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13篇“ LIFEPO“的相关文章
Conductive composite binder for recyclable LiFePO_4 cathode
2024年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oor conductivity of traditional LiFePO_(4)cathode binders,we developed sodium alginate-Congo red copolymers(SA-CR)as water-soluble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and mechanically robust composite binder.Unlike most other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olymer binders,the procedure is straightforward and low-cost to prepare SA-CR binder.Various SA-CR copolymers were prepared with different degree of compounding of C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R on the electro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prepared electrodes.The copolymer whose composition was filled with a mixture of SA and CR at a 3:1 mass ratio showed the best cell performance,due to the well-balance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It exhibited a specific capacity of 118.8 m Ah/g at the 100th cycle with 92.1%capacity retention,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108.5 m Ah/g of conventional acetylene black electrodes.CR as a conduction-promoting agent in water-soluble composite binder favors the formation of continuous and homogenous conducting bridges throughout the electrode and increases the compaction density of electrode by reducing the conducting agent content of acetylene black and thus the improvement of electrode performance is realized.
Wendi DouGuangying WanTiefeng LiuLin HanWu ZhangChuang SunRensheng SongJianhui ZhengYujing LiuXinyong Tao
关键词:COPOLYMER
LiFePO_(4)材料的掺杂位及设计路线
2024年
在当前生产、生活中,锂电池作为重要的能源储存装置,与之前的化学型铅酸电池相比,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环境友好等诸多传统电池不可及的优良性能,是众多电池种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种类。综合当前研究方向可以发现,目前锂电池尚是较为主要的电能储存研究方向,而在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性能研究中,尤以锰酸锂、镍锰钴、钴酸锂为代表的三元材料及磷酸铁锂是常用的研究材料,其中LiFePO_(4)材料由于诸多实验表明,其在具体使用中综合性能最好,故在当前电池发展中一致认为具有较大的研究潜能,但在实验中发现,其不同的化学材料结构所对应的电化学性能具有相当大的差异。通过研究当前LiFePO_(4)电化学性能改善的方案,本文综合分析了掺杂改性对于结构改变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最后,我们设计了一种可行的制备路线,使用锰离子对LiFePO_(4)正极材料进行掺杂,以期设计出具有实践意义的LiFePO_(4)正极材料。
耿长奥
关键词:锂电池掺杂改性锰离子
石墨烯和MXene协同增强LiFePO_(4)电池正极材料性能研究
2024年
在合成MXene和氧化石墨烯的基础上,制备了MXene和石墨烯协同增强LiFePO_(4)电池的正极材料。利用XRD、SEM和TEM等技术表征了正极材料的结构,并评估了其电化学性能。MXene和石墨烯纳米片的负载可以形成良好的导电网络和离子传输通道,能同时提高电子电导率和离子电导率。对于MXene/graphene@LiFePO_(4)正极材料,在0.1 C下具有163.6 m A·h·g^(-1)的最高初始放电容量,以及在10 C下具有120.4 mA·h·g^(-1)的高可逆容量的最佳倍率性能,且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李旻松白文伟郭志成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复合材料
退役LiFePO_(4)正极材料强化解离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2024年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储能领域快速发展,退役LiFePO_(4)电池的规模化综合回收已成为我国新能源领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关键挑战与迫切需求。总结了退役LiFePO_(4)电池正极材料的主要强化解离技术,包括火法冶金、湿法冶金、机械化学、电化学冶金等的原理、优缺点及研究应用现状,进一步阐述了强化解离技术在提高有价组分回收效率、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影响方面的创新进展,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刘功起刘泽健顾菁袁浩然
关键词:正极材料
Na-Mn共掺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2024年
利用碳热还原法成功制备了Li_(0.97)Na_(0.03)Fe_(7/8)Mn_(1/8)PO_(4)正极材料,运用XRD、SEM、EDS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其晶体结构、形貌、元素分布和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并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分析材料性能提升的机理。结果表明,Na-Mn掺杂一方面导致LiFePO_(4)晶格畸变,晶格体积增大,扩大了锂离子迁移通道,为锂离子嵌入/脱出提供更大的空间;另一方面使材料在电化学性能上表现出优异的高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Na-Mn掺杂有利于提高材料的锂离子扩散系数和电导率,从而提高其电化学性能。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表明,Na-Mn共掺杂使LiFePO_(4)晶格膨胀,晶格体积增大,并促使带隙宽度减小,增强了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态密度,提高了材料的电子电导率和锂离子迁移率。
