大平
作品数:69被引量:218H指数:7
供职机构:吉安县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弓形虫 铜绿假单胞菌 环丙沙星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