刘庆生符亲武喻修远
关键词:正极材料第一性原理计算
面向充放电工况的LiFePO_(4)电池迟滞性建模及SOC估计
2024年
针对磷酸铁锂电池(LiFePO_(4))平坦的开路电压OCV(open circuit voltage)与荷电状态SOC(state of charge)滞回特性在充、放电切换工况下传统等效电路模型估计OCV存在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电池迟滞建模。为了突出LiFePO_(4)电池考虑滞回特性的必要性,对3种电池模型的复杂性、准确性和适用性进行综合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一阶RC模型不考虑滞回的影响,仅适用纯充电或纯放电的工况;一阶RC滞回模型在一阶RC模型的基础上增加1个滞回量,虽考虑了滞回特性的影响,但滞回量受参数辨识影响较大,OCV估计存在波动;Preisach模型对存在充、放电切换工况的估算精度较好,但训练数据时间成本较高。NEDC(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充、放电工况下对不同模型结合算法估计SOC,估计误差均在5%以内,其中Preisach误差在3%以内。
梁莹孙涛郑岳久
关键词:等效电路模型PREISACH模型SOC估计
储能用LiFePO_(4)锂离子电池过放电失效分析
2024年
过放电失效行为与电池的安全性能密切相关。为提升储能电站的安全性,对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组(18并)开展研究。模组中如果有1只电池发生热失控,与之相邻的电池会因过放电导致电压均下降至0 V,体积鼓胀,但未发生热失控。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CT)测试结果表明,相邻电芯本体发生明显变形,呈现高低不平的状态,局部区域的极片分离严重,电芯顶部正、负极集流体出现一定的错位。拆解发现,负极两侧活性物质基本完全脱落,剥离后的铜箔局部区域有严重的“灼烧”点。SEM和能量色散谱结果显示:正极表面异常区域存在较高含量的铜元素,且表面覆盖有沉积物,主要为铜离子的堆积物;负极表面异常区域沉积物更明显,主要为锂盐的沉积物;隔膜异常区域表面存在大量的脱落电极材料,隔膜孔隙结构已被完全堵塞。
顾昊张松通胡海良祝夏雨明海
关键词:储能锂离子电池过放电
从废旧电池中回收二水磷酸铁再生LiFePO_(4)/C
2024年
使用酸浸—加热回流法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回收得到二水磷酸铁,将其作为原料并添加一定量的锂源和碳源,通过高温固相法再生了LiFePO_(4)/C,并研究了温度对再生LiFePO_(4)/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酸浸—加热回流法对废旧磷酸铁锂正极片进行处理生成FePO_(4)·2H_(2)O,洗涤烘干后研磨得到FePO_(4)·2H_(2)O粉末,XRD表征和ICP测试结果显示回收得到的FePO_(4)·2H_(2)O结构完整、纯度较高。然后在FePO_(4)·2H_(2)O粉末中添加碳源,在高温下制备LiFePO_(4)/C材料,对其进行结构与形貌表征以及电化学测试,发现以葡萄糖为碳源、温度为700℃、葡萄糖量为理论生成磷酸铁锂质量的17%时再生的LiFePO_(4)/C电化学性能最佳,0.3 C倍率下再生的LiFePO_(4)/C首周放电比容量可达141.8 mAh/g,循环100周后容量保持率可维持在94.3%。通过与商用LiFePO_(4)/C进行电化学性能对比,进一步验证了该工艺再生的LiFePO_(4)/C有着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陈显彪梁爽代芳刘嘉刘伟昊王帅彭望曾杰张文华
关键词:高温固相法
金属离子掺杂LiFePO_(4)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2024年
选择金属Ag为掺杂元素,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Ag掺杂的LiFePO_(4)正极材料,并以此组装了CR2032扣式电池,研究了金属Ag掺杂摩尔比对LiFePO_(4)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和对应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g掺杂的LiFePO_(4)具有橄榄石型结构,外观为棒状的小颗粒,颗粒尺寸的长度约为350~500 nm,宽度约为100 nm,颗粒之间有轻微的团聚。不同摩尔比Ag掺杂的LiFePO_(4)正极材料的充放电效率均超过95%,适量Ag摩尔比的掺杂改善了LiFePO_(4)的循环稳定性能、初始放电比容量和容量保持率。随着Ag掺杂摩尔比的增大,LiFePO_(4)的最大放电比容量先增大后降低,Ag摩尔比3%的LiFePO_(4)的放电比容量达到最大值为123.4 mAh/g,经过3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最大为70.4 mAh/g,容量保持率最大为57.05%,对应的电荷转移电阻为632.7Ω。可见,3%Ag-LiFePO_(4)的综合性能最佳。
王林玉何志芳
关键词:正极材料AG掺杂电化学性能
溶剂热法制备高性能LiFePO4正极材料及其应用研究
2024年
本文报道了以磷酸和亚磷酸为磷源,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合成了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在亚磷酸和乙二醇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很容易的实现磷酸铁锂晶体从微米级块状颗粒到分布均匀纳米颗粒的形貌改变,同时亚磷酸也防止了部分Fe2+的氧化。晶粒尺寸减小的磷酸铁锂纳米颗粒缩短了Li+脱出/嵌入的扩散距离,从而提高了磷酸铁锂纳米颗粒的电化学性能。采用多种表征技术对溶剂热法制备的磷酸铁锂材料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用亚磷酸和乙二醇合成的磷酸铁锂材料具有更小的均匀粒径,更好的晶粒间电接触,更快的电子和锂离子扩散。因此,我们认为用亚磷酸和乙二醇合成的磷酸铁锂材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曹景河李开阳李孟桃欧俊科
关键词:溶剂热法亚磷酸乙二醇磷酸铁锂

相关作者

唐子龙
作品数:287被引量:1,793H指数:24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正极材料 LIFEPO 磷酸铁锂 锂离子电池 SUB
张中太
作品数:297被引量:2,137H指数:26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研究主题:LIFEPO 正极材料 磷酸铁锂 SUB 锂离子电池
唐致远
作品数:552被引量:2,249H指数:24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
研究主题: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电化学 负极材料
卢俊彪
作品数:43被引量:227H指数:8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LIFEPO 正极材料 LIFEPO4 磷酸铁锂 SUB
胡国荣
作品数:320被引量:953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研究主题: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锂 复合正极材料